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探论 | 谭洁莹、刘新中:台山话形态变调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台山话形态变调的实验语音学研究①②


谭洁莹1    刘新中2


(1、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 广东江门 529000

2、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中文系  广东广州  510632)


提  要


        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对台山话形态变调涉及的词语、单字录音,提取音高、时长数据,按中古调类来源制作音高曲线图,归纳上升变调、下降变调、曲折变调、高平变调四种变调类型,并结合各中古调类的调型特征分析其与变调的关系。统计变调在词性、词语位置的分布,结合调型特征分析这三者互相之间的关系。由听辨实验可知,形态变调的调型对辨别词义有较大影响,时长影响不大。变调与单字调系统的关系,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台山话        形态变调      语音分析




①本文所用录音材料及听辨实验由暨南大学学生司徒君颖及李敏敏配合完成,文章撰写期间承蒙澳门理工学院汤翠兰老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熊子瑜老师悉心指导,谨此致谢。
②本文得到如下项目的支持:(1)粤方言语音特征的实验语言学研究,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4BYY038);(2)广东粤方言的实验语音学研究,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度重大项目(编号2012JDXM_0007)。

一  已有台山话形态变调研究


       台山话是粤方言四邑话的代表点,本文讨论的台山话是现今台城区域内通用的台城话。四邑话有特别的形态变调现象,大量存在于日常用语中。本文讨论的形态变调是指词的屈折形式引起的音变。台山话形态变调现象历来最受关注,在以往的文献、专著中,对台山话形态变调的研究主要有:

      Don(1884)认为阴平、阴去的名词念为阳上,阴平、阴去、阳平中的动词作名词时念阳上,下阴入、阳入的动词作名词时念下下入(音高同阳上),但没有标出具体的调型调值。王力、钱淞生(1950)提到台山各地(特别是端芬)有部分字读为升调,如35(“歌”字)、25(“鹅”字)、325(“笛”字)、213(“鸟”字)、25(“虾”字),个别阳入字念为“阳入二”(大概为入声低变调)但演变条理不详,并没有详细分析变调规律和类型,也没有具体说明词法、语法对变调的影响。McCoy(1966)提出台山话形态变调中高升调35与广州话中的高升调相近,低降调21在塞音韵尾-p、-t、-k的音节中出现得较多,并认为变调是一种语法作用,表示小称、熟悉、亲密关系,但所举例子较少。

       陈锡梧(1966)认为变调主要用于名词,多在复合词或词组的后一个音节,除阴上、上阴入外,其他七个调类阴平、阳平、阳上、阳去、下阴入、上阳入、下阳入分别变读为335、225、215、325、335、325、315,其文章举例较为详细,涉及不同词性、变调在词语中的不同位置等对比,但并没有提到低降调。Cheng (1973)认为有降调和升调两种形态变调类型。降调由名词变形或派生而来,主要有44~31和44~31~31↑(由前者派生而来)两种形式,且难以分清是本调还是变调。升调所涉及的有名词和动词,有44~44↑、22~22↑、52~52↑、31~31↑四种形式。Cheng对比不同变调类型的词语中本调与变调的音强图和音高图,直观地展示了本调与变调的音强、音高关系,这种比较方法对本文的研究有所启示。

       汤翠兰(1997)认为变调有区别词性,动词基本调,名词变调三种类型,在舒声韵中,一部分字读同阳上调53,大部分为名词,有清平、浊平、清上、清去、浊去几类;促声韵中部分清入、浊入读为高入调5。甘于恩(2010)认为,四邑话有三种常见的变调形式,分别为低调、升调和高调,功能有四点:标明词性、词义引申、小称功能、借入外来功能,演变层次为本调、低调、升调、高调。

       Yue-Hashimoto(2005)调查了大量台山淡村的词汇,将变调称为“变音”,提出形态变调与词法和话语风格有关,表示熟悉和亲密、口语的词汇更有可能出现变音,有低降与高升两种形式。低降变音出现在口语层次,表熟悉、小称、特称,难以判断变音的字读的是本调还是变调,可以出现在名词中,也可以出现在复合词的任何位置。高升变调基本上是词组标志,主要实现语法功能,绝大部分出现在复合词的最后一个音节,慢慢借用了广州话高升变音的功能。变音出现的频率极低,且没有明显的规律。 Yue-Hashimoto调查4500个基本词汇和132个基本句子、谣谚等,可以采纳为本文调查语料。

