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和龙等:英语专业的属性:工具还是人文?(上)

当代外语研究 大民说英语 2021-09-15

 

摘要:蔡基刚提出的“坚持英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抹杀了英语专业的学科性和专业性,是培养不出‘大才’的根源”这一论断一石激起千层浪,专家学者就英语专业属性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或肯定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批判蔡基刚的实用主义思想,指出所学英语专业知识对人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英语专业要回归其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正是人文性强这一特质造就英语专业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持这些立场的学者批判蔡基刚“科技至上”的理念,直言英语专业教师转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提出培养“新工科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主要是公共外语的责任而非英语专业的任务这一论断。或从实际效用的角度肯定英语专业工具性的必要性,预见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会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流形态。更有另辟蹊径者从历史维度看英语专业毕业生满足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实际需求,认为英语专业本身具有实用性。也有学者从哲学角度看英语专业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辩证统一。各家众说纷纭,雄辞论道,精彩纷呈。

 

关键词:英语专业,人文性,工具性

 

张和龙:不能一概而论

 

2018116日,蔡基刚在《文汇报》APP上发出“英语专业病得不轻”的惊人之语,认为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快成了“对不起良心的专业”。蔡基刚列出了英语专业“对不起良心”的四个标准,抨击“英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的片面观点,对英语专业的“就业危机”更是痛心疾首。文章结尾,他以救世主的姿态给全国的英语专业指明了“出路”:少数高校继续保留“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大多数高校则要“转 型”到“专门用途英语”,“除此外,没有其他路可走”。在网上流传的同名文章中,蔡基刚更是以毅然决然的口气指出,国内的英语专业要么“停办”,要么“转型”。

 

蔡基刚的文章以偏概全,似有全盘否定英语专业的迹象,其中很多观点,让人不敢苟同,他将“对不起良心”与英语专业相提并论,即使没有哗众取宠之嫌,也有危言骇世之效。笔者认为,蔡基刚对国内英语专业所存在的问题或乱象,是搭错了脉,诊错了病,开错了药方。眼下存在的问题和乱象只是局部的,非主流的,与英语专业已经取得和正在取得的成就相比,是半根手指头与九根半手指头的关系。蔡基刚列出的四个“标准”,实际上给“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罗织了四大“罪名”,他自以为领略了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讲话的精髓,实则会错了吴岩司长讲话的原意。

 

众所周知,国内英语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其办学价值在长期的高教实践中是得到过检验的。国内各本科院校所开设的英语专业,也是由专家论证过,并经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批准过的。英语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的专业门类,其本身并无任何问题。只是在办学过程中,有的高校培养质量很高,有的高校办学水平极低。吴岩司长所说的“对不起良心”,显然是指那些办学水平极低、毕业生质量极差的特殊案例。因此,当蔡基刚以一个设问句(英语专业是否是“对不起良心的专业”?)作为标题时,实际上将高校办学实践中的个案或局部问题,偷偷置换成英语专业自身的存废问题,并以英语专家的身份对英语专业发难,其思维错位与偏颇就无须赘言了。

 

根据新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课程,另一类是以人文素养教育为核心的文学、文化类课程。这个新大纲在制定过程中更是明确提出,英语学科要“回归人文本位”。近20十多年来,国内学界对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本位问题做出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某些高校还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人文化”改革的新尝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效。然而,蔡基刚似乎逆潮流而动,竟然要求英语专业人士“必须放弃”人文教育理念。由是观之,蔡基刚不仅对当下高教改革的鲜活现实视而不见,而且还选择性地遗忘了吴岩司长的另一段讲话:“无论是在美洲还是在欧洲,大学都回归到培养人的问题上来了。斯坦福、MIT、哈佛大学都在讨论这件事。”从“培养人”的角度来看,英语专业反倒是更贴近大学本质的专业。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曾说,大学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出技艺娴熟的律师、医生或工程师,而在于造就出能力强、文化素养高的人。

 

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英语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能幸免。20世纪末,国家出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启动大学扩招,英语专业也以席卷之势迅猛发展,并呈过度扩张之势。而过度扩张必然会造成合格生源不足、师资 力量薄弱、培养规格不高、教学内容滞后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英语专业时不时被亮出了就业的红黄牌,这更是对英语专业的就读者和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然而,就业难不只是英语专业一家所面临的困境,而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难题。全国高校每年有八九百万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究其原委,除了社会转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高校扩招导致供求失衡外,还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密切相关。例如,有的毕业生对工作挑三拣四,不愿抉择,有的好高骛远,对薪酬期待值过高,有的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善与人沟通,不一而足。就此而言,英语专业注重语言能力培养与人文素养训练,反倒显示出了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

