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坐拥海军到生态灾难,中亚还来得及吗?

【原标题】中亚五国 : 拯救正在“消亡”的咸海


拯救咸海国际基金(IFAS)创始国元首理事会15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参加会议的包括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国家元首及吉尔吉斯斯坦内阁第一副主席。


图源哈通社


据文汇网报道,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会议上表示,中亚安全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即将到来的低水期和缺乏灌溉用水的威胁。中亚地区的气温上升速度远远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导致咸海盆地主要水源冰川面积减少。到2050年,中亚地区的干旱每年可能造成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3%的损失,还将导致出现约500万气候移民。


托卡耶夫表示,在拯救咸海国际基金成立30周年之际举行峰会具有象征意义,该基金已成为在共同利用跨界水资源、解决咸海流域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方面开展区域合作的最重要机构。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也表示,中亚地区缺水问题“十分尖锐、不可避免,并将继续加深”,因此区域合作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增强。



会后各国签署了包括《杜尚别声明》在内的四项重要文件。该声明再次强调了水资源对中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主张制定和实施吸引外部投资的联合项目和计划。


拯救咸海国际基金成立于1993年,旨在为咸海流域项目筹集资金,拯救咸海和改善与因咸海干涸而引起环境的问题,创始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5个中亚国家。

从坐拥海军到生态灾难

咸海,中国古称雷翥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克孜勒库姆沙漠中部,海拔53米,研究表明其诞生于“上新世”(700万至250万年前)时期。咸海虽被称之为“海”,但其实只是一个湖泊,因其面积之大故被称之为“海”。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的阿姆河与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锡尔河注入咸海,是咸海最重要的水源。咸海全盛时,湖面南北长435公里,东西290公里,面积68000平方公里,曾是中亚第一大咸水湖,世界第四大湖,俄国还曾在此部署海军。



但咸海面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急剧萎缩。当时,苏联政府通过各种工程建设把锡尔河与阿姆河改道,将河水引入周边沙漠和荒地,进行农业开发,将这些地区改造为棉粮生产基地。引流灌溉工作成效显著,1970至1989年,阿姆河、锡尔河的灌溉面积增加了一倍还多,总灌溉面积达到了1000万公顷左右。1960至1990年间,苏联90%以上的棉花和40%的大米均产自中亚。1988年乌兹别克更是成为世界最大棉花出口国,且迄今为止对乌兹经济的贡献也十分重要。


但棉花种植用水需求量巨大,以卡拉库姆运河为例,该运河建成后分走了阿姆河80%以上水量,使得阿姆河注入咸海的水量锐减,加之该地区降水稀少,因此咸海面积急剧缩小了90%左右,并最终于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咸海传统渔业严重受损,盐度和污染物浓度急剧增加,土地遭受严重污染,因此咸海也被认为是“地球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发生地”。


南北咸海的不同现状

哈萨克斯坦政府于2003年10月兴建分隔南北咸海的科卡拉尔大坝,使锡尔河水只注入北咸海,北咸海的水位得以明显提升。该项目于2005年8月完成,且效果明显:北咸海水位不断上升,盐度下降,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群也已经返回,传统渔业开始振兴。除此之外,哈萨克斯坦还通过植树造林、改善锡尔河引水渠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咸海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图为在咸海海床上的水洼里栖息的牛群。


但南咸海境况则越发令人担忧。南咸海一半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由于棉花产业对乌意义重大,因此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做法不同,对放弃利用阿姆河河水灌溉棉花田的意愿不高,且有计划在干涸的南咸海海床进行能源勘探,这导致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咸海大部分完全干涸,仅周期性有来自北咸海的多余海水,通过堤坝的水闸流向南咸海。


为解决咸海问题,1992年2月18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成立中亚国际水资源协调委员会(ICWC),以期联合解决咸海地区的环境及社会经济问题。第二年又成立了拯救咸海国际基金,旨在为咸海流域项目筹集资金,拯救咸海和改善与因咸海干涸而引起环境的问题。


2016年5月,吉尔吉斯斯坦宣布停止参与拯救咸海国际基金及其机构的工作。吉政府认为,该机构工作没有考虑到水资源利用和区域个别国家需要,吉多次提出的改革方案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吉总统扎帕罗夫在参加完14日举行的第五届中亚国家领导人协商会议后便启程回国,并未参加15日举行的拯救咸海国际基金创始国元首理事会。托卡耶夫在此次会议上呼吁吉全面恢复参与该基金工作,并称“欢迎兄弟吉尔吉斯斯坦未来担任基金会主席”。


中亚水资源危机任重道远

咸海问题本质上仍然是该区域根深蒂固的水资源分配问题。


图源哈通社


由于高山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很大,中亚直接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锡尔河和阿姆河两大河流,但其分布却严重不均衡。从数据上看,塔吉克斯坦控制阿姆河总流量的80%以上,阿富汗为8%,乌兹别克斯坦为6%,土库曼斯坦为3%。吉尔吉斯斯坦控制锡尔河总流量的74%,哈萨克斯坦为12%,乌兹别克斯坦为11%,塔吉克斯坦为3%。从总量上看,作为阿姆河上游的塔吉克斯坦和锡尔河上游的吉尔吉斯斯坦分别拥有中亚地表水资源的43.4%和25.1%。


巨大的分配落差在苏联时期由于中央政府的协调和统筹安排,加之能源互换和补偿政策,并未导致大的矛盾。但苏联解体后,能源互换机制随之瓦解,话事人的缺失也使得各国因最大化考虑自身利益导致谈判难有进展,于是上下游国家矛盾不断加深,吉和塔之间、哈和吉之间、塔和乌兹之间都爆发过各类水资源导致的危机,个别国家之间甚至为此兵戈相向。


当前中亚各国逐渐认识到沟通协调的重要性,在协调处理水资源矛盾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今年1月6日,吉、乌、哈三国能源部长签署《关于在吉尔吉斯斯坦纳伦河实施卡姆巴拉金1号水电站建设项目的路线图》。但考虑到中亚持续高水平的人口增长率、全球变暖导致的水资源总量减少和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中亚各国在水资源领域的合作前景仍不容乐观。


作者:赵忠奇





77国集团+中国峰会吁建立新世界经济秩序 中国提出三点建议

多国教育部高官与18国56所高校校长在疆研讨

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取得48项合作成果 全程时刻表发布







监制:张兴鼎 | 编辑:宋欣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z1356580153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