谭雨田(2012)认为台山话变调有低降变音、高升变音、高平变音三种类型。低降变音以平声、下阴入和阳入占最大比例,低降变音变成了某些平声字和入声字的唯一读音。高升变音代表小称,通常在原调末尾拉到5。发生高平变音的音节主要是亲属称谓、通俗口语与广州话借词,并认为演变顺序是阳上变音、高升变音、高平变音。

       本文参考以往研究方法,选取台山话形态变调的词语及对应的单字进行录音,分析单字调与变调的声学特征,研究两者在调型、调域、时长等方面的关系,并利用听辨实验探讨变调中起辨义作用的因素。


二 录音实验设计及数据提取


       本文中的实验分为三个步骤:设计录音字表,录音并标注、提取数据,制作音高曲线图。具体步骤如下:

       本文作者参考以往论文、专著中提及的单字及对应的词语,选取台山话中阴平、阳平、阳上、上阴入、下阴入、阳入的单字,包含台山话中的大多数韵母,包括复合元音、鼻音韵尾元音和塞音韵尾元音,并为每个单字收集两至三个词语。这些词语都是日常生活的常用词和口语词,词首或词尾为该单字,且两个词中的这个单字具有不同词性。每一个单字及相关词语作为一个条目,共收集166个条目,作为录音字表。两位发音人为暨南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一名男学生和一名女学生,均为台山台城人。录音在发音语音学实验室中进行,使用M-AUDIO外置声卡及耳麦,软件为“斐风”田野调查软件V1.0.2版本。

       录音后,使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每一个条目的录音进行标注,标注出单字及词语中该例字的有效音高段,并使用脚本提取所标注音高段中的时长及基频数据,使用公式将基频数据转换为音高值T,用于分析及制作音高图。


三 台山话单字调音高系统


       根据实验所得时长及音高数据,制作台山话单字调音高图(以男发音人为例)如下:

      音高图采用的数据为录音材料中所有单字的时长和音高数据,按中古调类来源,分别取平均值,作为每一个调类的代表数据,较为科学。在音高图中,音高值T对应五度值的关系为:0<T≤1,记为五度值的1,1<T≤2,记为五度值的2,如此类推。从音高图可知,台山话阴平与阴去合并,现有八个调类,各调类的调值为:

       在此基础上,按中古调类来源制作形态变调的音高图,可以和单字调音高图做对比,分析变调的调型、调域、时长等特征。


四 台山话形态变调分析


4.1 形态变调与中古调类的关系

       台山话现有八个调类,每个调类的单字在词语中不同位置、表示不同词性时有若干种变调情况。根据每个变调的调型、调域、时长,将每个中古调类的变调分类,计算词语中该单字(以下将词语中的单字称为“例字”)的时长和音高平均值。按中古调类来源制作音高图,每一幅音高图包含该调类的本调和变调。虽然阴平与阴去今读合并,但为了观察其各自变调的异同,下文将阴平与阴去的音高图分开制作。具体如下:


       在上述九幅音高图中,实线表示男性发音人的音高曲线,虚线表示女性发音人的音高曲线,除标记的本调以外,其他都是该声调的变调。音高曲线呈现有上升、下降、曲折、高平四种变调调型。根据各调类的分布区域,可总结出各调类的本调及变调情况如下表:

       表格中“单字调”表示该调类作单字时的声调,“本调”“上升”“下降”“曲折”“高升”表示词语中该字的声调。“入声变调”来自有音无字的口语词如“□你们 (niak)”和已经无法分辨本调与变调的单字如“砵”“鹤”。

