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安全|李宇明:语言与国家安全为何相关?——李宇明教授序展明锋《国家语言安全漫谈》【转发】

语言资源快讯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转自“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



展明锋君之《国家语言安全漫谈》即将付梓,我有缘先读,且受作者之请,得码文于卷首,实属有幸。与明锋相识是在2010年,他由北京语言大学到北京市教委语言文字处挂职,我当时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任职,工作上有交集。2012年我调到北京语言大学工作,我们成了同事。平时谈工作,有相同的发展理念,有相似的人生激情,但却很少涉及语言文字问题。然而出乎意料,他竟然利用工作缝隙,广览故纸时文,写出七讲篇幅的长著。这的确让我“刮目相看”了!


语言与国家安全是个老问题,但是个新话题,是随着“非传统安全观”的兴起才引起关注。2010年,我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主持《语言与国家安全》专栏,发表了戴庆厦先生的《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王建勤先生的《美国“关键语言”战略与我国国家安全语言战略》、赵蓉晖教授的《国家安全视域的中国外语规划》和靳光瑾研究员的《语言文字信息化与国家安全》。2011年 4月,国家语委与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联合在扬州举办“语言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论坛。2015年,赵世举教授主编的《语言与国家》出版,这是国家语委指导下集数十位专家智慧而成的力作。2017年12月,上海举行“国家安全中的语言战略”高峰论坛。而今明锋的《国家语言安全漫谈》,用“漫谈”的方式把这些研究成果向社会传播,也可视为此领域的一件要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02期)《语言与国家安全》专栏目录网络截图

(图片来自网络

赵世举教授主编的《语言与国家》

语言与国家安全问题,不是展现智力的“学术游戏”,于国于学都属于“宏大叙事”。语言与国家安全相关,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语言问题可能引发社会冲突。

语言问题有两类:一类是导源于语言的语言问题,一类是导源于社会的语言问题。语言、宗教、民族是三大敏感地,许多社会问题都易借这三处敏感地爆发。语言问题多数都是复合型问题,当前最易引发语言问题的是:1.教育媒介语;2.官方语言的地位;3.个人语言权利保障;4.语言禁忌与语言歧视。


第二,语言能力涉及国家实力。

国家的根本安全是国家实力,个人的语言能力和国家的语言能力,都是国家软实力、硬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特别是语言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所催生的现代语言技术产品,更是国力的表现,是网络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未来的智慧时代,语言智慧产业将会构成国家力量的更大份额。


第三,语言可以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加工,对危害国家安全信息的有效收集、破译、反应等,都离不开语言与现代语言技术。一些国家已经把“语言”作为战备物资看待,一些国家曾经把语言作为战争密码,一些国家制定了“关键语言”战略。


我在2017年12月上海“国家安全中的语言战略”高峰论坛的总结中,曾提及14个与语言相关的安全问题,现在看来,仍需要关注:

  1.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的推广问题。这一问题表面上属于语言习得规划,其实牵涉到语言地位规划。语言地位规划是语言政策的核心,与政治的关系最为密切。语言地位规划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通过本体规划、习得规划、声誉规划等不断巩固。

  2. 民族地区多语种人才培养问题。特别是一些专业领域语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汉族的少数民族语言学习。

  3. 港澳台地区的语言认同问题。

  4. 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问题。全球治理,必须重视国际话语权问题。话语权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且需要一个话语体系来支撑。当然,国际话语权说到底是一个国际形象问题,我们能够在国际上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形象”问题。

  5. “一带一路”的语言问题。“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国家出行,需要语言先行。我国对“一带一路”的语言了解太少,掌握太少,还不能够用“一带一路”人民习惯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观念。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都需要“语言顺通”;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语言纽带的系连,需要语言钥匙打开一把一把“心锁”。

  6. 全球华人的语言传承及华人文化认同问题。很多华人社区重视华语教育,重视华人文化的传承,但也应看到许多华人传统区域,正在失去华语,失去华文。华文教育正在蜕变为“华语教育”,蜕变为第二语言教育。当华语不再作为社区交际语时,华语教育和华语传承该如何进行?这就是“华裔语”或“华语祖语”教育的问题了。

  7. 孔子学院的形象、功能及其发展问题。孔子学院已经是中国的一个品牌,应当得到支持。不过,树大招风,品牌有品牌的荣光,品牌有品牌的苦恼。孔子学院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比如,孔子学院的形象,包括对外形象和对内形象,都需要继续建构,有些地方甚至需要重构。孔子学院的功能究竟是什么?是语言传播还是文化传播?是主要传播历史文化还是当代中国?孔子学院有哪些发展的机遇和风险?

  8. 语言资源保护问题。语言资源的理念已经获得共识,但是现实中,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汉语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仍是一个大问题,语言资源的流逝依然严重。应当认识到,语言资源的流逝,不仅流逝着语言文化资源,而且也潜存着各种社会隐患,会因此诱发地方矛盾和民族矛盾。

  9. 网络语言及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问题。网络是个虚拟空间,如何过好虚拟语言生活,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和谐的语言生活,不仅是现实语言生活的善治目标,也是虚拟语言生活的善治目标。只有虚拟语言生活和谐了,才能真正实现网络安全,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走向世界,也许中国人是先从网络走向世界,而不是先从现实空间走向世界。

  10. 语言智能的发展及其引发的伦理学问题。语言智能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语言智能发展得如何,关系到国家的软硬实力,是“大安全”问题,是语言规划之必有篇章。此外,当智能机器人进入社会,与人类共处共事之后,马上会产生一系列伦理学问题。这些伦理学问题也会成为国家安全、乃至全球的安全问题。

  11. 普通话的规范使用和母语教育的问题。语言的规范使用决定着民族的文明程度,提升普通话使用的规范水平,根本措施有二:其一,做好学校的语言教育;其二,文学家、大众传媒、行政公文要起榜样作用。其中学校教育是更长远、更根本的。

  12. 语言与认同的问题。这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语言与认同有关系,但是语言认同究竟是哪个层面的认同?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还是国家认同?有时候把语言认同的功能看得强,有时候又把它的功能看得太弱。

  13. 语言意识。自古以来,我国就较为缺乏语言意识。史书很少记录古代汉家王朝如何与外族人说话,好像少数民族说的都是汉语。今天的社会语言意识,也还处在启蒙阶段,需要对社会启蒙。认识不到语言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就是最大的危机!

  14. 一些特殊词语。如方言是否可称为“X语”,如“母语、国语”等在当下语境中如何使用。这些词语用得不妥当,也会引发语言安全问题。


国家安全视域中的语言问题可能还有许多,上面列出的也不一定都合适,仅供参考。中国的语言规划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使命,因此应当也能够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和学术流派。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加强语言的国家安全意识,制定合适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努力提升个人和国家的语言能力,减少减缓语言矛盾和语言冲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序言到此,本该结束。但我还想说的是,明锋,作为一个曾在语言文字领域挂职的干部,十多年后还能披挂起来,执笔写如此前沿的话题。是什么在起作用?是使命,是素养,是功夫!

明锋还在《后记》中记下了他的写书体会:“研究和写作是一种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的自我调节运动,是对一个人自制力和体力脑力的考验与挑战,当然也是一个身心愉悦的体验和享受过程。”我欣赏这段文字,更愿意分享他的这种体验!


李宇明

2018年11月7日

戊戌年立冬之日

序于北京惧闲聊斋

本文转自“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公众号

往期回顾:

声音 | 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语言规划的五大任务

广东语言资源保护:策略与措施

语言资源快讯

编辑:唐嘉欣

审读:韩   玲

责编: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