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名研究 | 黎立夏:湘鄂赣交界处通城地名形成的规律与特征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10-27


通城县地处幕阜山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既有峻岭之险,又兼洞野之秀,域内溪河纵横,丘川交织,地形多样,土地肥沃,地貌奇异,风光秀丽,同时具有江南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且无强烈地震,海啸等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勤劳淳朴,安居乐业。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地名的灵魂。通城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其地名中可以反映当地的地形、物产、历史、宗教、风俗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和特征。所以说,通城地名是一座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文化宝库。它不但集人文、地理、物产于一体,而且有的地名古色古香,有的妙趣横生,更多的是,地名记述着悠久的史实或美好的传说。


01 

通城地名通名的特点及类型

地名一般由地理专名和地理通名两个部分组成。通名是指普遍存在的有明显共性的地理实体,如江、河、湖、海;专名是区别共性地理实体的特定名称。如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三者的通名为“江”,各自的专名分别为黑龙、松花和嫩。通名叫称,在地名中起定性的作用,能概括某一类地物的本质共性;专名叫名,在地名中起定位的作用,用指一个地理实体,为区分同类地物的专用词。

在通城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登记的区域和聚落类地名有近4000个,较为普遍使用的通名,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八大类:

(一)以陆地地形为通名。

这类通名有山、岭、仑、洞、垅、冲、塝、排、坳、坡、咀、埚、井、坑、坪、塅、畈等。在通城地名通名中用量仅次于宗族支派通名。根据其内涵和外延的近疏程度,分为以下6组分别介绍:

(1)山、岭,通城人即用指本义的山、岭,更多的用指坐落在高山或低丘依山傍岭而居的聚落,用指本义的山岭,如药姑山、黄龙山、黄岭(关刀镇域)、九岭等;将山、岭作通名指聚落的如大柱山(沙堆镇域)、七里山(麦市镇域)、石背岭(大坪乡域)、大坡岭(马港镇域)等。
(2)仑,通城方言读音与“林”同音,指通城人对山脊、山岭的俗称。用作通名,指聚落,指依山脊或傍山岭而居的地方。如猪婆仑(隽水镇域)、三台仑(麦市镇域)、坪头仑(塘湖镇域)。
(3)洞、垅、冲,通城人均用来指山两边山岭耸立,中间呈长弯形的山沟。所不同的是,洞多指高山深沟,垅、冲多指低丘间的山沟,且洞要比垅的长度大,洞、冲的长度在2千米以上,垅的长度多在200米以上。冲与洞、垅的区别在于,冲要比洞、垅的宽度小,冲的中间一般有平坦的通道,通道边伴有溪、沟。冲的两端都有出口。

用洞作通名,在通城有著名的十八洞:彭家洞、丁仙洞、欧贞洞(此三洞地处马港镇域),望湖洞、石马洞、狼荷洞、六亩洞(此四洞处塘湖镇域),张源洞、台源洞、黄泥洞(此三洞处关刀镇域),龙潭洞、守仙洞、青草洞(此三洞处四庄乡域),季山洞、锡山洞(此两洞处五里镇域),李婆洞、马料洞(此两洞处麦市镇域),桃源洞(处隽水镇域)。

用垅作通名,在通城相当普遍,如处隽水镇城区建成区域内的垅村有15个居民点,用垅作通名的有谌家垅、廖家垅、习家垅、鄢家垅。

用冲作通名的情况,也较多见。如隽水镇东港村21个居民点中,叫冲的有上荫冲、下荫冲。

(4)塝、排、坳、坡、咀等这些词在通城地名中用作通名,相近之处,是这些地方都与山或山坡有关联。

塝,指通城人对垅、畈两面傍山脚处坡度较大,比山脚地势高的山地的俗称;如大坪乡内冲瑶族村的大风塝、塘湖镇的土地塝、锡家塝、石南镇的邹家塝等。

棑,通城地名通名用指同木(竹)棑略高于水通一样,处山坡上的聚落地形略高于下方的山脚或山坡。如四庄乡清水村的24个居民点中有百租棑、孙家棑、油榨棑。

坳,通城地名通名指有道路通过的山岭分水之处。用坳作通名的如国营黄龙林场与湖南省交界的大坳、小坳及相距不远的都司坳、官墓坳等。又如沙堆镇瑶泉村23个居民点中用坳作通名的有谌背坳、但家坳、系马坳。