       结合音高图与表格,可以看出单字调与词语中的本调在调型上较为一致,但调域有差别。除阴平之外,其他调类的差别是:阳平22:32,阴上45:55,阳上21:31,阴去33:43,阳去31:42,上阴入44:55,下阴入32:44,阳入31:43。词语中的本调普遍比单字调要高,声调始端比单字调高一度,末端亦高一至两度或一致。在词语中,词首或词尾的音节会影响该例字的音高走向,调域的上升属于正常的变化范围,具体变化成因及模式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从变调类型来看,共有上升变调、下降变调、曲折变调和高平变调四类。阴平、阳平、阳上、阴去、阳去、阳入有上升变调,有24/34/35/45四类,都属于高升调型。从音高图可看出,除阳入的上升变调时长为0.1秒左右以外,其他几个上升变调的时长较为一致,大概都是0.25秒左右,这种情况符合入声调与非入声调的时长对比关系。从调域分布来看,虽然这个变调是高升调型,非入声的上升变调与阴上本调相似,但分布范围普遍低于阴上,并不重合。上升变调并不是在本调的结尾直接上升,而是从声调始端直接上升,或者先与本调重合一小段再上升,以及先在同一调域稍微下降再往上升,且变调始端和本调的始端相差不大。

       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下阴入、阳入都有下降变调,有32/41/42三类,都属于低降调型。从音高图可以看出,除入声的下降变调时长在0.1秒以内,其他几个下降变调的时长较为一致,大概都是0.1至0.2秒之间。从调域分布来看,阴平的下降变调、男性发音人的阳去下降变调与阳上的词语本调非常接近,阳平、阴去、女性发音人的阳去下降变调与阳去的词语本调非常接近或重合,下阴入与阳入的下降变调与入声变调一致,可认为它们的变调产生一个新的入声调类。

       除男性发音人以外,曲折变调的来源与下降变调的来源相同: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下阴入、阳入,且都是词语的最后一个字。从音高图可以看出,曲折变调的时长都比词语中本调和其他三个变调要长,如非入声的曲折变调都是0.25秒或更长;入声的达到0.15秒以上,两倍于本调和其他变调。曲折变调的下降部分所占时长普遍是这个调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曲折点都早于本调末端而出现,上升部分占大部分,且末端都在高调域4和5,高于上升变调。在录音过程中,两位发音人都表示以曲折变调结束的词语亦可以下降变调结束,但听感上感觉怪异。曲折变调与下降变调是否可以互相替换,是否来自同一词语,在下文听辨实验部分会有提及。

       高平变调来自阳平、阳上和下阴入。阳平和阳上的高平变调数量极少,只有“谁”“蟹”“处”三个字,“谁”“蟹”无论单字或在词语中都读为高平,与阴上调接近,疑为不规则演变。“处”仅在“处理”中读为高平,考虑到其在“处长”一词中读为下降调,将其归纳为高平变调。下阴入的高平变调数量稍多,且其调型、分布调域都和上阴入非常相似,都是分布在调域5的高平调。

      形态变调在四邑话中主要起区别意义的作用,用变调表示小称、亲属称谓、熟悉事物等口语称呼。以往研究都提到几种变调的历史变化层次,本文对此不作讨论,但对本调和变调的声调特征进行分析。

      结合单字调音高图,台山话各调类有以下特征:

      形态变调因强调小称、亲属称谓、熟悉事物等而来,承担区别以往称呼的辨义作用,声调需往非本调类所属调域发展。阴平、阳平、阳上、阴去、阳去、阳入都有[+中][-上升]的特征,变调如果往较高调域上升,就成为上升变调,接近分布最高的阴上调。阴平、阴去、阳去、下阴入、阳入都有[-低][-上升]的特征,变调如果往较低调域下降,就会成为下降变调;虽然阳平、阳去、下阴入、阳入都有[+下降]的特征,但其所在调域并不是五度标记法中最低的范围,仍有下降空间,下降变调的调值和调域更低,接近阳上本调和新的入声变调。只有本调没有变调的阴上和上阴入,都有[+高]的特征,这可能是其没有上升变调的元音,但为何没有下降变调和曲折变调,这两种变调的功能是否已由其他声调承担,有待进一步研究。同为入声的下阴入和阳入,分别承担了高升变调和上升变调两类功能,这当中是否有深层原因亦有待研究。


