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生保研热门院校招录分析及不完全指南

青法平台 青苗法鸣 2020-12-09

【编者按】


随着各大高校纷纷公布夏令营日程,2020年推免正式拉开序幕。“保研”之路看似风光,实则充满挑战,为帮助法科生克服信息不对称、备战推免考试经验不足等问题,青苗即日起推出推免备考专题,将实时更新夏令营信息并推送各类推免攻略、推免经验。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一篇推免指南,本文详细讨论了推免准备的一般知识如考研和保研的比较、学硕和法硕的比较,如何选择地域等,同时介绍了一些热门院校的招录情况,相信能够给初识推免的同学带来帮助。


【作者简介】

王跃东,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西北政法大学2015级本科生,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级法律硕士(法学)准研究生。



写在前面的话


又是5月时节,各大高校的推免夏令营公告正在不断刷新着大家的眼界,值此推免季,笔者作为刚经历过2018年推免的法学准研究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同学们提供有益的指引和参考。之所以题目命名为“法学生推免不完全指南”,是因为笔者在自己的推免经历中,深刻地发现经验帖充当的角色其实是比较有限的,因为从经验帖的初衷来看就并不意在推荐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正所谓内涵越清晰,则外延越有限正是如此,笔者无意写一篇针对某一高校的经验帖,因为一篇经验帖的受众往往是较为有限的,况且目前公众号上的经验帖已经覆盖了多数高校,足以作为经验上的指导。但对于一名处在升学路程上的学生来讲,除去经验帖层面的指引外,还需要拥有对于推免这升学路径较为宏观的方法论层面的认识,因而,笔者想要通过论述自己在推免过程中获得的由经验总结为方法论层面的关于法学推免的几个具有普适性的问题,以供法学生共同体的同学批评交流。同时,值此大数据兴盛之际,笔者尝试通过分析各热门院校的推免招录数据,得出各高校推免的整体情况,以期为想要参加推免的同学提供较为直观的参考。


法学生保研不完全指南




(一)保研和考研


在具体论述推免指南之前,就不得不首先认识一下推免作为一种硕士升学途径的特点,以及与考研的区别,这一点对于考研的同学也同样重要。推免的全称是“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研。而考研则是“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通称。对于一名国内高校的本科生来说,面临的升学途径不外乎考研、保研、出国留学三种,保研和考研的区别与联系笔者无意赘述,在这里主要想阐述一个核心观点:保研并不是所谓的捷径,考研也不是独木桥。保研和考研在本质上都是硕士升学的两条平行路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保研和考研的难度也是因目标院校而异的。


事实上,由于保研能够突破考试分数的约束,使高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往往会比较看重本科院校的背景和本科成绩,导致目标院校实际录取的学生往往固定在部分高校群体中。对于一名本科生来讲,要通过推免途径进入目标院校需要经过两重考验:一是校内推免资格的获得,这往往不仅要求学习成绩,更要求参加各种竞赛获得各种奖励,二是要通过目标院校的考核,然而国内知名法学高校无论明示或者默示都大致划出了接受推免的院校范围,在范围以外的高校学生甚至连取得复试资格的机会都没有,遑论升学。而反观考研,初试则是一场公平的较量,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复试虽然将其他因素纳入考量,但终究要在初试选定的考生范围内作出选择,将院校背景的影响做到了目前情况下的最小化。此外,认为保研名额挤占考研名额事实上是不够客观和全面的,因为能够通过推免升学的同学,通常都是经过上述的双重考验的,符合本科成绩优秀,又能够通过目标院校的考核的双重标准,即使不通过推免,这些同学去考研同样会占用名额,换言之,保研更多的是对硕士升学名额的分流。


