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后必有出息”:李克强的少年行

律新观察 2023-11-04

作者:钟虹、项春雷,来源:中安在线

1955年7月,祖籍安徽定远的李克强出生在合肥,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求学时代。1974年,李克强与同学来到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锻炼,度过四年知青生活。

大院往事:老邻居夸他朴素又勤奋

李克强当年居住过的平房大院已经变成了两座居民楼,老邻居也只有方国胜一家还住在这里。

说起当年的往事,方国胜老人就滔滔不绝。

“我们家小女儿出生3个多月时,他还抱过她呢。”
“他不怎么调皮,话也不太多,非常爱学习。”
“一转眼,李克强当了总理了,咱们小院里出了大人才,这是喜事。”
——老邻居方国胜
“他们父子关系非常亲密。李克强很孝顺,也很听李老的话。”
——父亲老同事丁剑

在合肥市徽州大道与红星路交会处,矗立着两栋大楼。临街那栋有三层,外墙刷成了白色;里面那栋有四层,还是红砖灰泥。两楼共一处院子,院门已经废弃,门牌也已掉落,仅剩下锈迹斑驳的铁围栏。这里是“红星路80号”,曾经的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大院,是李克强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小时候穿着很朴素

“以前这儿都是平房,一个大院住了10多户。我家门朝东,他家门朝南,两户挨着不到5米。”71岁的方国胜老人回忆说,当时前院是省文史研究馆办公的地方,后院是住家,中间连着一个过道。家家户户的煤球炉灶都放在过道里,路过时哪户在烧菜,最常问话就是:“你家今天吃什么?”

“1964年我结婚后就住在大院里,那时李克强都10岁了。”老人眉眼展开,笑了起来,“我们看着他长大的,当时他穿着非常朴素。”

“我们家小女儿出生3个多月时,他还抱过她呢。当时他父亲李奉三看到了,赶紧跟我说:‘小方,你不要给他抱,小心把她抱跌跤喽。’”说着,老人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都是处了几十年的老街坊,现在还住在这儿的就剩下我们一户了!”

生病期间不忘看书

据方国胜老人回忆,少年时代的李克强给她最深的印象就是“勤奋、爱学习”。“他不怎么调皮,话也不太多,非常爱学习。”方国胜老人说,经常看到他学习的场景。“要不就跑到对门的大学问家李诚家里看书,要不就自己学。”

采访中,老人跟记者说了这么一段往事。李克强在读小学期间有一次因生病休学了一段时间。“大概有两三个月吧。虽然没有老师督促,但他每天都在家坚持看书,很自觉。有时还拿着本子,趴在我家桌子上写作业。”

“他学习成绩很优秀,尤其作文写得好。”方国胜的女儿郑大姐告诉记者,李克强在合肥八中读高中时,作文还曾被选入学校的作文选集。

勤劳母亲待人和善

“曹奶奶是绝对的贤妻良母,脾气好,又勤快。”郑大姐嘴中的“曹奶奶”即是李克强的母亲。她告诉记者,当年常常看到李克强的母亲下班回到家就忙着烧菜做饭,不歇着。

“她是那种把丈夫摆在第一位,又非常疼孩子的人,夫妻俩对人都很好。”方国胜老人说,当年街坊邻居之间相处很融洽,平时家家户户都把门开着,经常有人端个饭碗串门。

“院子是1989年拆的,好像拆之前,他们家就搬走了,大概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方国胜老人陷入回忆,“我还记得李克强第一次带他夫人来合肥过年就在这个院子里。当时他夫人看到咱们合肥的圆子还跟我说,‘阿姨,合肥把这个叫圆子,在北京叫做丸子’。”

李克强与夫人程虹女士


时光荏苒,昔日院落已变成楼房,各家搬离之后之间联系也少了。“一转眼,李克强当了总理了,咱们小院里出了大人才,这是喜事。”方国胜老人露出骄傲的神情,“ 17号新总理会举行记者见面会,我们一定会打开电视机看的。”

为人深受父亲影响

李克强出身于干部家庭,青少年时代受父亲李奉三的影响较大。李奉三曾任凤阳县县领导,后来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

