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孟昭连:《金瓶梅》方言研究及其他

金 学 界 金学界 2022-11-26





 

《金瓶梅》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史上的一部“奇书”,它的“奇”除了表现在以高超的文学手法,极为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外,还表现在语言上,作品中的人物是那样生动,与它的这种语言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可以说,它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真正以口语写作的作品,在近代汉语的发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金瓶梅》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方言研究成为其中的一个热点,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是方兴未艾。
我们注意到,研究者当中虽然不乏语言学者,但更多的则是文学研究者,有的甚至只是文学爱好者。研究队伍良莠不齐,直接导致研究水平颇为参差。
本文拟对此前一二十年《金瓶梅》方言研究的状况作一简括,对存在的诸多问题略表一己之见,有得罪方家之处,尚祈谅察为盼。









 

《金瓶梅》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其实早在它刚刚问世之际就被发现了。较早透露出《金瓶梅》信息的明代万历年间的沈德符在他的《万历野获编》中说:“原本实少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遍觅不得。有陋儒补以入刻,无论肤浅鄙俚,时作吴语,即前后血脉,亦绝不贯串,一见知其赝作矣。”

所谓“时作吴语”,显然是指补刻的这五回,言下之意大部分原作则非以吴语创作,此理甚明。

此外,这段话还告诉我们,《金瓶梅》在语言上的地方特色是很明显的,否则,沈德符不会特地将“吴语”作为后补的这五回与原作的重要区别。

不过,他为我们留下了悬念,既然不是吴语,那是以何种方言而作呢?


一、主流——山东方言说


《金瓶梅》问世百余年后,陈相在为第一奇书本《金瓶梅》作跋时就发现书中有山东土白[1](序言引)

到了近代,黄人确认《金瓶梅》中用的是山东话:“小说固有文俗二,然所谓俗者,另为一种言语,未必尽是方言。至《金瓶梅》始尽用鲁语,《石头记》仿之,而尽用京语。”[2](P678)

他不但认为《金瓶梅》用的是山东话,而且肯定它是最早以方言进行创作的古代长篇小说。



《金瓶梅资料汇编》   朱一玄 编




进入现代,郑振铎先生对《金瓶梅》的方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有许多山东土话,南方人不大懂得的”,“但我们只要读《金瓶梅》一过,便知其必出于山东人之手。那末许多的山东土白,决不是江南人所得措手其间的。”[3]

他在解放后出版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仍然坚持这个观点:“《金瓶梅词话》的欣欣子序云:‘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兰陵为今山东峄县;和书中之使用山东土白一点正相合。”[4](第六十章)

吴晗先生也说:“《金瓶梅》用的是山东方言,便知其必出于山东人之手。”[5]

鲁迅先生也说:“还有一件是《金瓶梅词话》被发见于北平,为通行至今的同书的祖本,文章虽比现行本粗率,对话却全用山东的方言所写,确切地证明了这决非江苏人王世贞所作的书。”[6](P108)

此后,一直到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山东说”一直是主流观点[①]。颇耐人寻味的是,鲁、郑、吴都是浙江人,但他们都坚持《金瓶梅》用的是山东方言。

但也应该看到,他们的结论都缺乏具体的求证过程,只能算是阅读后的一种直感。





进入八十年代,又有赵景深先生仍坚持山东方言说:“这部书绝大部分是山东峄县话,而不是常州话。”[7]

吴晓铃先生也说:“书中大量出现山东方言(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至于南方方言,经分析均由《水浒传》转引而来。”[8]

而后张远芬先生用力最勤,他在推出《金瓶梅》作者“贾三近说”的同时,以多篇论文论证《金瓶梅》中的方言是山东峄县方言。

他首先承认有些词语如胡博词、走百病儿、没脚蟹、不伏烧埋、鬼胡油等,峄县人并不懂,这样的词约不到200个,在他选出的800个方言词中不到1/4。

但更多的如大滑答子货、咭溜格剌儿、涎缠、戳无路儿、迷溜摸乱、啻啻磕磕、茧儿、掴混、格地地、猎古调儿等600多个词语,则是峄县人都懂的。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些方言是峄县所独有的,他甚至还挑出十几个词念给峄县邻近的人听,据说他们都听不懂[9]。





此后,陆续有张鸿魁、傅憎享、鲍延毅、王莹、张鹤泉、许进等支持山东方言说。

在这种观点的内部也有分歧,有的主张是鲁南话(张远芬、鲍延毅、许进),有的主张是鲁西话(张鸿魁、王莹、张鹤泉)。

需要说明的是,持山东方言说者大多并不否认书中也有少量吴语,并认为这些吴语是在传抄、添补、刊刻过程中后加上去的,不为原始抄本所有。


二  次主流——吴语说


比较早提出《金瓶梅》所用语言为吴语者为清末陈蝶仙,他在《樽边录》中谓:


“《金瓶梅》及《隔帘花影》等书有呼‘达达’字样。‘达达’二字,不知所出,友人尝举以问余。余笑曰:此二字盖越谚,今犹习闻之。越人笑骂,尝有‘妈同我达达’之语,是其‘达达’之意,即犹‘云云’之谓也。”[10]