坡,用指后方靠山岭、前方空旷通达、坡度较缓的山地。用坡作通名的如:五里镇。相师村9个居民点中有斗谷坡、矛坡,五里镇墈上村19个居民点中有朱家坡、李树坡。

咀,指山体前端凸出的地形。用咀作通名的,如大坪乡易畈村12个居民点中有青毛咀、上岳家咀(若古咀)、下岳家咀,四庄乡况家村16个居民点中有陶家咀、况家咀、金家咀、向家咀。

(5)埚、井、坑作为通城地名的通名,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地势低洼的地形。不同之处在于,埚指三面或四面地势高,中间低凹的地形;井指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凹的地形,低凹的深度比埚要大;坑是指夹在山沟中的低凹地形,两面或三面临山岭。

用埚作专名用的比井、坑要多一些。如四庄乡华家村26个居民点中,以埚作通名的有石埚。老鸦埚、塘埚、回转埚、油榨埚。

用井作通名的如石南镇杨山村李家丼、塘湖镇的石丼、隽水镇柳峦村的麟丼等。

使用坑作通名,如关刀镇八燕村的江坑、大坪乡内冲瑶族村的兰家坑,金鸡坑,国营鹿角的林场石门洞村的羊角坑等。

(6)坪、塅、畈作为通城地名通名,相同处在于,他们同属于山区、丘陵区内的平坦地。不同处在于,他们之中,坪的面积小于塅、畈,塅的面积又小于畈。

以畈作通名的,如隽水镇阔田畈,位于菖蒲港下游两岸,地跨上阔、下阔两村,为全县面积的平坦地,面积大约8平方千米;沙堆畈次之,分布沙堆港两岸,地跨沙堆、华家等村,面积大约6平方千米。其他如北港镇的枫树畈、大坪乡来苏畈等。

以塅作通名的,比较有名的如塘湖镇的塘湖塅、胡家塅、大白塅、北港镇的方塅,面积均在1平方千米以上。

以坪作通名的地名,是以上这三个通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如马港镇踏水村瓦窑坪、枣树坪、塘湖镇荻田村擂鼓坪、阔田村枫树坪、魏家坪等。

(二)以陆地水系或水利设施为通名。

这类通名有港、溪、湾、塘、堤等。

用港、溪作通名最典型的有通城老幼皆知的“三溪”(云溪、石溪、大溪),“九港”(东港、北港、南港、左港、梅港、马港、松港、鲤港、石港)。

用湾作通名,指溪、港的拐弯部位,如五里镇大坪坳村居民点相公湾。又如石南镇仙姑村17个居民点中,以湾作通名的有鲁家湾、铁罗湾。

塘、堤等通名,均是水利设施,如大坪乡青山村16个居民点中,用塘作通名的有石马塘、水角塘、石南镇石南社区居民点观音堤。

(三)以宗族支派为通名。

这类通名有门、房、家、屋、姓氏等。

 门,是通城地名通名宗族支派类使用量最大的,一般指同姓氏分支所建的村落。

房,一般按兄弟排行而论,如沙堆镇沙堆村居民点罗家门、四庄乡小井村居民点通判门、隽水镇宝塔村居民点九房门等。

家、屋作为通名,在通城地名中占比很大。家,一般以姓氏为专名所带的尾称;屋,既指一个居民点的整个房屋,也可指单家独户的宅院。如四庄乡大源村21居民点,用家作通名的有4个如冲黄家、大屋罗家、大屋杨家、门泉罗家;用屋作通名的有塝上屋、港下屋、国爹屋、新屋、对门屋。