今年74岁的欧阳发当年曾任省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处处长,是李奉三的老同事。据他回忆,当时李奉三是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兼管秘书处,人事行政,里里外外,跑上跑下,非常辛苦。

李奉三另一位老同事,今年74岁的丁剑告诉记者,李奉三待人非常和气,从来没有大声冲谁说过话。在丁剑的记忆里,李奉三国学功底深厚,精于诗词,更写得一手好字。“他一闲下来就写毛笔字,画的梅更是独树一帜。文章也写得非常好。”

“他们父子关系非常亲密。”丁剑笑着说,每次李奉三谈及李克强都眉飞色舞,非常骄傲,“李克强很孝顺,也很听李老的话。我们有同事到北戴河去疗养,李奉三还让李克强去看望这些老同事。李克强对我们安徽老乡也非常热情,很关心。”

少年闻道:老师赞其“日后必有出息”

1968年,李克强(前排右)与好友李皋兰(后排左)送朋友下乡时的合影。

李克强(中)在合肥逍遥津公园与朋友合影

他经常过来旁听,而且听讲十分认真,不懂就问,反应很快。
看到李克强的学业突飞猛进,父亲十分高兴,逢人就说:“此子日后必有出息”。
知道父亲逝去的消息时,他顿时呆坐在凉床上,半天都没说出一句话。
——李克强少年玩伴、老师李诚之子李皋兰

池州市石台县仙寓镇占大中学的校园里有一座白色的半身塑像,刻画的人物正是被李克强称之为“有实无名”的国学大家李诚先生。在少年时期,李克强曾追随李诚读书长达5年。在李诚先生去世20年后的1997年,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在安徽日报上发表长文《追忆李诚先生》,深情回忆这段难忘的少年时光。

石台县占大中学校园内的李诚塑像

从李诚先生后人的回忆中,可以略为还原李克强这段求学时光。

恩师故居隐于大山深处

位于池州市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深处的李诚故居,墙壁上挂着不少李诚先生生前的照片和手稿。

42岁的李鸿基是李诚的孙子,他告诉记者,他一直跟随父亲李汀兰在这里定居。“爷爷经常手不释卷,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

李鸿基说,新中国成立前,爷爷曾在皖南一带教书,到了上世纪50年代,才和小叔李皋兰去了合肥。

李鸿基后来从父亲和叔叔那里得知,爷爷到了合肥后,认识了李克强的父亲李奉三。李奉三文化功底也很深厚,诗书画俱佳,两人经常在一起谈文论道,加之两家住在同一个大院子里,彼此关系很好。

两张照片见证当年友谊

“让人颇有些遗憾的是,我父亲并没有和李克强在一起拍过照片,不过,我和李克强少时是玩伴,在一起合拍过几次照片,我身边还保存着两张。”已年过六旬的李皋兰先生,目前在合肥定居。在向记者打开记忆闸门之前,他首先拿出两张黑白老照片。

在第一张照片中,李皋兰指着坐在前排的一位稚气少年告诉记者,他就是当时的李克强。李皋兰说,这张照片拍摄于1968年11月24日,当时自己17岁,李克强13岁,当时,他们一起为一名下放的知青送行,就在合肥四牌楼的人民照相馆拍了张合影。

在第二张照片中,当时意气风发的李克强和李皋兰等人,正坐在合肥逍遥津公园内的一张圆桌旁聊天。李皋兰说,那是1975年春天,当天天气不错,他便和李克强等人到公园里春游,聊了不少话题。

“当时,我们两家生活的大院子里,有约三十间平房,共住着十二、三户人。”李皋兰回忆说,那个大院是当时安徽省文史馆的宿舍,在现在合肥四牌楼旁的仁爱巷中,院子由四排平房组成,他们家在最南端的那排,李克强家在第二排,不过,两家是门对门。

李皋兰说,少年时代,他和李克强经常一起上下学,周末也在一起玩耍。在他的印象中,李克强少时很憨厚老实,做事比较稳重。

五年求学成就学术功底

李皋兰介绍,他们当时住的大院里还有一个用两间平房辟成的图书室,约有四五十平方米,藏有近万册书,供当时省文史馆馆员研究之用,父亲李诚便是这间图书室惟一的管理员,兼做出纳与采编。

