查看原文
其他

鹤谷阁主人:在自闭症意识日的发言

阿斯伯格互助 阿斯伯格互助家园 2021-05-15
鹤谷阁主人自闭症日发言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先给大家看三张有关小鸟和人类的图片,再来讲残障这个话题。


小鸟的比喻来自于小的时候的一个迷思,为什么小鸟自然而然就会飞,而人却学不会飞。人是否不够努力呢?如果努力也学不会,是否证明人比鸟要弱呢?鸟看到人,他们会聊什么呢?
可能是第1幅图,可能是第2幅图,也可能是第3幅图。

残障的传统模式就像第1幅图,我们看到的很多新闻报道当中,残疾人是无能的,需要怜悯和同情的,我们以前可能经常听说一个词叫残废,就是这种模式。就像这幅图上,小鸟认为人类是可怜的,是被上天抛弃的。


后来有了医疗模式,就像第2幅图,小鸟认为人必须接上翅膀才是完整的,必须学会飞才是正常的,如果不能接上翅膀,不会飞,不能被医疗拯救,生命就是一个悲剧。都像我们现在谈到发展障碍儿童从小必须接受干预,变得正常,整个童年别无选择。


而社会模式当中,残疾这个词语演变为了残障,残障等于身心残疾加社会障碍,残障人士的障碍,很大程度是因为社会缺少无障碍。人权模式,又比起社会模式,更加注重残障人士的自主选择,人权模式并不排斥医学,提倡残障人士是医学的使用者和消费者,而不是被医学控制。社会模式和人权模式就像第3幅图,人就算不会飞,也可以享受人生,如果想要欣赏天上的风景,享受飞行的便利,可以开动脑筋,想新的办法飞上天空。我们看到,人类从来不会像鸟一样飞,却发明了飞得更快的飞机。
从残废到残疾到残障,这是几十年来,中文语境中的残障模式变迁。



2008年中国毫无保留的签署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也就是说中国需要从医疗模式进入人权模式。下面这张图片是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第3条。我们看到,自闭谱系人士需要的并不是变成所谓的正常人,而是得到支持,成为他们自己。有人会问,这是不是过于理想化呢?实际上早已有先例。举两个例子,美国的天宝·格兰汀,她小的时候不会说话,医生诊断为重度自闭症,并且判定她此生只能在慈善机构托养了,而她长大之后却成为了一名畜牧学家,对全美的畜牧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是因为她的自闭症治好了,而正是因为她的自闭症使得她能够在动物的视角进行思考,并且用图像思维模拟出这些机械结构。另一个例子是日本的东田直树,东田直树有着重度的自闭症,一直到长大,都没有学会说话,但他学会了用键盘打字,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出版了好几本书。他们的生命中都遇到了一些人识别他们的特殊需求,并且也识别他们的特别潜力。对于自闭谱系人士来说,要尊重神经多样性。

由于时间有限,我下面讲到,残疾人权利公约中的支持性自主决策,支持性自主决策是指根据残障人士本人的意愿和需求,为残障人士提供支持和协助,使其能够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决策,并且这个决策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他人不可以随意推翻或否认。支持性自主决策既是权利又是自立的前提,很多大龄家长会说,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的孩子怎么办?实际上孩子从小就需要培养自主决策的能力。这就像如果一只动物从一出生就关在笼子里,长大之后便很难放回森林,只有从小就尝试感受风险,在试错中学会驾驭风险,随着长大才能够真正游刃有余的自立生存。每一个小的地方都是练习自主决策的契机。


举一个画画的例子,如果大家看到一个小孩,画不好一条直线,无法控制方向和力度,常见的做法,第1种是,否认孩子的尝试,指责孩子这么大了,还画不好一条直线,第2种是,否定孩子的潜力,这么大了,连一条直线都画不好,还是不要尝试画画了,第3种是,直接代替孩子画直线。但我们要知道,如果孩子连一条直线都不能自己决定,就更不能决定自己的作品,就更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


我们看到这个孩子没有能力决定这条直线,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剥夺他自主决策的机会,而是通过辅助来赋予他能力。我的做法是,告诉他2点可以连成一条直线,然后我用手指定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我指出三个位置,让他来选择,如果他选对了,他就可以画出直线,如果他选不对,就告诉他,分别尝试一下,用笔轻轻的画一下,哪一个更接近预期?因此他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我的辅助是逐渐撤退的,掌握了这种思考方式之后,这幅作品他就可以自己画出来。当时这个小朋友非常激动的说,我都不敢相信这竟然是我的作品。通过自主决策赋予了更多的能力,这个孩子的自我驱动力也被点燃,第2周我发现他画直线变流畅了,原来啊,他用了一周,非常认真地练习画直线。


我经常会在各班转,然后做一些孩子的同桌,搜集教研创新的思路。一个孩子上课的时候要跑出教室好几趟,去前台翻东西,我的做法是看到他的特殊需求,在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太集中的时候,我跟他说,你有点累了,因为你集中注意力很长时间了,你需要去上一趟厕所或者接一杯水喝,你会有更好的状态。小朋友接纳了我的建议之后,我就撤到前台,看到他跑出来,我就说,出来接水啦,帮他找到调整自己状态而又不影响别人的方式,渐渐的他很自觉的去喝水或者上厕所,回到教室,而不是乱翻东西。


通过支持,把决策的难度降到他的能力范围内,把决策的风险降到他可承受的范围内,你会发现,孩子逐渐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减少依赖,情绪也更加好,走出不一样却精彩的人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