姓氏,多以两个姓氏组合而成一个名称,把先迁入的姓氏排前,后迁入的姓氏排后,如大坪乡杨部村居民点邹刘,系两姓于明洪武三年(1369)从江西迁入,以两姓氏为村庄名。

(四)以人工建筑物为通名。

这类通名有楼、亭、桥、堂、棚等。

楼,指两屋以上的房屋,如大坪乡药姑村12个居民点,以楼作通名的有栎家楼、朱家楼。又如隽水镇上阔村17个居民点中,以楼作通名的有禾楼、星楼、大楼。

亭,多指凉亭,即民间在交通要道之处修建、供路人短时间歇脚的建筑。人们在凉亭附近建房定居,便以亭为通名命村庄名,如塘湖镇狼荷村周家亭。

桥,多指桥梁,通城县溪港多,桥梁也多,如隽水镇桃源村60个居民点,以桥作通名的有十善桥、太平桥、安乐桥、神台桥。

堂,一般指用作宗族集会的祠堂、享堂,尔后演变民居,人们用其作通名命村庄名。

棚,为起始时使用的临时简易住所,或加工生产场所,如四庄乡纸棚村的居民点。纸棚,是明嘉靖年间沈姓刚迁入时从事造土纸搭建的简易棚式房屋,后以棚为通名命居民点纸棚,而后正用演变为生产大队、行政村名。

(五)以集市为通名。

这类通名有铺、市、店、场等。

铺,指小店铺,如饭铺,药铺,肉铺等。如大坪乡水口村29个居民点中,以铺为通名的有鞭铺、林家铺、糖铺、水口铺。石南镇牌合村31个居民点中,以铺为通名的有油榨铺、粉铺。

市,指集市,如麦市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宋、元时期因当地种花而命名花埠市;明清时期改种苧麻,改称麻埠市;民国时期因河床改道,居民改沙滩种麦,又改称麦市。又如五里镇锡山村有居民点十里市,因古时此地北距县城十华里并有几家小店铺而称十里市。

店,指店铺。以店作通名的有石南镇樊店村地片名樊家店、塘湖镇狼荷村域已消亡的居民点石店等。

(六)以所处地理位置为通名。

这类通名有有上、下、背、头、口。

上、下、背均指某一地与其他地方形成的方位,上、下分别指上方、下方,背指背后的那一面。如塘湖镇荻田村,32个居民点,以上、下或背作通名的有长屋脚下、下坳上、上坳上,汪家背;又如大坪乡花墩村23个居民点,以上作为通名的有半岭上、细坳上、大坳上;再如水口村29个居民点,以背作通名的有乌龟背、土地背。

头,指某种地形的顶端或尾端。用头作通名的,如大坪乡沙口村的居民点庚陂头,五里镇湾头村居民点下湾头等。

口,指呈口袋形状的地形。用口作通名的,如五里镇何家村居民点硃砂口、关刀镇新建村居民点银牙口。

(七)以宗教建筑物为通名。

有寺、庙、观、殿、庵、堂等。这些通名多数为居民在宗教建筑旁边建房而居,或直接将宗教建筑改为民居,以宗教建筑名命村落名。

(八)以手工业生产场地和农作物种植场所为通名。

一般有园、窑、,多指种植农作物的场所。

以园作通名如大坪乡栗坪村20个居民点,以园作通名的有平头园、野草园,还有农林村的菜园、石南镇石马村居民点下堡园。

以作通名如石南镇扬山村32个居民点,以为通名的有目鱼、礼门。


02

通城地名专名的特点和类型

(一)以姓氏作专名或专名组成成分

这类专名有几种情况:1.单独以姓氏作专名,如徐家(隽水镇东港村)、谢家(隽水镇桃源村);2.以姓氏搭配“家”字组成词组作专名,如左家桥(石南镇杨山村)、任家坳(马港镇松港村);3.在方位、地形等用词之后搭配姓氏组成专名,如上湾张家、下湾张家(塘湖镇狮子村)、石堰李家、老屋郑家(关刀镇八仙村)。经通城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统计,全县居民点类地名3500余个,其中以姓氏作专名或专名组成成分的有1200余个。通城县2014年人口中总计有姓氏190余个,有150个姓氏被用作地名首字(其中有极少数几个姓氏为古代居民姓氏):

二划:丁家岭(麦市天岳村)

三划:万家畈(隽水桃源村)、马家畈(四庄华家村)、门家(四庄大溪村)、孔家门口(马港马洞村)、习家场(麦市红石村)

四划:王家(隽水新塔社区)、邓家(隽水新塔社区)、毛公渡(隽水下阔村)、方头咀(北港雁门村)、车家楼(北港雁门村)、边家坳(沙堆村)、巴家(关刀杨家村)、文家屋(麦市长冲村)。

