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 | 甘于恩、陈敏华:论广东粤方言的声调格局(下)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2-12-2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续上期)

伍、勾漏片的声调格局

5.1 勾漏片的声调格局  

在《现代汉语方言》(詹伯慧 1981)中,广东粤语的分片只有“粤海系”、“四邑系”、“高雷系”,无勾漏片。勾漏片的析出,首见于《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但分片的标准是“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的送气情况”,与声调类别没有太大关涉。 


表4:勾漏片调类及声调情况表

1.勾漏片调类的大局与广府片一致,为9个,但有的点阳上与阳去合并(如广宁2点),仅余8个,但这种合并同样发生在广府片或其他方言片中,并非勾漏片的调类特点;5.2  勾漏片声调格局的特点

2.勾漏片的阳平和阳去比较有特色,或者阳平为上扬调(有的点上扬后有降势),或者阳去为上扬调,郁南(千官)这两方面皆不具备,整个声调格局与广府片无异;

3.与阳调类的表现对应,勾漏片的阴上和阴去也有特色,广府的阴上为-降/-平调(一般为35),阴去为+平调,而勾漏片的阴上为+降/+平型,阴去为-平调型。刚好跟广府相反。当然,也有的点与广州话一样,体现出较强的广府片特征;

4.除了平、降、升三种调型外,勾漏片不少点有较为复杂的调型(曲折调),在封开、怀集、德庆诸点,皆有发现。


陆、吴化片的声调格局

6.1  吴化片的声调格局

吴化片的划分在学术界比较有争议,《广东粤方言概要》只有“高雷片”(“高”指高州,“雷”指雷州半岛,即湛江市所辖区域),《广东的方言》则称为“高廉片”(“高”指高州,“廉”指廉江)。这两片皆涵盖本文的“吴化片”。“吴化片”的分出,见于《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标准是“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的送气情况”,“吴化片一般都送气”。《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吴化片”包括吴川、化州、湛江3个县市。

但是,从前面2.1和2.2的论述可知,吴川、湛江的粤语并非皆属吴化片,梅菉白话、湛江市区(赤坎)都应归广府片,当然是与这2点古浊音声母的读法同于广州话有关,还有重要的一点即它们的声调格局与广府片方言相同。

以下是吴化片各点的本调情况:


表5:吴化片调类及声调情况表

1. 吴化片比较突出的特点在阳平,与广府片低平或低降相比,吴化片的阳平表现为-低平或-低降的特征,吴阳、坡头是中高平,化州各点则为低升;6.2  吴化片声调格局的特点  

2. 化州各点的古浊上与阳平合流,这在粤语中甚罕见,但吴川、湛江(坡头)无此特点,也许可以据此在吴化片中分出“化州小片”,不合的吴川、坡头可称为“吴坡小片”;

3. 吴坡小片的声调格局是部分“阴高阳低”,部分“阴低阳高”,具体是:平、上为“阴高阳低”,去、入则是“阴低阳高”(阴去11、阳去22;中入1、阳入2),原因待查;化州小片的声调格局是“阴高阳低”,同于广府片。


柒、讨论

      总结以上六个部分,这里进行一些讨论。我们发现:

1、整个粤语的声调格局以8-9个为多,一般是按声母清浊分为阴、阳两类,不少方言点还分出中入,中入一般亦属于阴调类。如果不考虑入声韵尾的不同,广州话阴入的音高相当于阴平,中入的音高相当于阴去,阳入的音高相当于阳去,则实际上只有6个调位,多数粤语亦有这种对应关系,但对应的调类有所差别,如台山话阴入对应于阴上,中入对应阴平去,阳入对应阳平。尽管对应的类有所差别,然这种阴-阴、阳-阳的对应格局是基本一样的。

2、粤语的声调(本调)格局有两大类:一是如广府、四邑、勾漏的阴高阳低型;另一是如两阳的阴低阳高型(四邑话的新会司前方言亦如此);吴化片大致与广府片一致,但吴坡小片的声调格局是部分“阴高阳低”,部分“阴低阳高”,可能有其它因素影响。

3、广府片不少粤语的阴平有2个调值,一个为高降,为高平,有人(李新魁、黄家教、施其生、麦耘、陈定方 1995)倾向于分为2个声调:上阴平(高降)和下阴平(高平)。但从演化语言学角度看,上阴平是本调,下阴平则是形态变调(粤语的形态变调拟另文讨论),其突出功能为表词性差别(名词)或小称,如广州话的“蚊”、“(二)奶”、“包”(名词)。在上下阴平的竞争中,下阴平接近胜出,这种趋势在城市方言或新派方言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如香港、澳门、韶关、连州以及不少县城粤语只有高平调的阴平,而乡镇粤语的阴平更多读为高降调。