4.2变调时长与例字位置、调型特征、词性的关系

      形态变调来自不同的中古调类,例字在词语中的位置、词性是否对形态变调有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整理各形态变调的时长、在词语中的位置及词性个数如下表:

      结合前文的音高图及上表中的数据,从时长来看,不管是非入声还是入声,曲折变调时长最长,上升变调和高平变调次之,下降变调最短。这与调型特征、所处位置有关。从例字位置来看,这四种变调大部分处于词尾,下降变调中位于词首的例字个数大约是词尾的一半,曲折变调则仅处于词尾。在词语中,处于词尾的字往往比词首或词中间的字有更多的时长空间。承担辨义作用的形态变调以上升、下降、曲折、高平的形式变化,词尾位置为其提供更多变化空间。尤其是曲折变调,其时长之长,仅能由词尾承担,这也能解释为何在非入声与入声的形态变调中,曲折变调都仅在词尾出现。

       结合上文分析,上升变调主要来自于具有[+中][-上升]特征的中古调类。这些调类并不具有[+上升]的特征,向较高调域变化时需要克服[+中][-上升]两个特征,需要较长时间,使得上升变调比较长。另外,从上文音高图可知,上升变调并不是在本调的末尾直接上升到4或5的调域,而是直接上升、先与本调重合一小段再上升或先有少许下降再往上升,超过本调达到4或5的调域。这便可以解释为何上升变调所需时长较长且大部分例字位于词尾。

       下降变调时长比上升变调和高平变调短。从音高图可知,下降变调都是从3到4的调域之间直接下降到1或2调域,所需时长较短,并不完全依靠词尾的时长空间即可到达目标调域。因此下降变调在几个变调当中时长最短,在词首与词尾均有分布。

       曲折变调来源与下降变调相同,且同样有下降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曲折变调就是在下降变调的末尾直接上升。由前文分析可知,曲折变调的下降部分占整个声调时长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且下降部分所在调域普遍低于下降变调,再上升到4或5的调域,所需时长大于上升变调。尤其是在入声中,本调已无法承担曲折变调所需时长,因此曲折变调时长比入声本调更长。

       从词性分布来看,名词的形态变调个数最多,其次是人称,形容词与动词最少,这与以往研究提及的词性分布较为吻合。四邑话中形态变调主要表示小称、亲属称谓、熟悉事物等称呼,在这些称呼中占大多数的必然是名词及人称,因其在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率最高。一旦有形态变调辨义的需要,承担这个功能的必然是日常口语的名词、亲属称谓、熟悉事物的称呼。在这当中,又以词尾变调最为便捷。


五 形态变调的听辨实验


       前文提及本调与上升变调、下降变调与曲折变调的调型、时长关系。在这两组调型中,后者都不是单纯地从前者结束的地方直接上升,而是先下降再上升。至于在上升变调、下降变调与曲折变调中各部分如何承担辨义作用,本文用简单的听辨实验加以探讨。

       听辨实验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本文录音字表中包含形态变调的词语,采用两位发音人的原始录音。对照组有三组,第一组将这些形态变调的例字换为其对应中古调类的原调,称为甲组;第二组将上升变调的上升部分超出本调时长的部分剔除,称为乙组;第三组将曲折变调的上升部分剔除,称为丙组。将实验组与三个对照组的音频顺序打乱,播放给两位发音人听,同时展示音频对应的词语,并提供四个选项,让发音人选择最符合听感的选项:

       A.是这个词语  B.能听出是这个词语但感觉奇怪

       C.像其他词语  D.不知何物

      整理两位发音人对甲、乙、丙三个对照组的听感选项,将每组获选次数最多的选项记录成表格如下:

      表格显示,在对照组甲中,除入声的上升变调和高平变调外,其他变调换为本调时对听感辨别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将曲折变调换为本调时,女发音人认为其已不像原来的词语。将上升变调、下降变调、高平变调换为本调时,发音人认为这些词语接近广州话发音。在对照组乙中,上升变调末尾部分的消除对听感判别没有影响。在对照组丙中,两位发音人均表示没有上升部分的曲折变调近似下降变调,女发音人认为上升部分不可或缺。