 

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蔡基刚自称在“上海一地”进行过“调查”,但这个“调查”究竟是什么样的“调查”呢?“仅有5%不到”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其余都到了金融、法律、商务等工作岗位”。那么根据小学数学应用题常识,这个“其余”应该是指超过95%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了。但他随后又说,“还有不少英语毕业生甚至就业到无须任何英语的岗位”。这个“不少”又是多少呢?如果蔡基刚真的做过认真而严密的“调查”,那么就应该能发现,英语专业的“出路”绝不会只有两条。除了精英教育与新兴的“新工科国际复合型人才”外,上海高校早就成功开启了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开拓出双学位、双专业、双语种乃至多语种等多元化办学思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专业培养并不等于职业培训。作为“英语专家”,我们不应该像非专业人士一样,总是习惯性地将“专业”当作“职 业”来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新时代,一个能力强、文化素养高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一定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当然,在现实中,可能确有高校盲目跟风开设英语专业,或出于“私 心”和“私利”维护本校英语专业的存续。(姑且假定蔡基刚中的两个“无非是”是事实,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作诛心之论)。任何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如果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上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自然会有教育主管部门发出红黄牌警告。教育部多年前就已实施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举措,也对高校办学质量起到了动态监管的作用。试 想,一所大学的英语专业,如果被办成了“水专业”,怎能轻易逃得过评估专家的法眼?在今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已然发出明确的信号:一旦发现 “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必将勒令停办。此外,一个专业办学质量极低,或社会声誉极差,自身也很难长久维系。假以时日,也必将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下自行消亡。

 

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活的灵魂。蔡基刚在分析问题时,不分性质,不加区别,不问主次,为“一概而论”这个古老的成语提供了最新的注脚。

 

作者简介张和龙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严世清也谈英语专业之“病”

 

蔡基刚将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判定为“接近对不起良心的专业”主要基于其设定的四个标准,这四条原则显然是需求导向式的标准,我不太清楚其依据何种高等教育学理论,但它们至少与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宁波)发言中指出的我国高校中的“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和“水课”的原话是不完全吻合的。笔者以“对不起良心的专业”为关键词条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检索的结果表明,虽 然吴司长批评了一些大学纯粹为了学科发展所需而设置了大量的热门专业(如语言、体育大学开设金融专业或农业类高校开设播音主持专业),但是他关注的似乎是一些高校的专业存在的“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学生精力投入不足,资源配置投入不足”等情况。简单地说,吴司长所说的“良心”指的是大学作为供给侧一方在培养某些专业的学生时是否有足够的人力与财力投入,教师是否真正致力于教书育人,学生毕业时所取得的毕业文凭是否有足够高的含金量,而并未涉及某些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是否合理或者是否必要。当 然,笔者并不否认蔡基刚的标准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蔡基刚颇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士风范,但他所说的对不起“良心”的专业与吴司长所述的概念确实是不同范畴内的两样东西,借用罗素的话说就是“对不起良心的专业”是个摹状词(description),其指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既然蔡基刚所说的“对不起良心的专业”与吴司长所述概念不尽相同,我们本没有必要就此问题继续展开讨论(在逻辑学意义上,预设前提不成立则命题无所谓真假),但是我泱泱中华大国几乎人人都是教育家,很多人对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都有见仁见智的宏论,在这里笔者觉得有必要再啰唆几句。

 

首先,蔡基刚所批评的高校英语专业设置过多过滥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根据他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产出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有近20万,数量相当可观,他指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不需要这么多研究英语语言或英语文学的毕业生,其主要证据是毕业生中仅5%继续攻读英语语言文学或英语教育的硕士学位,更多的人选择了金融、法律、商务类岗位,还有不少人就业于无须任何英语的岗位。我不清楚蔡基刚所说的无须任何英语的岗位指的是哪些工种,但我觉得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反而说明了该专业广阔的适用性。撇开英语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渗透甚至侵入不谈,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掌握一门以上的国际通用语言对于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外国文化、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掌握最新资讯等的必要性,而这正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受到众多行业欢迎的原因。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所要关心的可能不是英语专业是否应该停办或者英语专业毕业生是否过剩的问题,而是过滥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如何培养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的英语专业人才的问题。

 