到了四十年代,姚灵犀在他的《瓶外卮言》中就也对山东说提出怀疑,他说:


“……兹有质疑之处,全书用山东方言,认为北人所作,实不尽然。既叙述山东事,当然用当地土语。京师为四方杂处之地,仕官于京者多能作北方语,山东密迩京师,又水陆必经之路,南人擅北方语者所在多有。《金瓶》之俗语,亦南人所能通晓。为南人所作抑为北人,此可疑者一。”[11]


进入八十年代,朱星先生重提王世贞作《金瓶梅》的旧说,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也涉及书中的方言问题,认为山东方言说并不准确。他说:


“鲁迅先生、郑振铎先生、吴晗都被蒙过了”,“《金瓶梅》只有潘金莲等人在口角时才多用山东方言。西门庆说话就用北方官话,有的官场客套话还用文言。至于一般叙事,都是用的一般的北方话,即所谓白话文”;


“山东方言也很复杂,胶东、淄博、济南就有显著差别,因此笼统说山东方言,实是外行话。应该说《金瓶拖》中写妇女对骂用的是清河县方言。”[12]


他同时还举出一些词语如达达、鸟、忒、倘忽、一答里等,认为这些都是“吴方言”。





戴不凡先生也明确持吴语说,认为:“改定此书之作者当为一吴侬。此可于小说中多用吴语词汇一点见之。”

所举词语有“掇、杌子、床、事物、黄汤、挺觉、花黎胡哨、小后生、劳碌、事体”等;不过,他也承认有些吴语词如“达达、安置、撂、哗哩礴剌”等,苏州人并不使用,所以他“颇疑为此书润色加工之作者并非苏州一带之吴侬,而是浙江兰溪一带之‘吴侬’”。[13]

其后,黄霖在比较了《忠义水浒传》和《金瓶梅词活》的文字异同后指出,《金瓶梅》的作者“习惯于吴语”[14],“《金瓶梅》的语言相当驳杂,其方言俚语并不限于山东一方,几乎遍及中原冀鲁豫以及苏皖之北,甚而晋陕等地,都有相似的语言与音声,中间又时夹吴越之语。”

他举出的“小顽、吃(茶、酒)、家火、呆登登、馋劳痞、鸭、不三不四、阴山背后、洋奶、合穿裤、做夜作”等,认为“似乎都是吴语”[10]。

张惠英在《〈金瓶梅〉用的是山东话吗?》一文中首先指出有些日常用语,虽然山东话里常用,但河南、河北话里也有,所以这些只能算是北方话通语。

如达达、花里胡梢,这咱晚、那咱晚、多咱,扯淡、拾掇、扁食等;她还认为另外的一些日常用语,可能也不是山东话,如库、拔步床(白步床、八步床)、毛司、黄芽菜、肉圆子、卵、厨下、老娘、抹牌、斗牌等。

她还举出的吴语词并不太多:田鸡、常时、丁香、人客、房下、原旧、膀蹄、白渫(左火)、下饭、扌扉(石扉)。

她的结论是:“《金瓶梅》的语言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方言,其中,吴方言特别是浙江吴语显得比较集中。我们不妨称之为南北混合的官话。”[15]



张惠英教授



应该说明的是,所谓“吴语说”的持论者大多只是证明《金瓶梅》中有吴语,并不认为此书主要是以吴语写成的,这与“山东说”的观点有所不同。如戴不凡、张惠英都是如此。

除上述几种主要说法,其他还有山西方言说、河北方言说、河南方言说、江淮次方言说、东北方言说、徽州方言说,乃至远至陕西、兰州、内蒙西部、福建、湖南平江、江西临川、云南、伍家沟等。

综观诸家说法及其争论,笔者有如下印象:

其一,大都将方言研究与作者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方言的目的或隐或显地带着功利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要为提出作者新说找根据;

其二,这些研究大都缺乏科学的方法,没有严密的考证而轻率地下结论,且各说各话,互不服气,颇有点“混战”的味道。

当然我们也看到,与这种“瓶外学”研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确也有部分语言研究者,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以《金瓶梅》方言为对象,进行着真正的语言学研究。

 

 

面对如此众说纷纭的局面,让人喜忧参半。

一部四百年前的小说,还能激起后世如此多的共鸣,引起大家如此热烈的争论,这显然是一件好事,表明了《金瓶梅》在创作上的成功,体现了文本自身的艺术生命力。

人们对《金瓶梅》的巨大兴趣,固然与其独特的内容有关,更与它的写法,尤其是在语言上创新有关。

试想,我们竟然在一部数百年前的古代小说里“听到”了熟悉的“乡音”,“看到”了一些似陌生又熟悉的面孔,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感受啊!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的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照此下去永远也不会有实质性的研究结果。

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不是出了问题?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





作为古代小说研究的一部分,把方言研究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并为解决某些文学研究的课题服务不是不可以,事实上,如果运用得好,它会在某些问题上显示出很强的科学性来,其结论也是具有说服力的,起码对人是有启发性的。

但就目前的《金瓶梅》方言研究的状况而言,显然是热情有余,科学性不足;外行人太多,专业人士不足。


(一)方言的语音如何确定?