五划:皮家五房屋(隽水白沙社区)、艾家垅(隽水柳峦村)、甘冲岭(北港方塅村)、田家咀(隽水利和村)、冯家湾(北港大界村)、石家(北港桂家村)、白冲(北港岭源村)、皮家庄(四庄村)、叶家屋(四庄小井村)、兰家坑(大坪内冲村)、龙家(沙堆港背村)、卢家楼(沙堆坪坳)、左家桥(石南杨山村)

六划:李家塘(隽水白沙社区)、朱家(隽水柳峦村)、陈家坳(隽水上阔村)、阮家垅(隽水桃源村)、江家坡(北港雁门村)、乔家塝(北港雁门村)、孙家屋(北港贯青村)、许畈大屋(北港横冲村)、华家冲(四庄清水村)、毕家(马港潭下村)、向家(马港松港村)、任家坳(马港松港村)、刘家(塘湖雷吼村)

七划:张家屋(隽水白沙社区)、陆家冲(隽水新塔社区)、杜家(隽水柳峦村)、严家坳(隽水下阔村)、沈家(隽水下阔村)、汤家咀(北港大界村)、邹家坳(隽水利和村)、吴家(隽水油坊村)、何家坳(北港雁门村)、佘家垅(四庄华家村)、况家咀(四庄向家村)、冷家埚(四庄清水村)、宋家(四庄五花村)、尧家垅(大坪沙口村)、邱家畈(大坪花墩村)、余家庄(大坪达凤村)、苏家冲(大坪青山村)、陈细房(大坪杨部村)、杜家咀(沙堆村)、肖坊(沙堆大柱山村)、但家坳(沙堆瑶泉村)、花家楼(石南仙姑村)、闵家垅(关刀村)

八划:杨家饭铺(隽水白沙社区)、郑家(隽水古龙村)、林冲(隽水桃源村)、易家垅(北港庄前社区)、周家坡(北港大界村)、范家山(北港雁门村)、金家坑(北港雁门村)、罗家(四庄大溪村)、孟家冲(北港长青社区)、岳家(麦市天岳村)

九划:贺家屋(隽水白沙社区)、钟家屋(隽水旭红社区)、柳家冲(北港枫树村)、姜家冲(隽水宝塔村)、洪家(隽水上阔村)、娄家(四庄华家村)、胡家咀(隽水桃源村)、郭家垅(隽水油坊村)、骆家埚(四庄新联村)、姚家(四庄小井村)、赵家(四庄寺背村)、胡家祠堂(大坪内冲村)、骆家冲(大坪村)、祝家垅(大坪墨烟村)、晏家(大坪墨烟村)、钟家(马港踏水村)、侯家(关刀高冲村)

十划:徐家垅(隽水石泉村)、涂家(隽水柳峦村)、夏家亭(隽水桃源村)、陶佑屋(隽水油坊村)、聂家(北港沉山村)、桂家大屋(北港桂家村)、陶家咀(四庄向家村)、高家岭(大坪农林村)、柴家咀(大坪水口村)、续家屋(沙堆大柱山村)、唐家湾(马港白竹村)、钱家(石南牌合村)、康家岭(石南虎岩村)、海家塅(马港村)

十一划:续家(隽水旭红社区)、黄家(隽水新塔社区)、章家(隽水下阔村)、谌家垅(隽水古龙村)、袁家垅(北港庄前社区)、龚家(北港雁门村)、曹家咀(北港贯青村)、游家(马港丁仙村)、萧家岭(马港中塅村)

十二划:傅家峦(隽水白沙社区)、谢家屋(隽水旭红社区)、彭家岭(隽水旭红社区)、葛家屋(隽水桃源村)、程家(隽水桃源村)、鲁家(隽水利和村)、舒家坳(四庄华家村)、蒋家(四庄新联村)、曾家堤(大坪来苏村)、韩家岭(大坪韩岭村)、童家冲(马港村)

十三划:董家湾(四庄王花村)、雷贡坡(大坪花墩村)、詹家垅(沙堆瑶泉村)、简家(沙堆坪坳村)、蒯家咀(五里陈谷村)、辜家(圹湖社区)、漆家铺(隽水石泉村)

