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前沿 | 詹伯慧、邵敬敏:《语言多维研究新视角》前言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语言多维研究新视角》

前言

詹伯慧\邵敬敏

              今年是2016年,为了庆祝暨南大学成立110周年,也为了回顾这十年我们文学院语言学科所走过的历程,我们计划再编撰一个续集,因为华文学院的应用语言学科已经突飞猛进,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次就不再收录他们的文章了,书名也改为《暨南大学语言学科论文精选》,共集得论文25篇。抚摸着这些稿件,我们未免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因为我们深深知道这十年不是平平常常的十年,是拼搏的十年,收获的十年。

         我们暨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科主要有三个团队构成:

《语言多维研究新视角》封面


       第一方阵是方言学

       暨南大学的汉语方言研究一直是暨大人文社会学科中的强项。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由詹伯慧教授创办,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汉语方言研究室。中心成立之时,正值暨南大学第一批攻读汉语方言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之时。当年全国首批获授博士学位的汉语方言博士生共5位,除中国社科院李荣教授培养的周磊博士外,其余四位就是暨大詹伯慧教授培养的伍巍、张晓山、邵宜和邵慧君博士。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的发展几经波折,期间曾经中断,2007年恢复运作。2008年5月,中心获批为第五批“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先由伍巍教授出任中心主任,后由甘于恩教授继任主任迄今,詹伯慧教授一直担任名誉主任。十多年来,中心以“夯实基础、谋求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以“立足广东,引领全国,走向国际”为目标,围绕“项目意识”“平台意识”“联合意识”“品牌意识”“应用意识”五个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各项科研活动。

       中心拥有一支长期活跃在汉语方言学界的学术团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就经常承担汉语方言的重大科研项目,以出色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的许多奖项,深受语言学界瞩目。教育部推荐的全国高校通用教材《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也是詹伯慧教授主编的,2011年,詹伯慧教授更获评为广东省首批16位优秀社会科学家之一。近几年,中心在组织力量申报国家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方面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一共承担了3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就有三项:詹伯慧教授的“汉语方言学大型辞书编纂的理论研究与数字化建设”(2013)、陈晓锦教授的“海外华人社区汉语方言与文化研究”(2014)和范俊军研究员“中国濒危语言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有四项:范俊军“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的理论体系、实践规程和技术准则研究”(2012)、甘于恩“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2013)、范俊军“中国语言生态监测理论及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以岭南地区为中心”(2013)、陈晓锦“美国华人社区汉语方言与文化研究”(2014)。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有三项:范俊军“五岭汉语方言和瑶语生态评估及双语接触研究”(2006)、陈晓锦“东南亚华人社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2007)、刘新中教授“粤方言语音特征的实验语音学研究”(2014)。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有一项:侯兴泉副教授“汉语方言分区语音特征的层级和主次研究”(2012)。已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为优秀,项目成果在语言学界和相关社会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

       近年中心出版了中心成员的研究成果《南方语言学丛书》8部,另有个人专著和主编著作(含教材)20部陆续问世。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在《中国语文》《方言》等权威期刊上有18篇,例如侯兴泉《论粤语和平话的从邪不分及其类型》(2012)、甘于恩、赵越《粤方言的完成体标记“休”及相关形式》(2013)、范俊军《仙岛语的语言系属和地位问题》(2015)等。

       中心与国内外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举办多种学术研讨会,主要有四大系列:“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粤方言国际研讨会”“中国濒危语言有声资源采录和立档技术高级讲习班”以及“广东汉语方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比较有影响的,例如“庆祝詹伯慧教授80华诞从教58周年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第十七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暨海外汉语方言专题讨论会”(2012)“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2013)“第三届中国地理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1届全国研讨会”(2015)等。还连续举办“中国濒危语言有声资源采录和立档技术高级讲习班”(已举办3期)、“岭南汉语方言研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地理语言学培训班”(已举办6届)、“南方语言学论坛”(已举办50多期)。

       中心还力求科研创新和体制改革,在岭南地区各高校,如韶关学院、湛江师院、嘉应学院、深圳大学、华侨大学、汕头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处设立了27个科研工作站。创办《南方语言学》半年刊,已出版10期,成为辐射全国、影响港澳台和海外汉学界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第二方阵是语法学

       语法学科也是我们暨南大学语言学科的强项,近年来语法研究出现好的势头,主要是研究思路比较清晰,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获得双丰收:

       第一,尽可能的把语法学与方言学结合起来,因此21世纪初邵敬敏教授申报了国家社科项目“汉语方言疑问范畴比较研究”,主持召开了“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并且出版论文选《汉语方言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项目结题后还出版了专著《汉语方言疑问范畴比较研究》,这就为整合语法与方言两大学科提供的新的契机。

       第二,发扬并拓展暨大独特的研究优势,在“语义语法研究”以及“语法学史研究”两方面有所突破,几年来出版的学术专著有二十种,主要有:邵敬敏《汉语语义语法论集》《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增订本)《汉语语法动态研究》《汉语追梦录》等,以及赵春利教授《现代汉语形名组合研究》与周娟副教授《现代汉语动量词与动词组合研究》,并且多项获奖。

       第三,紧紧抓住语言的应用研究。教材方面主要是修订《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即将出版;并编撰新教材《现代汉语通论简明本》《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等。同时借着获批“虚词研究”国家课题的东风,正在着手编撰一部新颖的研究型的《汉语虚词框架词典》,争取2018年出版。

       此外,该团队还编撰了十多本论文集,例如《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三)(四)(五)(六)(七)、《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30周年纪念文集》等。

