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鲜为人知的“中华共和国”

行政区 2022-04-01

1932年1月28日晚,日军对上海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即我们后来所称的“一·二八事变”。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和日本军激烈交锋。


日军对我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军队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淞沪抗战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1932年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


到3月3日,日军发表停战声明。同日,国联决议中日双方下令停战。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5月5日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


停战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将第十九路军从上海撤下,被调到福建剿共,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兼任福建省长,蔡廷锴继任十九路军总指挥兼军长。由于十九路军并非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因而此举被认为是蒋为了打击红军、顺便削弱十九路军的策略。



十九路军在剿共过程中遭遇红军顽强抵抗,起先一度占据优势,占领一些中华苏维埃的地盘,但随后被彭德怀部队击败。战况不尽人意,多有伤亡,因此蒋介石指责十九路军剿共不力。十九路军将领对此颇多怨言,与蒋介石隔阂日深,并开始暗地联合两广反蒋,后来又秘密与中华苏维埃协商停火事宜。


十九路军方面派十九路军秘书长徐名鸿赴中华苏维埃政府首都瑞金,与中共代表潘健行订立《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933年11月18日,一贯反蒋的李济深、陈铭枢与蔡廷锴,及其他十九路军高级将领在福州鼓山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反蒋起事。会上商讨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废除中华民国国号,另订国旗。



1933年11月20日,中华共和国成立。据当时的报纸报道,中华共和国成立当天福州全城几乎万人空巷,街道各商店均因与会停业闭门,各处墙壁上遍贴“打倒蒋介石”、“打倒南京卖国政府”、“打倒国民党”等种种标语。



李济深成为中华共和国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陈友仁为外交部长,蒋光鼐为财政部长,何公敢为福建省长,黄琪翔为经济委员会主席兼参谋团主任,十九路军改组为人民革命军,蔡廷锴任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


中华共和国国旗。上面的红色代表工人,下面的蓝色代表农民,中间的黄色五角星则代表生产人民的大联合。


中华共和国成立后,在土改方面推行土地国有和耕者有其田、计口授田的非暴力土地政策,试图改变农民生存状态,减轻农村贫困与不安定状态。但由于军费开支激增,新政府开始提高税收,改善财政,使商界和许多居民不满。


中华共和国的成立却并没有得到国内外的认可,其他省的实权人物对此持观望态度,外国也基本支持蒋介石。就连中共方面也不支持,因为当时中共被博古等左倾派控制,他们认为所谓中华共和国是“非人民的,仍是不革命的”非法政府。



后来,中华共和国就在蒋介石的军事打击,和国内外都不支持的情况下倒了。1934年1月13日,中华共和国政府首脑人物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人乘飞机离开首都福州到泉州,中华共和国实际上就已结束了。


1月15日早晨,蔡廷锴率最后一批军队离开福州,此时福州城中尚有“欢送十九路军”、“十九路军虽败犹荣”的送别标语。1月16日,蒋介石的军队占领了福州。中华共和国正式覆灭。


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人逃到了香港。十九路军残部被蒋介石收编。

转自:好奇组长

伪满洲国存在13年,哪些国家承认它?

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国旗,一定有你没见过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