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嗨,抽出五分钟,跟最会生活的男人学习如何生活

2016-06-22 发现你的生活美学 拾遗
拾遗物语18岁高中辍学,41岁第一次就业,这样的人生好像充满了失败感。

但这个叫松浦弥太郎的男人,却因此而成了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

他把一本要关门的老年刊物,办成了日本殿堂级的生活杂志。

他开的书店只有2000本书,却被评为全日本最个性的旧书店。

他没念过大学,但写的书却成为所有文青和家庭主妇的心头肉。

他不允许员工加班,下班就回去陪家人、做饭、看电影,甚至发呆。

他说:一个人生活品质的改善,并不需要多少钱来堆砌,更与地位无关。只有对生活不将就,才能把日子过成诗。

在成为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之前,

松浦的人生不但不精彩,甚至有些失败。

他的失败源于一本书:《如何不上班地生活》。

这本书讲的是在西雅图开书店自食其力的故事。

“原来有一种生活,是可以不上班又能赚钱的。”

这本书,准确地击中了松浦的心脏。

讨厌上学的他毅然决定:从高中辍学。

然后,18岁的松浦,买了一张飞往美国的机票。


随波逐流是最糟糕的活法

松浦以为到了美国总会有办法,

没想到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没有朋友,语言也不通,

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

每当他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孤独”时,

心情便比在日本时更消沉。


没有朋友,没地方可去,

松浦就只好去逛美国老书店,

以此打发时间,并获得一点精神慰藉。

但正是这个无奈之举,

收集了很多五六十年代的《vogue》《life》等杂志。


屋漏偏逢连夜雨,

本来就很郁闷的松浦,没想到患上了牙疾。

没钱在美国治好牙疾,

松浦便带着一堆旧杂志回到了日本。

治好牙疾后,为了重返美国,

松浦便把旧杂志一页页撕开,

再根据自己的喜好一页页重新组装,

然后在地摊上进行售卖,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的杂志竟然得以大卖。


尝到甜头的松浦,一下脑洞大开。

于是,他再次返回美国收集旧杂志,

然后再返回日本重新组装售卖。

这一次阴差阳错,

竟让松浦找到了自己的风景:售卖旧书。

“生活,岂不正是只要有勇气去做‘做不到’的事,才可以找到‘喜欢且擅长的事’,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松浦说。


唯有悦己,才能悦人


赚到一笔小钱后,松浦开了一家书店。

一般没有4000本书,就开不成书店。

但松浦书店却只有2000本,而且大多是旧书。

每一本都是我精挑细选的,实实在在打动过我。”

松浦想通过这些书,传递自己收获的感动。

“我想通过这些书,传达我理解的生活的艺术。”


书店名叫“COW BOOKS”

“想把书店变成像奶牛一样的存在,没有攻击性而温顺地对待世界。”

一开始,书店的生意并不好。

“都是好书啊,可来看的人就是很少。”

开着开着,松浦自己都失去了信心。

一天,在和一位陌生读者聊天时,

那人一句话让松浦醍醐灌顶:

“你想倡导什么,首先你要成为什么。”

唯有悦己,才能悦人。

"我想传达美好生活方式,首先我就要成为会生活的人。”松浦说。


于是,松浦的生活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他开始坚持一周买一次花,两周剪一次发。

他开始坚持一年四季,每季必须出去享受一下当季美食。

他开始坚持在家吃饭用精致餐盘,让心情和胃口变得很好。

他开始坚持坐舒适有型的椅子,让工作真正地庄重起来。

他开始偶尔购买价格虽贵但味道极好的定制点心,与朋友分享食物的美好。

…………

他开始像对待恋人一样对待自己的生活。


煎一只荷包蛋,也会被松浦郑重其事地对待

热爱生活之余,松浦也有着修行般的克制,

每天早上5点起床跑步,下午5点半结束工作;

七点与家人用餐,晚上十点入眠。

婉拒派对活动,婉拒三个人以上的聚会;

最爱咖喱饭,但规定自己每年只能吃三次。

…………

严于律己的人,才有资格享受生活。”松浦说。

克制,会使欲望变得简单,

只有过滤掉不必要的部分,

才能更加专注地去生活,更加享受每一次身处其中的过程。


收集精致的裁信刀

“生活的意义,是即使是一个人,

也要有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的情趣。“

在悦己的过程中,松浦也悦了人。

一批批羡慕松浦精致生活的人,

开始来松浦的书店寻找美好生活的答案。

于是,书店的生意开始爆好起来。

“COW BOOKS”,因为倡导一种独到的精致生活,

而被评为全日本最具个性的书店。


在开书店的过程中,

松浦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成了书。

而每出一本,都荣登畅销榜。 这些书,都成了文青和家庭主妇的心头肉。比如,《100个基本》倡导的100个生活理念:

