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全国法科师生:开学了,我们为您准备了10本好书!

律新观察 2023-10-06

本文转自优质人文社科读书公号“徽京读书”,欢迎点击关注:


褪去了燥人的暑热,挥别了夏日的慵懒,秋高气爽的九月,正是发奋读书以求精进的好时节。新学期伊始,我们为万千政法学子精心准备了10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法学类精品好书,助力您专业学习更上层楼!

01

《法理学手册》

 《法理学手册》

高鸿钧 主编,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2022年度“十大法治图书”

内容简介

《法理学手册》由法学名家高鸿钧教授主编,是一部反映中国法学理论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的精品文集。全书根据不同主题分为七编,分别为:法的历史与文化;法的概念与渊源;法的规范与价值;法的运行与实施;法与科技:规制和范式转变;法律全球化;法治:过去与未来。本书内容具有权威性,集合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同时兼收并蓄,相关中外文献将法教义学、社科法学及各家各派的重要成果俱有展现,集中体现中国自身法学理论发展的问题、特点和关怀。

02

《法学的知识谱系》

《法学的知识谱系》(平装版)

舒国滢 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内容简介

《法学的知识谱系》是我国当代法学名家舒国滢教授十年磨一剑之作。本书上溯古希腊罗马法学知识渊源,下探现代以来的欧陆法学流变,为中国学界全方位呈现了西方(尤其是欧陆)法学的知识谱系。本书共包括五卷,分别为“修辞学、辩证术与论题学”“争点论、决疑术与罗马法学”“欧陆中世纪与近代法学流变中的方法论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推进的法学范式”“20世纪法学知识与方法的转型”。作者以欧陆法学(尤其是欧洲私法学)的发展作为考察法学知识谱系的“素材”,着力证明一点:法学(法教义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立足于哲学、逻辑学、修辞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之上。

03

《法律与人类学手册》


《法律与人类学手册》

[美] 萨丽·摩尔 编、侯猛等 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内容简介

《法律与人类学手册》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萨丽•摩尔选编的一个读本,精选了36篇有代表性的法律与人类学研究作品,并对每篇文章都撰写了导读。本书选取的这些文章,时间跨度有一百多年,个别篇章甚至更早,从而完整串起法律与人类学研究的缘起、发展过程,以及当代研究的新动向。本书除了导言以外,共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的文章讨论的是法律与人类学的早期话题,包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道德权利、法律、法律与进化论、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等等;第二部分收录的文章讨论的是经典的法律民族志研究,包括法律的田野调查、初民社会的法律与习俗、纠纷解决的过程、正义的观念,等等;第三部分收录的文章讨论的是当代法律与人类学的主题,包括财产、身份认同、正式法律的执行过程、法律多元与法律全球化、法律的未来,等等。

04

《法治新论:重述两千年法治思想史

《法治新论:重述两千年法治思想史》

程燎原 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内容简介

《法治新论》系知名法理学家程燎原教授继《法治论》(1989,与王人博合著)后推出的又一重磅作品。全书选择重点人物、文本、时代和论题,以思想家的经典著作或文本为中心,以古典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法理学)为起始,旨在从政体的角度重述(西方)两千多年的法治思想史与理论史,研究欧洲从古典社会到启蒙时代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家、法学家对法治政体问题的思索与探析。具体来说,就是依据政体论与法治论相贯通的观点,特别是类型学的方法,重新解读过去已经被人们多次书写的法治思想史,从而分疏出法治政体的思想史、理论史。

05

《当代中国司法研究》

《当代中国司法研究》

顾培东 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2023年1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司法研究》系当代法学名家顾培东教授的重磅作品。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司法的改革与发展,一方面受中国特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深刻影响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潜含着在“司法现代化”旗帜之下对标西方经典理论中“现代司法”模式的某种取向。此两方面因素形成一种张力,既相互融合,彼此吸纳与参照,亦相互博弈,彼此排斥与疏离。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司法样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并由此成为人类司法文明中重要而独特的类型。《当代中国司法研究》通过对当代中国司法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过程以及司法运行中重要现象的描述与分析,冀望增进对中国特色司法之实践逻辑与内在机理的理解,为中国特色司法提供更贴近现实的理论解说与论证,同时助力于系统化的中国特色司法理论与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06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修订版)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修订版)