那么多人兴趣十足地进行着有关方言的争论,那么什么是方言?如何确定一种方言?我想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可能不少研究者并没有搞明白。

我们不妨重温语言学家的说法: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共同语的分支。……一个大的区域方言,包括大体上近似的而有个别差异的许多地点方言。例如,官话方言是个区域方言或叫地区方言,天津话、济南话、武汉话、成都话等就是地点方言。[16](P1)

 

方言与那种方言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它们的差别表现在哪里?

 

近人研究汉语方言,着重语音系统的分析和比较,虽然不够全面,但在草创阶段还是切实可行的,因为长期的书面语言的统一对各方言有很大的约束力,方言间的词汇语法差并往往是细微的,不是十分显著的。[17](P7)

 



《汉语方言概要》  袁家骅等  著





所谓语言的要素是指:语音、词汇、语法。

就是说,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差别要从这三个方面表现出来,虽然三个方面的表现不是完全均衡的。

方言作为共同语的一个分支也是如此。就汉语的各地方言而言,最一致的方面是语法。

有的语言学家甚至认为,除了某些小差别,例如在吴语方言和广州方言中把间接宾语放在直接宾语后边(官话方言里次序相反),某些南方方就中否定式可能补语的词序稍微不同外,汉语语法实际上是一致的[18](P13)。

至于词汇,它的变化虽然比语法快一些,也还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说,汉语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

比如吴方言与北方话,尤其是同属北方方言的山东话、河北话、天津话、北京话等,它们在词汇和语法上都大同小异,所不同的主要是语音。山东人学普通话,并没有多少新的词汇要学,一般来说主要在声调上作相应的变化,如“我们”在山东话里是第二声和第一声(wo2men1),只要变成第三声和第二声(wo3men2)就行了。所以,判断方言的主要根据应该是语音,而非词汇。





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所谓《金瓶梅》方言“研究者”都不明此理,功夫恰恰都用在词汇的搜集与解释上,只要发现一个“面熟”的词汇,不论“口音”对不对,就毫不客气地归入自己的方言内,将之视作自己的“研究发现”。

显然,这是很荒唐的,当然也是非科学的,这也是造成同一个词汇,有人说是山东话,有人说是河北话,还有人说是吴语的混乱局面的根本原因。

比如“一抹儿”这个词汇,在山东、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口语中都存在,而且含义也大同小异,但读音并不相同,当我们在《金瓶梅》中发现它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根据把它说成是山东话、河北话或者山西话呢?

虽然在字面上我们似乎“认识”它,但它的声调是北京话的两个阴平呢,还是山东话的两个上声呢?这无从判断,所以也就无法确定它到底是哪一种方言。

这种望文生“音”的毛病有时连语言学家也免不了。
《金瓶梅》中有一个常用词“合气”,如《金瓶梅》第九回 “你可备细说与我:哥哥和甚人合气?……”
第六十四回:“如今春梅姐又是个合气星,天生的都出在他一屋里。”这个词中的“合”应该如何读?我翻检了多部辞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注为“hé”。但从现在仍然存在的语言现象看,并非如此。
“合气”,吾乡徐州及周围地区读作“géqì”,而不是“héqì”。





李申先生著的《徐州方言志》就收入了这个词,但他写成了“格气”,释为“因闹意见而生气”。
其实“格气”即“合气”。《西游记》第八十三回:“你那索儿颇重,一时捆坏他,阁气。”这里把“合”写成“阁”,正说明二者应是同音。
蒲松龄在《聊斋俚曲集》里则把这个词写成“咯气”,可见清代山东地区也是这个读音。
吴振清《河北、天津方言中元曲词语例释》谓河北部分地区也有“合气”一词,“合”亦读为“gě”,声调有小异。
事实上,口语中很可能就没有“héqì”这个发音,这说明辞典编撰者不是在进行方言调查基础上注的音。


(二)此方言与彼方言


实际上,对某一方言的确定必须具有排他性,确定《金瓶梅》的方言当然也是如此。就是说,你除了要证明《金瓶梅》中的语言与某方言相符,还必须证明它与其他方言都不符。

但直到如今,没有一个研究者可以做到这一点。当然,也有人力图做到,最终还是无法说服人。

如有的学者为了证明《金瓶梅》语言确属山东峄县方言,曾找了十几个方言词读给邻县人听,据说他们都不懂。

反驳者马上说,这些词语“看起来很有挑战性,但笔者请专门研究语言的同志协助调查,发现这些词语不仅和峄县同属淮北土语群的峄县邻邑如徐州人懂得,甚至不属于淮北土语群的其他华北次方言区的同志也懂得不少”[19]。

有人从《金瓶梅》中找出一百个词语,当成所谓“东北方言词”加以释义[20],却被别人指出在这一百例中,至少有四十六例并不是东北方言,而是广泛通行于北方的词语,且在《现代汉语词典》上都是可以查得到的[21]。



《<金瓶梅>语言研究文集》    张惠英  宗守云 编



《金瓶梅》方言的研究者们似乎都在不断重复着这个错误,这也正是他们的结论难以服人的根本原因。

试想,当你不厌其烦地以自己的理解为那些各地都有的常见词语释义,并说这是你们家乡方言的时候,人们如何能相信你?