而在李克强《追忆李诚先生》一文中,对此也有描写——“由于是北房,又书拥四壁,室内光线略显昏暗,但很寂静,与喧闹的院落形成反差,有些神秘的感觉。”李皋兰回忆道,当时,李克强非常喜欢到这个架满线装书、充满神秘气氛的图书室里去。

“后来,停课闹革命的浪潮波及小学,父亲便每晚给我上课,当时辍学在家的李克强也经常过来旁听,而且听讲十分认真,不懂就问,反应很快。”李皋兰对记者说,李克强非常喜欢听父亲讲解古文。

过了一段时间,李克强的父亲李奉三见李诚教习历史古文的水平很高,便带李克强正式拜李诚为师。随后,李诚每晚便单独给李克强授课,时间是固定地从每晚九时开始,大约一个小时。

这段经历在《追忆李诚先生》中也有记载——“他释卷之后,便烧上一壶水,把脚放在一个不大的搪瓷盆中,不断有节奏地搓足,时而向盆中添上一点热水,时而用手揉脚板心上的涌泉穴。……就在这段时间里,李先生用平和的语调,时断时续地向我讲中国的国学,讲治学的方法,讲古今轶事……”

恩师夸其日后必有出息

李皋兰回忆道,少年时的李克强聪慧好学,天赋过人,使得父亲将其视为得意弟子。除了要让李克强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还开出了包括《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等在内的书单。

这些对初学者来说,起点似乎高了点,李克强在《追忆李诚先生》中说:“李诚说,读书人眼界一定要开阔,要能看大场面,大观则大见,小观则小见。并一再强调:发乎其上,得乎其中;发乎其中,得乎其下。但发乎其下,便什么也没有了。”

李皋兰说,看到李克强的学业突飞猛进,父亲李诚十分高兴,逢人就说:“此子日后必有出息”。

闻师去世当场呆坐不语

李诚在晚年时,计划写一部《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讲述中华文化的变迁,但在写到一半的时候,于1977年在安徽省立医院病逝,享年72岁。

李皋兰回忆称,父亲去世当晚,他从医院返回家中时,恰巧碰上刚从凤阳回到合肥的李克强,“他当时还不知道我父亲去世的消息,还对我说,想第二天去医院看望老师。”在李皋兰将父亲逝去的消息告知李克强时,李克强顿时呆坐在凉床上,半天都没说出一句话。

李皋兰说,父亲用自己的一生,打磨出学者应具有的条件:学识、胸怀、人品。

而李克强也曾在《追忆李诚先生》中写道:“李先生的死是默默的,他不希望有追悼会或告别仪式之类,生前他曾交代其子,只要将他骨灰撒到一条流动着的河里即可。诚然,流动的河水总是不腐的。”

撰文追忆以表敬仰缅怀

“父亲去世后,李克强还一直与我家保持联系。”在李皋兰的家里记者看到,一只箱子里保存着李克强寄给他的书信与贺卡,有些甚至连信封都被保存下来。

李皋兰告诉记者,1997年父亲去世20周年时,李克强在回合肥时,将《追忆李诚先生》一文亲手交给李皋兰,以表达对老师李诚先生的敬仰缅怀之情。

李皋兰在认真读完之后,内心很是触动,便将稿件寄给了安徽日报。当年5月15日,安徽日报刊发了李克强这篇文章。至今,李皋兰仍保存着当年的文章原稿和报纸,“李克强不仅和我父亲,也和我有一些记忆交集,这些美好的记忆,我会一直珍藏在心里。”

中学时代:同窗眼中的优秀学子

中学时期,李克强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就读。由于学校搬迁,如今位于合肥市桐城路的合肥八中老校区,已成为一所补习学校的教学区。不过,在位于合肥市政务区的八中新校区,“李克强”三个字已经成为学子心中的一道标杆。

在合肥八中官方网站的“著名学长”栏目中这样介绍李克强: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1972届初中毕业生,1974届高中毕业生。

李克强高二时和同学在南京中山陵留影,后排右二为李克强

“李克强是我们的学长,我们为他骄傲。我也得加油,不能给学校丢脸啊!”八中的一些学生在接受记者随机采访时这样说。

记者联系上几位李克强当年的高中同学,他们对中学时代的李克强评价多是“勤奋好学,非常优秀”。

知青生活:村民都服气的“毛头书记”

