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地震》的“三板斧”

网娱观察编辑部 网娱观察 2020-12-04



作者 / 苏苏


讲述真情实感、聚焦现实主义题材,用高标准的制作水准呈现——《大地震》用“三板斧”获得了人民日报新媒体对于“网络大电影”的官方认证。

 

遥想两年前,网络大电影还处于数量急剧爆发的“野蛮生长”期。伴随着网络电影5年的发展历程,题材创新,价值表达,制作升级的《大地震》,其“破与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真实发生的矿下逃生事件为原型,《大地震》还原了被困矿井之下的万余名矿工,在矿坑透水、瓦斯泄露、地层坍塌的恶劣环境下,通过积极的自救和他救,最终以万分之七的震亡率化解危机,绝处逢生的人间奇迹。

 


2000万投资,585个占全片总量一半的特效镜头,影片上线,特效还在一边继续完善。


自9月8日上线以来,《大地震》多日蝉联爱奇艺网络电影单日票房冠军,截止发稿,票房累计1132万,口碑流量双赢。

 

这说明现实题材网络电影的春天来了吗?慈文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地震》总制片人罗劲松觉得,“春天”还为时尚早。在他看来,《大地震》是政府政策引导,平台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关注,制作方提高业务素质几方综合努力的结果,一起为网络电影的形象正名。



政策+平台扶持,
《大地震》首次呈现荧幕

大概20年前,彼时还在《北京青年报》任职的罗劲松看到了关于唐山大地震事件的一份报告文学: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当天,唐山某一处矿场的地下,共计一万多名矿工处在距震源最近的大地深处,他们在余震中团结一心,积极展开自救互救,最终以万分之七的伤亡率从地下成功走了上来。

 

他被纪实文字里这种光明,温暖,正能量,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所打动,也一直有将其影视化的梦想。“这故事看了这么多年,也没人帮我完成梦想”,罗劲松半开玩笑。直到与爱奇艺一拍即合,项目也得到广电总局网络司的大力支持,《大地震》于2018年底启动

 

对于平台方爱奇艺来说,不仅鼓励多样化的题材创新,也希望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精品网络电影出现,过亿的会员量也为垂类题材的电影提供了市场。而关于唐山大地震“千米矿下逃生”这样一个堪称人类奇迹的事件,也是第一次以网络大电影的形式被搬上荧幕。



“我们当时最大的顾虑是能不能让今天的年轻人接受,打动他”,罗劲松直言,其实内心不是抱有很大信心,但还是决定做下去。“我们跟爱奇艺就商量好了,不管赔赚把它拍出来,把真实的历史告诉大家。”他们希望,这个片子最终能够给网络上的年轻人更多启发,更多精神传承。

 

《大地震》的2000万,是当时网络电影领域的顶级投资,由曹卫宇、张晞临、石文中等一众形象、气质、演技贴合的老戏骨主演,“在主演阵容上也不是一定要迎合年轻人”。

 

剧本难题就是第一道关。现实题材正能量的表达,地震后矿下封闭空间逃生的故事,以及对网络电影年轻受众人群的吸引力,需要在这诸多点中找一个平衡。罗劲松介绍,剧本经过了反复多次的打磨修改。



剧本:大量真实调研上的艺术加工

影片导演陈静较早地就参与到其中,在她看来,故事整体的思路风格调整,经历了从主旋律到黑色荒诞又回归到主旋律的过程。“我们在做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故事本身的脉搏,最初的‘主旋律’和最终的‘主旋律’之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里面多了复杂性。”

 

剧本过程中,制片人罗劲松、导演陈静等和剧组一起做了大量的史实调研:去唐山档案馆、唐山抗震纪念博物馆查阅了大量与唐山大地震相关的书籍、文字、老照片、影视资料,到唐山马家沟煤矿和林西煤矿实地堪景,那里保存了一些当年的建筑设施。

 

同时,他们也采访了大量的地震矿下亲历者,“坍塌、爆炸、透顶、冒水,这都是真实在当天地震中发生的,所以这个故事能结实。”罗劲松感慨。而影片结尾的真实影像访问资料也给《大地震》增添了莫名的力量感。



在这些广泛扎实的背景调研基础上,影片对于故事、人物的处理也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创作加工。

 

比如,革委会主任这个角色就是矿难发生时的原型人物,灾难发生时,正是他带领队员有序、平安地从矿下走了出来。剧本在嫁接其他舍己救人原型,创作了他怕老婆爱老婆,献身前吃饺子等多面、丰富的细节。从而让这个有些官范儿,具备集体主义大局精神的人,有了完整的人物弧光。


还有区队长张鹏举亲手把未来岳父砌在火墙之内,他身上背负着纠结复杂的身世;反派人物,自私自利的安全科周科长被蜂拥的鼠群“吞噬”。这些人物和事件都是结合各种真实情形,人物原型和一些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使影片整体在故事上做更好的表达。