再者,不同高校的推免和考研难度是不同的,从考研和保研名额的分配方面来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人大法学硕士考研最终录取人数是86人(排除单项计划),而推免人数只有63人,法律硕士(法学)则是推免统考各32名,人大推免的竞争激烈程度众所周知,几乎可以说是法学推免竞争最激烈的高校,这主要是因为人大只在夏令营阶段接受外校推免,几乎所有有机会进入人大夏令营的学生(这些同学同时也可能会报名清北复交法大)都会报名,最终录取的学生也多半是本科来自双一流高校或强势政法院校名列前茅的学生。而清北的推免考核主要集中在九月,加之显性或隐性的目标院校范围,报名人数会大幅减少。但由于考研只允许报一个学校,参与竞争的人数会被有效分流,加之名额较多,可以说人大相对来说更偏好于通过考研招生。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则是推免友好型的高校,其学硕招生人数共42名,推免占32名,考研只有10个名额;法律硕士(法学)则全部由推免构成,选拔方式的偏好可见一斑。


最后,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290万,较去年增加52万,相信大家也都感受到了今年考研的不易。事实上,不光是考研,包括保研在内的整个硕士升学难度都在大幅增加,2017年教育部就下发文件新增了54所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参与推免人数的增加也会使得推免难度提升,根本的原因在于同学们提升学历的美好愿望和硕士学位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希望选择升学的同学正视这一点。


上述的数据也好,说理也好,都是为了证明考研和保研作为相对平行的两种升学方式,一刀切地去评判其好坏是不负责任的,同学们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需要结合不同的目标院校进行选择,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


(二)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


学硕和法硕之争大约是升学季每个法学生都绕不开的话题,其纠结程度甚至远超应该报考政法类高校还是综合类大学法学院,笔者也曾纠结于此,并在立场的转换中最终确定了自己的观点和选择,要正视这个问题,还需要结合学硕与法硕的设置初衷来讲。学硕即是法学硕士的通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针对法学本科的研究生教育只有学术型硕士一种,而法硕则是法律硕士(JM)的通称(由于笔者是法本,对于非法本不甚了解,故只探讨法律硕士(法学),文中法硕即指代法本法硕),是一种专业型硕士,是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了培养能够应对实务的人才而设置的,借鉴了美国的职业法律博士(JD),最早只有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则是在2009年产生。


早先的法硕以非法本为主体 ,近年来随着法本法硕的迅速发展,大体形成二者并立的局面。质言之,法硕是一种新事物,而对于新事物,由于缺乏了解,加之不同高校发展程度不同,现实中往往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追求本源,在专业型硕士出台之后,学硕和专硕事实上就被赋予了两种不同的定位,学硕的定位就是学术型人才,很大程度上是为读博培养储备军;而专硕则是为了培养实务型人才,两者并行不悖,选择哪一种只是取决于你最终的职业目标和学术追求。当然,如果学硕和法硕真的如同理想模式运行的话,面对升学的同学就不会这么纠结了,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诸多高校法硕教育定位的模糊性,很多高校的法硕并没有真正做到实务导向的培养,反而只是学硕模式的简单复制,在学制二年的情况下(也有高校是三年),当然无法培养出合格的法硕,这也是法硕存在争议的根本原因,反过来也存在学硕致力于承担培养实务人才的定位偏差现象。因此,在前几年的硕士升学中,法硕往往是学硕的劣后选择,很多本来想要从事实务工作的同学只能选择学硕,有的甚至选择与实务距离较远的专业。


但正所谓,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法硕近几年的发展也可谓是突飞猛进,诸多法学名校都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自家的培养模式,以北京大学为例,北大自14年开始设置法本法硕以来,就将学硕的名额大幅减少,空出名额和资源发展法硕。以2019年为例,学硕招生人数是64人,具体到每个专业只有个位数,其中民商法、经济法学硕加起来不超过20人,而法硕招生人数为80人,这也大概可以看出北大在培养方向上是并重的,学硕学术导向,法硕实务导向。比较典型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学硕和法硕招生人数都40名左右,在培养上,法本法硕称为法科特班,学制两年半,全部由推免生构成,跟随导师选择方向,足够精细化培养。