这种情况不止《金瓶梅》研究存在,其他古代小说的研究中也出现过不少。

如王古鲁先生注《初刻拍案惊奇》,就常注某词某词为“吴语”,如“转来、转去”注云:“吴语,同回来、回去。”“后生”注云:“吴语称年轻人做“后生”或“后生家”。

后来语言学家李荣先生就此指出:“其实闽语、客家话、赣语、湘语、皖南也说‘转来、转去’。晋语、密语、闽语、客家话、赣语、皖南也说‘后生’。”[22](P321)

像这样一些使用范围颇广的词语,本来就是通用语,不能只根据它们在吴语中使用,就称之为“吴语”。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蒋绍愚  著



再如《红楼梦》的方言,公认是北京方言。但也有人提出《红楼梦》是“京白苏白夹杂”,“纯粹京语和地道吴语并存”的作品。

所举吴语有惫懒、狼抗、物事、事体、事务、挺尸、下作、人客、黄扬、小菜、滚水、面汤(洗脸水)、麵子(粉状物)、杌子、齐整、痴子、獃子、闹黄了、老货、灌丧[23]。

反驳者马上将这二十个所谓“吴方言”词加以分析,证明这些词也广泛应用在其他古代戏曲小说中,如元曲、《醒世姻缘传》、《儿女英胡传》中就有惫懒、物事、人客、黄汤、小菜、齐整;《儒林外史》中也有事务、下作、灌丧、挺尸;《水游》、《西游记》、《金瓶梅》中也有狼犺、事体、滚水、面汤、杌子、老货;直到现在,“面子”、“闹黄了”还在北方口语经常使用[24]。

看来某些还保留现代吴语中的词汇,明清时很可能是通语,是小说家们所共用的词汇。

语言学界有一句名言:“说有易,说无难。”仅知道某个词汇在自己熟悉的方言里有还不行,还要进一步知道它是否还存在于其他方言里;而要知道后一点,不进行全面的方言调查,不掌握丰富的方言资料是做不到的。

正因为是方言词,其中不少在官话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所以小说的作者常常信手拈来,它究竟应该如何读,如何解,这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疼的问题。但往往有人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结果就不免出笑话。

比如最早的一位“吴语说”主张者陈蝶仙,把书中极常见的“达达”释为吴语的虚词,作“云云”解,就很可笑。

“达达”在《金瓶梅》全书中出现极多,是书中最活跃的词汇之一。其实这个称呼通行的地域十分广,西至陕西,南到江浙一带都有把爸爸称作“达达”的,只是读音稍有变化而已;都作“云云”解,会使书中的很多内容难以讲得通。





还应该指出,一些人研究《金瓶梅》方言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只是把它当成作者研究的一部分,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常常先入为主,望文生义,甚至不懂装懂,强作解释,结果是南辕北辙,离题万里。

如《金瓶梅》第六十四回写了玳安的一段话,极言李娇儿、潘金莲之吝啬:“只是五娘和二娘,悭吝的紧。他当家,俺每就遭瘟来。会胜买东西,也不与你个足数,绑着鬼一钱银子只称九分半,着紧只九分,俺每莫不赔出来!”

有人把“会胜”解为“划算”的借字,“绑着鬼”解为“碰着鬼”,“绑”是“碰”的音转,然后断言这是安徽徽州方言,别人都不懂的。

然而“绑着鬼”在书中出现了四五次,以“碰着鬼”来解释就使语感很强的句子完全不通,本来很生动的口语变成了病句。

再如第六十二回有这样一句:“递了三钟酒与韩先生,管待了酒饭。江漆盘捧出一正尺头、十两白金与韩先生,教他攒造出半身。”

句子本来也很通顺,有人自己读不懂,却故作曲解,把“江”说成“端”的徽州读音,是动词[25]





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载“漆不取液则自毙,……种宜腊月。朝鲜国有黄漆树,似棕,六月取汁,漆物如金。今广漆則黄,江漆則黑。”[②]

此处“江漆”与“广漆”相对,很明显是指一种漆,“江漆盘”即用江漆髹涂的盘子。

若把“江”理解为动词,后面还有一个动词“捧”字,此句还成什么话?像这种点金成铁般的“研究”,我看还是不要的好。


(三)今方言与古方言


语言学家有过这样的忠告:印证方言要采取慎重态度,不能随意地说古代的某词就是现代某方言中的某词。

由于语音历史演变的原因,即使那些字面上看起来与现在完全相同的词汇,它的读音与含义也未必与现在完全相同,必须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对应规律。

在这方面,要防止主观臆断的毛病,而这恰恰也是《金瓶梅》方言研究者经常犯的一个毛病。

即使我们在《金瓶梅》中发现了自己很熟悉的词汇,甚至“感到非常熟悉的乡土气息”,但在兴奋之余你也得静下心来,理性地看待你的这些“发现”,不能一厢情愿地把书中的一切都看成自己家乡发生过的旧事。

虽然某些词汇至今还活在你的家乡父老的口语中,但你如何证明这些词汇四百年前就已经存在于你的方言中?反过来说,尽管某些词汇现在已经不属于某方言,但四百年前是否也是如此?





