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宗教

七月半中元节地官赦罪,这事要做!

白龙王许老师 白帝白龙王 2023-08-17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灵媛朗读音频
道教、民俗文化,仅供参考

 “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这是唐人李商隐的诗句,每年的七月十五是道教重要的节日——中元节。

据道教经典记载,这一天,地官大帝要拿出众生的簿籍,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画赦罪免刑。

经 文 曰:“于是地官至七月十五日,即与狱囚地·狱,受苦众生。除罪簿、灭恶根,削死名、上生籍,已去提、未去提,已提至、未提至,已结证、未结证,已发觉、未发觉,逢赦除之。”

故每逢七月中元节前后,天尊广开宏`恩,大赦地·狱;地官赦罪解愆,人们也往往在此时,进行慈悲普施,广度鬼魂。此日为祭祀祖先,拔度孤魂,进行孝道的重要节日。


1、地官圣诞



地官大帝圣诞,忏罪自省得福中国自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而在道教中代表天、地、水的则是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我们道教神系中非常重要的三位尊神。

三官大帝所职掌的业务与生活在阳世的我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他们是主司天上神明及地上众人,还有幽冥地府亡魂的善恶考核,及人间的降祸赐福大权的察核单位。

三官大帝余气应化人间,便为尧、舜、禹三位明君;每到三元之日,三官大帝便巡游三界,考校大千世界之内、十方国土之中的神(仙)升临、品汇考限与万类化生之事。而七月十五正好是地官大帝圣诞,也是地官赦罪之期。

 

2、祭祖施孤



在民间此时人们也利用中元节的机会为自己的已故先人烧纸祭祀,诵经超度。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中元节‘庙普’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

祭祖的传统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礼记・祭统》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古人把祭祀作为诸礼俗中的首重。七月十五祭祖有其特殊的时节含义,七月原是小秋,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请祖先品尝新米,以示孝心。

除了祭祖之外,中元节民间还有放河灯和烧街衣的习俗。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燕京岁时记》:“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传说水上放河灯是为亡魂引路,让他们能够有光明,顺利回家。

 

3、普度幽魂,保境平安



在中元节前后各地的道教宫观也都会举 行盛大的中元醮会,依教演科,行炼度普施之法,超度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让他们能够衣食饱满,听经闻法得度。

所谓“人有所归则不为厉”从而也是保护本地区人口平安,使这些孤魂不会作乱兴非。

农历七月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这个月是感恩的月,大家在这个月中祭祀祖先、给祖先烧钱上供、感恩祖先留给我们的恩泽。

这个月也是博爱的月,各地宫观都会启建法 会,普度幽魂,这个月更是一个自省的月份,我们应该在这个月检点自身以往的种种过失、诚心忏悔,在中元地管赦罪的佳期,虔诚祈求地官赦罪、从而祸去福来。

 

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人心向善,鬼神佑之”。

七月是一年时光的中间,上半年做的不对的,积极改正,做的好的,努力发扬;把握当下,存心善良,则必蒙三官大帝默佑,万事顺利。




往期推荐:

农历七月7禁忌

我们为什么会上香拜神拜祖先吗?

七月初七:男拜魁星,女乞巧!

七月天赦日,你听过“五 鬼 运 财”

农历七月:积累阴德,尽量多做

经常胡思乱想,是业力在扰乱你!

中元节三官文化:传承千载,阴阳佑护

“逢7必变,逢8必災,逢9必凶”,究竟指的是什么?

往期视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