地震持续23秒,造成的震荡却持久深远。《大地震》选择把表现的重点放在地下封闭空间内,一群人面对极端环境,各种人物关系,以及各种选择所折射出的人性善恶上。

 

作为导演,这也是陈静所着迷的点。在她看来,《大地震》“轻灾难重人性选择”,也是根据整个影片的体量和周期来定的,在故事上下功夫。“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做一个特技特效超强的影片,那就不要做成内容空洞的影片。”



制作:40吨钢50吨煤,
特效还在继续

因为实体矿井下瓦斯浓度很高,有安全隐患,《大地震》没有于此拍摄。罗劲松介绍,剧组在唐山一个棚景里,搭了上万平米的十几条矿道,宽的、窄的、大的、小的,用了40多吨钢,铺了50吨煤在里面。


因为筹备期时间紧张,也有很多场景是一边拍摄一边搭建的。导演陈静至今想起来拍摄现场,一些关于“口罩”的记忆很深刻:“摄影组灯光组导演组始终在现场,几乎没有时间能够出来透口气,普通口罩根本不起作用,专业防雾霾的厚口罩,两三个小时之后就变黑了,摄影师的口罩在四小时之后,看起来中间像是有厚厚的灰尘囤积。我就塞给他新口罩,强迫他换掉。”

 

同时,因为有须在水下实拍的戏份,剧组还建了一个10米乘6米,1米65深的水池,拍摄时是4月份,水温大概就在5度左右,演员们一泡就是一天,水下连拍三四天,“有些演员都五十多岁了,非常敬业。”罗劲松至今还非常感念演员们的付出。

 


但特效是一个需要时间,以及各种复杂工序组合的活儿。因为周期紧张,《大地震》上线爱奇艺时,特效还一边在继续。罗劲松介绍,更精细化的特效完成之后,会再输出一版重新上传到平台,让观众体验到更好的效果。他透露,影片也在准备院线上映的过程中。

 

对于豆瓣上针对影片特效问题的讨论,罗劲松不乏诚恳:“我接受观众的批评,从我个人作为影片总制片人的角度,拍摄不足的问题都是我的事。但周期紧张,这个东西我不能跟观众去一个个解释。”

 

期待更好成片的《大地震》。



营销:爱奇艺联合营销,
助力更好扩散延展

凭借现实主义表达,正能量的故事内核,扎实的情感基础,《大地震》成为爱奇艺继《陈翔六点半之重楼别》之后,联合营销的第二部影片。在合作中,爱奇艺负责影片整体营销策略的把控。

 

爱奇艺电影营销负责人孙雪介绍,不同于院线电影“重映前曝光”,《大地震》的营销周期从上线当日延伸到映后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都会有节奏地做释放,注重长尾效应的开发,更“重实际转化”

 

例如,《大地震》本身也是一个商业属性较强的影片,有强故事反转和冲突,也有凭演技实力圈粉的演员,所以在营销初期会去释放影片的商业卖点。于是围绕老戏骨们的演技,做了大量短视频传播。“先突出它的商业属性,更多用户能够看到之后,自发产生口碑,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在《大地震》上线一周后,恰逢中秋,影片围绕“团圆”做延伸,“在一些平凡的岗位上有民警、消防员,包括矿工,我们会设计一些比较共情的社会话题去做延展”。微博上,#平凡人最圈粉的瞬间#、#你愿意为谁拼一次命#等围绕电影衍展的话题,以情感共鸣带动最大众的用户关注,热度值高企。而《大地震》也是网络电影第一次与新浪微博进行官方合作,从而把影片做更好的辐射。孙雪表示,这些话题的延展比口碑扩散还要丰富一点。



后续,当影片口碑发酵开,还可能计划组织一些如唐山、山西等地方的观影,让用户下沉,还有包括一些“台网”的合作,更偏向于社会属性的话题,“再找一些角度去把它的长尾释放起来”。

 

“其实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正常的院线电影的全网宣发”,孙雪介绍,在渠道上,除了微博、抖音短视频“以短带长”的效应,还积极与一些官媒党媒深度文章形成联动,还包括与蓝V矩阵,地方观影团等的合作。

 

通过这些动作,《大地震》囊括了一大波年龄层偏大的观众,孙雪表示,这和他们的预期相符。“我们希望在经过拓展和发酵之后,后续还会有一些新的内容延展出来,让影片能够给到更多的类型用户看到。”






近期热文


易烊千玺专访 RAPPER生态调查

7月网剧网大备案 | 《一路成年》

 热播剧男主七夕卖货 | 白一骢专访   


商务合作 请联系:

claudia1212/18510712046(微信ID)

约稿 请联系:

A2011402(微信ID)

转载/加入社群 请联系:

WANGCHUNXIAO14(微信I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