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民俗(音频)|杨治遥:荆溪盛事(福建漳州南靖话)

语言资源快讯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1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一. “荆溪十六艺,璧溪二十迎土地。”

“南靖县金山镇璧溪社自古以来叫璧溪,璧为白璧之璧,溪为坑之雅称,故叫做璧坑。由于闽南方言“璧坑”与“鳖坑”谐音,所以后人又把璧溪叫做鳖坑。璧溪社的东、南、西三面山峦重叠,群峰高耸……好像一只潜藏在坑底的大鳖。据此大家把璧溪叫做鳖坑,既有谐音的由来,又有形象的依据。”





“相传,金山镇荆溪吴氏与鳖坑的吴氏原是甥舅关系。以前,正月十六,荆溪的外甥要到马公村看望母舅,到正月二十,马公村的母舅则回访到外甥家串门。这项传统沿袭下来,变成了每年正月十六白天,荆溪吴氏龙艺队巡游到马公村。4天后的正月二十,马公村及周边各村持火把巡游到荆溪以示回访。在这两个日子里,巡游的人们会请出村里供奉的土地公及神明一同出巡,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一年来的丰收喜悦和对新年的期盼。”


“荆溪舞龙和正月廿夜的“火把节”,开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马公火烛,用石竹制造而成,全长约一丈五尺,而数支大火烛以四根石竹结成骨干,下端为手持部分,上部为笔峰形骨架,糊上栏杆、亭台、花鸟等物,顶端结一根火烛。既高又重,不能用抬,由一人双手擎起,每行走五六十步即停息轮替。”(以上内容摘自吴火燃《鹅髻寻踪》,有删改。)



二. 龙腾虎跃歌盛世


舞龙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活动,既表现龙的神威,也表达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正月十六,村民们满怀热情,赤膊上阵,用舞龙舞狮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展现出新时代人们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舞出人间味,跃出精气神。

(“荆溪十六艺”活动中的彩车)

(“电音三太子”现场表演)

(队伍行经安后龙德宫)

(队伍行经马公小学)

(龙身上姿态各异的孩子们)


随着时代变迁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和民间手艺已经渐渐失传,民间文化的存续与发展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老一辈的手艺人与传承人正在衰老,碍于生存压力与观念转变,年轻一代的许多人已经无力继承传统。为了传承 “荆溪十六艺”,保护历史文物,丰富乡村精神生活,金山镇不仅延续着春节传统民俗,还准备将舞龙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与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民俗文化得到妥善的保护。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人们能投身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当中,如同舞龙舞狮的无数民族瑰宝亦能长存。


(正月十六当晚盛况)



三. 万人火把迎新春


农历正月二十傍晚,游行队伍在鳖坑大宗集中出发,火炮开道,锣鼓喧天。万千民众手擎火烛,走街串巷,舞拳弄狮。队伍走走停停,路人驻足痴望,不时有鞭炮和烟花沿街绽放,与万家灯火汇聚成一片光的海洋,蔚为大观。街道两旁人头攒动,亦有游客登楼揽胜,更有人争相爬树观看五彩缤纷的景象。庆祝队伍长达三五公里,如一条长龙盘桓在阡陌之间与八方街道,整个马公村沉浸在节日的欢悦当中。

(金山火烛示意图)

(金山火把节预热现场)

(金山火把节现场盛况)


如此震撼的场面不禁令人想起辛弃疾的诗作《青玉案·元夕》所描述的场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活动时间持续五、六小时,大家纵情开怀,击掌联欢,呐喊助威,直至深夜。马公廿夜火把节标志着春节娱乐的高潮,所以当地有句民谚:“二十瞑过,安心做工作”。火把节不仅表达出大家对幸福生活的满足,也寄予对于来年平安顺利的期盼。

        五年前,笔者在观赏 “荆溪十六艺”后,有感而发,写下打油诗一首:

《七律 · 元夕翌日》

苍茫夜色笼浮山,八方游龙巡各庵,

爆竹声中元夕日,长空高挂白玉盘。

火树银花不夜天,山村浸润青云间,

初见溪埜十六艺,炮声四起春意绵。


近年来,春节愈发显得静悄悄,不比往日的喧嚣,但愿这些正在消逝的民俗能继续留存在大家的记忆当中,成为永恒……


图片 | 杨治遥 林雅

本期音频 | 杨治遥

本期编辑 | 杨治遥

本期审读 | 彭旭成

方言点|福建漳州南靖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方言与景点(音频)| 刘佳暄:福建南靖金山镇鹅仙洞(南靖金山闽南话)

方言教学(音频)|刘佳暄:闽南语日常用词教学(南靖金山闽南语)

方言与民俗(音频)| 蔡枫苗:石狮的端午闽台对渡(泉州石狮话)

方言与民俗 | 吴玉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圣王巡安(云霄常山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感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