这些问题都必须拿出充分的证据来回答。我们知道,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而语言三要素中,数词汇的变化最为活跃,试想最近十几年新词汇的出现,真有令人目不暇给之感;而回过头去看四五十年前的词汇,又不免生恍若隔世之叹!

几年几十年尚且如此,那么百年几百年词汇的变化又该如何?

当然,考虑到现代科技、交通等因素的发展,古代的变化显然不如现代如此迅疾,但受到朝代的更替、人口的迁移、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方言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某地的现代方言绝对不会与四百年前的方言完全对应,多多少少要有所变化。

比如《金瓶梅》中第二十四回详细描写了走百病,主山东说的学者承认“走百病”这个词峄县人是不懂的,因为现在的峄县没有这种习俗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明代的山东也不存在走百病的习俗呢?那可不一定。

明人谢肇淛《五杂俎》卷二明明载“齐鲁人多以正月十六游寺观,谓之走百病”,峄县正是齐鲁之乡,想来也不会例外。





事实上,明清时期走百病之俗遍布大江南北,南到广东、湖南[③],西至陕西[④],所在地域十分之广。生活中存在着这个习俗,文学作品及方志中又常常写到它,所以明清时人们对“走百病”这个词不会觉得陌生,当时恐怕连方言词都很难算得上。

再如有人针对张惠英在《〈金瓶梅〉用的是山东话吗?》中所列的“吴语词”指出:“《蒲松龄集》和《醒世姻缘传》反映了十七世纪的山东话。而张文认为《金瓶梅》中非山东话的一些词语,在这两书中有。

例如:丁香、厨下、八步床、式、太、卵、帖、下饭、老娘、堂客、田鸡、黄芽菜、(左扌右扉)、(左石右扉)、房下、韶刀、不消、走百病[26]。

可见,这些词语在十七世纪的山东话中是存在的,我们不能根据它们现在的方言归属就断言明代也是如此。


 

与古代小说中的方言研究相类似的是,也有人以故事中的某个表示官职、地名的词语,作为考证作者或作品成书年代的主要证据。
其基本方法是根据史书上的记载的职官或地名,与小说作品作相应的对照,以确定小说作者生年或成书的上下限。
从理论上说,这当然也不失为一个考证的方法,但要想使结论科学准确,有相当的难度。
你必须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把这些地名或官职的来龙去脉搞得一清二楚,到底始于何时终于何时,其变化情况如何,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相当困难的。
在进行这个工作时,尤其应该强调“说有易,说无难”的原则,否则便会产生明显弊病。





我们可以举几个以职官、地名进行古代小说考证的例子:
(一)《水浒》第六十三回说关胜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据清代孙承泽《清明梦金录》(注:此处所引书名有误,应作《春明梦余录》。)
所载:“公(关羽)于(蜀)后主景耀二年迟溢壮缪侯,……(宋)大观二年,加封武安王,宣和二年(注:原文作五年)又封义勇武安王,高宗二年加封壮缪武安王。”下结论说《水浒》中称关羽为“义勇武安王”应是宋南渡前后的用语[27]。
但据明陈耀文撰《天中记》卷四十六引《吴郡关祠宋刻》:

“宋真宗祥符间,解州盐池减水。帝遣使持诏至州祈祷。使至,夜梦城隍告曰:‘盐池涸者,患在主盐池之神蚩尤也。昔蚩尤与轩辕帝争战,帝杀之,至今遗迹尚存。闻朝廷创立祖殿,蚩尤怀雠,故竭盐池耳。’使者闻神语,觉,回奏于帝。既而……盐池如故。帝遣王钦若赍诏至王泉山,致享祠下,以谢神贶。复新其庙,赐额曰‘义勇武安王’。徽宗朝加封崇寜至道真君。”

又明陆伸《太仓关王庙记》亦云:“伸尝考之,公在汉末封为汉寿亭侯,至宋祥符以来,始有义勇武安王之号。迄于元之延佑,则并诸号为一,多至八十余字,而滥极矣。”[28](卷四十)
按照这两处说法,关羽封义勇武安王早在宋祥符(1008-1016)年间,比《春明梦余录》所说宣和五年(1123)早了一百多年。