此外,根据2018年教育部首次专硕评估的结果,北大人大法硕均是A+,其他高校也均有较为客观的评价,总体来看,法硕学硕混同培养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名校的法硕正在经历着不断地创新,而在名校的推动下,全国法硕教育也会逐渐回归本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真的实现学术的归学硕,实务的归法硕。在面对法硕评估前列的高校面前,不需要因为法硕的培养质量而担心,毕竟有教育部评估做权威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开始,法硕考研的竞争激烈程度在相当多名校中已经超过了同一院校的理论法学专业的学硕,仅次于民商法、经济法等热门专业的学硕,且大有持续上涨的趋势。以2018年的法本法硕为例,北京大学复试线为360(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大学是全日制、非全日制一同复试,复试人数140人,但全日制只招收30人,最终全日制录取分数大多为380以上),人大复试线为365(人大也是非全一同复试),中国政法大学为355(金融法)、370(财税法、社会法),贸大349,央财342,这一系列分数线不可谓不高,形势不可谓不火热。今后的学硕法硕选择还应当充分考虑录取难度。


(三)区位优势和院校选择


对于考研和保研来说,择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而由于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就业导向,区位优势一定是院校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众所周知,我国的高校大体可以分为全国性高校和区域性高校,具体到法学领域,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高校应该只有清北人,而这就决定了如果你决定在某一区域工作,其他的区域性高校即使实力再强,在你的目标区域内影响力有限,对于你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而,除非有能力进入上述高校,最好选择区域性高校。此外,无论考研还是推免,都存在京(沪)内和京(沪)外的差异,京(沪)内的高校难度较大,这也是必须考量的因素,从市场角度而言,法律从来都不会脱离政治单独存在,从宪法角度讲,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最大的法律市场只会位于首都,这也是为什么北京高校和律所高度集中的原因。


顺带提一下综合类大学法学院和政法类大学的比较,其实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不容易得出优劣结论,只能给出一些事实。顾名思义,政法类大学是以法学为主体的高校,来源于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院系调整,最为典型的就是“五院四系”中的“五院”,这些高校往往聚集着一大批法学学者,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良好的法学氛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法学界的支柱。而综合类大学法学院则主要是随着“985”“211”工程的兴起而兴起的(不得不说,“985”和“211”对我国高校的塑造是完全的,现今的高校格局几乎就是按照这两个工程形成的,以后的“双一流”也会塑造新的格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效冲击了原有的五院四系格局,形成了以第四次学科评估前沿高校为代表的势力格局。


当然,学科评估最主要的指标是科研实力,而科研实力并不等同于对学生的培养,决定学生培养的关键因素在于生均教育资源,一般来讲,综合类大学因为学生规模较小,生师比合理,加之综合类大学多为双一流高校,学校层次较高,资金充足,在这方面具有优势,且由于其综合性,多数高校的社会科学强劲,尤其是经管学科,可以较好的发挥学科交叉,有益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在这样的学校学习,不单单可以享受法学资源,还可以接触其他学科,毕竟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可以发掘人生的多种可能,毕竟,法学生并不一定要进入传统的法律职业,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同样是很好的选择,而这就对复合性的知识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其也存在法学学科门类不够齐全,集中效应不够显著的问题。政法类大学则在学科集聚效应和学术氛围上具有优势,尤其能够为学术型人才提供充足的学术资源和各类学术会议、学术活动。


主要高校法学院推免格局分析

以2018年为例


在分析热门院校推免招录情况之前,必须进行阐明的问题是,不同于考研以分数线作为唯一标准,推免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的背景(包括院校背景和个人背景)以及某一院校的报考人数,因而,对于推免情况的分析很难像对考验情况一样通过分数线的比较得出直观的参考结论,只能通过以上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由于学生背景的分析很难通过公开数据呈现(这个时候就显现出经验帖的作用了,可以参看经验帖了解),因而只能通过讨论热点院校的夏令营人数(复试人数)与最终录取人数,大体为参加推免的同学提供一个参考。


