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歌谣 | 论台山民歌从民间走向舞台

李剑昌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论台山民歌从民间走向舞台


李剑昌



台山民歌受众面广

台山民歌,以其独特的饱含乡音与乡情的独特魅力,深受“全国第一侨乡”——江门五邑地区数百万海内外听众的钟爱;台山民歌,也是我们这个地区众多的曲艺社团喜爱演唱的曲种。

早在二十多年前,澳大利亚墨尔本侨领王兆南先生,率领一个华人、华侨观光团回到家乡——台山市,他们是民间艺术爱好者。当侨乡音乐曲艺界与他们联欢分手时,给他们每人送上一份礼物——一盒简易的台山民歌录音带,那淳朴的乡音,清新的曲调,令他们激动不已:“这是最宝贵的礼物啊!”他们日后纷纷来函告及,未及回乡的亲戚朋友专程到他们家聆听之后,争着翻录带走呢!

中国唱片公司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将台山民歌《绣花歌》,录制唱片公开发行;台山民间艺术团曾到美国、加拿大、香港和澳门演出,他们的《懒婆娘》、《家乡风味请君尝》等台山民歌节目最受欢迎;北京国际广播电台录制《山歌论箩勿论篇》、《放歌高唱李灼文》、《归侨游故乡》、《侨乡迎春赛歌会》等一大批台山民歌,向全球传播;台山民歌表演唱《欢迎您到侨乡台山来》,获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演出金奖;2005年1月,台山市代表队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曲艺之乡赴京汇报演出•浓情乡音贺新春文艺晚会”中,演出台山民歌表演唱《归侨游故乡》……

在台山,甚至是五邑地区(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由于语音基本相同,民歌演唱这一艺术形式,可谓城乡家喻户晓,老少喜闻乐见,早已登上文艺舞台。所以,台山民歌也可称之为五邑民歌。

台山民歌从民间走向舞台,是六十多年来侨乡文艺工作者不断挖掘整理,加工提高的结果。



台山民歌源远流长

台山,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濒临南海,幅员广阔,自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居住着瑶族同胞,隋代建县,隶属新会,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汉民移入,瑶胞外迁。明代宏治二十年(1499年)脱离新会,自立县制。目前,有130多万乡亲旅居93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全国第一侨乡”。

据县志记载,台山历史上歌手众多,除著有诗集外,还出版了《梅菊姐与阮亚四》、《金刚钻》、《六女投江》等几本长篇说唱木鱼书,广泛在民间传唱。纵览台山境内,沿海地区有咸水歌、龙船歌、闹房歌和牧牛歌。北部和东南地区有孟兰节、功果会、元宵灯会、中秋庆丰收的禾楼歌、卖鸡调、赞酒歌、架桥歌以及新歌娘、嫁女歌和木鱼;川岛地区有山歌、渔歌 ;赤溪地区有客家山歌、刘三妹调等等,流行极广。

民歌产生于民间。台山民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体现于民间风情,如受封建枷锁禁锢的妇女喜欢诵唱的长篇木鱼,男女之间借以互诉心声的山歌、渔歌、牧牛歌、客家山歌等;一类体现于民间风俗,如出现在宗教或祈祷活动的禾楼歌、卖鸡调、架桥歌、闹房歌、嫁女歌、龙船歌等。

从台山民歌的历史到现状来看,为人们乐于传唱的,主要有木鱼、禾楼歌、卖鸡调、闹房歌、龙船歌和客家山歌等。

木鱼,旋律柔和,曲调优雅,适合抒情叙事,最为妇女所喜爱。据说从前人们演唱这种民歌时,敲打着一个形状似鱼的木制品为节拍,大概是“木鱼”的由来。当时木鱼书多用花笺纸传抄,故唱木鱼又叫唱“花笺”。目前,市坊仍有《誓表真情》、《桑园试妻》、《夜送寒衣》、《碧容探监》、《山伯访友》、《主婢看月》等数十种油印木鱼书出售,就佐证了这一曲调历史上的繁盛,以至现代仍有人在传唱。时至今天,作者们执笔写民歌表演唱或民歌剧,无不选择木鱼为骨干曲调。