《春明梦余录》   孙永泽 著



如果此说成立,则“‘义勇武安王’是宋南渡前后的用语”这个结论也就不成立了,而《水浒传》的这段描写的创作时间也要大大提前。
那么究竟是哪一种说法更可信,显然还需要再作进一步的考证,不能匆忙地下结论。
(二)《水浒》第三回:“鲁达看见众人看榜,……只听得众人读道;‘代州雁门县,依奉太原府指挥司该准渭州文字,捕捉打死郑屠犯人鲁达……”有人据《明会要》卷四十二谓明洪武三年始设各地都指挥使司,太原都指挥位司设于同年,认定《水浒》这段文字写在洪武三年以后。
他还就《水浒》第五十回“我这个贤弟孙立……今奉总兵府对调他来镇守此间郓州”一语,引《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二“国初武事,俱寄之都指挥使司。其后渐设总兵,事权最重”而断言《水浒》这段文字写在明代中叶以后[29]。
今查“指挥司”《元史》中凡八见,如卷十“癸未,増置五卫指挥司。”
卷四十二:元顺帝至正十年十月,“是月大名、东平、济、南徐州各立兵马指挥司以捕上马贼。”
而总兵府的设置也非始于明代,如《元史》卷一百一:“(至正)十一年十月,命随处展齐直隶各路总兵府,其站户家属令元籍州县管领。”“各路总兵府委有俸正官一员,每季亲行提点。”
那么说《水浒》的这段描写成于明中叶的结论,显然就难以成立了。





(三)有的学者为证某些所谓“宋话本”实乃元人作品,引《柳耆卿诗酒玩江楼》中的“保举耆卿为江浙路管下余杭县宰”一语,认为这是元代人的说法,“因为宋代只有两浙路,不但没有江浙路,甚至没有‘江浙’这样的说法”,“元人习惯于把县说成是‘××路管下’”。
论者又据《元史·百官志七》谓元代设立江浙行省在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断言这篇小说当出于至元二十二年后[30]。
那么,宋代究竟有没有“江浙路”的说法呢?小说作者是“想当然”,还是有所根据呢?
查《宋史》卷七,有“己亥,遣使廵抚江浙路”之语,卷一百七十五又有“先是江浙路折帛钱,岁为钱五百七十三万余缗”之语,另外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都有“江浙路”的说法。
至于“江浙”的简称,早在《北史》中就出现了,其后新旧《唐书》、旧《五代史》中也屡见不鲜;到了宋代更是普遍,仅《宋史》中就有一百九十五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一百五十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一百二十三处。





而“××路管下”的说法在宋代亦甚普遍,如宋张(左山右臬)《紫微集》卷十九:“未叙间,又为奏本路管下州军,多有待阙官员寄居”,宋綦崇礼《北海集》卷二十八:“契勘淛东一路管下州县,凭依山谷,边临江海”等[⑤]。
除了“××路管下”的说法之外,还有“××州管下”、“××司管下”、“××县管下”及“××管下”的说法,《宋史》中有十四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五十九处(仅第五百十九卷中就有四处),恰恰是《元史》中一处也没有,我们怎能反说这是“元人习惯”,“不符合宋人的习惯”呢?
《风月瑞仙亭》开头介绍男主人公乃“四川成都府一秀士”,论者也认为“这是元、明人的说法;……因宋代并没有四川路”[30]。
查宋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十八:“上曰:‘无以逾王某矣。’进左朝奉郎、龙图阁待制,制置四川成都府事。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四十一:“臣昨任兵部,见四川成都府利州路经制买马司旧赏,如本务马……”由此可见,宋代没有“四川成都府”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论者又指《警世通言》卷三十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亦非宋人作品,谓宋代只有“京东路”而无“山东”的地名,“所以,说话人如果说出‘山东’这样的地名来,一定把听众弄得莫名其妙”[30]。但“山东”无论是作为行政区或是地名,在《宋史》中出现了多达二百多次。
从《宋史》中多次出现“山东京东路”、“山东京东招抚使”的说法来看,“山东”应系地名,不是指行政区,与“京东路”并不矛盾。
地名问题比较复杂,某一地名在长期的沿革、演变过程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极多[⑥],有些地名虽经官方改过了,但民间是否就不用了呢?民间艺人在使用地名时是否与正统文人一样呢?通俗小说是否与正史能保持一致呢?
如果把这些可能都考虑进去,我们在下一个结论就更要非常小心才行。

 

 

把语言学研究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但是可能的,也是提高文学研究的科学性的一个途经。
事实上,语言学家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通过考察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规律,为作品的断代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
笔者以为,无论在研究的态度还是采取的方法上,语言学研究者都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比如从词汇的角度看,近代汉语中的时间副词“便”出现得早,“就”出现得晚。

梅祖麟先生考察了共250年间(公元1200- 1450)的十几部包括多种文体的作品中的“便”和“就”的使用情况,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用“便”的比例逐渐下降,用“就”的比例逐渐升高,大致可分为三期:(1)1200—1300年,副词“就”不见或罕见,《孝经直解》中只有1个副词“就”。(2)从1300一1400年,“就”字少见,如《水浒》、《老乞大》、《朴通事》中,平均至少要碰上四五个“便”字才会碰上一个“就”字。从140





