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警惕儿童凝视中的“审美霸凌”

ARTDBL 打边炉ARTDBL 2022-12-04

云美术馆儿童工作坊现场



相比于成年人,儿童是一个更脆弱的群体,更容易受到公共事件、技术革新的影响和裹挟,更难向社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疫情的不断持续,不可逆地影响了当下孩子对世界的认知,线上教学的普及让“屏幕霸权”的问题迫在眉睫,追赶新技术亦成为了一种“贩卖焦虑”。或许是时候我们应该好好聊聊新儿童了。

谈到新儿童,不仅仅是要谈时代和技术发展给孩子成长带来的特殊语境,也是在儿童主义和儿童哲学等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当下,讨论儿童文化的变迁,探索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丰富可能。

上周日,在云美术馆新展“F.N.S.X. @ 未来历史”推出之际,云间谈第二期“新技术与新儿童:儿童艺术教育的危机与机遇”于牧云溪谷正式举办。本次论坛将“未来”的讨论,落点于儿童,试图借助不同领域的视角,回应当下的儿童发展和教育工作。

此次论坛由打边炉策划,发布文本由打边炉编辑胡艾琳整理,部分内容有删减,发表前经过与谈人的审校。








许毅博
“F.N.S.X. @ 未来历史”参展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艺术与科技教学负责人


成年人甚至没有超出儿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我们聊新技术、新儿童的时候,我们总是从年龄段的角度去区分儿童的身份。但是我们纵观自身,我们自己和今天提到的新儿童相比,我们也面临着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的当下和我们的童年相比,我们的一些生活的侧面也有了切实的改变,这可能与一些公共事件的催化有关。一个比较切近的例子是,在疫情之前,街边的行人、商贩、店铺店主只有5%到20%的人使用互联网来经营自己的产品,疫情之后,仅仅一两个月的时间之后,大多数的小商贩都会使用数字化去增强自己在同行里的竞争能力。但与此同时,在没有被特定的历史事件影响的方面,我们面对自己个体的历史,面对昨天、去年、十年前的自我,或许也仍然存在一些一以贯之的东西。

这都是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普遍的问题,不仅仅是针对儿童。新技术给儿童带来的影响,包括数据霸权、屏幕霸权等一系列问题,也影响着成年人。或许有时候,成年人甚至没有超出儿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控制自己远离对科技技术的依赖。从一个艺术从业者的视角来切入,我过去做的作品也和社交媒体、数字化、科技产物有关,它们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不断塑造了我们的历史。



孩子的好奇心被分组了


我想先带着大家做一个回忆,从我在现实中童年的经历说起,那时候媒介的发展远没有到达现在的程度。我越小的时候越觉得自己是前卫的,所有的明星、所有的歌手,我全都认识,每天上学聊的东西都很熟悉,如果有人不知道,我就会觉得他很落伍。但随着自己的成长,突然有一天,我在社交媒体里发现,这些明星、演员、出现在综艺上的人,怎么我都不认识了?是我没有好奇心了吗?是我落后了,没有持续学习、保持持续认知的态度吗?

后来我想,可能不是这样。一方面讲,好奇心取决于我们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讲,它又是被分类的结果——我们面对的新技术影响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会发现看到许多明星和演员我们不认识,是因为我们已经被社交媒体的新技术排除在了内容传达的范围之外,这一点影响了我们的好奇心。

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被技术包裹和影响?答案是非常肯定的。然而,这样的影响究竟会让我们走向何处?这需要我们在面对新技术带给我们的影响的时候,非常清醒地保持我们的认知,不要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哪怕是面对舆论和整个趋势的影响,我们仍然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并且引导孩子们也这样做——这是我们在技术爆炸和泛滥的时代能做的唯一有效的一件事。







方敏儿
独立策展人、香港浸会大学研究助理教授


孩子是历史和未来之间的“临界点”


我们目前面对的虚拟世界仍然处于一个“临界点”的状态,它并没有取代实体,成为我们的“新现实”。在这个临界点的状态中,具体的经验仍然在摇摆和浮动,需要我们去添加当下的注脚。这是我们当下的文化经验中所面临的共同的挑战,对新儿童的讨论自然也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进行的。相比现在的孩子,未来儿童的身份一定会更加多元。现在的小孩子从几个月大就已经开始接触手机,几岁开始就拥有自己的线上身份。我的女儿会跟好朋友在线上看各种各样的地方,第二天可能就跟同一个朋友去实体的公园,但他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景中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次“未来历史”展览中,我策展的主题也是围绕着对未来艺术、人类生活的探讨。新技术下的艺术展,或者说展出的新媒体互动作品,都是为了用艺术的形式,挖掘每个人思考的空间和创造力,让大家在虚拟和实体空间里都获得更有渗透力的感受。我常说,展览适合任何年龄的小孩来看,每个小孩在实体和虚拟的空间内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参与。小孩子自然也是“未来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感悟和思考,能够让未来世界的叙事脉络更加扎实。







