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胜昔、林正军:译者主体性建构的概念整合机制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民说英语 2021-09-15

 

摘要本文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尝试揭示译者主体性的认知机制。通过分析发现:从宏观层面来看,译者主体性的构建过程主要包含解构原作和建构译作时进行的两轮概念整合;它内含心理空间网络,由源语作品、源语作者、译语读者以及两种社会语言文化等元素构成。这些要素经概念整合后外化为翻译的创造性,同时又制约着译者建构译文时的能动性。从微观层面考量,翻译的各个环节都是概念整合的结果。正是在无数周而复始的概念整合中,译者完成了主体性的建构。文章以古诗英译为例对此做出解释。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概念整合; 心理空间; 机制

 

1.引言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主体性的一个次级范畴,对于前者的研究已经成为译界的一个重要话题。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1)能动论,认为译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凸显(Levy2011;刘军平,2008;于洁等,2013)。这种观点聚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但是未能正视译者与其他边缘主体以及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淡化或忽视了客体的制约性。2)制约论,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受动性(陈梅,2006:51;谭业升,2012:329)。他们提出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受到来自内外部条件的制约,这些制约客观存在不容忽视。但他们过度强调译者的受动性,因而导致译者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3)辩证统一论,主张译者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Douglas2001:194;仲伟合 周静,2006:45;王正良 马琰,2010:107)。这种观点视译者主体性为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矛盾统一体,使得译者主体性研究“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回归理性”(阮玉慧,2009:85)。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本文支持辩证统一论的观点。

 

上述研究都承认译者是翻译这一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译者主体性是翻译主体性中最核心的内容;但是他们都忽略了翻译的认知属性,缺乏对译者建构主体性时的内在动因和认知机制进行深入思考。翻译活动绝不是“译者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过程”,而是“涉及译者兼作者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和认知构建内容等很多复杂的因素”(金胜昔 林正军,2015:121。揭示译者主体性建构的内在动因,既能为译者建构其主体性提供科学的认知理据,也能够拓宽相关话题的研究视角。基于此,本文拟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结合古诗英译的实例,来透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思维加工过程,尝试揭示译者主体性建构的认知机制,以期拓展和深化译者主体性研究。

 

2.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是学者们(Fauconnier1985/1994Turner & Fauconnier1995)在对心理空间(mental space)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意义建构的理论。Fauconnier & Turner(2002)在其著作《我们思考的方式概念合成及人类心智隐藏的复杂性》一书中完整地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后来学者们又继续开展研究,或从语言认知机制(Coulson & Oakley, 2003)入手、或从语际转换(Mandelblit,1997;尹富林,200741-44 )出发,丰富并拓展了这一理论。尤其是Turner(2014)撰写的专著《概念之源整合、创造力及人类的思维火花》,基于概念整合理论深入全面地探讨了人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奠定人们种种行为的认知基础。再次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对研究各种语言现象,对剖析人们实施各种行为(包括翻译在内)背后的认知动因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所谓概念整合就是“(建立)一个新的心理空间,内部包含了来自于一个心理网络中不同心理空间的些许要件(element)”(Turner2014:6)换言之,就是生成一个新的概念。概念整合理论核心要素包括四个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合成空间的建构关涉三种操作方式,即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扩展(elaboration);概念整合网络涉及四种类型,包括简单型(simplex network)、镜像型(mirror network)、单域型(single-scope network)、双域型(double-scope network),其中双域型整合网络是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整合网络。

 

经过学者们三十年的努力,“概念整合理论已完成自身的建构和完善正走向成熟和发展”(尹富林,2007:42)。概念整合理论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框架,对于语言交际者建构话语意义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认知活动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同时也为探讨跨语言和跨文化的特殊交际—翻译的认知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建构主体性时的认知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

 

3.译者主体性 

 

