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跨境电商中第三方支付方式风险


真案例|少踩雷|多当心


2022/10/17

第96期

本期案例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警惕跨境电商中第三方支付方式风险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国际经贸形势严峻的双重压力下,跨境电商交易额在疫情期间不降反升,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因使用第三方支付进行交易在跨境电商出口业务中非常普遍,出口企业仍需警惕跨境电商中第三方支付方式风险。本案例中买方利用全球知名第三方P平台恶意撤回已付货款,导致出口企业最终“钱货两失”,值得深思。



案例概述

出口企业A公司通过某国际站收到美国买方B询盘,产品为护目镜,买方表示产品将用于其海外网站上销售。B公司收到护目镜样品后表示满意,随即下单500副护目镜订单并以T/T付款方式支付,随后一个月内又下单5000副护目镜,货值2万美元。A公司建议B公司通过T/T付款,但B公司要求当天发货,称T/T转账较慢,于是提议将货款支付至P平台。A公司认为买方已有小额收汇记录,遂同意买方使用P平台付款,并使用DHL国际快递发货。B公司将2万美元付至P平台后出口企业A公司于2021年6月发货,B公司于7月份签收货物后上架海外网站进行销售。后续B公司称下家对产品给予差评,要求出口企业给予折扣,出口企业与买方达成了给予700美元折扣的和解协议。


▲本期案例人物关系图


由于P平台的规定,款项支付至平台后的180天内,买方可申请从平台退款,经P平台的审核后方可退款。本案中B公司通过P平台提出退款,但未通过P平台的审核。B公司于次年1月通过信用卡撤回款项,P平台与信用卡发卡方也进行了协商,但未果。


出口企业“钱货两失”,在与买方多次沟通无果后,由于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A公司向中国信保报损,中国信保第一时间委托海外渠道介入调查,获悉买方承认贸易事实但拒不付款。经审核,中国信保认定买方存在信用问题,对本案进行及时赔付,弥补了出口企业的损失。



案例分析

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是跨境电商交易中主要的支付方式,具有汇款即时到账、交易手续费低等优势,深受广大跨境电商企业的青睐,但这并不意味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与传统的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托收、信用证)相比,第三方支付方式有更多的的风险敞口。


在传统的国际结算方式中,银行只是作为贸易双方的代理办理款项收支,遵守其与贸易双方所签订的合同约定或国际惯例,单据符合要求即可将货款转出,对于贸易双方之间的纠纷并不介入。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往往会深入了解买卖双方的贸易纠纷,并根据审核作出裁决。


©摄图网


上述案例中,P平台是全球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平台规定如下协议:


P平台对争议的处理

根据P平台的“买方保障计划”的规则,买方可以因两种理由向P平台提出补偿申请:1.“物品未收到”;2.“物品与描述显著不符”。在该申请下,买方需要在付款之日起的180天内提出争议。若买方与卖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买方可以在提出争议后的20天内将争议升级为补偿申请,卖家在P平台中与此交易相关的资金也将被冻结,直至争议解决或关闭。在争议升级后,P平台则需要买方或卖方提供相关的文件或信息,双方必须按照要求及时回复。随后P平台会对双方的观点和证据进行审核,并作出裁决。

向信用卡机构申请撤单

P平台规定:若买方使用信用卡付款,如出现对交易不满意的情况,可以针对相关交易向发卡机构提出争议,即使该争议未通过P平台的审核,也有可能获得退款。买方就使用卡付款的交易提出退单请求后,买方是否胜诉由发卡机构确定,而非P平台。


信用卡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是较为普遍使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在信用卡支付中,国外发卡组织为了更好地保护持卡人的利益,对未经本人同意或本人未从中受益的交易,持卡人可以选择撤回交易。在国外,信用卡付款被撤回的可能性并不小。买方可以通过信用卡被盗、物品未收到、物品与描述不符等名义要求信用卡公司撤回交易,而信用卡公司一般也会倾向于维护买方权益。


案例中的买方为了逃避付款责任,分别利用了上述平台的规则和漏洞:首先通过P平台发起争议,在平台审核并作出有利于买方的裁决后,又向信用卡机构申请撤销该笔付款。从中可以看出,平台本身对信用卡撤回的控制力较弱,当发卡机构做出有利于买方的裁决后,P平台上的货款也随即被撤回,这也导致出口企业的损失。



案件启示

结合上述案件,中国信保总结以下风险防范经验,可供出口企业参考:


01谨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结算



在P平台此类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买方可以通过向平台发起申诉等方式申请冻结卖方在账户中的资金,而此类第三方平台通常对买方有很强的保护措施,在买方提出争议时往往会倾向于买方,从而冻结卖方在P平台上的资金。如果买方通过信用卡支付货款至P平台,如本文案例,也可通过撤单的方式撤回支付。因此,对于小额交易,建议及时定期将到账资金从P平台转出;对于大额交易,建议使用传统的T/T等支付方式,以避免货款被撤回的风险。


02充分了解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规则



在特殊情况下,即使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议出口企业在出货前详细了解平台的相关规定比如P平台的“卖家保障计划”,该计划规定在买方提出撤销付款申请时,出口企业必须提供有效的发货证明或送达证明,以证明物品已在P平台通知撤销后的两天内运送或提供给买方,且必须识别相关交易的收货地址。如果卖家最初将物品运送至“交易详情”页面上收货人的收货地址,但物品后来被转运至其他地址,那么将不符合P平台卖家保障的条件。同时,需时刻关注P平台对于争议的反馈,及时回应P平台关于提供文件和其他信息的要求,以免超出P平台的争议解决的规定时间。


©摄图网


03对买方做背景调查



虽然买方付款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但贸易的主体仍是买卖双方,不会因为买方通过第三方平台交易而降低买方的信用风险。因此,在出口企业开展业务时,建议对买方做详细的背景调查,在与海外买方成交之前,要了解客户的背景、成立历史、销售业绩、行内声誉等资料,对买方的信用风险做出可靠判断。


04增强应对纠纷的能力



在贸易的过程中,海外买方可能提出贸易纠纷,特别是在跨境电商交易中,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偏向买方的政策,对出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买方提出的货物短缺或未收到货等纠纷,建议卖方在发货前确认买方地址是否与经营地址、平台收货地址一致,并妥善保存发货单据、买方签收单等材料,当买方提出该类纠纷时,可向支付平台提供详尽的资料对于买方提出的质量问题纠纷,建议在合同中与买方约定货物的标准、质检机构、质量争议的索赔期限等条款,并规定在出运后解决争议的方法,在合同层面完善双方的义务条款。


05向中国信保寻求帮助



出口企业可在出口前向中国信保申请调查买方的资信情况,以便做出对买方付款能力和信用的判断。双方可洽谈LC\DP\OA等付款条件,并向中国信保申请限额并进投保,根据中国信保批复的限额情况,在额度内分批向买方出货。一旦发生风险,企业应及时向中国信保报损索赔,通过中国信保的专业渠道向买方追讨债务。


一定分享

点赞发财

必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