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低谷挣扎,却不敢告诉领导和同事|职场精神健康

过山车玩家 双相躁郁世界 2021-09-05

前言:这是主页菌参加中国公益人力资源发展论坛上,为演讲准备的稿件。经过修改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作者|菠萝包、酒吞童女  编辑|酒吞童女


“我很怕他们知道我确诊躁郁症之后,会开除我,所以我一直偷偷摸摸地去医院,偷偷摸摸地吃药,偷偷摸摸地崩溃,偷偷摸摸地犯困...”


“我一直坚持着不让自己倒下,我知道我倒下就再也起不来了,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精神健康问题,但我很累,很痛苦,可我没敢说出来。”


在开办公众号和筹备拍摄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自于各行各业,不同的年龄、背景的患者和家属,我们发现,除了遗传因素和家庭影响因素外,职场环境也是诱发心理问题和精神疾患的重要因素。



工作不稳定


我们且忽略千军万马齐奔高考独木桥,以及各种封闭式高考训练营,给学生们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心理阴影,只说大学毕业以后的职场。比如工作不稳定,随时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工作。


业绩的压力,与工资水平挂钩,而工资提成的标准往往难以企及;工作伙伴之间的互相攀比,与领导关系的远近亲疏;养家糊口、买房买车的压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压力……不知道哪一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个人的精神健康,不仅关乎个人,也不仅关乎一个家庭,而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和谐,一个社会的安定。


2017年,国家卫计委等22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给予过明确的指导:各机关、企事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为员工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咨询辅导等服务…为员工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


所以关注个体的精神健康,是一个负责任的现代企业、社会机构、社团等社会组织的基本要件。



行业现状


在公众号运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一些艺术类行业的患者状态是相对松弛的,包括艺术类的学生,这个行业对精神疾病宽容度比较高,愿意在职场“出柜”的人不在少数。还有一些比较前沿、新兴的行业对精神患者是比较包容的,同事会主动关心理解,单位会主动提供一些政策支持,EAP服务比较到位。但在一些传统的行业里,患者是不太敢说自己有精神疾病的,像银行业、教育行业,政府机关等 。


其实,在一些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里,也都设置了心理减压室,也有政府购买一些心理咨询服务,但心理减压室大多成了一个摆设,很少有人问津。而心理咨询极有可能暴露个人的隐私,这种潜在的威胁,也使很多在咨询需求的人三缄其口。比如说是需要996的行业,干不来就可能被要求走人;或者是压力过大,职业生涯发展的压力,职业和家庭平衡的压力等等;更可能是因为环境抱有偏见:被同事当做异类排斥,经常被暗示不胜任,容易跟周围人起冲突,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那么,什么样的职场环境是我们呼吁的呢? 


首先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内部网络、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宣传手段,把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制定企业的心理援助计划,定期为员工做心理评估、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心理援助等等。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引入EAP计划用实际行动向员工表示支持如果没有条件引入EAP,也可以向员工表示,可以跟领导反映情况、可以因为心理健康的缘故调整分工、可以给到一些休息调整的时间,去调节精神上的问题,哪怕实在是无法调整工作节奏,至少可以给到一些倾诉的机会。


第二,打造稳定和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一个蓬勃向上的企业,一定是既充满人性关怀的温暖又具有旺盛创造力的集体。员工的心理稳定,企业团队才能更加和谐,才会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重视员工的精神健康,应当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实际上这是在给员工传递一个信号——“即使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也可以得到宽容、得到帮助”。


这些做法能够给精神上有负担的员工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一个人只有在感觉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减少生产力的损失。如果员工感到不安全、不融入,那么他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协调他自己和工作环境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这其实是生产力的极大浪费。



第三,特别需要关注精神健康公益组织的心理健康问题。


很多人问我,做公益怎么能不被来求助的患者影响?我想,第一点,助人者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和议题当中,是否可以承受压力也是需要考量的,所以在倡导精神健康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也是拥有情绪、需要定期疏导、排解压力的工作人员,不论是通过爱好、还是通过咨询师和医生去排解,我们都应该对自己负起责任;第二点,就是除了以上的一些倡导,作为公益人更应该分清工作、生活的关系,把二者的平衡调节至最适合自己的最佳比例,不要把工作带入生活,也不要将生活混入工作。


各大机构都在精神健康的领域发力,在助人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心本行业的精神健康。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更好的发挥我们在行业中、在社会上的作用,为更多受到精神问题困扰的朋友带来归属感、安全感,为他们在职场打拼之余提供一个精神上的栖息地。我们明白这项工作只是刚刚起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祝我们早日实现这个愿景!


相关阅读

工作场所的精神卫生,都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
失业、换工作、辞职...躁郁症和我不稳定的工作
公共场所的精神卫生问题,工作学习你们遇到了什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