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云水无边”:是公共空间还是财政陷阱?

城市设计 2023-02-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只建筑精 Author 尤加利叶丶

▲ © 丹尼尔斯坦森事务所



公共空间还是财政陷阱?


有人认为,“云水无边”这样的巨型工程在这个时候出现,无疑是让刚刚经受疫情隔离后低迷的上海经济雪上加霜。理由是:该项目是一个纯粹的公共投资项目,巨大的工程支出会增加财税赤字。


当然,这话说的一点不假。但如果我们假定地方政府是个经济理性的政府,那么一个很简单的换位思考就是:如果这是一个明显到每个人都能发现的巨大财税陷阱,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会往上踩?这样的做法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究竟有什么好处?


要解释这样的巨型工程为何在这个时候出现,是无法从传统的建筑学理论出发的。实际上,简单考察一下历史过往我们就会发现:在经济低谷时期,投资巨型工程往往是走出阴霾的重要手段。这看起来似乎是反直觉的,但它背后的凯恩斯经济学其实大家一点都不陌生。


▲ 凯恩斯 来源:网络



2 凯恩斯主义


在1938年2月1日,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长信,说服他放弃自由主义的经济视角,转而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实施“赤字财政”。


凯恩斯的逻辑简单来说是这样的:经济低迷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且使得企业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降低,从而为了限制劳动力成本进行大量裁员,导致社会失业率的上升。而这进一步萎缩了社会的总体需求。经济进入死循环。


▲ San Francisico Homeless © PolitcusUSA


打破这个怪圈的手不来源于市场内部,而来源于市场外部——即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必须采取特定方式来进行需求管理,促进投资,弥补私人市场有效需求的不足,如此才能在根源上瓦解经济危机。


这种宏观调控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对外,主张扩大国际贸易、增加资本输出、创造就业机会;对内,主张增加货币发行量、促进包括奢侈品在内的消费、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建设等等。


而这里所谓的公共投资,很大程度上指代城市公共服务的建设——道路、桥梁、大型公共建筑等等。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联邦政府支出超过180亿美元,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超过1000个机场、12000个运动场、800多栋校舍和医院、740多万英亩的国有绿地、以及不计其数的道路桥梁等等。


▲ 曼哈顿 © Different


那么这样做对经济的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从微观层面来看,最直观的是就业率的提升。罗斯福新政期间,联邦政府以大规模的公共建设为媒介,分批次地招募超过2300万以上的劳动力,占当时全国劳动力的一半。结合《公平劳动标准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劳动力的基本收入。


口袋有余钱,便会产生消费与交易。这让企业得已盈利,并且也为政府带来税收。从长远的角度看,联邦政府的公共建设支出又以税收的方式收了回来。


当然,对于“云水无边”这样一个概念方案来说,现在谈建设恐怕为时尚早。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 以工代赈 来源:Pinterest



3 公共投资与土地价值


从空间经济学角度来看,土地与其他商品不同,其市场价值不来源于土地内部,而来源于土地周围的配套基础设施:道路、管网、绿化、公共建筑——或者像“云水无边”这样的公共空间。这些基础配套,象征着其周边的土地所能享受的公共服务。显然,公共服务品质越好,则土地价值越高;公共服务的投射范围越大,则可升值的土地范围也就越大。


对于城市来说,公共设施所带动的价值提升直接转嫁到土地原有的建筑中去。我们可以说因为它们的存在,使得这块土地交通更迅捷、消费者更多、购物更方便、交流更多元等等——当然,你的房子的市场价值也就更高。因此,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等价交换的原则使得这笔公共投资理论上应该由旧城原住民纳税所得。社区居民缴多少税,政府便提供多少服务。


▲ 纽约 来源:reddit.com


但是在经济低迷时期,不断攀升的失业率使得每户家庭所能上缴的税收十分有限,失业率所带来的消费低迷也同样摧毁了商铺店面的现金流,迫使企业迁出。


面对这样的情况,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此时政府更应该平衡预算,削减财政支出,为未来的生产投资做储备——这也是许多人面对“云水无边”的态度:经历疫情的打击,上海地方政府更应该勒紧裤腰带生活,怎么能够还大手大脚地修建工程呢?


▲ © 丹尼尔斯坦森事务所


但如果从凯恩斯的角度出发,为了在特殊时期刺激需求,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大基础设施的财政支出。换句话说,就是在原有经济体有能力供给自身土地之前,率先帮其实现土地价值的增长。并以此为基础,扩大民间投资,吸纳企业入驻,进而拉动就业率和消费力,实现经济的活化。经济繁荣了,其所产生的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税收也便增多,以此弥补前期一次性的公共支出。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经济下行时的公共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救济”与资源再分配。


▲ 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网络



4 “云水无边”有它的合理性吗?


