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获评“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赵丽君分享了这些经验!

7月1日,北京大学评选出了2023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赵丽君的学位论文《CD19/CD22/CD3三特异性抗体和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B-ALL的研究》获评“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该论文的指导教师为曹宇。


为弘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北京大学自1999年开始评选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激励青年学子潜心研究、勇攀高峰。今年,深圳研究生院共有2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们上下求索、锐意创新,立足学科前沿深耕细作,面向产业需求攻坚克难,贡献了一系列杰出研究成果。


个人介绍

赵丽君


博士期间所获奖项: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博士期间代表性科研成果:

1、A novel CD19/CD22/CD3 trispecific antibody enhances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overcomes immune escape against B-ALL,于2022年10月20日发表于《Blood》

2、Engineered T Cell Therapy for Cancer in the Clinic,于2019年10月11日发表于《Frontiers in Immunology》

3、双靶点识别可调控工程化免疫细胞的制备,于2021年5月28日授权新型发明专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博士论文写作心得分享

博士学位论文是多年博士生涯的总结和升华。对于赵丽君而言,这份博士学位论文还包含着自己关于北大最珍重的历练和回忆。


赵丽君从“写作环境”、“论文框架”、“创作过程”、“细节”四个方面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宝贵创作经验。


一、写作环境:昔孟母,择邻处

选择学术氛围浓厚的地点开展论文写作,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赵丽君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就是在图书馆的日夜打磨中成就的。


二、论文框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一篇较好的论文,必须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逻辑合理。


(一)一条清晰的逻辑线

赵丽君认为博士学位论文最首要的工作是——“寻找如何通过一条清晰的逻辑线将自己博士生涯的主要工作串联起来”。如果博士生涯已经拥有一份足够丰富且系统性的工作,那这项工作就会轻松很多。在此,赵丽君特别激励学弟学妹们尽早做好博士求学生涯的规划和执行。


(二)写作大纲

“通过写作大纲理清自己写作的思路,进而利于之后填充内容。”赵丽君建议学弟学妹们在这个步骤可以寻求导师的帮助。在她的理解里,这是导师对于论文写作指导能够发挥最佳作用的部分。导师能够从大局出发,帮助博士生明确学位论文的行文逻辑和思路,从而很大程度防止博士生走弯路,有效避免在写作后期论文推翻重来的大改问题。


(三)内容填充

背景部分内容主要在于文献的查找和总结,正文部分内容主要遵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对采用的实验条件和遇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尤为重要,尤其是失败实验的现象。在解释条件选择和实验现象这一过程中需要文献的支持,赵丽君认为这一部分是学位论文水平升华的关键,也是博士生科研水平的体现。


三、创作过程:先一气呵成,再精益求精

赵丽君建议学弟学妹们将60%的精力用于初稿的完成,剩下40%则用于初稿的修改和优化甚至是内容的补充。她特别指出,自己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同门之间互相修改学位论文是一个好办法。“就我个人的博士学位论文而言,60%来自于自我复查和升华,40%离不开战友和导师的帮助。”


四、细节决定成败

一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离不开后期对细节的深入修改和反复校对。赵丽君提醒学弟学妹们重点关注“低级错误”、“行文逻辑”、“实验设计逻辑”、“实验现象解释”、“专业学术用语的规范与使用”这五个细节。


一份珍重的历练和回忆

“脚踏实地,砥砺前行——这简单的八个字也成为了我博士生涯的真实写照。”回首南燕往事,赵丽君最难忘的是图书馆,“直至如今毕业,我依旧怀念那些年在图书馆随意挑选一本书跟开盲盒一样令人兴奋的瞬间,翻阅着或是情节跌宕的小说或是文笔优美的散文。”借由图书馆丰富的电子期刊和数据库资源,赵丽君了解到双特异性抗体和双特异性CAR-T细胞的局限和发展趋势,了解到CD19和CD22抗原在肿瘤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了解到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现状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于是才有了对新型CD19/CD22/CD3三特异性抗体和CD19/CD22双特异性CAR-T细胞的设计和思考。“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让我有条件去通古知今,去把握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灵感和思想的碰撞,实现创造和创新。”


除了潜心研究、精进学识的“静”,赵丽君的博士生活也洋溢着青春活力之“动”。作为“南燕街舞社”每年的常驻社员,深研院20周年庆典开场舞、深研院新年晚会开场舞、镜湖晚会开场舞等校园文化演出活动中都能看到赵丽君靓丽的身影。让热爱舞蹈运动的赵丽君最难忘的还是由北京大学团委和体育教研部联合组织的“奔跑吧,青年!”五四青春长跑党团活动。她同北大师生一起用奔跑的形式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庆贺这个属于青年的节日,也庆祝母校建校121周年。“以奋进的姿态抒发爱国情,用奋斗的精神砥砺报国志——我希望我能同新时代的新青年们一道,积蓄磅礴的青春正能量、助力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征程。”


一个救肿瘤病人于水火的心愿

随着靶向性免疫治疗研究的发展,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及抗体药物已证明对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由于CD19抗原的下调或丢失而引起的免疫逃逸,导致靶向性药物无效且最终复发。


赵丽君的博士学位论文设计了新型CD19/CD22/CD3三特异性抗体和新型CD19/CD22双特异性CAR-T细胞,并通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筛选得到结构上最优的三特异性抗体——CD19/CD22/CD3(CC)和新型环状CD19/CD22双特异性CAR-T细胞——BS LoopCAR。新型CD19/CD22/CD3(CC)和BS LoopCAR均发挥了最佳的CD19和CD22重定向抗肿瘤活性,能够有效克服B-ALL靶向免疫治疗中出现的免疫逃逸和抗原异质性等问题。


结构最优的CD19/CD22/CD3(CC)和BS LoopCAR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以赵丽君为独立一作的相关学术论文已经发表于《Blood》期刊(影响因子25.477)和《Frontiers in Immunology》期刊(影响因子8.786)上,且获得了美国血液学会的高度赞可。在此基础上,通过深研院平台与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普瑞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大深圳医院及符合GMP车间标准的公司所进行的合作,该科研成果正在临床转化中,目前已有一定的进展。“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这个成果能够造福人类,救肿瘤病人于水火”——这是赵丽君博士求学期间最大的心愿。


赵丽君与导师曹宇合影

文字:袁梦恬

本期排版:南燕新闻社 逸杰

本期校对:南燕新闻社 怡宝

审核编辑:王琳 丁楷锐

审核发布:王可佳

深圳研究生院党委赴京津两地开展党建与课程思政工作专题调研

2023优秀毕业生丨孙博:独立思考,做启迪光芒的引路人

2023优秀毕业生 | 赵茜:高地奔流,平原午休,她在潜精研思中积淀累累硕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