十四划:廖家棑上(隽水白沙社区)、谭家(隽水新塔社区)、鄢家垅(隽水古龙村)、熊家排(隽水桃源村)、漆家垅(北港贯青村)、漆家(大坪青山村)、蔡家咀(北港龙门村)

十五划:樊家垅(隽水白沙社区)、黎家冲(隽水新塔社区)、廖家冲(北港大界村)、潘家畈(北港岭源村)、藤家(四庄大溪村)、墨家山(马港高峰村)、颜家冲(塘湖镇南虹村)、燕家塅(四庄乡庙下村)

十七划:戴家畈(四庄大溪村)、赢家冲(塘湖镇白沙村)

十八划:魏家畈(北港雁门村)、瞿家(北港桂家村)

二十划:瀛家坡(大坪农林村)

(二)以人物名字作为专名。

通城地名中,用人物名字作为专名的非常普遍,其数量只次于姓氏类专名作为村落专名,一般村落的起始者,或者为该村落形成后有突出贡献者。如塘湖镇专名,即来源历史名人。塘湖是当地出生于明代,历任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26年巡抚的刘仕昌,字塘湖,因其自出生至当官、去世,都有很多传奇故事,在湘鄂赣边界地区很有名气,后人用其字号称当地行政区域及单位等。如石南镇牌合村31个居民点中,以人名作专名的有克全屋、超元屋、立高屋、石林屋、随川屋、金赞屋、儒聘屋、圣昌屋。

(三)以植物名作为专名。

通城地名专名中的植物,既有树木、楠竹,也有农作物,还有花、草、药材等,如隽水镇石泉村27个农村居民点中,以植物作为专名的有:麻地坡、竹家坳、株树屋、柏屋场。又如国有药姑林场8个居民点,以植物作为专名的有:桂竹源、芦坡、茅屋岭。

(四)以地形为专名。

通城是个山区县,境内山岭多,地形复杂,所以用地形作专名的现象也很多。如大坪乡是因该乡域内有一处面积较大的平坦地而得名大坪。后用于当地政区、非行政区域及各类单位专名。

大柱山村、堆山村、坪坳村都是因域内山岭、山坳而得专名。麦市镇土-里-村居民点三台仑,因村居后方有三座山峰平坦的山岭如同三个平台一样有序排列,而得专名。四庄乡四庄村有17个居民点,用地形作专名的有:塝上屋、虎形、咀上屋。以形状作专名的还有麦市镇鸡笼山、天门观、天门村、天门水库,国营鹿角山林场的石门洞村及其居民点羊角坑、塘湖镇狮子村的狮子山、关刀镇八燕村和大坪乡杨部村的燕窝、石南牌合村的虎形村、石马村的老虎冲等。

(五)两个专名组成复合地名。

如四庄乡清水村24个居民点,以两个专名组成一个地名的有:洞口史家、咀上金家、岭下吴家、石堰口上、新屋田家;四庄乡庙下村18个居民点,类似的专名有:福湾张家、港背张家、庙下口上、新屋张家。两地专名组合而成的复合地名,还出现区域的调整中。大坪乡南坪社区,于1987年由南山村、大坪村的各一部组合而成,即从两村村名中各取一字命社区名。

(六)以水体作专名。

通城域内比较有名的溪流有130多条,塘、堰、陂-等水利设施更多,以水体为专名也非常普遍。如通城县地域最大的乡镇马港镇,其专名则源自其域内的河流。相传东汉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率军进驻下隽,准备南征武陵,在今通城县马港镇域开凿河道疏通洪水,当地百姓为感谢他,用其姓命由他率军整治过的河道,后成为当地政区、非行政区域、单位的专名。通城域内著名的水体“三溪”“九港”普遍被用作区域、单位的专名。如大溪湿地公园和已撤销的大溪公社、云溪公社、石溪乡,以“九港”命政区名的有北港镇,其余“八港”均使用作行政村名。