       在学术论文方面,该团队也喜获丰收,发表有关论文200篇左右,其中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了19篇,核心期刊近百篇。例如邵敬敏的《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周芍合作)《“好”的话语功能分析》(朱晓亚合作)《“V一把”中V的泛化与“一把”的词汇化》《汉语框式结构说略》;赵春利《语气、情态与句子功能类型》(石定栩合作)赵春利《句末助词“吧”的分布验证与语义提取》(孙丽合作)等。

       语法团队人数虽不多,但全都承担了国家社科项目:邵敬敏“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的方法论创新及其实践”(2012)、赵春利“基于语义地图的句末助词多功能研究”(2013)以及周娟“汉语话语视角与视角标记研究”(2016)。还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的科研项目。例如暨南大学语法团队与南京大学合作承担国家语委重点项目“两岸(港澳台和大陆)语文状况和发展趋向比较研究”;邵敬敏的广东省重点项目“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2007);赵春利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言类型学的形名组合研究”(2012);周娟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汉语动量结构状补句位选择机制及跨语言比较”(2013)等。

       辛勤的劳动变为丰硕的成果。语法团队多次获得有关奖项。例如:邵敬敏、郑娟曼《“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2007年获第二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邵敬敏《汉语语义语法论集》2009年获广东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邵敬敏“连A也/都B”框式结构的争议及其框式化进程”2013年获国家教育部第六届优秀文科论文三等奖;邵敬敏2013年获暨南大学校长特别奖“杰出教学贡献奖”(全校唯一);邵敬敏2015年《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获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邵敬敏领衔《现代汉语》2007年获广东省精品课程称号;邵敬敏领衔《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2009年获暨南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称号。赵春利《现代汉语形名组合研究》2015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2015年入选“暨南杰出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此外,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入选“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年)以及“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2年),并荣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政府奖)。

       语法团队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主持或主办四大重要学术会议系列:

       一、“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常设秘书组,邵敬敏为总召集人,赵春利与周娟任秘书组组长,主持筹备工作,2003年在暨南大学举办第二届,以后连续举办:2005年在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在青海民族学院,2009年在香港理工大学,2011年在台湾高雄义守大学,2013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5年在浙江大学,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获得一致好评。

       二、“汉语语法南粤论坛”:由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主办,会长邵敬敏主持工作。本论坛以“现代汉语语法、方言语法、历史语法及其交叉研究”为主题,第一届于2006年在韶关学院,第二届于2008年在肇庆学院,第三届于2010年在澳门大学,第四届于2012年在嘉应学院,第五届于2014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第六届计划2016年底在深圳大学举行。这一论坛因其参会学者层次比较高,中心议题为现代汉语语法与方言语法、历史语法相结合,因此已经成为高层次的学术盛会。

       三、“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年会”。2009年在韩山师院,2011年在湛江师院,2013年在中山大学,2015年在华南理工大学隆重举行。

       四、“现代汉语教学研讨会”:2010年在暨南大学、2013在江苏昆山解放军外国语大学,2014在暨南大学,一共举办了三次。

       语法团队的目标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国际。数量不求多,质量要求高,努力建设一支精干有战斗力的群体。


       第三方阵是汉语史研究

       汉语史研究在暨南大学也是有优秀传统的。该团队既有从事古汉语研究的,也有从事近代汉语研究的,还有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可谓三剑合璧。

       一是古代汉语研究,王彦坤教授著作颇丰,尤其的字典词典编撰以及教材编写方面独占鳌头,前后出版了《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前四史生僻词语考释》《历代避讳字汇典》《文史文献检索教程》等,获得学界好评。他还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后期资助《南宋罗泌<路史>校注》(2014)。

       熊焰教授的专著有《于鬯〈春秋〉四传〈校书〉训诂研究》,近年来对“五四”前后文言文即现代文言文的语言特色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专题系列论文,填补了“五四”前后文言文语言研究的学术空白。

     二是近代汉语研究,曾昭聪教授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2009)、“明清民国方言辞书及其所录方言词研究”(2015),还承担了全国高校古委会“《清平山堂话本》校注”(2007)、“《土风录》校注”(2011)、“《谈征》校注”(2015)以及《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2015)等项目。

他笔耕不辍,勤奋好学,发表论文几十篇,代表作有《古汉语异形词与词语释义》(2013)等。近年出版的著作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研究史略》《汉语词汇训诂专题研究导论》《清平山堂话本校注》。其中《清平山堂话本校注》获中华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他还于2007年被评为南粵优秀教师。

       三是民族语言研究,班弨教授主攻壮语,主要论著有《论汉语中的台语底层》《壮语描写词汇学》《甘桑石刻文摹片及字符集》等。

       汉语史研究的品种比较齐全,成果也比较丰富,形成了互补互促的格局。



       暨南大学文学院从事语言学研究的教师并不多,全部加起来不到20位,但是这些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家精诚团结,在方言、语法和汉语史等方方面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本论文精选只是反映了同仁的部分成果。我们回顾历史,目的是展望未来。当前,暨南大学正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其中学科建设是关键。我们语言学科完全有信心,在今后十年里,决不故步自封,一定要更上一层楼。汉语要走向世界,汉语研究要登上国际舞台,这就需要我们排除一切干扰,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这本小书,既是汇报,也是鞭策;既是回顾,也是前瞻。我们相信,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我们更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暨南大学的语言学科是大有希望的。

 

(《语言多维研究新视角》,商务印书馆,2017年12月版,詹伯慧、邵敬敏主编,赵春利副主编)


本期编辑 / 谢方铤

本期审读 / 梁可莹

责任编辑 / 老   甘


往期回顾:

方言与歌谣(音频) | 李焕哲:认亲诗之一(陆丰青塘军话)

方言与美食(视频) | 谢方铤:龙头鱼

方言与动漫(视频)|广西方言擂台赛


欢迎关注/赞赏


长按关注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