公丕祥 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内容简介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修订版)是当代法学名家公丕祥教授撰著的系统研究法制现代化基本理论的学术专著。作者运用比较法律社会学和历史分析方法,深入探讨法制现代化的概念内涵、研究范式、评价标准、社会机理、精神枢纽及矛盾关系,考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法制现代化的基本表征及其运动规律,把不同国度或地区的法制现代化运动放置到各自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去加以考察。从一般的理论逻辑之意义上,构架法制现代化问题的概念工具系统;在此基础上,揭示和阐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及其基本规律。

07

《法律与说理》

《法律与说理》

梁治平 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2022年度“十大法治图书”

内容简介

《法律与说理》系著名法学家梁治平先生的最新作品。本书是一部言论集,收文十四篇,或为作者会议、论坛之发言,或系报刊采访应答之语,或是讲座之录音整理稿,内容涉及中国法律与社会变迁的诸多方面,皆为梁治平先生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法律主题和社会事件的说理与评议,表明了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期许——希望我们生活在一个说理的社会中

08

《法律科学经典译丛》 (3册)

 

法律科学经典译丛(3册)

《一般法学说的要素》

[德]阿道夫·默克尔 著、雷磊 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为法律科学而斗争:法理论论文选》

[德]赫尔曼·康特洛维茨 著、雷磊 姚远 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法律方法的科学》

[德]惹尼等 著、雷磊等 译,商务印书馆 2022年版

内容简介

19世纪德国著名刑法与法哲学家阿道夫·默克尔被后世称为“一般法学说”的创立者,《一般法学说的要素》一书内容即是阿道夫·默克尔关于“一般法学说”经典传世篇章的合辑,堪称“一般法学说”的经典书册。
“法律科学经典译丛”主要囊括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80年代法律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自由法运动是法律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长久以来,自由法运动与康特洛维茨在国内法学界只闻其名,《为法律科学而斗争》一书的出版可以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本书收录了康特洛维茨关于自由法运动的主要论述,包括最为著名的《为法律科学而斗争》一文。
国内关于法学方法论的专著及译著,主要关注点在于德国法学家拉伦茨及其《法学方法论》所代表的评价法学以降的理论,以当代作品为主,且倾向于教材型专著,对评价法学以前的学说引介较少,对于学说史上重要流派的翻译较少。另一方面,虽然国内法律社会学研究蔚为可观,但是整体上对英美相关理论推崇较多,对欧陆学说则相对忽视。《法律方法的科学》一书的出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遗憾。

09

《法理学:理论与语境(第8版)》

《法理学:理论与语境(第八版)》

[美]布赖恩·比克斯 著、邱昭继 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概括并批判性地评论了当代著名法学家哈特、凯尔森、菲尼斯、富勒、德沃金等人的法律理论,对正义、惩罚、权利、权威、普通法推理、成文法解释、道德的法律强制、守法的义务等法哲学中的基本主题和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也对20世纪以来异军突起的研究法律和法律教育的一般性方法进行了评介。作为现代分析法学第三代学人的代表人物,比克斯对现代分析法学的概念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用这一方法厘清各种关于法律性质的理论。

10

《法律东方主义在中国:批判与反思》

《法律东方主义在中国:批判与反思》

魏磊杰 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内容简介

《法律东方主义在中国:批判与反思》意在揭示作为普遍价值的法治话语背后的权力逻辑,但理论导向并非要反对全球化,反对现代性,反对法治,而只是反对西方单一性的全球化、现代性与法治,要对它们进行历史化、在地化以及问题化。对于当下中国,建构一套自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的关键首先在于,应当充分意识到西方本质化理解的“法治”作为全球治理元话语是存在局限的,继而接续后现代主义对单一性元叙事的反抗传统,放弃以法律普遍主义作为基础的对话,放弃那些阻碍协商的陈旧定见,以使跨法律传统的沟通与互融更为有效。

——精选商务好书  感谢推荐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