住在当年知青宿舍对面的村民许同礼(左)回忆李克强的知青生活

别人干完活后都抓紧歇着,可他总是放下锄头,就捧起书本。
——村民吴天玉
当时他人又黑又廋,但干起活来很卖劲,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来自城里的知识青年。
——村民许桂荣
他在村民中很有面子,大家都知道他是个读书人,讲道理,为人正派,大家对他都比较服气。
——当时的村干部许同忠

滁州市凤阳县往西南8公里,在明皇陵旁的大庙镇有一个东陵村,这里就是李克强曾经下乡插队的地方。1974年至1976年,李克强在当时的大庙公社东陵大队度过两年普通知青生活后,因表现突出,成为大庙公社大庙大队的党支部书记,直到1978年他去北京大学读书。

日前,记者来到凤阳县大庙镇,从李克强知青时代的村民、朋友和同事回忆中,整理出其当年生活的一些片段。

非常爱看书的知青

回忆起李克强,东陵村和大庙村几乎每个上了些年纪的人,都能给记者讲一个李克强当年好读书的故事。对于他的评价,村民也给出了非常一致的答案——一个非常爱看书的知青。

东陵村村民陈学斌当时是东陵小学教师,由于有点文化,和李克强经常有交流。他说,李克强经常读的是史学类书籍,他亲眼看过李克强在读《史记》《资治通鉴》。陈学斌的妻子吴天玉则告诉记者,“当年知青们很辛苦,每天要干10个钟头的农活,别人干完活后都抓紧歇着,可他总是放下锄头,就捧起书本。”

至今还住在当年知青宿舍对面的大庙村村民许桂荣仍记得,李克强白天干完活后,还会帮她的母亲烧火做饭,同时还拿着一本书看,有时看得入神,火熄了都没觉察。

64岁的陈学义则记得,李克强时常看书到深夜,为了不打扰别人,只好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

干活很卖劲的城里人

李克强等知青到了当时的东陵大队后,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而第一件事,就是建自己住的知青宿舍。但一群20岁左右的城里小伙,要一砖一瓦地建房子,的确是个大难题。

79岁的许同礼老人说,当时,李克强领头四处请教学习建房知识,并拿出了方案。后来,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李克强和其他知青一起,建起了自己的宿舍。

许同礼的女儿许桂荣比李克强大两岁,对李克强当年建房时的情况还历历在目:“当时他人又黑又廋,但干起活来很卖劲,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来自城里的知识青年。”

今年86岁高龄的李树荣老人,用“吃得了别人吃不了的苦”来赞扬李克强。据他回忆,李克强一年到头大都用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挎包,装着干粮和咸菜下地劳动。下乡不久,由于水土不服,李克强得了严重的皮肤病,身上多处溃烂。然而,他没落下一天的活。

李克强的一举一动,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时任东陵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彭金山、民兵营长彭玉喜,一起当了李克强的入党介绍人,1976年5月,李克强顺利入党。不久,他被大庙公社派到大庙大队任党支部书记。

让人服气的大队书记

在李克强担任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时,许同忠是大庙大队庙西生产队队长。

许同忠说,李克强虽然当时只是个毛头小伙,但已经很有领导样了,“开会讲话,讲得头头是道。”

更让许同忠服气的是李克强踏实的工作作风。当时大庙大队共有7个生产队,时任支部书记的李克强坚持每天转一圈,大情小事他都了然于心,“他在村民中也很有面子,大家都知道他是个读书人,讲道理,为人正派,大家对他都比较服气。”

据许同忠回忆,当时,李克强的工作干得很出色,多次得到公社的表扬,可他从来不显摆。有一次,他获得“安徽省学习毛泽东思想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大家都不知道,后来还是看到文件,才知道此事。

从凤阳走出的北大学生

许同忠告诉记者,在李克强准备参加高考的同时,县里已经决定提拔李克强当公社副书记了。不过,一心求学的李克强,还是决定参加高考。

李树荣老人则告诉记者,李克强高考前,并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白天工作,晚上加紧复习,“直到高考前十几天李克强才请了假,专心复习参加高考。”

