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萧山方言》拼音方案初探

嘉谅 萧然音韵 2022-10-12

不仅是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业学者在调查与研究各地汉语方言,全国各地还有大批的业余方言爱好者,出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或对语言真理的向往,在工作或学习之余热情投入方言的调查与研究工作。


专业学者基本都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能用规范的方式调查和记录方言,并研究方言的分布情况、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等问题。然而专业学者总体数量小,力量有限。广大业余爱好者对方言记录做出很大的贡献。尽管有的爱好者不具备方言调查和研究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凭借自身语感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能记录下大量本地方言的词语、乡谚、歌谣等。这时,把业余爱好者的劳动成果转化为学术界可以使用的方言材料就十分重要。


目前还没有专业的萧山方言词典。《萧山方言研究》(大西博子1999)是目前唯一一本较全面的描写和记录萧山方言的专业著作,然而只记录了两千多条词语。《萧山县志》(1987)、《萧山市志》(2013)记录的词汇和俗语也很少。可以说,萧山方言在学术界的相关资料很少。


可喜的是,萧山西兴(今属杭州市滨江区)的詹镛安老人,历时15年研究萧山方言,于2010年出版了有近200万字的《萧山方言》一书。《萧山方言》收录了冷僻字2574个,词汇9600多条,谚语5000多条,俗语192条,缩脚语105条,内容可谓十分丰富,对萧山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有重大意义。


《萧山方言》作者詹镛安老人



想看《萧山方言》请到萧山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处查阅。由于我们未得到作者的许可,无法在网上公开提供该书的电子版。


《萧山方言》注音不使用国际音标,而是使用一种基于汉语拼音的拼音方案来给萧山方言注音(本文暂且将《萧山方言》所用的拼音方案称为“詹氏萧山方言拼音方案”,简称“詹拼”)。如其“凡例”所说:

为使读者读出冷僻字的萧山方音,每个冷僻字先用汉语拼音注普通话标准音(简称标准音),用同音汉字注直音,再注萧山方音(简称方音)。注方音按专业规范应使用国际音标,但考虑到本书主要面向本地普通读者,及标注与排版的难度,故以汉语拼音仿佛之。这在专业性、准确性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在此要特别说明。如髆肩的“髆”,标准音bó,注同音汉字“博”,方言注音pāi,再注斜体汉字“攀”(斜体汉字表示萧山人的方言读音,与前面的注音没有必然联系)。


《萧山方言》“冷僻字篇”首字


本文对“詹拼”作一次简单的整理与分析。参考《萧山方言研究》等已有的音系记录,使用国际音标(放在[]内)将詹拼的音系表示出来,并配上例字(詹拼字母与国际音标的下方),以便广大的学者与爱好者查阅。

 
声母


注:

1.清浊辅音不区分,如“百-白”声母同作b,“发-罚”声母同作f

2. yw声母根据介音而定。


韵母


注:

1. 入声通过声调符号“|”表示。

2. 韵母ngan拼写较特殊,开头的-ng-不表示声母,区别于anang(我们暂时不知道为何这样拼写)。

3. 韵母的简写方案类似普通话:u开头变w或加wi开头变y或加yü部分情况简写为uuei可简写为uiuen可简写为uniou可简写为iu等。

4. 部分韵母存在不同的拼法:o又作ouie̍ 又作 i̍ein又作ing,ungan又作unga

5. 韵母iang虽然拼写上是i+ang,实际发音是i+ngan


声调


注:

1. 声调使用字母上方附加符号标表示,入声也是单纯用声调符号“|”表示。

2. 书中舒声字的声调āáǎà有较多的互窜情况。

3. 各声调的调值较难推测,此处忽略。


萧山方言的语音比普通话丰富,因此汉语拼音无法直接拼写萧山音。詹拼为了更好地拼写萧山方言语音,在汉语拼音基础上作了很多改进,如:

1. 新韵母 -ngan

2. 新的组合方式 -üang

3. 入声标记 -a̍


不过同时詹拼也仍有一些不足。除了前面提到的部分拼写还没有整齐一致外,一个明显的不足在于清浊的问题。萧山方言和其他吴语区方言一样有个重要特点——分清浊,如“百”≠“白” “发”≠“罚” “笃”≠“毒” “失”≠“十”等对立。此外“忆”≠“异” “拎”≠“林” “摸”≠“莫”等对立也与之类似。此等语音对立,一方面声母的发音不同(称为“清浊”),同时声调也有高低差异(称为“阴阳”)。然而詹拼由于基于汉语拼音,在声母、声调两方面都无法很好地将清浊两套语音区分开,这一点比较遗憾。


语音是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方言时有必要把发音也记录下来。不管是拼音方案还是国际音标,只要能把语音表示清楚就是一套好的注音方案。然而不管使用什么注音方法,都有必要加一个教程以方便读者学习。我想,哪怕是没有基础的普通人,如果真心想读此书,会愿意花时间学一下注音的吧。


参考文献

詹镛安. 《萧山方言》. 杭州出版社, 2010.

大西博子. 《萧山方言研究》. 好文出版社, 1999.


本期作者:嘉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与相关书籍

欢迎,欢迎留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号由本人业余打理,不定期更新
欢迎回复后台,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xiaoshandialect@163.com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