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奇!致命毒气一氧化碳竟能治病,逆转多种损伤

学术经纬 学术经纬 2022-07-11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我们知道,一氧化碳是一种致命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中毒甚至致死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这种气体会夺走原本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导致身体各个部位氧气供应不足,造成器官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图片来源:123RF

但你知道吗?当低浓度的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它们不仅不再有害,相反还能减轻炎症、促进组织再生、抑制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甚至抑制肿瘤生长……总之,这时一氧化碳摇身一变,从致命杀手转变为良药。

不过,要想用一氧化碳治病,有一道障碍是必须跨越的:如何将一氧化碳安全、高效地递送到体内的目标区域?直接吸入一氧化碳气体固然是一种思路,但考虑到对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隐患,这种方式难以进入临床应用。此外,众多科学家还尝试了输液、口服溶解了一氧化碳的液体等多种策略,但始终难以实现满意的效果。

现在,一项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新研究从分子料理中获得灵感,提出了一项全新的递送策略:将一氧化碳掺入稳定的泡沫,进入消化道的泡沫可以帮助治疗肠道炎症等疾病。


 “我们早已知道,吸入少量一氧化碳气体有助于缓解多种疾病的症状,”研究领导者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Leo Otterbein教授表示,“但如何实现临床应用却极具挑战性。出于安全性、给药可重复性等原因,人们需要找到新的给药方式。”

这项研究由Otterbein教授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Giovanni Traverso教授共同领导。他们借鉴了烹饪中分子料理的操作思路。

在分子料理中,厨师会向液体或固体粉末添加发泡剂,然后利用泡沫枪、搅拌器等工具注入二氧化碳或压缩空气,形成吸引眼球并且浓缩了风味的泡沫。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使用了类似的原理。他们用经过改造的泡沫枪,使得一氧化碳可以掺入泡沫中。当然,只有一氧化碳还不足以形成泡沫。研究团队使用了海藻酸盐、甲基纤维素、麦芽糖糊精等食品添加剂;此外,还添加了黄原胶用于提升泡沫的稳定性。黄原胶用量的多少,决定了气体在目标区域停留多久再被释放。

▲包含了一氧化碳气体的泡沫材料(图片来源:研究团队供图)

构建了这样的递送系统后,研究团队分别通过啮齿动物与猪的实验,检验了其可行性。在通过直肠将泡沫递送至体内后,这些动物的胃肠道中如期产生了预定量的一氧化碳,并且没有出现副作用。

这些一氧化碳气体究竟能否治病?接下来,研究团队在不同的小鼠疾病模型中检验了一氧化碳的疗效。

其中一项实验证实了一氧化碳缓解肠道炎症的作用:从直肠递送的泡沫能够缓解小鼠的结肠炎及放射性直肠炎。目前,治疗肠道炎症的药物往往需要抑制免疫系统,因此患者面临着更高的感染风险。而利用泡沫的治疗可以直接靶向发炎的组织,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

研究团队并未止步于此,接下来他们想要探索的是:除了直接抵达的胃肠道,一氧化碳气体在扩散至身体其他区域后,还能不能在其他器官中发挥作用?

为此,这项研究使用了对乙酰氨基酚用药过量的小鼠模型——这种情况下,小鼠会遭遇严重的肝脏损伤。实验发现,递送至胃肠道的一氧化碳也可以抵达小鼠肝脏,大幅减轻肝脏的炎症与组织损伤,逆转急性肝衰竭。

▲研究团队设计出包裹了一氧化碳的泡沫、凝胶与固体,泡沫可通过直肠递送与口服两种方式进入胃肠道。(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研究团队看来,这个系统还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除了制造泡沫,他们还分别将一氧化碳填入凝胶和固体中。举例来说,固体递送工具的生产就类似于跳跳糖的原理:在固体中包含着压缩气体。基于这些设计,研究团队有望进一步开发出针对不同场景、可用于不同气体的递送工具。当泡沫与止痛药与抗生素等药物联合使用,我们可以期待更加令人欣喜的效果。

研究团队还表示,尽管这项实验是通过直肠递送泡沫,但将来也可能通过口服,实现更加便捷的递送。

参考资料:

[1] James Byrne et al.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Carbon Monoxide by Gas-Entrapping Material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2). DOI: 10.1126/scitranslmed.abl4135

[2] Could carbon monoxide foam help fight inflammation? Retrieved June 29th, 2022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57175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更多推荐





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