(七)以生产和生活器具作为专名。

这类专名也比较多,如隽水镇、关刀镇交界处的马鞍山、关刀镇、塘湖镇交界处的汤罐山,国营黄龙林场境内的宝馨洞、塘湖镇狼荷村的居民点竹排碑,四庄乡上坪村居民点油榨屋、大坪乡坪山村居民点耙齿张家、其他地方还有如犁辕山、石猪槽、碓臼坡、碾米坳、桅杆屋、米筛泉、筲箕坡、撮箕埚、水桶埚、明镜坳、香壶坪、夜壶尖、高椅垅、摇窝坡、算盘山、棋盘墩、罗盘墩、铜鼓山、沉锣湾、铁炉冲、化钱冲、金钟洞、香炉石、独烛山、棺材山、喇叭屋、黄旗坳、白旗坳、伞把桥、钻头咀、白纸棚、白炭埚等。

(八)以职业和官衔作为专名。 

四庄乡小井村22个居民点,用职业和官衔作专名的有篾匠屋、通判门。还有如石南镇虎岩村的居民点帝将屋、隽水镇油坊村居民点雷公岭、隽水镇柳峦村居民点将踏屋、隽水镇银城社区居民小区帝景公寓、翰林花园、隽水镇和平社区的状元广场。

(九)以数字为专名或以数量词组成专名。

如隽水镇油坊村居民点乙房屋、麦市镇陈塅村居民点乙甲、石南牌合居民点二房屋、隽水镇油坊村三让屋、石泉村居民点三里塝、桃源村四方仑、四级站、五里镇五斗村、五里辉社区、五里镇相师村居民点六房、河家村居民点六峰屋、四庄乡小井村居民点十房屋、隽水镇桃源村居民点十善桥、五里镇锡山村居民点十里市、隽水镇九宫山和九宫庙桃源村居民点九房、古龙村居民点九房门等。又如隽水镇古龙村19个居民点,以数字命名的有四房、八字屋、九房,麦市镇七里村及七里山,关刀镇八仙畈,五里镇寺前村八景山,还有如塘湖镇南虹村33个居民点,用数字作专名的有:六房屋、七房屋、八房屋,塘湖镇石坪村23个居民点,用数字作专名的:一房、六房、十房、六亩洞、八仙台。

(十)以美好愿望或颂美的嘉名作为专名。

如石南镇码村居民点勤山湾、高志冲、赛公村居民点昌子坡、塘湖镇望湖村居民点普安堂、隽水镇桃源村居民点太平桥、麦市镇七里村居民点大吉昌、大坪乡达凤村居民点富家塘。

(十一)以宗教、神灵名作为专名

五里镇寺前村,四庄乡五花村25个居民点,用宗教建筑名作专名的有庙湾、庙前屋,大坪乡南山村居民点庙背屋,隽水镇雁塔社区居民点麟井(方言读音将“龙”读作“麟”),隽水镇石泉村居民点26个农村居民点,以神灵作专名的有泉井垅、庙前塘、灵官咀、雷打石,隽水桃源村居民点神台桥、石南镇仙姑村及居民点仙姑山、麦市镇花园村居民点仙人台、塘湖镇阔田村居民点道观、狼荷村居民点天主堂等,都是这类专名。

(十二)以方位词、地物、形状、规模类形容词作专名。

如大坪乡花墩村23个居民点,以此类词为专名的有:半岭上、横岭、细坳上、大坳上、小岭,该乡辉煌村28个居民点,此类词有新杨部街、下屋、新屋、高冲屋、烂泥冲、夹石屋、新来冲,该乡达凤村34个居民点,此类用词有曲堤铺、下达畈、上达畈、麻石坡、白屋、上马徐家、下马徐家、下屋卢家。


03 

通城地名显示的地域特征

地名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能反映当地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的地区特征。比较通城地名,可发现其主要体现了通城县以下地域特征。