其次,蔡基刚之所以忧心忡忡地把英语专业判为接近“对不起良心的专业”主要是因为他认为社会和学生都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不需要或不感兴趣,但很多高校却依然在引进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的人员,表面上看是为了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实际上是为了某些教师晋升教授或博导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蔡基刚的担心呼应了许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迷茫: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挤压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原有的优势空间,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可以自如地使用英语交流,尤其是他们在专业领域的特长更让英语专业毕业生相形见绌。在这种背景下坚守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而不考虑英语专业自身的出路,显然有掩耳盗铃的嫌疑。从这个角度看,他的忧虑是合理的,而且能清晰地表达振聋发聩的意见,是极其可贵的勇气之举。但是,笔者想指出的是,他所强调的人才培养规格与经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并非英语专业特有之病,而是很多大学本科专业的通病,譬如本科就业红牌榜的常客历史学、法学、化学、美术学、音乐表演和生物工程学等专业。从表层上看,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是高校管理者受传统的学科体系束缚而不思改革所致,但从更深层次上看,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换言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新时代,大学的管理、评价以及功能等可能影响大学发展走向的相关体系并未发生相应的变化,国家管理职能部门、社会、高校乃至大学教师仍然坚守着以学科发展为中心的精英教学理念来评价、期盼、管理或张望着高校。这种显而易见的矛盾所产生的张力既影响着高校教师,又传导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具象为对高等教育的普遍焦虑与不满。

 

第三,蔡基刚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指出了问题,而且还为英语专业的发展开出了一剂猛药:向“专门用途英语”转型!蔡基刚近年来浸淫于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并从理论上厘清了专门用途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这两个概念:专门用途英语属于语言学习的范畴,重点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应由大学英语教师讲授;专业英语则是用英语去学一门专业,重点在专业,由专业教师讲授(蔡基刚 2015)。姑且不谈这一区分方法在理论上的合理性或实践上的可行性,我们不难看出蔡基刚对于英语语言学科的坚持。换言之,他批评一些大学的外国语学院热衷于引进外国语言文学类研究人才,而不考虑革新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期盼,这本来是颇有见地的观点,但是他的改革良方仍然是在英语语言学科内转圈子,特别是提出要用大学英语教师讲授的专门用途英语来替代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虽不能说这里有夹带私货之嫌,至少很难说服广大的英语专业教师。窃认为,只有将英语专业的改革放置在更为宏大的大学教学改革的视阈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救赎。在物联网逐渐普及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新世纪,传统的学科体系背景下的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对于跨界融合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高校专业或学科壁垒势必会被彻底打破,而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会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流形态。在这个背景下,广大英语专业教师应该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持续自我更新知识系统和架构,并在跨学科合作框架下开展科学研究,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而纯粹的语言文学研究虽然仍有一定价值,但未必是唯一正统的个人学术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蔡基刚讨伐的英语专业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上看应当都不属于吴岩司长所说的“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广大英语专业教师没有必要因为蔡基刚有此一说就心生恐慌。但是这不等于说英语专业就是完全健康的朝阳专业,恰恰相反,它是众多背负着学科体系沉疴的亟须改革的大学本科专业之一,而作为从事该专业教学研究的广大英语专业教师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融合其他学科领域知识,才能在实现个人自我救赎的同时推动英语专业的改革。

 

作者简介严世清,博士,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

 

幸君珺赵宏立足当下,兼顾长远

 

我们带领自己所教的本科学生一起研读了蔡基刚近期发表在《文汇报》上并引起热议的文章,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此对师生讨论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观点作一简单梳理,希望能传递部分一线教师和本科学生的思考和想法。

 

参与讨论的师生很钦佩也很认同蔡基刚刊文中的诸多观点,比如:要立足国家建设需要和当下社会需求来推动和思考英语专业的改革;要改变英语专业方向设置的单一性并实现英语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跨学科融合,等等。不过,讨论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一些共识,下面作一一梳理。

 

首先,刊文中的四条评判标准注重实际功用,但忽略了英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或大学教育一部分所具有的更广泛、更长远的教育价值。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应 立足当下的社会需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但 是,每一所大学、每一个专业的建设还应有超越当下社会发展的理念,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社会文化和精神引领等方面无形但长远的价值。姑且不论英语专业之前是否达到四条评判标准的考核要求,仅以当下之社会功用来评判一个人文学科专业是有失偏颇的。耳熟能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及其之后的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仅提出了大学的三大纲领,也点明了理念对于行动与实践的重要性。因此,英语专业建设应该有超越当下的长远理念,而且这些理念应该契合各个高校的发展特色,如此,方能更好地凝练专业内涵,稳步发展(戴炜栋 2018)。忽略英语专业的长远价值,仅以有用于当下的标准来衡量其专业价值,只会让整个社会更加功利和浮躁,当下学生和家长趋于选择收入回报率高的专业,很少高校教师愿意从事“冷门绝学”学科的研究等现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长远看来,这不利于整个教育生态的良好发展。