0一1440年朱有镦创作时期,有时“便”与“就”之比为3∶1。(3)从《正统临戎录》中可以看出,1450年以后,“就”的出现频率已超过了“便”。
另外他还统计了几种戏曲不同版本之间宾白中的“便”与“就”的使用比例,结论也很相似。于是作者得出如下的断代标准:
(甲)“便”“就”比例超过6∶1(比如5∶1,4∶l等)的作品一定是写在1300年以后;超过2∶1比例一定是写在1350年以后。
(乙)“便”“就”比例等于或超过1∶1(如1∶1.5,1∶2等)的作品一定是写在1400年以后。
(丙)以上标准只能用来确定某篇晚出,不能用来确定某篇早出(即:“就”的比例大可以说明作品晚出,但“便”的比例大不一定说明作品早出,因为后代的作品可以仿古而多用“便”字)[22](p297)。   
日本学者佐藤晴彦首先比较《平妖传》二十回本和四十回本入手(《平妖传》二十回本为罗贯中所作,四十回本为冯梦龙所增补),寻找冯梦龙的语言使用特点,然后再根据这些特点去考察“三言”中的作品,以确定哪些作品是宋元旧本,哪些经过了冯的修改,哪些是冯的新作。


Q版《平妖传》



比如他总结出在表示“难道”、“怎能”时,冯梦龙使用“难道”、“终不然”,不用“不成”、“终不成”;在“恁般”、“恁地”中,常用“恁般”;
在表示“也许”、“是否”之意时,在“莫、莫不、莫非”三个词中常用“莫非”,决不用“莫”等,一共有十三项。以这些标准来衡量“三言”,《古今小说》的第四十卷《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很可能是冯梦龙创作;
而第三十六卷《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很可能是宋元话本,冯梦龙略作修改[22](p302)。
朱德熙先生《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用语法研究的方法考察古代小说中的方言,相对于大多数望文生义式的方言研究,显得更为科学。
论文作者在对汉语的不同方言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
第一种是“VP不VP”的形式,如“去不去?”、“喝水不喝?”北方官话、大部分西南官话、粤语、闽语以及大部分吴语里的反复问句采取这种形式。
第二种形式是“可VP”,如“你可相信?”吴语的部分地区、西南官话的部分地区和下江官话的部分地区采取这种形式。作者还进一步发现,这两种形式有相互排斥的特性,就是说,二者不在同一种方言里共存。
作者又以此结论验之古代小说,取《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五部书为例。在考察“可VP”的时候,作者利用的是《西游记》和《儒林外史》,从二书中收集了大量例证,证实二书作者所用的反复问句与他们所在的方言点(淮安[⑦]、全椒)相一致,即采取“可VP”的形式。
考察“VP不VP”形式时,用的是《金瓶梅》、《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结果发现《金瓶梅》中的反复问句大部分是“VP不VP”形式,说明作者用的是北方官话;但也发现少量“可VP”形式,且绝大部分集中在第53-57回里,恰符合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所云这几回系陋儒补入,“时作吴语”的情形。
而《红楼梦》、《儿女英雄传》则较复杂,两种反复问句形式都存在,而且《红楼梦》里的“可VP”形式比《儿女英雄传》多,《红楼梦》前八十回里的“可VP”形式比后四十回多,这反映了二书作者语言运用上的复杂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31]。
笔者认为,就《金瓶梅》方言的研究来说,张鸿魁先生的方法是目前最具科学性的,可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启发与借鉴。
张先生的研究成果除了几篇有关论文,主要集中在他的《金瓶梅语音研究》一书中。
如前所说,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对于语音研究者来说,除了那些专门的韵书韵图(而这些书又常常有因袭前人而掩盖语言现实的毛病),历史文献所能提供的语音材料是很少的。
但《金瓶梅》一书似乎是个例外,它的独特写法为语言研究者提供了大量活的语音材料,只是大多数研究者没有发现它们。
张鸿魁先生巧妙地利用了书中大量存在的谐音、通假、词曲材料,整理出大量同音字,再跟《切韵》、《中原音韵》反映的语音系统进行分析比较,构制了《金瓶梅》声韵调系统的框架,推测当时的轻声、儿化等音变现象,不但被业内专家赞作“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32](李序),而且令人信服地解决了某些文学研究者争论不休的问题。
如他通过对书中的谐音修辞、俗字的运用及词典用韵情况的细致分析,总结了作者用词的语音特点,如入声辅尾的消失、m尾n尾的合并、ng尾的独立等,据此得出结论说:“《金瓶梅》的语言反映了当时鲁西方言的特点”,“《金瓶梅》作者不可能是操吴语的南人。作者的方音发展到今天,尽管可能有相当大的变化,但绝不会再恢复浊音,恢复辅间韵尾,等等。
就是说,不会发展为今天的吴语。”另外他还经过进一步观察,根据书中入声字脱落辅音韵尾的韵类分化走向,如:“郝贤”谐指“好闲”,“鹤、学”和“桃”押韵,“脚”和”跑”押韵,“落”和“赵、叫”押韵等特点,审慎地下结论说:“《金瓶梅》的作者的方音更像今天的冀鲁官话,即河北和山东接界地区的方音。” [33]
应该说,这样的研究态度是严谨的,方法是科学的,所以得出的结论也是有说服力的。也因此,笔者以为《金瓶梅》方言的南北之争应该画上句号了。
 



