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 | 彭小川:学习詹师,认真做人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学习詹师 认真做人

彭小川




     

       

       在恩师詹伯慧教授即将迎来其八十华诞以及从教五十八年的日子里,身为弟子的我不禁回忆起踏进师门以来的种种收获,饮水思源,感想良多。其中最想说的是,认真做人,认真做事,这是詹师身体力行践行的一条为人准则,也是他传给我们弟子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认真做学问,这是詹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

      1984年,我有幸成为詹老师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受业之初,詹老师便给我们布置了课外的学习任务:要求我们每位学生都要把《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几千字一一做成卡片,上面标明其音韵地位及普通话注音;指导我们广泛查阅搜集方言研究的文献,分类做文献索引;要求我们认真阅读大量的方言研究文献。为扩大我们的学术视野,詹老师拿出其珍藏的历史文献让我们复印下来学习并保存,这些文献包括赵元任先生1948年发表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上的《中山方音》,王力先生和钱凇生先生合著的先后于1949年和1950年发表在《岭南学报》上的《东莞方音》、《珠江三角洲方音总论》、《台山方音》等等;此外,詹老师还毫不吝啬地将他自存的美国、日本、台湾一些著名语言学家新出的论著让我们通读。这些研究成果,当时在国内是难以见得到的,相当珍贵。老师所做的这一切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踏进科学研究之门就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打基础,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来不得丝毫的急功近利。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着各种机遇,也充满着各种矛盾和诱惑,学术界也不例外地存在急功近利和浮躁虚假之风。詹老师早年给我们打下的踏实认真做学问之基础,让我们终身受益。在我们相继成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后,我们未敢忘记老师昔日的教诲,也一再告诫自己的学生,要认真打基础,认真做学问。


       

       认真做事,是詹老师以身作则为我们上的另一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为师之“事”。詹老师领着我们步入了语言研究这座殿堂,他不仅授予我们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十分注重传给我们终身受用的治学方法,培养我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他教导我们:“做学问要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这是首要的。”“触角要敏锐,要‘左顾右盼’,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扩大视野,不断深入,最后达到科学地阐明事实解决问题的高度。”他精心安排各门课程和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学术讲座,带领我们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鼓励我们多提问题。他还让我们参加他主持的广东省人文社科七五规划重点项目“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增强科研能力。为了帮助我们提高记音能力,也为了确保研究成果的准确性,詹老师和张日昇先生一起,不辞劳苦,马不停蹄一站又一站地带着我们到珠江三角洲各调查点做前期调查工作,听音、定音,共同讨论一些疑难问题。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逐渐入门了,能注意多思索发现问题、多提出并解决问题。后来,当我们站在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的讲台上之时,当我们课下指导硕士生、博士生之时,我都会有意识地像詹老师当年教导的那样,注意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多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詹老师的“事”不仅仅是教学培养学生,他还身兼数职,无论哪方面的工作,他都全情投入,认真对待。他悉心筹划成立了“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亲任中心主任,全力推动南方方言事业的发展;连续担任了数届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之职,为活跃广东省的语言研究,他殚精竭虑,组织各种活动,主办国际性或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坚持主持筹办两年一度的学会学术年会,为筹集经费而到处“化缘”,甚至到了七十多高龄还亲自带领有关人员熬夜赶编学会通讯;他曾先后担任数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认真调研,积极撰写提案,获优秀提案奖,真正做到不辱使命;担任广东省语委委员,他积极配合省语委开展各项社会语文工作,尤其是推普活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为师之“事”。詹老师领着我们步入了语言研究这座殿堂,他不仅授予我们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十分注重传给我们终身受用的治学方法,培养我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他教导我们:“做学问要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这是首要的。”“触角要敏锐,要‘左顾右盼’,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扩大视野,不断深入,最后达到科学地阐明事实解决问题的高度。”他精心安排各门课程和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学术讲座,带领我们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鼓励我们多提问题。他还让我们参加他主持的广东省人文社科七五规划重点项目“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增强科研能力。为了帮助我们提高记音能力,也为了确保研究成果的准确性,詹老师和张日昇先生一起,不辞劳苦,马不停蹄一站又一站地带着我们到珠江三角洲各调查点做前期调查工作,听音、定音,共同讨论一些疑难问题。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逐渐入门了,能注意多思索发现问题、多提出并解决问题。后来,当我们站在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的讲台上之时,当我们课下指导硕士生、博士生之时,我都会有意识地像詹老师当年教导的那样,注意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多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詹老师的“事”不仅仅是教学培养学生,他还身兼数职,无论哪方面的工作,他都全情投入,认真对待。他悉心筹划成立了“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亲任中心主任,全力推动南方方言事业的发展;连续担任了数届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之职,为活跃广东省的语言研究,他殚精竭虑,组织各种活动,主办国际性或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坚持主持筹办两年一度的学会学术年会,为筹集经费而到处“化缘”,甚至到了七十多高龄还亲自带领有关人员熬夜赶编学会通讯;他曾先后担任数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认真调研,积极撰写提案,获优秀提案奖,真正做到不辱使命;担任广东省语委委员,他积极配合省语委开展各项社会语文工作,尤其是推普活动……

      

        认真做学问,认真做事,源于认真做人。进入师门以来,詹老师便一直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这种认真做人的态度感染、影响着我们。作为学生,我们亲身感受到,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尤其是十年浩劫时的曾经的厄运,丝毫也不能夺去詹老师对生活所充满的激情。他始终抱着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精力旺盛,永不知疲倦。我们还亲眼看到,多年来,为了发展我省乃至我国的语言学事业,詹老师是怎样在患有眼疾最终一只眼睛失明的状况下,无怨无悔地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无私地作出巨大的奉献。如今,以近八十的高龄,詹老师还不顾辛劳,领衔主编汉语方言大辞典,老骥伏枥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我们明白,老师的这一切的一切均源于他对人生的一种执着的追求——为发展我国的语言学事业奋斗终生。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詹老师的这种认真做人认真做事的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显得何等珍贵,值得我们这些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学习一辈子啊!

        

      如今,我已办了退休手续,可手头上还带有十几位硕士生和博士生,在由詹老师一手创办的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也还承担有一定的任务。有詹老师为楷模,在余下的人生中,哪怕是将来全退下来了,认真做人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如今,我们的不少学生也已经有了学生,愿詹老师的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不负老师对我们的培育之恩!

(原载《田野春秋》,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山高水长


 

( 彭小川教授摄于广州雕塑公园)


往期回顾:

行走田野杂记 | 邵宜:忆詹伯慧先生二三事

                                          

                                           编辑|丹  颖

                                                                责编|老  甘


关注一下幸运的公众号,获得好运气

                                             

苹果用户赞赏




订阅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