      由听辨实验结果可知,除了调域较高的变调类型之外,其他变调对区别词义其关键作用。如果将变调换为本调,会影响发音人的判别,说明在台山话中形态变调的确承担了辨义作用。上升变调时长虽然大于本调,但时长因素影响不大。曲折变调与下降变调都来自于相同的中古调类,其上升部分对词义辨别影响不大,但其中一位发音人认为其不可或缺。实际上,本文作者在以往的调查和本次实验中也发现,除阴上和上阴入之外,台山话其他调类的单字及词语的声调末尾都有上升的现象。至于为何会有上升部分,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六 小结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对台山话形态变调涉及的词语、单字录音,提取音高、时长数据制作音高曲线图,归纳出台山话形态变调有上升变调、下降变调、曲折变调、高平变调四种类型,四者特征及发生条件为:

       上升变调:

a. 来源:阴平、阳平、阳上、阴去、阳去、阳入

b. 调型:全调上升,同一调域少许下降再上升

c. 调值:24/34/35/45

d. 平均时长:非入声0.237s,入声0.105s

e. 词性分布:名词最多,人称次之

f. 位置分布:主要词尾

g. 辨义部分:调型,全调上升部分

      

       下降变调:

a. 来源: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下阴入、阳入

b. 调型:下降

c. 调值:31/32/41/42

d. 平均时长:非入声0.139s,入声0.082s

e. 词性分布:名词最多,人称次之

f. 位置分布:词首词尾均有,前者个数约为后者一半

g. 辨义部分:调型,全调下降部分

    

      曲折变调:

a. 来源: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下阴入、阳入

b. 调型:曲折,先降后升

c. 调值:215/224/225/314/324/334/325/425

d. 平均时长:入声0.242s,非入声0.144s

e. 词性分布:名词最多,人称次之

f. 位置分布:词尾

g. 辨义部分:调型,全调曲折部分


      高平变调:

a. 来源:阳平、阳上、下阴入

b. 调型:高平

c. 调值:45/55

d. 平均时长:入声0.099s,非入声0.153s

e. 词性分布:名词最多,人称次之

f. 位置分布:词首及词尾

g. 辨义部分:调型,全调高平部分


       本文中的若干问题,如单字调与词语中本调的调型关系,单字和词语末尾声调上升的成因和词性分布,能作语素的单字在发音时被判别为本调还是变调的认知问题,词性分布是否对变调的调型、时长有影响,形态变调与单字调系统的关系等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陈锡梧. 1966.1.台山方言特殊变调初探. 中国语文. 34-36.

甘于恩. 2010.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 广州 : 暨南大学出版社.

吴宗济,林茂灿. 2014.实验语音学概要(增订版).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78-196.

李书娴. 2008.1.关于广州话阴去调和阳去调的听辨实验. 方言. 34-39.

邵慧君,甘于恩. 1999.广东四邑方言语音特点. 方言. 128-135.

谭雨田. 2011.10.广东四邑方言的小称变音:浅探历史分层. 粤语研究. 66-73.

汤翠兰. 1997.四邑方言声韵初探.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王力,钱淞生. 1950.台山方音. 岭南学报第十卷第二期. 67-104.

赵元任. 1951.台山语料. 台北史语所集刊. 277-328.

Don. A. 1884"The Llin-nen Variation of Cantonese". The China Review. 1884, 479-481.

ChengM.Teresa. 1973"The Phonology of Taisha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73, 269-290.

McCoyJohn. 1969 "The Phonology of Toi-Shan city -- a Chinese Dialect of KwangTung Province". 1969, 108-122.

Yue-Hashimoto, Anne O. 余霭芹 2005.The Dancun Dialect of Taishan台山淡村方言研究. 香港 : 香港城市大学语言咨询科学研究中心.

 

(原载《南方语言学》12辑,2017)



往期回顾

四邑话——一种粤化的混合方言

专论| 梁嘉莹、刘新中:基于大数据的粤方言阳江话(市区)声调实验研究

专论 | 珠海斗门话语音特点概说(丘金芳、高然)

编辑 | 蜗牛

审读 | 怡然

责编 | 老甘



苹果用户专用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