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投资分析

力说|困兽之斗

张力 力说 2023-08-25
乏善可陈的市场,又似乎酝酿着变动,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些零零碎碎。
水中鱼
“你在一个大公司里就好似一条鱼,每天游来游去是你的固定状态,定时的饵料是奖赏。在鱼缸里久了,大概率就出不来了。能做的也许只是换换鱼缸。”
和一位行业大厂中层聊天,由于公司策略的改变他不得不在东南亚和大洋洲之间奔波,以及非洲和南美。总之是公司业务在哪里他就要往哪里跑。大老板和他们不在一个时区,要每天定着闹钟开会,疲惫感很明显的挂在这位中年男人脸上。他带领的小团队六个人左右,人手其实相当紧张,这已经是裁到不能再裁的地步,许多的工作都需要亲力亲为。他只敢留下那些愿意跑,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他说“只有什么都没有的人才会去冒险”。
家人都还在国内,考虑有没有一个地方适合安顿。看了一圈发现没有,新加坡和香港成本都极高,公司能给解决的也就是一个身份问题,而且这个身份还要保证自己不被优化。过去几年被繁盛迷花了眼,赚的一点钱都投进去了,等于是给行业打了工。如今熊市里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不敢再折腾。说是中年人,其实他也就三十多,几年熊市让很多人都戴上了镣铐。
“新加坡么?公司核心高层,有一些资本的才可以。我们卖命干活还拖家带口的没办法承担。疫情期间还能居家办公,现在已经没有理由了,公司只给一个选择。在这个行业久了,确实不太好转行。这里是做梦的地方,也是我赚钱和赔钱的地方。”
他负责的业务是客户拓展,就是大家最重视的拉新。这是个金融行业,用户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所有公司的着力点都在数据上,其他务虚的都要靠后。在大家还要点脸的时候公司还稍微重视点品牌,后来大家都看明白了,没有赌场需要这个,赌场只需要赌客。没见过澳门赌场给自己打品牌的,只有性感荷官在线发牌。
这个季度业绩好,下个季度就要增长,没有完成业绩奖金就泡汤。这跟KK园区好像本质区别也不大。
现实是交易市场一家独大,疯狂时期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其他几个交易老手实力非常强劲,不管是产品还是资金,从巨头手里抢肉吃非常困难。他们只能打差异化,重点放在东南亚和南美。目前大家知道监管是要面对的,但这个行业吃的是逃避监管的红利,以前老板们在国内不敢开KYC,如今基本上都开了。一刀切才是最好的市场,反正已经被定性,大家连国籍都改了,还怕什么呢?不是有句话么“当初要改变世界的那群人,先改了国籍”。他一方面要开拓国外用户,还要抢从前的华语用户。
“我时常觉得不积德,要知道,我们打工人不是交易所的最大受益者。赌场老板赚的钱都是别人亏的,而我需要源源不断为他们找客户供血。这只是针对狭隘的市场来说,这是现实,我对这个市场充满着悲观,但又告诉我自己这只是一份工作。”
“大老板们不会有任何道德包袱的,他们是站在规则顶端的人,尤其是这个行业。赢家通吃,我们靠着他们过活,老板今天看报表有问题,最多给你三个月时间,不然就走人。我见过跟着老板打天下的人离职,老板眉头都不回皱一下。”“真羡慕李林这样的大老板,全身而退,功成名就”。
“当下我能做的,只能是做好一条鱼,等那个不知道会不会来的牛市。”
最好的时代
大家应该记得中国游客在2018年以前好像可以买下全世界,国际形象就是超有钱,有钱,有钱。
当时我频繁往来于韩国,韩国海关都是痛快放行从来没有多问一句。因为中国消费者的强大购买力为本土GDP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韩国政府像发牌一样给中国游客长时期的多次签证。首尔的明洞和梨泰院24小时人声鼎沸。几大免税店的业绩K线像曾经的luna一样突突往上。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也没有意识到那是最好的时代。毕竟当时不管是房地产还是制造业,我们都是宇宙的中心世界的工厂,这种繁华是系统性的。美剧里都在焦虑以后要学中文,不然以后找不到工作。
短短五年时间,我们所有人都经历了天上地下。不分行业。
而我们经历的熊市又尤其惨痛,本行业去杠杆一直都非常的暴力血腥,又面临着国际监管的打击。有心者可以问问身边人,这几年多少人得了重度抑郁症。资产被卷,钱包被盗,交易所跑路、理财暴雷、被合伙人插刀,这些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可怕的是聊起这些,大家觉得发生在这里是意料之中的。就好像:既然你去了缅北就做好心理准备,一样的预判。
这是不健康的。
何处是吾乡
聪明的创始人早在嗅到一丝危险时就更换了土壤,几乎是不带丝毫感情的抛弃了过去从新开始。如今国内已经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或者web3公司,我希望大家认清现实,想要从业就必须出海。
出于成本考虑很多公司把泰国作为了首选,有兴趣的朋友可翻看我过去写泰国的文章力说|曼谷:流民的天使之城
泰国在东南亚是很特别的存在,二战期间的妥协让他成了极少数没有被殖民的国家,君权和民主之间的矛盾又长期存在。在现代与传统之间,他们的信仰给了民众极大的安慰。所谓佛光普照。
浴佛节的时候公寓大堂放置了一尊佛像,每一个进门的人都会双手合十敬佛,然后给佛像淋上水。作为旁观者的我只以为这是个普通的节日罢了,真正看到仪式感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时,才对信仰有了一点点的具象认知。大多数外国人都和我一样,对他们从上到下的这种平和气质充满了羡慕。这里也有伊斯兰教印度教天主教徒,各自都在以舒适的姿态存在着。这就很像泰国的一项职能:让大多数人能在这里放松和找到乐子。

大家都在互相羡慕着彼此没有的东西。在泰国的缅甸年轻人从事着各种劳力工作,他们中的很多没有身份,拥有一个国家似乎成了现实又有点遥不可及的愿望。我们谁又会以此为梦想呢?泰国也有数量众多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宽松的入境政策似乎让这里成为了有产避难者的天堂。他们和中国人一样,落地之后就开始进行生存竞争,比如俄罗斯人扎堆的普吉岛,物价已经到了国人都会抱怨的程度。

那么新加坡有没有好一些呢?并没有。新加坡的年轻人也在卷,在传统、开放、闭塞里迷茫。在本行业在国内彻底清除之后,新加坡成为了大型企业的后花园,为早期的胜利者提供最完善的服务。随之迁徙的员工,往往需要承担比在国内更多的压力,面对更复杂的职业环境。他们没有太多选择。

中文区从业者有极大一部分人已经转行,极少数保持着对本行业的热爱,更多的还是经历过繁华后的迷茫。如果疫情给了停滞的理由,当一切趋于常态时,每个人的痛苦就像割开的伤口,没有抗生素只会发脓变臭。许多从前行业大厂的员工都有这样的阵痛:如果不选择出国,就失去工作。无解的困境。

默默盘点了一下大浪淘沙之后活下来的企业,大部分都是金融业务或者基础设施,在每一轮牛市中兴起的各种赛道往往也就只能存活一个周期。

我们早已经从一个江湖,过度到了一个专业市场。以前的江湖不论出身、地位,个人主义至上,需要偶像,崇拜偶像。现在的市场,需要的是精且专。至于反抗、挑战世界金融秩序,那是属于青春期的词汇了。我们都要学会说再见。

(喜欢我,给张力小朋友一个“在看”和“喜欢”。有小群,感兴趣可扫二维码。留言区开放,大家随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