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底线》:用理性的智慧控制感性的道德

昨天在火车上读了一本书《底线》,觉得还不错,特推荐给大家。

[导读]羞耻是外部给予的伤害,而内疚则是自己赋予的懊悔,这是“伤害和关怀”道德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因为没有办法消除,羞耻通常会唤起防御机制和逆反行为,“羞耻感是所有暴力最主要或最终的起因”


《底线:道德智慧的觉醒》

你的心灵是否曾经遇到过与以下难题类似的问题?


如果因为贫穷,我穿上了母亲为我偷来的大衣,我是否会成为罪人?母亲源自真爱的行为,是否可以被定义为罪恶?


为什么当我们看到一个饥肠辘辘的孩子时,心柔软得都要碎了,然而当我们目睹成千上万个饱受饥饿煎熬的儿童时,又变得刀枪不入起来?


为什么丹尼尔•戈尔曼说“大脑为仁慈而预设”?而路人却冷漠地绕过被车撞倒的孩子?


为什么当我们大脑某一部分受伤害,我们的道德感也会消失?


我们从何处学会了放弃、奉献和信赖,又是如何将它们丢失殆尽的?

羞耻感会终结暴力还是会引发暴力?

牺牲一人生命拯救五人生命的方案是否值得选择?


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难题常常会在人生的某一时刻令我们扪心自问:“这个社会怎么了?”“我该如何选择?”“我该如何生活?


”当我们一再苦恼于自己的理想、道德底线被冷漠甚至残酷的现实所挑战,有没有想过探寻一条有希望的路?


重庆出版社《底线:道德智慧的觉醒》正是一部由各种道德与情感难题催生的探索人性之书。


作者解析大量熟悉又陌生的现实故事,其中包括那个经典的“电车难题”,指出在社会道德底线一再被洞穿的当下,不要将责任一味推脱给社会体制,独立的人应当承担应有的责任;


他直言不讳揭示了人性的幽暗与复杂,却对人的自觉和正向价值的力量非常乐观。


作者用实例证明有底线、有道德原则的生活会令人更幸福,而社会共同底线的回归也需要独立的个人形成合力。如何回归底线,是作者在本书中探讨的根本命题。


按照心理学家乔纳森·海德特的划分,人类文明史上存在五种普世的道德基础:


第一,伤害和关怀,社会、社群联系让人获得庇佑,也不愿看到或感受到他人的痛楚,由此构成了各种善良、情感和物质援助的基础;


第二,公平和正义,延伸出道德规则为基础的法律和权力;


第三,忠诚,指的是对所属社区、部族、国家的归属、自豪感和自我牺牲,借此获得保护,形成团体效忠,毫无疑问这也是一套道德规则;


第四,权势和尊重,衍生出阶层、领导权力、价值传统的人类社会,并形成相应的遵从规则;


第五,纯洁和神圣,这一道德基础源于人的核心道德情感:憎恶。


五种道德基础或者说五个互有交集的道德领域,都存在一定的选择标准。当已发生事件在我们看来,道德表现滑落到此标准以下的水平时,即被认定为“突破道德底线”。但问题在于,没有两个人会得出相同的伦理判断。道德选择是主观性的,依赖于我们对事件性质的思考或感受,“解释便是一切”,人在这方面极易受到迷惑、误导,进而做出错误的界定乃至付诸行动。


更重要的是,前述五种道德基础(道德领域)本身存在一定的狭隘性,在特定情况下会催生出背德现象。


“公平和正义”及由此催生出的法律和权力,有时会形成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不道德压制和惩罚;


“忠诚”的另一面则意味着人们会将外群体成员与自己人区别对待,对后者给予团体偏袒,对前者更趋严苛恶劣;


“权势”、传统常常导致人们摒弃自我判断的盲从,在行动中集体放弃道德;


对“纯洁”的渴求也会被无度滥用,譬如历史上的种族迫害、教派冲突,以及迄今仍广泛存在的对同性恋等群体的严重社会歧视。


道德选择、道德底线都是情感的产物,并经人类社会进化发展而部分上升为理性判断,但仍然无法脱离感性的一面。


情感思维相信它所看到的事物,这既让道德往往伴生着温情,也是其不可靠的来源。亚当·斯密就曾说过,“我们会过于相信自己的情感”。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需要认识到道德、道德标准的模糊性,深化对情感思维、感性判断不可靠的认识,建构起道德智慧。


美国作家、记者马克·马陶谢克所著的《底线:道德智慧的觉醒》一书,以乔纳森·海德特对道德基础的划分和界定,以“如何既做一个好人,又不受伤害”、“该如何构建更好的生活”为设问,重新梳理阐释了道德智慧。


在他看来,道德底线和道德原则,既来自于共同的文化,也来自于个人独立的人格和情感。


羞耻是外部给予的伤害,而内疚则是自己赋予的懊悔,这是“伤害和关怀”道德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没有办法消除,羞耻通常会唤起防御机制和逆反行为,按照精神科医生的说法,“羞耻感是所有暴力最主要或最终的起因”;


而内疚则体现为人们按照社会规则及道德信念努力保持行为端正的自省,具有积极性。因此,无论是一般的社会管理,还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教育,都应促成管理、教育对象的自省,而不是忽略情节和动因而施加粗暴的惩罚,故意让人陷入无法自拔的羞耻。事实上,当羞耻的刺激让人麻木的时候,内疚机制就不存在了,继而会出现反社会行为。


道德的感性,从而让道德选择、道德力量常常掺杂着愤怒。马克·马陶谢克认为,我们需要对自己的道德愤怒加以警觉。


“在我们每次随心所欲地大发脾气之后,自由和自我实现并不是最终得到的结果”,通常意义上,愤怒会让我们距离想要实现的道德目标越来越远。


这并不是全盘否定道德愤怒的价值,而是强调在道德智慧的支配下,我们要明晰自己的情感有多么的激烈、如何去尊重这种波动性,确保在绝对必要的时候恰当的展示自己的道德愤怒。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道德主要来源于感性,但人又总是努力趋向理性。人天生独一无二的逻辑性和识别力,让预期计算成为可能。


但这种计算注定不能取得精确的结果,相反会让人在许多选择环节走入误区。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就曾实验证实,人们会在理性的误导下,高估自己在作出道德选择时的预期准确情况。


“理性还会以语义欺骗我们”。


《底线:道德智慧的觉醒》书中举例指出,如果告知患者,经过某项治疗,有90%的人在五年后依然存活,患者都将接受救治;但叙述内容如果变成将有10%的死亡率,便不会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项结论告诉我们,不能纯粹以理性判断为依据,来决定道德选择的方向,在生命、尊严等命题面前,移情和同理心等出于感性的道德冲动将帮助我们更好的守住底线。


我们的正义感常常源于地方习俗、政治、偏见和传统。这就会在某些情境下,造成道德悖谬的出现,即教条化的习俗、传统、规则与人性选择构成冲突时,社会成员选择捍卫前者,来压制后者。


这样的选择看似维护了道德,却是根本性的反道德选择。同样,群体仇恨和群体化的刻板印象也常常让人(群)以道德名义,施展背德行为。这就是马克·马陶谢克强调道德选择中秉持“个人独立的人格和情感”的重要性所在。


作者简介

马克•马陶谢克

现居纽约,曾任《访谈》杂志(Interview)高级编辑、《O》杂志特约编辑,著两部畅销的回忆录,《被他抛弃的男孩》(The Boy He Left Behind)和《性与死亡的启示》(Sex Death Enlightenme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