(一)通城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共登记5000多个地名,其中坳、坡、咀、塆为名的占20%以上。这些地形词在通城地名中,既有通名,也有专名。既有政区、非行政区域名称,也有基础设施名,以其命作居民点名称更是普遍。此种现象,其实反映了通城县域内山岭众多,沟壑纵横的自然地形。
(二)通城地名中,以坪、塅、畈为名称的地名,约占总数的10%以上。同样,这些名称也涉及县域内的政区、非政区、基础设施居民点等各个类别。此种现象,反映了通城山岭间平坦之地众多,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
(三)通城以姓氏命地名的现象十分普遍。是为数最多的类别。据粗略统计,通城经第二次普查登记过的5000多个地名中,以姓氏为地名的有1200个以上,接近全县地名的四分之一。从这种现象中,不但可以看出,通城聚族而居的习惯势力非常牢固,还可以看出通城人有恋家族、恋家庭的习惯。正式因此,旧时的通城人只是不得已时才外出谋生。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南下打工潮时才有所改变。
(四)以店、铺、市和职业相关的词作为地名,显示了通城旧时商品生产和流通业比较发达,还反映了通城人古时即重视多业共同发展的生产习惯。这与东乡民间流传的“三个崽把两个崽学艺,三斗田把两斗田抿芋”的俗语相吻恰。
(五)以物产为名,一方面反映了通城适合各种动、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反映了旧时通城生产力较为发达。
(六)以宗教建筑的地名,即显示了各种教派在通城广为传播,也显示了通城地区信神礼佛的人数众多,宗教信仰深入人心。

通城地名反映出来的地域特点,除以上各方面以外,还应该着重说明的是,通过对通城地名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在通城这块土地上生存的悠久历史,以及这里的古人们具有的深重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明显看出古人在这里频繁迁徙的迹象以及特色方言现象。

例如麦市镇麦市村和塘湖镇阁壁村分别有一个有锡家坳、锡家塝的村庄。这两个村庄的第一个字“锡”字带一个“家”字,粗看好像“锡”字是一个姓氏,通城口语读它为入声“[ʃia⁵]”。其实这个字除指金属外,以其起头的名词还有一个锡伯族,之外还有赠与的意思。用这个字作村庄名并且用在“家”字之前,一般人难以理解,第一次地名普查,把他当作“易”字的白读音。但是通城方言“易”的白读音不是“[ʃia⁵]”而是“[ia⁵]”。在第二次地名普查中,通过反复调查和查找资料,我们才确定这两个村庄名称中的“锡”字代表的意思是赠与。可以想象得到,不是具有相当文化素质的人,绝对想不到用这样的字命村庄名。

再如关刀镇杨田村有一个名叫下畈由罗、吴合居的村庄,罗氏家谱记载“东晋三十一年,鄂南罗氏祖茂庆公(公元363-400年)分一子在此定居”;塘湖镇南虹村的有一个村庄叶廖家,《廖氏宗谱》载:古名药局坳,后周显德年间(公元955年)廖恕公第五代孙廖传(宗佰元)携子廖瑞,(字圣辉,公元947-970年)由今隽水镇余坊茹莱垅迁此定居,改称廖家。我们很容易推算到这两个村庄的罗姓、廖姓已经分别在当地居住了1600多年和1050年。如果不是人们注意家族的传承。不注重文化的传承,这1000多年以前的变化又从何读起呢?

总之,通城的每一个地名,都有一段古老的历史,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他们一个个看上去不令人起眼却都一个个都饱含地域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董玉梅.武汉老地名 : 历史的印章[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8。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刘保全、杨光浴、谢前明、李炳尧.地名调查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刘国斌、黎立夏.通城方言词典[M].长江出版社,2016。 
刘连安、阮文斌、高钰、胡洋.地名信息化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牛汝辰.名实新学——地名学理论思辨[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
牛汝辰.中国地名由来词典[M].北京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庞森权、刘静、田硕.地名标准编制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彭雪开.株洲古今地名源流考释[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3。     
覃凤余,林亦.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通城县志编纂委员会.通城县志[M].1985。      
王际桐.世界地名与民俗漫谈(亚洲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 出版社.2000。      
咸宁市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鄂南七县市地名志[M].内部资料,1982-1984。
徐雪英.宁波地名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於维诚.新疆地名与建制沿革[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5。     
曾步贤. 通城历史人物[M].长江出版社,2016。
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黎立夏,任职于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原载《南方语言学》14辑,2018

往期精彩回顾
地理语言学 | 岩田礼:汉语方言地理学——历史、现状与理论课题(一)【转发】
特稿 | 张振兴:鸿篇巨著 ,助力汉语方言学科的蓬勃发展
学术探论 | 陈燕辉:广东客方言亲属称谓“姐”“姊”探析


本期编辑 | 李   娟

本期审读 | 刘   凡

本期责编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语言资源快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