禾楼歌,旋律流畅,节奏明朗,适合群唱颂扬。禾楼歌,源于由宗教活动流传到民间祈祷丰年的习俗——跳禾楼。跳禾楼在农历八月十三至十五日举行,时间由每天晚上八时至次日早上八时。是日,村中搭起排楼,设置祭坛,男女老少云集于祭坛四周,由主祭师祈祷人寿年丰。轮到撒稻谷场面时全场雀跃,人们将预旱带来的大簸箕摆放在前面,接过巫师一边唱一边撤出来的谷粒,取个接谷(福的谐音)归家的好兆头。巫师这时候唱的歌,就叫禾楼歌。由于禾楼歌旋律简洁有力,故而时至今天,作者们仍爱用这个曲调放在结尾,用齐唱、轮唱的方式将整个作品推向高潮。

卖鸡调,其特点是结构自由活泼,音调诙谐幽默,语言倾向口语化,适宜于抒情叙事。至于起名叫“卖鸡调”,大概也因源于跳禾楼活动时,巫师一手拿着一只活雄鸡,一手拿着一把长木剑在唱这种曲调,与在场的群众展开斗歌,这时“巫师像在卖鸡”的样子,就叫这种曲调为“卖鸡调”罢了。由于卖鸡调用长短句均可灵活演唱,故而今天作者们一接到歌颂新人新事或批判坏人坏事的创作任务,便驾轻就熟地选用卖鸡调这一曲调来表现了。

闹房歌,节奏自由舒展,音韵跌宕跳跃,适用于抒情赞颂。闹房歌,顾名思义是闹洞房时唱的歌,所以又叫新娘歌。按习俗,当新人双双走进洞房时,由长者担任的“上头公”——婚礼主持人,便高唱“一脚踏人哥你房中,特来恭贺哥你成龙。哥系龙时妹是凤,犹如金菊对芙蓉”等祝贺词句。当他每唱完一段,在场的人跟着附和高声喝彩,既是对新人祝福,又将婚礼场面逗得热热闹闹,喜气洋洋。闹房歌的不受节奏拘束无伴奏演唱这一特点,直到今天仍然常用,使台山民歌动中有静,显得更加多姿多彩。

龙船歌,流行于沿海广海地区。习俗在每年端午节,当地乡村便以“打龙船”活动,来纪念屈原。他们不是在水上“打”,而是在陆地“打”旱龙船,船身插上几个纸制的历史或民间传说人物,队员们身穿统一服装,头戴花饰草帽,脚穿彩绒草鞋,每人手提一面大铜锣。每打一遍锣,由歌手领唱几首歌,就叫龙船歌。20世纪50年代开始,此项活动停止,直到早年香港广海同乡联谊会建议,才恢复了龙船节这一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客家山歌,音调朴素高亢,节奏舒展自由,流行于客家语系的赤溪、田头地区。其历史悠久,语言特色鲜明,艺术风格独特。客家人善于斗歌,男女歌手,触景生情,即兴唱和,对答如流,以爱情为题材的占比例较多。时至今天,这一曲调仍然为人们热衷传唱。

当然,历史上的台山民歌,仅局限于民间传唱。



台山民歌新生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工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深入贯彻,对台山民歌的研究活动得以兴起,这不仅对发展社会主义音乐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探讨当地历史、政治、文化、语言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特别是作为一种体现民俗风情的民间艺术,更引起文艺工作者的重视。

从1953年开始,台山文化部门就成立了民间音乐艺术挖掘整理小组。他们先后重点在四九地区下坪,附城地区缠溪、香头坟,斗山地区中礼等地开展工作。他们在深入采访搜集的基础上,认真地对十多种民歌进行记谱整理,形成源于民间又高于民间的新的格调。在形式上,由原来独唱发展为对唱、合唱、二重唱、小演唱、表演唱、民歌舞和民歌剧。在唱腔上,扩阔了音域,优化了音韵,做到既有规律又有变化,并加上乐队伴奏,使之易学易懂易唱易记,既保持每个歌种的特色,又加强了民歌的表现力。由此,传唱于民间的台山民歌,逐步发展成为可演可唱的新的艺术门类,为它走向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侨乡文艺工作者以高昂的创作热情,自编自演了《歌唱合作化》、《十赞公社》、《山歌论箩勿论篇》、《炉边婚礼》、《深翻舞》、《巧姑娘》、《回头是岸》和《风雨摆渡》等一大批台山民歌节(剧)目;改编演出《天仙配》、《白蛇传》、《背解红罗》等大型台山民歌剧,深受城乡观众的欢迎。其中一些节(剧)目,还先后参加了湛江、肇庆、佛山、江门地区或全省群众文艺汇演,一再获得好评和奖励。

