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趣谈丨解密!客家人算人数时为何用“只”?[转发]

以往听过一个笑话,说是有一次人口普查,讲普通话的工作人员来入户调查,一个人在家的阿伯只好用“半咸淡”的普通话说

阿伯

我有两只小孩,大的那只工作了,讨了一只外江人;小的那只还在读书。

普查员听了阿伯的话表情相当复杂,忍不住问阿伯

您和您家小孩关系很不好吗?

普查员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阿伯没说错啊,工作人员怎么这么问呢?

其实,站在北方人的角度,客家话的量词使用比较奇怪,无论是人还是钱包,全都论“只”;无论是黄瓜还是狗,全都论“条”;无论是伞还是圆珠笔,全都用“枝”。

然而在客家话中,“只”是可以用来数人的,没有任何贬义。比如形容长得壮实的男子,客家人和广府人一样,都形容其“大只(隻)”。

除了“只”以外,客家活中还有其他不少独具特色的量词。

例:

普通话“撒泡尿”客家话叫“屙堆尿”。按理说,“堆”应该是用来衡量固体的,尿是液体,怎么是“一堆”呢?

首先,“堆”可以作为“積(“积”的繁体)”的同义词来理解,俗话说“堆山积海”;“積”又通“渍”,表示地面积水。其次,客属地区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尿”在城市化以前,作为一种最天然的肥料,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就像我们经常讲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诸多行当中,“买尿”曾是其中一个客家老行当,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梅城每天凌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有尿卖么”的吆喝声。“买尿”的人担着一担尿桶、一个长柄的尿杓到单位一般有固定人员或者走街窜巷去“买尿”,估计现在还有很多人对这个场景还记忆犹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有人在家里放尿缸,更看不到谁把自己家的尿拿去卖钱的事。客家人用“堆”来衡量“尿”,多少折射出尿也曾能够“堆金堆银”的往事吧。

类似地,“洗盆身”的说法也很有趣。谁都知道,除了婴孩外,现代人洗澡通常采用花洒淋浴的方式。但就在几十年前,无论谁“洗身”都还离不开盆和桶。这两种器具之中,客家人似乎更喜欢“盆”,常用“盆满钠满”寓指大赚特赚;而“桶”则多用于贬义词,如说人“半桶水”。所以,客家人用“盆”来衡量洗澡之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现在,“盆”的说法早已取代,传统的洗澡盆也和尿缸一样消失在大多数人的日常家庭生活之中,但是作为量词,“盆”依然存在,比如玩手机游戏时的“搞一盆”就是“玩一局”的意思。

【注明:转自“梅州电台新闻台”公众号】

往期回顾

1.方言趣谈(视频) | 安远老表

2.方言趣谈|张蓝心:从词汇看贵阳方言的前世今生

3.方言趣谈(音频) | 戴玉敏:南雄话之地方歇后语

4.方言趣谈丨【客家俗语】野猪门前过,屋下争食汤

本期编辑:杨   洋

本期审读:杨玉婷

责任编辑:老   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