源语作者、译者、译语读者构成了翻译中的三元关系,是翻译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三者地位并不平等,因为“译者主体是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主体”(王正良 马琰, 2010109)。那么何为译者主体性呢?我们认为译者主体性就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客观外部翻译要素(主要是源语作者、源语文本、译语读者、两种社会语言文化等)和承认其自身主观认知状况制约的前提下,在整个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为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译者主体性总是要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制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客观外部翻译要素的制约,指的是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活动是“创而有度”,而非信马由缰。因为包括源语作者、源语文本内容和形式、译语读者、源语和目的语社会文化规约、翻译策动主体等要素,构成了不以译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翻译环境。这些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制约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本文主要在源语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三元译论观下探讨译者主体性建构的认知机制,所以翻译策动主体,如出版商或翻译活动的赞助者这些客观要素暂不在考察范围之内。

 

“翻译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王寅,2012:18)。除了上述客观外部因素的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受到其自身主观认知状况的制约。这里的主观认知状况指的是译者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态度动机、思想意识等。译者对源语文本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认知状况影响着他对源语文本的解构,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译者对于译语读者及其背后社会文化的认知状况也制约着他对译语文本的建构,这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归化和异化策略的选择以及对目的语在语言层面的操作上。所以同一文本的译文,有的读来妙语珠玑,有的则艰涩难懂。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指的是译者能够对源语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译语读者的认知需求进行识解,在语言层面进行合理操作来构建译语作品,进而完成翻译的任务。翻译绝不是源语信息的简单复制,而是译者对源语作品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模仿”(Martin2010:177)。“创造性”是说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字、句、段、篇各层面对译语作品进行合理改造;在两种文化间、两种语言符号体系内做到游刃有余。“模仿”则说明译者不能弃原作者于不顾,摒弃原文“风味”,另起炉灶。译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受动性总是制约着译者能动性的,这就要求译者在建构主体性时要承认受动性,并在受动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潜能为效能以便完成并完善译文作品。

 

4.译者主体性建构中的概念整合

 

翻译过程主要包括译者对源语文本的解构以及对译语文本的建构。译者的能动性和受动性体现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贯穿于解构源语作品和建构译语作品的始终。基于此,我们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出发,聚焦于解构与建构两个过程来分析译者主体性构建的认知机制。本文认为从宏观层面来看,建构译者主体性的过程包含解构原作和建构译作时进行的两轮概念整合;从微观层面分析,概念整合操作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翻译过程的始终,译者的解构与建构就是不断地进行整合再整合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4.1翻译过程中两轮概念整合

 

译者的翻译肇始于对源语作品的解构。这里的解构不是指译者与源语作品在语言层面的简单互动,而是译者以源语作品为参照,对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规约、原文作者、源语语言形态句法规则等进行深刻剖析后,形成正确的解读。上面提到的解析对象构成了第一轮概念整合过程中输入空间1的框架角色,译者所掌握的关于这些解析对象的知识框架构成了输入空间2。输入空间12中的共性信息,即与源语作品相关的意象图示构成了类属空间,这是概念整合得以进行的前提。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中的部分组织框架有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1,合成空间自身经过组合、完善、扩展一系列认知操作形成层创结构,即译者成功识解源语作者在其作品中所构建的“概念化意义”(金胜昔 林正军,2015121

 

在概念整合网络中,一个新的合成空间往往作为另一个概念整合的输入空间,参与下一轮整合操作。译者在解构阶段所形成的合成空间1,以输入空间的身份继续参与建构译作阶段的概念整合,被视为输入空间1′;译文读者、译语社会文化规约、译语语言形态句法规则等构成了输入空间2′;两种社会文化的共性、源语与译语两种语言的相同框架、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对外界的相似体验认知等构成了类属空间。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中的框架结构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2,并生成了这一空间中的层创结构,即译文作品。这两轮概念整合因为两个输入空间都有框架结构投射到合成空间并生成层创结构,所以属于双域型概念整合,体现了这两轮整合的复杂性和创造性。现以翻译《红楼梦》卷头诗①为例,对此进行说明。诗歌原文如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清:曹雪芹)