经过伍伯相、陈品豪、陈英博、余祥、袁觉麟、陈哲深等专职人员多年的努力,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对台山民歌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74年,台山文化部门邀集一班重点作者,对台山民歌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探讨,在改革提高的前提下,集思广益,形成共式,对每种民歌提出一个较规范的方案。近二十年来,台山民歌又有了新的发展,体现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演唱更加灵活多变。早年,珠海出版社出版了陈哲深编写的《台山民间歌曲集》,对台山民歌作较系统的整理收集。近年,台山先后举办两次农村文艺汇演,以及从1989年起每两年一届的台山艺术节 ,其中民歌节(剧)目占了三分之一。四九镇的民歌表演唱《西瓜颂》,隆文镇的客家山歌表演唱《绿染隆文果飘香》,大江镇的民歌表演唱《高歌赞大江》,都先后获得一等奖,可见台山民歌的创作、演唱水平在飞速提高。多年来,台山民歌不但成为市里大型文艺晚会、以至重要的外事接待活动的必选节目,而且唱出了国门、演出了国门。

台山是“广东音乐之乡”。“台山广东音乐”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演奏广东音乐又是粤语地区曲艺社团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台山众多的广东音乐作者,创作了近百首作品,大多数都根作品的题材,普遍选择台山民歌作为乐曲的基调。如陈品豪的《喜燕归堂》,陈哲深的《水乡儿女绣春色》,刘南贵的《侨乡行》,李剑昌的《惜别》等作品的主题旋律,均取材于台山木鱼;雷明栋的《春晓》,伍振威的《欢乐水乡》,余振扬的《乡恋》、《欢乐农家》,王景芳的《花笺传情》等等,则分别取材于台山木鱼、禾楼歌或卖鸡调;他们根据不同的题材,以及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手法,形成新的旋律和自已的风格,其演绎的旋律既有明显的地方特性,又展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由此,台山民歌不愧为广东音乐创作素材的宝库。

199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研究员、汉学家稻叶明子,偕同学友生田美惠子专程来到台山,进行台山民歌采风。她邀请台山民间艺术团骨干座谈,详细地了解台山民歌的改革、创作、演唱的做法和经验,摄录下台山民歌表演《归侨游故乡》实况。我还陪同她俩深入斗山镇农村,登门采访老民歌手陈玩洪夫妇,摄录下无伴奏清唱传统的木鱼歌。稻叶明子对台山民歌充满音韵旋律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力,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她对我说:“如果谁唱台山民歌一流,也是世界一流!”她见我一时反应不过来,便接着说:“越具民族性的东西,是越具世界性的啊!”她此行满载而归,话别时表示愿意为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将台山民歌推向世界,日后再到台山来。不久,她来函告及,已将采录到的台山民歌资料,存放在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

多年来,我有一个梦想和追求:“梅州的山歌剧、韶关的采茶戏都是源于民歌,台山民歌、四邑民歌,也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新剧种!”早年,我根据台山八景之一“石人耸翠”的神话故事,尝试创作了大型台山民间歌舞剧《石花仙子》。然而,要史无前例地将它推上舞台,除了要筹集经费和组织好演出队伍之外,还要面临如何在保持台山民歌特色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这个新课题。如果有这么的一天,侨乡文艺工作者将迎接一次新的考验。

2017.6


作者简介:曾任台山市文化局创作室主任、台山市文联副主席,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



2005年1月,台山市代表队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曲艺之乡赴京汇报演出·浓情乡音贺新春文艺晚会”中,演出台山民歌表演唱《归侨游故乡》。



台山市代表队在中央电视台演出台山民歌表演唱《归侨游侨乡》后,时任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中)接见全体演员。左一是李剑昌。






点击[查看更多],了解更多资讯






语言资源快讯






图文编辑:怡然

责任总编辑:老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