(一)夏令营阶段



夏令营阶段的高校根据其实力(整体实力与学科实力)以及录取难度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梯队:

第一梯队:人大、复旦、上交(清华“计算法学”夏令营面向非法本,不讨论)。



注:人大的数据为外校录取情况,不包括人大本校本科生推免招录数据。上交的录取信息来自于笔者同校同学的叙述,在此表示感谢。

院校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其中人大是历年来法学学科评估持续排名第一的高校,其法学实力不言自明,人大由于只在夏令营阶段面向外校招生,因而属于必争之地,人大夏令营较为看重院校背景,且从18年起更为青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法大以外的五院优势下降(笔者所见的朴素经验,无法上升到一般性的高度),当然仍旧是有资格被录取的唯三双非高校,在英语要求上,六级500分以上似乎是虽未写明但现实存在的最低门槛,相对而言学硕要求的排名比法硕更严格,学硕的淘汰率也比法硕更高。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凯原法学院是南方学子的梦校,且由于颇有特色的法科特班(法本法硕),也是炙手可热,其对于英语的要求更为严格,且较为注重综合实力,但上交的优势在于一旦入营淘汰率就很低,法硕几乎全录,学硕也有不少替补的机会。


复旦大学法学院:复旦是去年新开夏令营的,只有学硕,且招生人数较少,今年人数增加至50名,由于复旦自身强大的综合实力,自然令众多学子向往。值得注意的是,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的竞争难度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似乎都没有达到其学校本身的高度。总体而言,华东五校+人大的实力配置以及京沪的地域加持造就了上述三校的夏令营一梯队地位(复旦和交大的凯原楼简直不要太漂亮)。


第二梯队:法大、浙大、南大、武大。法大之所以放在第二梯队主要在于招生人数较多,其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政法大学推免情况



注:

1.中欧法学院内部分不同专业招收学术型硕士,但部分数据缺失。

2.预推免计划招生人数不等于实际录取人数,部分专业存在未招满情况,空缺名额调剂至统考。

中国政法大学:法大作为第四轮学科评估并列第一的高校,也是保研热门,法大往年的夏令营没有开设民商刑司院的专业,因而竞争相对前几所高校稍微缓和,但今年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入局可能会改变这一局面,民商院每年的九月预推免汇集了各校具有强烈竞争力的学子和法大本校的学生。法大夏令营是分学院进行的,各自选拔和举办。总体而言,法大比较偏好京内双一流高校和政法类高校,对于成绩的要求甚于对于英语的要求(比较法和中欧重视英语),在考核时也是以专业课为主,英语只占20分,专业课的考核与考研复试并无二致,十分严格,属于传统的学院派,优秀营员比例从30%(证科院)到70%(法学院)不等。


南京大学法学院:南大是今年新增,情况未明,但以其位列华五的整体地位加上民法实力(朱庆育等学者)和中德研究所的加持,难度定然不低。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大夏令营是各校中发公告和入营名单最早的(分别在4月下旬和5月下旬),但浙大优秀营员较少。此外,浙大还会选拔直博生。


武汉大学法学院:武大通过校外面试招生,十分有诚意,夏令营只对武汉高校开放,校外招生较九月推免要求高许多,重视英语成绩,热门专业难度不小。


其他高校:

1.政法类高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分别举办夏令营,优秀营员比例很高,法学院的情况是考核成绩靠前的同学可以优先满足专业,成绩靠后的同学需要服从调剂。中南财大的知识产权十分强劲。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和知识产权学院举办夏令营,华政的法本法硕是分方向培养的,贴近实务,依托于各个学院进行培养,财经优势和国际优势明显,如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的法律与金融方向。