李丝丝
奥克兰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毕业,深圳無界工作室(Unbound Studio)创始人


技术教学当中的“贩卖焦虑”


从五年前开始,我们一直在带着学生做跨学科主题的公共艺术项目,包括建筑、海洋环保、基因等等,有各种理论课、知识课和材料实验。在方法论上,我们会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教学实践。在创作的观念层面,我们去不到太过批判性和政治性的议题,但会用理论课让孩子对一个领域的概念有一个基础的理解;在创作的手段层面,我们会讲到新技术。

现在的儿童教育流行PBL、STEM这种类型的课程,夸大声光电、机械、编程等技术手段,仿佛学了技术手段就是面向未来的。我会觉得里面有些贩卖焦虑的成分。新媒介的各种手段比起传统的来说,没有那么多优越性和颠覆性,只是一个手段而已。我们不会把这一点过度强化。我们自己的专业是有长期的学术积累的,只是添加了新媒体这个东西而已。

我们这个学期的项目所形成的公共艺术展City Fiction将在9月开幕。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带着学生们一起探讨了新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我们希望在构建好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再和孩子去谈技术发展的问题。



技术给孩子赋能


我们需要很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框架来给孩子赋能,让孩子无论是在面对新媒体、旧媒体,还是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常态,他能够自己强壮起来。上个学期,我们带着孩子做基因主题的装置艺术展,在带领孩子去探讨新技术之前,我们会先搭建一个学术的框架,让孩子对这个东西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去形成他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基础上,当孩子形成了对新媒介的批判和辨识能力后,新的媒介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赋能。以前我们看到的关于儿童的描述——作家写的故事,画家画的绘本——这些都是成年人印象中美好的童年。但现在的小孩子因为有手机等电子产品,有各种新媒体的创作手段,他能在当下把他的记录表达出来,呈现出一个我们以前没有看到过的童年状态。

比如我的女儿,她在网上描述她自己时使用的表达方式,就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十一岁的时候是这样的吗?说不定真的是这样,只是没有机会记录下来而已。现在的孩子就有这样的机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论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儿童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多元。







黄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学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艺术管理硕士,惠州创立有创意美育创始人



技术霸权与审美霸凌


新技术在逐渐控制和影响我们的生活,一方面表现为信息的碎片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算法对内容的控制和影响,这种“技术霸权”在对大众审美的塑造上会呈现为一种 “审美霸凌”。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方面应该给孩子恰当的引导。新媒体上很多艺术审美是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流量比较多的审美往往是写实的。对于很多观众,在对艺术接触比较少的情况下,他会认为写实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就会往这个方向靠。

小朋友也一样,他本来是一张白纸,他无意识创作出来的东西很漂亮,他会认为画得像不像是对他的评判标准。所以,我们给小朋友的课程会先从艺术史教起,让他明白艺术本身分为写实、抽象,中国古代的艺术也分为写实、写意,它们是表达不同的东西,不是这个东西好,那个不好。当孩子见的东西更多,他的包容性会更强,更不容易被单一的审美所统治。

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储备比以往更多的知识。比如,许多互动式的艺术展览除了艺术方面的知识以外,还涉及到生理和物理方面的知识。但在这种新技术的加持之下,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从一个事物中延伸出更多元的面向,乃至于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想象世界的方式。










唐烨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州铭初新教育艺术教育总监



新当中的“旧”


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去分析新儿童。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当代的环境中,当下的新,使他有新的一部分;但他也有一部分仍然是旧的——他的生长规律是不变的。人类发展到现在,我们都有着稳定的生长规律,比如四岁半以前,大部分的孩子都处在涂鸦期。从事艺术领域的老师们,需要对这样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一些认知。只有认知是平衡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蹲下来,和孩子处在一个角度里,理解他们怎么看作品。

因此,作为老师,在我们的幼儿教育里,我们希望回到人本身,从孩子的探索和认知角度,让他尽可能地展开他的触角,而不是局限在成人条条框框的需求中。我们希望用一个群落的力量来影响这些孩子,启发他们的好奇心,而不仅仅是谈“以儿童为本”。我们整个学校都是一个艺术馆,有140个孩子,7名擅长艺术和策展的老师,家长也有一些是艺术领域的,他们都是在这个群落里的艺术创作者,都会改变学校里生活的环境,而孩子们在这个环境中,会自然而然地去探索。

一个简单的“1”,在孩子眼中都可以变出不同形式的花样。在未来新技术不断带来变化的现实中,他会拥有更多的材料去探索、思考、思辨。回归人本身,就是让孩子在这样的条件下,不被复杂的外界裹挟,而是更有批判性地认识自我,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从而进行选择和创造。





相关文章



杨小彦:父母如何看孩子自己的画


艺术家的建议 | 梁铨:千万不要把孩子塑造成小画家和小神童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电话:0755-8654915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