 

译者翻译这首古诗,要先对这首诗作进行解构,内容包括上文中提及的相关要素,如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信息、《红楼梦》的创作主题、当时清代所处的政治和社会文化背景、诗歌文体和诗句语言层面的构成规则和特征等。这些相关的框架结构构成输入空间1,同时这些互相关联的框架又激活了译者头脑中存储的相关百科信息;译者对它们进行解包(unpack),解包后的相关信息架构则形成了输入空间2。两个输入空间里各自的框架投射到合成空间,经过组合、完善、扩展的认知操作,最终在合成空间里生成了层创结构。也就是说译者识解了曹雪芹在该诗中所建构的概念化意义,形成了与诗人体验概念化相一致的认知映像,如“一介书生落魄潦倒,寄情于书、借书讽今,渴望真实创作意图为读者所识解”等等。译者将其作为第二轮整合的输入空间1′,与构成输入空间2′的英语国家读者、英语社会的文化习俗、英语语言的组配规则等框架,一同投射至合成空间2,经过译者的系列操作,将这些认知映像通过目的语重塑出来,最终生成译文文本,完成对译语作品的建构。

 

当然在翻译这首诗歌的过程中,译者对于很多细微环节的处理都涉及到若干个概念整合,如对作者曹雪芹创作意图的整合、对译文读者认知需求的整合以及诗句中具体的隐喻(“辛酸泪”、“味”)和转喻(“纸”)的翻译等。所以说翻译活动既是宏观上的两轮概念整合,又是微观上包括无数个概念整合子集的动态认知操作过程。

 

4.2译者能动性发挥中的概念整合 

 

概念整合是人类总的认知能力的来源,高级整合能力奠定了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基础。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进入别人的思维,但是可以依赖想象推理”(Turner2014:37)来实现,这里的“想象推理就是指高级整合的认知操作方式。人具有高级概念整合的能力,使得人对于意义的每一个离散的方面都能有一个全局性的洞察(global insight);同时人能够把分散的、延展的心理网络压缩成一个小巧易携带的意义压缩包,当通过整合来建构新的概念时,人可以对压缩包进行解压缩,解压后的心理空间作为输入空间来向合成空间投射,以帮助合成空间中层创结构的生成。

 

译者正是运用了高级概念整合能力,才可以通过概念整合的操作方式,推理源语作者的创作意图,“体验”源语作者与外部世界的体验,并“感受”到译语读者的最大期待。通过概念整合,译者能够实现与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互动,概念整合为译者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源动力。下面是王大(1997:151)对于唐代诗人杜牧《遣怀》一诗的翻译。

 

落魄江湖载酒行,   Lacking success in life, I used to roam and drink around 

楚腰纤细掌中轻。   With some sweet, slender southern maidens here and there I found.

十年一觉扬州梦,   My ten years’ life in Yangzhou is a dream of but one night;

赢得青楼薄倖名。   I’ve only earned a name of faithless swain at brothel site.

 

译者发挥能动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对诗中的转喻、视角分别进行概念整合。“江湖”、“楚腰”、“青楼”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语言表达。当这几个语言表达分别用来侧显与之联系紧密的事体“社会”、“细腰美人”、“妓院”时,就构成了转喻关系。在解构阶段,译者对这些词汇转喻义进行识解,识解后的转喻义构成输入空间1;在建构阶段,译者对英语社会文化规约下这种转喻关系的知识储备构成了输入空间2,输入空间1的元素向输入空间2映射。但是英语语言中没有与汉语转喻表达相对应的语言形式,所以译者就必须通过这三个转喻关系的本体来激活英语文化中对应的指称表达,在合成空间里生成译文相应的语句。所以译者进行整合的结果就是“江湖”的本体用roam这个词来呈现,另外两个的本体,作者则分别用sweet, slender southern maidensbrothel来表达。对于“楚腰”的英译,王大濂采用了英语中押头韵的修辞,这更体现了译者语言层面操作的能动性。