张洪魁著作



作为古代小说史一部独具特色且极有价值的作品,《金瓶梅》的研究必然还要继续下去,它的语言研究也不会止步。但是,像前些年那种群说蜂起,瞎子摸象式的研究再也不要继续下去了,因为它徒费笔墨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不少人总想为找到《金瓶梅》作者作贡献,而且自觉不自觉地总想把方言问题作为一个证据,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确定了书中是何种方言(随着研究的深入,这是可以做到的),也不会对确定作者有多少帮助。
与其花费那么多精力做无用功,不如干脆把《金瓶梅》方言研究与作者研究脱离开来,组织以语言学者为主的研究队伍,对《金瓶梅》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建造一个《金瓶梅》方言的自足体制,庶可对其在近代汉语发展史的重要价值的认识更进一步。



孟昭连著作







end








参考文献:

[1]张鸿魁.金瓶梅语音研究[M].齐鲁书社,1996.

[2]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郑振铎.谈《金瓶梅》[J].文学,1933,(创刊号).

[4]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5]吴晗.《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北景[J].文学季刊,1934,(创刊号).

[6]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7]赵景深.评朱星同志《金瓶梅三考》[J].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4).

[8]吴晓铃.金瓶梅作者新考——试解四百年来一个谜[J].大公报,1982.

[9]张远芬.《金瓶梅词话》词语选释[J].中国语文通讯,1981,(2).

[10]黄霖.《金瓶梅》作者屠隆考续[J].复旦学报,1984(4).

[11]姚灵犀.瓶外卮言[M].天津书局,1940.

[12]朱星.金瓶梅考证[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

[13]戴不凡.小说闻见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4]黄霖.《忠义水浒传》与《金瓶梅词话》[J].水浒争鸣,1982.

[15]张惠英.《金瓶梅》用的是山东话吗[J].中国语文,1985,(4).

[16]黄景湖.汉语方言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

[17]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M].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

[18]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1979.

[19]李时人.贾三近作《金瓶梅》说不能成立[J].徐州师院学报,1983,(4).

[20]李凤仪.《金瓶梅》东北方言词一百例[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1).

[21]李雪.《<金瓶梅>东北方言100例》指误[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1).

[22]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3]戴不凡.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J].北方论丛,l979,(1).

[24]陈熙中.侯忠义.曹雪芹的著作权不容轻易否[J].红楼梦学刊,1979,(1).

[25]程启贵.金瓶梅研究奇人苟洞[J].江淮文史,2004,(2)

[26]刘钧杰.《金瓶梅用的是山东话吗》质疑[J].中国语文,1986,(3).

[27]陈登原.《水浒》事语所知录[J].文学遗产增刊,1962.

[28](明)钱谷《吴都文粹续集》[M].四库全书本.

[29]胡竹安.《水浒》中的明代用语[J].语文园地,1983,(4).

[30]章培恒.关于现存的所谓“宋话本”[J].上海大学学报,1996,(1).

[31]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1985,(1).

[32]张鸿魁.《金瓶梅语音研究》[M].齐鲁书社,1996.

[33]张鸿魁.《金瓶梅》的语言特色 [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6).

注释:

[①]五十年代有赵景深:“书中山东话不少。”(《谈〈金瓶梅词话〉》,1957)李西成:“《金瓶梅》是用山东方言写的。”(《金瓶梅》的社会意义及其艺术成就》,1957)张鸿勋:“书中多用山东土语。”(《试谈〈金瓶梅〉的作者、时代、取材》,1958)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也认为:“作者十分熟练地运用山东方言。”(1963)

 [②]《广东新语》卷二十五曾引此句,谓“宓山谓广漆黄,江漆黑。予谓黄者火之神也。南方火盛,漆得火之神多,故黄也。”顷见网上有散文《姑苏赏雨》也写到“江漆”:“洗得乌黑发亮的瓦和江漆斑斑的高棂,使她有种诗意的美丽,而这样的美丽,唯有雨天我才得一见。”


[③]《广东通志》卷五十一:“ 十六夜,妇女走百病,撷取园中生菜,曰采青。”《琼台志》云:“十六夜,男子稍避,妇女聚出,或探亲、抛桥、揭庙,名曰走百病。”嘉靖《常德府志》云:“妇女相邀,成队宵行,名曰走百病。”[④]《陕西通志》卷四十五引《临潼县志》:“十六夜妇女出游谓之走百病。”

[⑤]另外还有宋真德秀《西山文集》卷九及《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七中的两处。

[⑥]如北京从西周至今有过十几个名字。

[⑦]关于《西游记》的作者问题学界还有争论,此处姑采传统说法。朱德熙先生的结论,至少说明吴承恩位于《西游记》所用的方言区内。事实上,本文只推崇这种研究方言的方法,并不认为方言的确定会对确定作者有多少作用。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本文由作者授权刊发,原文刊于《南开学报》,2005,第1期。转发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