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只要我朋友圈的步数足够多,寂寞就追不上我

2017-10-04 绫酱 BB姬


绫酱 | 文


中秋快乐。

 

国庆期间穿插着加班,无奈只能在朋友圈里旅游了,真是孤独加寂寞。

 

好在昨天特意逛了次街,10点时2万多步,占领了35个朋友的封面。

 


接着和1万步以上的好友互相点个赞,营造出一副我今天也看了许多风景的现充假象,也对得起自己走了一天快磨破的脚后跟了。

 

 说是看风景,其实是去看人山人海两兄弟了

  

就像旅游一定要在朋友圈po图,抽到了ssr爆了ss一定得晒,步数也一样,现在的人跑个步走个路,不量化成数据晒出来就等于没跑。

 

不得不说微信运动每天和好友比步数的这一手确实精妙,虽然功能简陋,但在调动人的运动积极性这点上,无APP能出其右。

 


自打关注了微信运动买了运动手环,我周末出门就会死的病就彻底治好了。

 

平时不惜打车上班也要赖上五分钟床,现在要早起个30分钟走两站去上班,这样榜上前三便有了保障。

 

不知不觉有事没事走两步成了习惯。


没病走两步”

 

就连健康程度也上升了好几个档,上8楼气也不喘了,吃饭也更香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B哥这样200斤的孩子和我走一起只能在跟屁股后面吃土。

 

后来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了爸妈,他们便开始在亲戚朋友圈里常年霸占别人的封面。

 

亲戚们用“我家孩子”碾压我,他们就用自己的“健康”碾压回去,一来二去谁都不服,亲戚间的步数比拼就开始了。


 


他们还建了一个群来互相激励,每天步数最少的要发惩罚红包。

 

我爸为了不掉队,一天至少要遛10次狗,当然这一切都要在10点前搞定,因为10点后步数就不作数了。

 

10点前是步数比拼的高潮,我常常加班到10点后,回家时少计入的2公里总让我感觉亏了一个亿

 

之前青岛有个老年人暴走团,每天一帮人乌泱泱地霸占马路“暴走”,害得车辆都限行了,晚上6点到8点马路得让给他们。

 

起初我不能理解,所谓的健康锻炼方式有多种,干嘛非要在马路上走?不过现在我开悟了,他们应该是在为今晚的榜单做冲刺。

 

我运动我有理,不仅要让朋友圈的人看到,还要让全世界的人看到

 

当步数比拼进行到一定程度,一些外门邪道就开始登场了。

 

以前你看到一个人没事就摇手机,他可能是在约炮,现在的话肯定是在刷步数。

 

 

同事把运动手环戴在去春游的外甥手上,回头一看刷了6万多步。

 

我妈则是做家务也不忘戴手环,她坚信切菜颠勺时的手部抖动能给她多带来几百步。

 

还有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个单身30年的死宅大表哥也能一直霸占封面。

 

不得不说人在想歪点子的时候能最大限度发挥想象力,车轮、洗衣机、电风扇、钟摆,凡是能绑手环的地方他们都要试一试。

 

 

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实验,将gps绑在猫咪身上观察午夜的运动轨迹,结果猫咪夜行几十里惊掉了主人的下巴。

 

 

于是有人突发奇想,要是将运动手环或者手机绑在宠物身上,那步数岂不是分分钟刷爆?

 

遗憾的是,小型宠物的加速度达不到算法的阈值,只有一些大型犬步调和人类一致,才有可能骗过算法。

 

说道加速度和算法,哪怕是不同机型和不同的人之间都有着微妙的区别。

 

前段时间公司团建,走一样的路坐同一辆大巴,不知道是同事的安卓机比较灵敏还是大巴后排比较颠簸,一路下来硬生生比我多了1万步。

 

平时走路快也成了劣势,走5米你迈5步别人迈6步,平均1万步下来就要损失2千步,这也是为什么我昨天和别人逛街只能屈居第二的原因。

 

考虑到许多人有刷步的需求,淘宝上便催生了这么一条产业链,物理刷步,真实可靠。

 

 

从此打一天dota,宅在家里也能占领封面,感觉倍儿有牌面。

 

比这种物理刷步更高级的是那些刷步软件,想要几步就输入几步,今天66666,明天99999,花式占领封面。

 

 

我朋友圈就有个人隔三差五地以88888、66666步登顶,考虑到他是打德扑的,可能是图一个好彩头。

 

 

有了步数的精准定位,微信运动的封面成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专场。

 

有人每天上一次榜,只为了高调示爱,另一些富有幽默细胞的人则把封面区当成了游乐园。

 


更有甚者,占领封面只是为了做营销广告,据说这在一些微商之间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

 


考虑到这群人互相争夺我的封面,每天还能看到不同的景色,还算有些乐趣。

 

但不是没有人都那么有B数,动辄刷个99999霸屏一个月的人大有人在。

 

换做国庆期间还可以理解,我可以脑补成他来了一场上海到崇明岛徒步一日游,天天如此,我只能理解成他是不是在香港做记者了。

 

我反倒心疼那些每天靠真实步数上榜的人,那些往返于上海和苏北的工薪阶层,忙碌于工地的工人和每天到处跑的销售,走个1万多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其实想想这些做法也无可厚非,微信运动对于某些人的意义已经不止于运动软件,它已经发展成一种社交。

 

对于老年人来说,社交手段匮乏,除了跳广场舞就是下下棋,至于老人间的一些话题,无非就是晒钱晒房子晒子女晒养生,永远都绕不过“比较”。

 

走路作为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谁都能掺一脚,还能晒个“健康”,为晚年添加一点人生意义,何乐而不为。

 

 苏喂苏喂苏喂


而对于我这种新兴“社交孤儿”来讲,大学毕业后没啥空聊天,改个头像改个名儿就没人认识你,被人该删的删该拉黑的拉黑。

 

微信好友里的来往也止步于朋友圈互相点赞,除非要有事,工作上的来往或是平时个别玩游戏聊得来的姬友,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没谁会闲着没事和你唠家常。

 

微信运动出现的恰如其分,偶尔在榜单上露个脸别人至少还知道你活着,日均一万步的互相点个赞勉励彼此,好像大家都活地很阳光,还有人在关心你。

 

既不与人过分亲近,又保持着一种“良性”的来往,这大概就是微信运动的“半糖主义”。

 

 

这使我想起一句话,“只要我跑得足够快,寂寞就追不上我”。说的很对,低头只顾着走路,就没空去想那些了。

 

回复“BB”,每天送你一个游戏大美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