 

原诗是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对外部世界进行的刻画,对诗人自我认知进行的描述,但是第一人称视角是隐含在原文中的,这正符合汉语无主句的特点。然而英语句法规则要求对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显化。所以译者对于汉语和英语中视角用法的差异进行整合,最终在译文中分别用到了My,明示出第一人称视角以免造成译文读者对意义表达的误解。上述分析说明,译者发挥了自己的能动性,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创造性地构建了译文文本。这种能动性的实现是译者高级概念整合能力支配使然,是概念整合操作的结果。

 

4.3译者受动性制约中的概念整合

 

译者主体性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上一节分析了译者发挥其能动性的认知理据,即概念整合,下面将重点考察译者受动性表现中的认知动因。我们认为源语作者、源语作品本身、译语读者等构成了译者心理空间网络的重要内容,译者在解构与建构过程中受到上述要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来自于其自身的认知制约。

 

首先在解构阶段发生的概念整合过程中,译者受到了源语作者心理空间的制约,这使得译者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原作进行任意阐释。源语作者心理空间是生成译者心理空间网络的部分概念内容,由和源语作者相关的一切信息,特别是能够被译语读者识解的创作主旨所构成。李白是唐代杰出诗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其著名作品之一。此诗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写明送别友人的时间和地点;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点明诗人与友人惜别难离的心情。李白通过诗歌表明自己写作意图是“颂友谊于楼前、寓离情于盛景”。翻译该诗,译者要在解构阶段,解包心理网络中所存储的关于诗人李白的相关信息内容,并以诗歌和当时社会时代背景为参照系来识解李白的创作意图。然后这些与李白有关的信息和写作意图按照一定的权重进入输入空间,并参与解构阶段合成空间1的生成。所以源语作者心理空间制约着解构阶段译者进行的概念整合。

 

源语作品的语言架构、文体特征、背后所折射出的作者识解世界的方式和社会文化规约等形成了译者心理网络空间中重要的概念内容,这被视为源语作品空间。源语作品空间为译者发挥其创造性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但是也制约着译者能动性的发挥。还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为例,其讲究押韵,这使得该诗读起来音调和谐优美,所以合格的译者在翻译时不可能跳脱原诗这一文体特征,在合成空间里也会生成具有同样特征的译文表达。王大濂(1997:49)和许渊冲(2000:142)翻译这首诗时都使用了英语诗歌中最基本的双行押韵格式,因此他们的译文都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译语读者空间也是制约着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译语读者的认知需求、识解方式、所处时空条件等构成了译语读者空间。译语读者空间也会以一定的权重来参与建构阶段合成空间的生成,即实现译文表达。从认知需求层面看,译语读者对译作有着最大的关联化期待,根据王寅(2005:17)提出的认知翻译体验观来分析,这种关联化期待就是译语读者期望从译文中获得和源语作者最相似的体验,也就是识解源语作者在原文中所建构的概念化意义。同时译文读者所处的时空条件可能不具备源语文化因子产生的土壤,即存在所谓的文化空缺现象。为满足译语读者的认知需求并弥补文化空缺,译者有时候不得不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正如王大濂对《遣怀》一诗中转喻关系和视角的处理方式一样,既体现译者整合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也说明译者的创造性要受制于译语读者以及目的语文化规约。基于译语读者这个维度的分析恰恰证明了译者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当然译者自身的主观认知也制约着他在翻译过程中所进行的概念整合。同一译者的心理空间网络中的概念内容在不同时期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译者所进行整合操作的结果都会有所差异,这就会导致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翻译同一作品,会生成不同的译文表达。如许渊冲(1988:94, 2000:142)在不同年代所创作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译文,除了题目都译成Seeing Meng Haoran Off at Yellow Crane Tower,第四句诗都译为Where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之外,其它三句无论是对译文词语的选择,还是对修辞手段的处理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另外,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不同的译者在与世界互动体验过程中会生成不同的心理空间内容,所以整合的结果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正因如此,针对同一诗歌就会生成不同的译本。但是毋庸置疑,所有译本皆是概念整合的结果。

