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探论 | 詹伯慧:粤语研究的当前课题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1-12-03

               

                     

粤语研究的当前课题

 

詹伯慧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提要:粤方言研究近二十多年来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对这种持续发展的繁荣景象,本文提出了今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一些想法:一、进一步做好填空补缺的调查研究工作,二、进一步深入开展粤语语法的研究,三、进一步开展粤语应用的研究,四、进行粤语历史及粤语与周边语言(方言)关系的研究,五、加强粤方言研究队伍建设,创办粤语研究刊物。
关键词:粤方言;填空补缺;语法研究;历史研究;队伍和刊物 



      

粤语研究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取得了堪称突飞猛进的进展。二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无论是深度或广度,数量或质量,都呈现出不断登上新台阶,不断创造新辉煌的良好势头。我在四年前的第七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香港大学,1999)上曾经作过一次“回顾与展望”(见《第七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在前年于广州暨南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上,我又以《历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的回顾》为题回顾了自从198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首届粤方言国际研讨会以来连续八届研讨会的情况。这些都恍惚还是昨日的事,可一晃好几年就过去了。如今咱们第三次汇集到澳门来,这又是第九届粤方言研究者的盛会了。旧雨新知欢聚一堂,面对粤语研究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我想大家心里一定都会有许多关于如何进一步开展粤语研究的想法。在这里,我把近期脑子里对粤语研究工作的一些想法说一说,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听听朋友们的回应,让咱们共同针对粤语研究的现实,来切磋今后如何继续保持粤语研究的良好势头,如何进一步开拓粤语研究的新领域,如何解决粤方言研究中接触到的各种问题,使我们的粤方言研究能够持续繁荣下去。

 


      

  依个人的管见,当前粤语的研究,宜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 进一步做好填空补缺的调查研究工作

尽管粤语调查研究的涵盖面日益扩大,但毋庸置疑,迄今为止仍有少数纯粤语区和非纯粤语区未有人调查过,例如粤西和粤北的某些地区和桂南的某些地区。其实这个问题在上两届的研讨会上我们都呼吁过,引起过大家的关注。正如近十多年我们在粤语研究中着力扭转以往只关注语音的调查而忽略词汇语法调查的局面一样,近几年我们一再提出不能只注意珠江三角洲“大本营”的粤语调查而必须把粤语调查研究的触角伸向那些少人过问的粤语地区,不这样我们就难以把握粤语的全局。我们注意到,这两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粤西南的粤语和桂东南的粤语都有粤语学者在染指了。我们暨大的陈晓锦教授连续几年带领研究生深入桂东南一些粤语地区进行调查,前几天她在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的学术研讨会上(2003,12,15-18,梅州)宣读了题为《广西北海粤语的名词词缀》的论文,而这次提交第九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的论文是《广西玉林七个粤方言点语音特点概述》,说明她和她的弟子们对桂东南粤语的调查研究已经结出了果实。华南师范大学邵慧君博士近期的科研项目题为《湛江地区粤语和客家话接触研究》,已经多次深入粤西茂名、化州等地调查当地的粤语和客家话的情况。广西方面语言学者近期正大力开展广西平话的调查研究,其中必然也会对广西粤语进行一些调查。香港方面近几年由张双庆教授领衔的香港新界方言调查已经结出了硕果,由香港商务印书馆于2003年10月出版了《香港新界方言》一书,让我们对整个香港特区包括粤语和客家话在内的语言面貌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上面略举粤语调查研究中带有填空补缺性质的几个项目,说明这一工作已经呈现好的势头,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总的来说,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精力来继续努力,只有到了两广及港澳地区的粤语都有了全面而不遗漏的方言调查,我们才有可能编写出跨省份、跨地区的,堪称完整准确反映粤方言整体面貌的著作来,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着手绘制科学准确的粤方言地图。

   