“珍惜、享受、体味独处的时间。”

“家里每增加一件东西,就想办法减去一件。”

…………

这些理念,如今已成为日本人的生活圣经。

松浦,因此而被评为“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




如果你不懂得生活,怎么让读者懂得生活

松浦那些对生活的偏执热爱,

终于让他在41岁时,迎来了生命的大转折。

他所坚持的生活美学,

终于在一本杂志里展现到了极致。

最开始的《生活手帖》

有次,松浦去参加《生活手帖》展览会。

创于1948年的《生活手帖》,在日本非常有名。辉煌时期曾拥有100万册发行量,但进入新世纪后,沦为老年人专刊。展览会上,松浦尽情诉说自己的感受。

说到一半,杂志创办人刷地站起来,走了出去。

现场一片尴尬的表情。

但万万没想到,一个月后,

松浦接到了创办人的电话:“想请你出任总编。”


41岁的松浦,终于第一次就了业。一上任,他并没有激进地大换血。继续坚持60年不接广告,注重读者纯粹的阅读体验;保留创刊以来的插画封面,色彩协调得让人看了有满满的幸福感。
然而,温和的新陈代谢还是引起了很多老读者的不满。新刊一上架,就有读者来信反对改变“我们的生活手帖”。

松浦一方面耐心地一一回复解释,

一方面慢慢为杂志注入新的活力:

重新定位目标人群为三四十岁女性;

花三年时间慢慢地更换编辑、读者。


编辑们经常建议做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

比如生活杂志流行的“最新情报”,

但都被松浦果断拒绝。“大家不知道的新鲜玩意儿,一律不做。”尽管没有“最新情报”,但他要求:每一页都要让读者感受到幸福。尽管选的都是大家很熟悉很亲近的东西,但会找出新角度、新截面做出最好的解读。


为了给婴儿车做商品测试,

松浦让30人推着车沿着河边走,

看走多久轮胎会出故障;

为了给面包炉做测试,

他烤了近2万只面包……

“必须每一页都要让读者感受到幸福。”

凭着这样的办刊理念,反对声很快消失了。

《生活手帖》重新成为日本人生活的美学伴侣,

再次一跃成为发行百万册的殿堂级生活宝典。


跟以前的所有总编都不一样,

松浦觉得,“编辑摆在第一位的就是生活”。

他说:“如果你不懂得生活,怎么让读者懂得生活?”

于是,他专门制定了严苛的“规矩”:

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半必须准时下班;每个工作日要参加两次茶歇;周末绝对不可以加班;要安排时间陪孩子,做饭,和朋友看电影。

…………


他们的选题会,

可能是世界上最萌的“选题会”。

每天3点的下午茶时间,

所有人跑到小房间里,

纷纷拿出自制的点心、果酱,

闲聊最近好玩的事儿,

喝茶功夫选题就诞生了。


选题会可以做牛排
还可以煎一块麦饼

我相信,只有用心地生活,

才会有所发现,写出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松浦说。

我想,这也是《生活手帖》如此受追捧的原因吧。


“把生活当成恋人吧!”

这是松浦发出的美好倡导。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

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过这种诗意的生活并不是矫情的造作,

而是在庸常生活里让自己带一点格调与品位做事,

把生活过得浪漫有趣。


“若能略尽微力,我们将如愿以偿。”这是《生活手帖》的扉页上的一句话。

这也正是松浦生活的写照。

一个人生活品质的改善,

并不需要多少钱来堆砌,更与地位无关。

只要你对生活不将就,就能把日子过成诗。


文字为「拾遗」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拾遗 | 诚邀如果您是一位手艺人,如果您有一手绝活,如果您的作品令人惊艳,如果您的手艺人生本身就是一个精彩故事,拾遗可以为您提供一个展示平台,我们欢迎有情感、有故事的手艺人和我们联系。联系请发主编邮箱:shiyi_20160401@qq.com。

拾遗热文

不论多浮夸的明星,在他镜头下都美得像一幅古画

因为一枚香囊,她成了“王的女人”

他耗费十年光阴,建起了中国最美的隐居之所

坐在这里,你才可以像贵族一样吃包子

她站在屋顶花园一挥手,就征服了整个朋友圈

你的生活美学指南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