 

5.结语

 

本文在认知视域内揭示了译者主体性建构的内在机制。译者主体性的建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译者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译者接受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制约性。忽视受动性而过度强调能动性会产生创造性的“伪译”;夸大受动性而弱化能动性会导致译文过“僵”过“死”。译者主体性就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性蕴于译者对于原作进行解构和对于译作进行建构的两轮概念整合过程中,也通过翻译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概念整合得以体现。总之,概念整合理论为译者主体性建构提供了有力的认知理据。译者的高级概念整合能力是其发挥能动性的认知动力来源,译者受动性的存在是由于译者主体建构心理空间的时候要受到心理空间网络的制约。该网络主要由括源语作者、源语文本内容和形式、译语读者、源语和目的语社会文化规约等构成。囿于篇幅所限,本文没有考察翻译活动中其它客观要素,如翻译规范、翻译的策动主体等如何制约译者主体性,以及它们对译者进行的概念整合会产生什么影响,但这些值得今后开展深入研究。

 

注释:

①本节主要探讨译者解构原作和建构译作时的认知机制,揭示译者翻译活动中的思维过程,落脚点不是译文作品本身,所以此处未列相关译文。

 

参考文献


1.Coulson, S. & T, Oakley. 2003. Metonymy and Conceptual Blending[A].In K.-U Panther & L.Thornburg(eds.) Metonymy and Pragmatic Inferencing[C].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Douglas, R. 2001.Who Translates? Translator Subjectivities Beyond Reason[M].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3.Fauconnier, G. 1985 / 1994. Mental Space[M].Cambridge: MIT Press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Fauconnier, G. & T, Mark. 2002.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 New York: Basic Books.

5.Levy, J. 2011. Translated by PCorness. The Art of Transla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6.Mandelblit, N.1997.Grammatical Blending: Creative and Schematic Aspects in Sentence Processing and Translation[D]. San Diego UC San Diego.

7.Martin,R.M.2010.On Paradigms and Cognitive Translatology[A].In G. Shreve & E. Angelone (eds.)Translation and Cogni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8.Turner, M & G. Fauconnier. 1995. 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Formal Expression[J].Journal of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volume 10, (3) : 183- 204.

9.Turner, M. 2014.The Origin of Ideas: Blending, Creativity, and the Human Spark[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陈梅. 2006.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以《圣经》翻译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6):50-52.

11.金胜昔 林正军. 2015. 识解理论关照下的等效翻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19-123.

12.刘军平.2008.从跨学科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四个维度及其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8):52-55.

13.阮玉慧.2009.论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5-89

14.谭业升.2012.认知翻译学探索: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路径与认知制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5.王大濂译1997.英译唐诗绝句百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6.王寅. 2005.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5:15-20.

17.王寅. 2012.认知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4):17-23+127.

18.王正良 马琰. 2010.译者主体性的多维度构建与博弈[J].外语教学,5):107-110.

19.许渊冲译. 1988.唐诗三百首新译(英汉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许渊冲译. 2000.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1.尹富林. 2007.论概念整合模式下翻译的主体间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1):41-44.

22.于洁 田霞 李红绿. 2013.论译者主体性的不同发挥[J].外语教学,6):110-112.

23.仲伟合 周静.2006.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外语与外语教学,(7):42-46.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认知教学语法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AYY010),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视阈下商务文本的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13B34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金胜昔,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认知语言学、认知翻译学、外语教学。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近五年在《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语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



林正军,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认知科学系博士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短期访学。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师范认证”评审专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外语学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技术人才,东北师范大学“仿吾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课程 教材 教法》、《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Pragmatics and Society(in pres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和参编教材和教辅用书4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

 


本文原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1期,第116-121+149-150页。本次推送已获作者授权,谨此致谢。如若引用,请以原载期刊为准;转载请注明“大民说英语”以及文章来源。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