2. 进一步深入开展粤语语法的研究

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近十多年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北方到南方,在汉语语法学界大力贯彻朱德熙先生生前倡导的“标准语语法——方言语法——历史语法”三结合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一批方言语法研究的论文和专著陆续问世,其中专著就有20多部,都是1991年以后才出版的。我在《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2003,4,11-14,暨南大学)一文中曾经作过粗略的统计,这仅有的二十多部汉语方言语法专著中,有官话系方言的,有吴语系方言的,有湘语系方言的,有客赣语系方言的,有闽语系方言的,可就没有一本是粤语系方言的。尽管我们在书店的可以不时见到粤方言的新书上架,但大多是供粤语学习者用的工具书和教材,偶有一两本带点研究性的粤语著作出现,也都是非粤音即粤词,属于研究粤语语法的,压根儿就不见踪影。可以说,打从张洪年教授三十年前的名著《香港粤语语法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2 )出版以来,单篇的粤方言语法研究论文常有发表,我们历届的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也发表过相当数量的语法研究文章。但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今年夏天,我的学生方小燕博士把博士论文的部分章节修订补充后出版了《广州方言句末语气助词》一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才算打破了粤语语法研究三十年未见专著的局面。由此可见,在当前的粤语研究中,非加大语法研究的力度不可。进一步加强各粤方言点的语法调查,进一步深挖粤方言的语法特点,更全面地揭示粤方言的语法面貌,无疑是推动粤语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

      

 3. 进一步开展粤语应用的研究

就方言的应用功能而言,在汉语各大方言中,粤语无疑是最为突出的。没有那一种汉语方言,其社会应用的广泛性能与粤方言相比拟。尽管在全国范围内,粤语通行的地域远不及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大北方话(官话)方言,也不见得比吴、闽、客家等方言大多少,但从语言的实际应用看,粤语在海外华人社区的广泛使用,在国外汉语教学中的备受青睐,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粤语口语有着大量“入文”的现象,这也是其他任何一种汉语方言都不具有的。方言一旦进入书面语,其应用范围必然大大扩张。港澳地区数以百计的中小学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粤语作为教学用语,粤语在港澳七百多万人民中是社会通用的第一交际语,这跟其他方言地区方言除个别词语外一般不入文,学校教学语言一般不用方言的情况明显不同。粤语这种特殊的社会应用现象使我们的粤语研究工作不能不多多关注粤语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拿粤语的读音来说,港澳地区的中小学老师常为同一个汉字的粤语读音存在分歧而感到困惑,为此,正音问题也就成为粤语应用中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粤语研究者的关注。大家知道,我们一批粤港澳的粤语研究者有感于粤语正音工作的迫切性,便在十多年前(1990)组织起一个粤语审音的机构,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对粤语常用字(词)典中同一个字(词)注音有别的进行了认真的审订,随后以审音的结果为依据编写了一本《广州話正音字典》于去年出版问世。据出版社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本正音字典很受欢迎,初版8000册不到一年便售罄,现在正在重印,以应社会急需。粤语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当然不只是正音的问题。粤语口语“入文”以后方言用字问题也显得十分突出。需要我们来共同研究。去年(2002) 春天香港理工大学在张群显、包睿舜(Robert Bauer)两位学者的倡议下举行了一次“汉语方言书写国际研讨会”(2002,6,21-22),其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粤语口语“入文”后的书写问题。他们两位多年研究粤语书写问题已经有了成果,出版了名为《以汉字写粤语》的专著(《中国语言学报》(JCL)Monogragh Series Number18,Berkeley,UC)。书中列出的粤语用字竟达1095个,这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么多的方言用字,使用起来会不会有欠妥之处?要不要在规范方面做点工作?这当然也是粤语应用中的问题。此外,还有粤语教材的编写问题,粤语注音方案的选用问题,等等,也都大有文章可做。张振兴教授日前在我们广东中国语言学会学术年会上做了题为《粤方言与粤语地名》的讲演,列举了粤语地区许多富有特色地名用字中值得研究的字音字形问题,对我们研究粤语的应用很有启发。我常常对香港一些地名的读音感到困惑,为什么“湾仔”、“荃湾”、“柴湾”、“筲箕湾”的“湾”读阴平,而“长沙湾”、“铜锣湾”的“湾”却读成阳平?名从主人,这主人的读音是如何考虑的。还有一个地名的写法与拼音问题:一个无人不知的“旺角”,拼成英文却不是粤语的Wongkok而是Mongkok, 是不是原先此地是“望角”,因而拼写英文时就用Mongkok 呢?把“望”改为“旺”,也许多少还含有社会心理上的因素。总之,进入到应用语言学的范畴,粤语的研究天地十分宽阔,值得探讨的问题俯拾即是,我们没有理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4.进行粤语历史及粤语与周边语言(方言)关系的研究
汉语各大方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粤语作为一种具有较多独特个性的汉语方言,必有其内部原因及外部原因。把粤语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粤语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周边方言(语言)的关系研究好,我们对粤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众多特征,对粤语内部的复杂性就有可能认识得比较清晰。
方言接触,方言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汉语方言研究中难度较大的课题,吴闽方言的关系、闽客方言的关系等都有过一些有份量的专论发表,也有过一些不同观点的交锋。可是,迄今我们还没有见到过有关论述粤语与其他方言关系的文章。就连同处广东省内粤闽客三大方言间的关系如何,我们明知存在着强势方言必然向弱势方言渗透的现象,却始终没有看到论述这方面问题的论文发表。近几年来方言学界对广西平话问题的讨论相当热烈,其中核心的问题正是广西平话与广西粤语的关系问题。该不该让平话独立成为汉语的一大方言区,关键就在于必须全面深入考察,比较广西平话与广西粤语间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只有把粤语与平话的关系弄清楚了,才能摆正广西平话在汉语方言区划中的地位。关于粤语形成的历史,无疑应是粤语研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自然也应是当前粤语研究的重要一章。据悉张洪年教授近期正在致力于粤语早期文献的整理研究,这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从早期韵书入手,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粤语的历史面貌,为粤语发展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我们期待着张洪年教授的研究早结硕果。记得我们粤语界的老朋友李新魁教授生前就十分关注粤语历史的研究,发表过几篇很有价值的论文,可惜英年早逝,实在是我们粤语学界一大损失!
  