 

其次,刊文中的培养目标重当前的有形、有用,轻长远的无形、无用。“重,无可厚非,轻,则完全错误;而所轻的恰恰是更为重要的、更为基础的”(博克 2008:封底)。英语专业紧跟国家需求,培养国家紧缺的新工科国际复合型人才,这能体现英语专业对国家的直接贡献。但是,我们觉得,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培养新工科国际复合型人才需要英语专业和工科专业的跨学科合作,这不是仅改革英语专业就能实现的。除了英语专业教师自身的努力,如果学校层面能给予更多的支持,从学校层面搭建英语专业教师和工科教师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平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第二,将国家当下的需要界定为学术方向,与工科整合,范围有些狭窄。国家建设的需要是全方位的,高校培养的高端外语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所以外语人才的培养,无论从当下看,还是从长远看,都是很重要的。目前外语界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对接国家不同层次的需求。第三,如果只关注当下,丢失的会是整个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无功利的共享快乐”(刘东 2003),进而失去这些自由思想群体的个性和前瞻性。

 

中国人的世界观是融通的,长远和当下不是对立,而是一致的。英语专业改革之风已起,作为一线的践行者,我们希望改革既立足当下的社会需求和国家建设需要,也兼顾其作为人文学科在社会文化与精神引领上的长远价值。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是英语专业在文化与精神引领上不容忽视和遗忘的价值。

 

作者简介幸君珺,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赵宏,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话语分析。

 

姜学龙论高校英语专业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辩证统一

 

“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主要可归纳为认识论、政治论和人本论三类观点”(徐广宇 2009:1),以此类推,英语专业的价值归依可概括人文性与工具性两方面。人文性可理解为在认识论与人本论哲学观下,文学性、文化性、人本性三者的有机融合,体现在英语专业上就是通过英美文学文化的学习与语言运用及思辨能力的培养而形成的素质;而工具性即中介性功能,主要表现在受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关系影响的职业化教育模式上。这两种价值归依,反映了社会对英语专业的双重需求,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忽视或抛弃任何一方。蔡基刚“放弃‘英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的片面观点”,强调英语专业的工具性就违背了这一点。

 

忽视英语教育的人文性而过分注重其工具性,极易将英语专业职业化。很多高校为了迎合就业市场,开设材料英语、财经英语、营销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无可厚非,但在培养方案中削减或取消英美文学文化等课程就值得商榷了。专门用途英语,培养目标也只是在各专业领域中能用英语进行研究与交流。但是,在商务往来中不了解外国人的 文化习俗与社会礼仪,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要利用语言这个工具进行有效交流,必须要首先谙熟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此,英语专业的人文性本质坚决不能丢。

 

忽视英语教育的人文性而过分注重其工具性,极易将英语教育模式化。等级量化测试就是英语教育工具化的产物,“无论是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还是到今天开发九级量表及其考试,注重的永远是各学段英语等级考试的开发和实施,设定一个又一个目标,要求学生一级一级攀升”(蔡基刚 2018b:13)。各级考试大纲里关于词汇量、阅读速度等要求,只是让学生脱离语境死记硬背词汇书上单词,机械地做段落阅读练习,并不强调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过分注重英语专业的就业或多或少导致了英语教育的工具性,进而催生了考级热,而考试形式与题型的固定化最终让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模式化。由此可见,英语教育的模式化直接或间接是由于过分注重英语的工具性造成,要消除这种模式化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重视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另外,忽视英语教育的人文性而过分注重其工具性,极易将英语专业边缘化。世界上没有独立存在的学科或专业,任何专业都兼具专业性与跨专业性。过分强调英语的工具性,某种程度上就是强调其中介性、跨专业性。如果在旅游英语中仅把英语作为学习或研究旅游的一种工具,英语的专业性地位就会慢慢被削弱,并最终消解在旅游专业里。而一个专业的消失,必然影响其他专业的存在,因为跨专业性已让各学科专业间紧密相连。要保持英语专业的独立性,防止被边缘化,重视其人文性是关键。人文性是人文学科存在的基础,只有人文性基础牢固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跨专业的工具性。

 

2018年施行 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了培养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蔡基刚在文中也提倡英语专业积极转型,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转型、盲目创新。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传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传统在创新中新生,创新基于传统而前行(沈壮海 2011:3)。英语专业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也是辩证统一的,人文性传统在工具性创新中新生,工具性创新基于人文性传统而前行。换言之,要提高英语专业的教育质量,就必须坚持其人文与工具性的辩证统一,在夯实人文基础上兼顾工具性创新,切忌急功近利,片面追求英语教育的工具性。