从来没有放松学习的李克强,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法律系。197年2月,李克强离开凤阳县,至今已一别35年。

为人低调:阻止别人给老屋做“文章”

定远县九梓村,李克强曾在这座茅草老屋住过一个月左右

“当时县里有人说,准备在老屋面前立一块牌子,他得知后,立即阻止,说不要做这些‘文章’。”

——李克强堂兄李克文

为人低调,做事果断,工作优秀,喜好看书……这些,都是家乡人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印象。事实上,李克强只回过一次家乡,住了一个月左右,但说起他的故事,乡亲们仍滔滔不绝。日前,记者来到李克强的家乡——定远县九梓村采访。

父亲对他的教育很严

出定远县城向西南行驶25公里,便是九梓村。据资料记载,李克强的祖辈就生活在这里。李姓在九梓村,是人口最多、名气最大的姓氏。

据九梓村上的老人回忆,李克强的父亲李奉三在这里出生,在家排行老二,是兄弟姐妹中唯一读过书的。李奉三当过凤阳县的县领导,后来还曾任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虽然当了领导干部,但在家乡老人的记忆中,李奉三常回九梓老家,对人十分谦和,对子女家教很严,所以李奉三在当地口碑很高。

少年时代曾回过定远

实际上,在九梓村,见过李克强的人并不多,因为李克强极少回去,所以留给故乡人的回忆并不多。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得,当年的李克强是个“黑瘦黑瘦”的男孩,放牛时都拿着一本书。

“李克强只回来过一次,住的时间也很短。”李克强的堂兄李克文这样说。李克文比李克强年长15岁,退休之后,他在九梓村街上的一个十字路口开了一家超市。

李克强家的老屋离九梓街上还有2公里左右,是一座茅草房,共有三个房间。在老屋的正对面,是李克强另一位堂兄的房子,现在,老屋归他照料,主要负责简单的修缮和打扫卫生。据他回忆,上世纪60年代,还是少年的李克强曾回到过老屋,在这里住了一个月左右。离开以后,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工作认真勤奋好学

1976年,李克强担任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克文告诉记者,在此期间,堂弟和自己的联系稍多,但大多是“如何干好党支部书记”“如何带领村民过上更好生活”这些工作话题。“他干得确实很优秀。”李克文说,李克强为人低调,但做事一点不含糊,很果断。

除了优秀的工作能力,李克强的勤奋好学也给李克文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李克强的最大爱好就是看书,走到哪里都不忘拿本书。上世纪70年代末,有一次他去合肥看李克强,发现他的书桌上摆满了书,多为《史记》《汉书》这样的史书和厚厚的法律书籍。

为人低调心系家乡

在家乡人的记忆中,李克强对亲属要求很严,其在老家的堂兄弟众多,却未见沾过什么光。

李克文告诉记者,堂弟为人一直很低调,当时县里有人说准备在老屋面前立一块牌子,李克强得知后,立即阻止,说不要做这些“文章”。

虽然极少回老家,但李克强并没有忘记家乡。几年前,李克文在云南巧遇李克强,交谈中,李克强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特别是家乡人民的生活。除了关心家乡李克强对亲人也十分关心。村民告诉记者,李克强的五叔李敬初老人一直独身,患癌症后,李克强一直寄给他生活费,直到老人2012年去世。

欢迎关注分享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天地同悲!老照片里的克强同志
大学反诈讲座现场,大屏上惊现“大瓜”
连官媒都看不下去了:这么一个老实人,却被政府逼到了绝境!
哪来的领导,这么大的官威 !!!
为色诱上级领导,女局长花50万整屁股突发!大学党委书记被曝包养情妇,官方:经查属实,涉违纪违法受贿!刷屏!恶犬人人喊打之际,法大教授连夜写了这份“关于狗的生活意见”雷神!“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雷磊“情怀之书”震撼上市!要说被断章取义?郑强亲口坦白视频流出:这女孩太漂亮了…我就受不了啊


因为公众号平台推送规则更改,请读完点一下“在看”,这样新的推送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点“在看”有“看点”


觉得有收获,点亮【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