5.加强粤方言研究队伍建设,创办粤语研究刊物
应该肯定,我们粤方言研究的队伍是一支具有较大潜力、充满勃勃生机的队伍。打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以来,我们在每一届研讨会上都看到不少新鲜的面孔,说明我们的队伍是在不断壮大,这是很令人欣喜的事。事在人为,没有足够的研究力量,没有日益壮大的学术队伍,我们的粤语研究就无法保证其持续发展与持续繁荣,更谈不上不断攀登新的学术高峰了。我们曾经作过粗略的统计,经常活跃于粤语研究领域中的学人中,能够积极参加每一次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能够经常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粤方言研究文章的,大约不会超过150人。这当然不包括那些只是经常运用粤语却没有对粤语进行研究,没有发表过有关粤语文章的人,如一般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倘若这支150人的队伍,大家都能坚持进行粤语研究,我们每年的研究成果肯定大为可观。当前如果要保持这支队伍充沛的活力,一定要多多组织学术活动,像现在这样两年一届的研讨会,可以说是最为集中、最有效果的学术交流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还得创造条件,为大家提供发表研究成果、交流研究心得的园地,这就需要考虑创办一份粤语研究的专业性刊物。这次会议前夕,澳门的几位粤语研究学者已经组织起一个澳门粤方言学会,并且计划创办一份粤语研究刊物,这真是一件好事。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支持这份刊物,和澳门同道一起同心协力,把刊物办好。
凡事贵在有恒,我们的粤方言研讨会从1987年以来能连续不断地举办到现在的第九届,正是有恒的具体体现。后年第十届研讨会是我们大家坚持有恒的第二十年。我建议,就把这第十届研讨会放到举行首届研讨会的香港中文大学来开,同时具有庆祝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举办二十周年的意义。我想,这次到会的香港中大的同道,一定会乐意接受这一光荣任务,把第十届研讨会组织好。到那时,我们刚才提到的粤方言研究刊物也已经出版多期了。有了不断壮大的研究力量,有了日渐成熟的学术刊物,有了持之以恒的学术研讨活动,我们的粤方言研究也就必然会蒸蒸日上,持续繁荣。

(本文提交第九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2003年12月22—23日,澳门],发表于《方言》2007年第3期193-196页,后收入甘于恩主编《田野春秋》,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往期精选


专访 | 詹伯慧:我的语言学之路(上)

专访 | 詹伯慧:我的语言学之路(下)

学术探论|詹伯慧、张日昇:珠江三角洲粤方言的常用词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编辑:宋依琳

审读:刘若书

责编:老  甘

投稿邮箱:jnufuzx@163.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