现在把目光从上世纪的美国转向疫情之下的上海新城。


由于经济活动同样贫瘠,我们可以将一处半城市化的区域简单比作正在遭受经济危机的城市。而总结两者相似的开发方式,则是通过政府对公共设施建设的财政拨款,从而为周围土地价值的提升注入第一管强心剂。升值过后的土地,就像一个充满了水的气球,还需要以土地内部的建设开发为媒介,将这个皮球戳破,从而让内部的价值通过各种市场活动得到释放与变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这个庞然大物是反直觉的,但我们同样可以尝试对其出现进行一定解释。


▲ © 丹尼尔斯坦森事务所


· 它的出现是一个错误的时间吗?

经由对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简单溯源,可以得出恰恰相反的结论:这恐怕是最好的时间了,好到以至于地方政府还需要以“云上审批”的模式来加速这一项目的落实。考虑到疫情封锁对我国多数城市经济的打击,此时政府主张财政扩张,以公共投资的形式向民间投放资源,也许是地区经济链振兴(复苏)的首要环节。


▲ © 丹尼尔斯坦森事务所


· 它为什么这么大?

这与它的项目类型有关。尽管它有一定规模的商办配套,但它最重要的名称只是什么“水上公共空间”。换句话说,不论它再怎么大,在本质上也只是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因此对它的衡量也许不能以建筑尺度来衡量,恐怕要以城市基础设施(大桥、铁路、隧道)的尺度来衡量——就像曼哈顿的中央公园一样。


除了横跨的空中大桥以外,其配套建筑仍然是正常建筑大小。只不过在该项目中,基础步道与建筑群大规模地连成一体罢了。


▲ 中央公园 © Jose Andres


· 为什么它完全是一座公共投资项目?

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它本质上是资源转换的媒介,负责将政府财税储备这一原始资本转化为周边土地价值,并将其以最快速度出让来捕获民间流动的资本。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在“中国发展网”的报道中,记者描述了在未来将有4000余亩的功能类、住宅类、商业类、产业类土地被出让。出让多少土地,意味着为地方空间注入多少经济资源,特别是还有一个所谓的“世界第一”的名头加持。


理想情况下,这4000多亩土地将会构成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驱动,而“云水无边”则是锚固周围资源的第一把(但不是最后一把)工具。


▲ © 丹尼尔斯坦森事务所


· 为什么要建在十字水路上?

当然,价值的注入便会引发价值分配的问题,而这便具体体现在建设区位的选择上。“云水无边”十分让人诟病的一点就在于,其巨大体量降临在一个十字水路上,迫使原有城市规划条例的改变,水系的改变云云。


为什么非得是这里不可?显然,为了将该项目的公共资源最大化扩散,其所触及的地块数量当然越多越好,十字路口因而成为了最佳选择。倘若将其之于某一块土地之中,那么其公共价值便会被极大地束缚在地块边界内,其所能够带动的总体经济价值也就会大打折扣。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选址与地方最大的三甲医院发生矛盾不是偶然,更像是必然。后者坐落于此,目的也正是为了将其公共性最大化利用。至于,究竟是保留医院,还是搬迁医院?该保留水系,还是修改水系?这恐怕就不是情感道德问题,而是有关经济账的数学问题了。


最后是该项目涉及原有规划的修改——这很难说是什么新鲜事情。建筑设计也好、城市规划也好,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同一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而已。只要使用工具的目的不变,工具该更新的,便也就只能更新了。



5 两场豪赌


当然,上面的陈述都只发生在理想情况下。任何建设与开发,都是一场高风险高收益的豪赌。显然,在“云水无边”项目中,某一方已经摆上巨额筹码。赌赢,便可创造大量的社会价值;赌输,则泡沫破裂,血本无归。


关于后者的担忧,构成了不少人对其的悲观态度。在实际经验中,我们看到过不少的反面例子:由于过量的投资和建设所带来的财政赤字、政策频繁更换所造成的烂尾楼工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项目建设质量、浮躁夸张的设计手法等等。


▲ 天津117大厦 来源:网络


关于最后一点,其实是本文想刻意规避的一点。理由在于,从现在所呈现的设计资料来看,仅仅只能瞧见一个极为粗糙的概念方案以至于根本就没有在设计层面对其进行探讨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在当下,你想要在这种概念环节中寻找到有深刻内涵的方案也是不容易实现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不负责落实,只负责表演。只要表演的目的与其背后所指向的社会目的相挂钩,表演可以越浮夸越好。所以在调情阶段,诸如“生态保护”、“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甜言蜜语想必根本没有深究的意义。


因此,与其说现在的方案是个讨人嫌的方案,倒不如说这次的公关是一次失败的公关。而它最后究竟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出来,则便是另一场有关每位城市居民的豪赌了。


▲ © 丹尼尔斯坦森事务所



本期原创 /尤加利叶

#重庆大学建筑学专硕研究生。桃金娘科,桉属植物。耐寒不耐旱。成长较快,以奶茶浇灌。喜清新素雅,花语是恩赐。


编辑 / 白雎   审核 / 尤加利叶、

本期内容为一只建筑精原创并编排,版权归一只建筑精所有。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文章

条形公园,正在中国城市悄悄流行!


深圳土整新政背后的利益逻辑


滨水公共空间更新,激活城市活力


深度 | 解析上海「黄金三角」之「北外滩」:规划开发、保护实践、媒体研究


何志森:从人民公园到人民的公园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