西南政法大学:夏令营阶段仅有法律硕士,分方向培养。

西北政法大学:18年首次举办夏令营,优惠力度较大。


2.财经类高校: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夏令营是推免的主要方式,采取大类招生,且不区分法硕和学硕,根据夏令营考核成绩选择专业。中财的经济法学和民商法学是优势学科,财经特色鲜明。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夏令营和自贸区暑期学校合二为一,干货很多,优秀营员(推免候选人)比例不高。上财的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民商法学和国际法学较为强势。


3.综合类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华师大16年在法律系的基础上成立法学院,近年来发展非常快,诉讼法学、刑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实力较强,且作为上海唯四的985高校,平台实力强劲,华师大在考研中采取的是大类招生。同济大学:法学院和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分别举办夏令营,依托于工科优势和同德国大学的合作,知识产权法学实力强劲。

四川大学法学院:18年首次举办夏令营,入营人数较多,优秀营员也较多,19年夏令营招生人数也有120名之多。川大的刑事诉讼法学在全国范围内也属一流。 

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院和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分别举办夏令营,厦大的知识产权法学是招牌。

重庆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学是强势学科,法学院整体发展迅速,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B+。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西交大法学院入营要求相对较高,要求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6所法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学科评估B+及以上高校学生,西交大知识产权法学是优势学科。

还有南开、山大、吉大等高校均举办夏令营(笔者能力所限,无法一一列举),总体而言,这类高校多为区域类强势高校或某一学科突出的专业类高校,值得注意的是,南开是5月份在部分城市校外面试,关注的同学请去官网查询。

此外,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根据体系解释是国际化的法学院,位于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培养JM和JD双学位的人才,对英语要求高也十分有吸引力,但由于类型特殊,笔者不甚了解,故未展开。


(二)九月推免阶段


九月推免阶段除上述高校外,大概有以下高校。第一梯队:北大、清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推免是比较特殊的,总结起来大概就是那四个字“兼容并包”,不同于其他高校高度注重申请者简历的做法(在夏令营里甚至简历就是唯一),北大对于有资格申请推免的19所高校申请者划定了最低的标准,只要满足此标准的即可参加复试,让复试成为决定能够被录取的关键,这一标准主要包括:法硕要求排名前25%,学硕要求排名前十,共同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或雅思考试6.5分以上。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注:1.法律硕士(非法学)没有明确限定具有申请资格的高校,也没有区分本校和外校。

2.单项计划不进行统计。

3.本校学硕推免名额有2个未用尽,其中一个调剂到外校推免。

 

第二梯队:法大(民商院、刑司院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其他高校:北航、华政(法学硕士)、中大、天大等(笔者能力所限)。北航推免时间较晚,复试结果往往在推免系统开放前一天或当天才公布,以2018年推免为例,复试安排在9月27日,9月28日就是推免系统的开放时间。北航的民商法学优势明显,刑诉法学和宪行也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天津大学法学院:天大法学院2015年复建,但依托于天大老牌985的平台,发展也较为迅速,只是招生规模较小,但区位优势和平台优势十分明显。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都将优先的机会留给了夏令营,因而参加推免的同学一定要把握好夏令营的机会。


结语


无论经验帖还是方法论,所能做到的指引都是有限的。最后,我想以科斯定理的一个结论作为结尾:在满足交易次数足够多的情况下,资源总会流向最相匹配其价值的地方,从而实现其“帕累托最优”。而推免最为科学之处就在于为同学们提供了足够多的交易次数,因此,希望身处推免季的同学们多尝试、多选择,在遇到困厄时要相信,不是我的价值不够,而是因为还没有达到足够的交易次数,愿每位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帕累托最优”!


推荐阅读

最全!2019年24所法学院校学硕招录情况

2019年考研择校须知:36所法学院法硕招录情况

收藏!各高校法学院保研夏令营时间

22所院校,100多篇考研保研法考经验贴(文末有福利)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青苗学人交流群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苗微信号,加入青苗学人交流群,一同交流、分享!


本文责编 ✎ 蒋浩天

本期编辑 ✎ 李   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