 

作者简介姜学龙,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四川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翻译学。

 

王亚光英语专业的价值

 

从明永乐五年(1407年)的四夷馆算起,中国专门外语学校的历史已经有600多年了;如果从采取英语优先策略的京师同文馆建立(1861年)算起,中国较为规范的近现代外语教育也已经有157年的历史了。这些外语专门教育机构的设立,都是为了满足当时国家对外交往的现实需要。可以说,最初的外语(包括英语)专业的开设,都是为了培养“国家紧缺”的专门人才。那么,一百多年以后,在全球化日益加快、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英语专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

 

谈到语言的价值特征,无外乎工具性和人文性。从工具性的角度来说,英语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出版物、电子媒介使用的语言,英语也是国际机构最通行的工作语言。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学好英语就能行走天下。从职业的角度来说,英语也是一个需求面广的专业。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很宽,有些可能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英语还是海商法、国际新闻、比较教育、比较文学、国际贸易、外交学、国际关系等诸多专业领域的重要基础,如果本科阶段在英语专业学习,研究生阶段可以选择上述专业深造、成长、就业。

 

另外,从有用性的角度来看,我们还需要静下来反思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目前有些发达国家把通识教育看作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以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公民的“公民教育”为己任。英语专业完全能够满足公民教育的需要,因为学习语言的人,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会更注意语法规范和语义内涵,这慢慢地会内化为人的性格品质,合格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会更有规则意识,做事也会更严谨。从职业需要的角度来说,有些岗位,比如建筑师、医生需要非常强的专业教育背景,否则就无法胜任岗位要求;还有很多职业,没有明确的专业指向要求,无论什么专业的毕业生,只要综合素养好,就能胜任。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真正“学以致用”,学习专业与工作行业一致的人的数量应该远远低于“学非所用”的人的数量。马云、俞敏洪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生,也都从事过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又都走上了管理岗位,成为行业的巨头。总之,学英语专业不等于一定要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更不等于没有出路。

 

英语的人文性首先与它的工具性息息相关。语言是思想文化的工具和载体,很多凝聚人类思想精华的文化经典要么是用英语写的,要么是通过翻译成英语传 播到世界各地。我们可以欣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生百态,可以感悟艾默生的超验主义,可以体会海明威笔下男人的气魄,也可以领略哈利波特魔法的魅力,这都得益于英语的记录和传播功能。英语还可以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辜鸿铭、林语堂、钱钟书、许渊冲这些语言大师都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 时,很多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无论书面的诗歌、小说还是口头的戏剧、脱口秀,语言不仅呈现了艺术,而且还给艺术带来了生气和活力。艺术也和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作品中的很多奇思妙想都被科学家变成了现实,科学家们还能从文学作品里获得很多道德的启示。语言的人文性铸造了人的品格、性格和人格。更为重要的是,英语给人多了一双看世界的眼睛,能开阔视野、启迪人的思路。视域宽广的人才会有更丰富的人生,无论哪个领域的杰出人物都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承担费用的比例在上升,但是我们在联合国及其组织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数量还和我们的国力很不相符。我们的文化也还没有真正走出去,世界上很多人还没有听到中国的声音。这些现实需要都在呼唤高层次英语人才。而作为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了解世界的文化和历史,欣赏文学艺术名著,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英语无疑是必不可少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清除语言壁垒,架设沟通桥梁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特别是在全球化势不可挡的情况下,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都需要英语人才的支撑。

 

英语专业作为一个学科存在有其自然的合理性,这是不证自明的。当 然,在当前形势下,英语专业的“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招生规模”等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最后,还要补充两点:(1)培养新工科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主要是公共外语的责任,不是英语专业的任务;(2)一个学校能否培养或者培养多少国家紧缺的新工科国际复合型人才与是否开设了英语专业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开设英语专业并不妨碍“紧缺专业”发展。(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王亚光,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翻译、外语教学。


本文原载《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第6期,第46-60页。本次推送已获《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授权,谨此致谢。如若引用,请以原载期刊为准;转载请注明“大民说英语”以及文章来源。


【相关文献导航】


蔡基刚: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危机及其出路

杨枫:高等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跨学科精神及应用理念

胡开宝、王琴:国际化视域下的外语学科发展: 问题与路径——以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科建设为例

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仲伟合、潘鸣威: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与思考

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

仲伟合、张清达:“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语教育战略的思考

仲伟合、王巍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