4、一旦下阴平(高平调)从形态变调扩散到本来为上阴平的“地盘”,也就是说,某些本应读为上阴平的音节,在下阴平的带动下,亦读成下阴平,这时调类合并与分化便同步进行。从音节数来说,为下阴平侵入上阴平的读法,部分上阴平字合并到下阴平里边了。但是,这种合并并未完成,还有部分上阴平(高降)仍然保留原来的调值,因此,假如合并停止,或者上阴平的调读可以抗拒下阴平的同化,使得两种调值凝固为两个调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承认阴平已经分化为两类。这就是目前我们在顺德(陈村)话看到的情景(甘于恩、吴芳 2007),估计珠三角不少方言有类似陈村话的情形,但具体数目有多少,到底以哪种趋势(合并抑或分化)为主,尚待研究。

5、广府片中的东莞2点基本遵循“阴高阳低”的声调格局,但东莞常平阴去为33,阳去为42,中入为13,阳入为3,似与此有点扞格。类似情景我们在吴坡小片中亦可见到,也许从方言接触的角度可以解读之。

6、浊上是一个容易跑掉的类别,粤语的浊上亦如此,其走向有四:一是与阴上合并,如澳门(市区)、中山(石岐)、珠海(前山)、连州、韶关(市区)、南海(九江)、佛冈(石角)等点,两阳各点亦如此,阴阳上合流是粤语的大势;二是与阳去合流,如恩平(江洲);三是与阳平合流,吴化片有多点表现为这一特点;四是与阴平合流,主要反映在四邑片的一些点,如江门江海、中山古镇皆如此,四邑片不少点(如台山、开平)的浊上字也部分与阴平合流,如“染”、“你”(单数)等。但总起来说,粤语浊上跑到阴调类(阴上、阴平)占据多数,跑到阳调类的为少数。

7、从阴去、阳去的分合关系看,多数粤语从分,从合(即只有一个去声,阴阳去合流)的点有:东莞(莞城)、高明(明城)、中山(石岐)、珠海(前山),都集中在广府片。四邑片虽然只有一个去声,但阴去与阴平合为阴平去,去声调为阳去类,实际上还是二分的。

8、粤语的所谓“本调”中可能叠置一些变调形式,如广州话的55(阴平)、35(阴上),四邑话的11(阳上)、55(阴上),需要予以细心剥离。

9、声调往往是大区方言、方言片之间重要的区别特征,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声母和韵母。但由于声调的区别性特征不易提取,故在方言分区时常被忽略。必须提倡在方言分区时引入声调要素,做过细的分类和研究,使分区研究建立在详实的语料基础上,从而具有更强的理论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陈卫强2012: 广州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 陈云龙2012: 粤西濒危方言马兰话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3]甘于恩、容慧华2008:广东两阳粤语语音特点概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2卷2期。

[4]甘于恩、吴芳 2007:广东顺德(陈村)话调查纪略。粤语研究,2期。

[5] 李新魁、黄家教、施其生、麦耘、陈定方 1995:广州方言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6] 邵慧君 2005:广东茂名粤语小称综论。方言,4期。

[7] 邵慧君、甘于恩 1999:广东四邑方言语音特点。方言,2期。

[8] 汤翠兰2004:广东新会司前话的音韵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 姚玉敏 2010:也谈早期粤语中的变调现象。方言,第1期。

[10] 袁家骅等 1989: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1] 詹伯慧、张日昇主编 1987:珠江三角洲方言字音对照。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2] 詹伯慧 1981:现代汉语方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3] 詹伯慧、甘于恩等 2002:广东粤方言概要。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1987: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

(原载《南方语言学》第17辑,甘于恩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年第一版)


   

本期作者:王鑫杰

本期审读:燕妮

责任编辑:甘于恩

往期精彩回顾:

特稿 | 甘于恩、陈敏华:论广东粤方言的声调格局(上)

特稿 | 侯兴泉、吴南开:粤方言字词规范研究概况

资料 | 甘于恩:《粤语与文化研究参考书目》凡例

学人 | 张日昇:《粤方言研究书目》序

地理语言学 | 甘于恩:《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理论价值及相关问题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