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数据!意料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老船长 米筐投资 2022-07-03

▣作者:老船长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2021年5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对中国整体的人口状况做了摸底。但那时的公报,公布的只是粗略数据。


6月9日,七普年鉴正式发布,长表数据更为详实,涉及到人口的年龄、出生、死亡、婚姻、受教育程度,甚至住房情况。



船长仔细翻阅、对比了各项数据,有几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现象还是发生了。



1




最近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不仅让唐山这座北方重工业之城频频冲上热搜,关于男性的社会性权力、优势,关于女性是否处于弱势地位、又该如何保护自己,也颇多争论。


毕竟,当恶性伤人事件发生,每个人都会代入自己,寻求解决办法,避免遭到伤害。


父权社会、女性独立这些社会议题,都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我们就从最基础的男女性别人口数量,以及数量的差异,看看中国的性别失衡状态。



性别比,一般指的是男性数量与女性数量之比(设定女性为100),从而得出一个社会是否性别失衡。


按照联合国标准,男女性别比在103-107之间,是一个正常值。


七普数据中,中国整体性别比为105,确实处于正常区间内。但各个年龄段的比值,却大相径庭。


尤其是29岁之前的人口,性别比都超过了110,也就是说当下的中国,95后的年轻群体依旧是男性多于女性。


而这就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性别比会继续失衡。


处于劳动力黄金年龄的30-60岁区间,整体的性别比都是正常表现。


而在老年群体中,女性数量反而一步步反超男性数量,性别比随着年龄增长呈负相关状态。


甚至在年龄最大的95岁以上群体,女性数量是男性的2倍左右。


这和男女的平均寿命密切相关。


2020年,中国人口人均寿命74.83岁。男性平均寿命74.7岁,女性平均寿命80.5岁,比男性多出6岁。


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成为变量因素。国际研究表明,15-40岁的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两到三倍。


到了老年阶段,由于男性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较为普遍,60岁以上男性的死亡率也远高于女性。


这就解释了,男女平均寿命的差异,以及性别比随着年龄增长的密切变化。



具体到各个省份,男女性别比超过107警戒线的有4个:广东、海南、西藏、浙江。尤其是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男女人口差额高达773万,性别比113同样高居第一。


广东的性别比失衡,与其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东莞、深圳、佛山又是制造业大市,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量高于女性。


比如东莞的性别比高达130,深圳122、佛山119、中山117、惠州116、珠海114、广州111,都远超107的国际标准。


但2020年广东户籍人口性别比只有104处在正常区间,说明外来人口的持续流入,大大影响了广东的人口结构。


此外,还有19个省份性别比处于103-107的正常区间,6个省份处在100-102区间,只有辽宁、吉林两个省份的性别比,低于100。


中国男多女少的局面,不能说直接决定了社会地位,但数量上的差异,对性别失衡带来的权力失衡、力量失衡,多少还是有些影响。


不过,局面开始有所转变。


2021年,中国男性人口下降了46万人,而女性人口则增加了94万人。这是近40年来首次出现男性人口减少。


不远的将来,性别失衡状态或许能得到缓解。



2




完整版的七普数据,还透露了更多的细节。


比如各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颇多意外。



2020年,按年龄段划分人口最多的是:


30-34岁,1.24亿;

50-54岁,1.21亿;

45-49岁,1.14亿;

55-59岁,1.01亿;

35-39岁,0.99亿;

40-44岁,0.93亿。


这几个年龄段,涵盖了30-59岁的区间,恰好分别对应了1963年到1992年的两波生育高峰。



但与六普相比,十年间的人口变化更是凸显了中国目前的人口压力。


十年间,中国总人口增长了7696万。其中:


0岁幼儿,数量减少179万;

1-14岁,数量增加3386万;

15-19岁,数量减少2720万;

20-24岁,数量减少5247万,是人口减少最多的年龄段;

25-29岁,数量减少916万;

35-39岁,数量减少1901万;

40-44岁,数量减少3179万。


也就是说,除了14岁以下青少年,中国的劳动力主力年龄段人口,都比十年前减少了。


与此同时,老龄化人口增长势头不减。


60-64岁,数量增加1471万;

65-69岁,数量增加3289万;

70-74岁,数量增加1661万;

75-79岁,数量增加738万。


最令人意外的是,8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增长最快。


80-84岁人口数量,2020年是十年前的1.5倍;

85-89岁人口数量,2020年是十年前的1.9倍;

90-94岁人口数量,2020年是十年前的2.3倍;

95-99岁人口数量,2020年是十年前的2.2倍。


而100岁以上的老人,2020年接近12万,是2010年的3.3倍。


往好了说,是中国整体的人均寿命在延长;往不好了说,中国的老龄化压力在加速增长。


如何应对,关系巨大。



3




年轻人晚婚的状况,也得到了更多数据佐证。



2020年,中国人平均的初婚年龄已经涨到了28岁,接近29岁,也是历史最高点。


而男性平均初婚年龄,已经接近30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也接近28岁。


图片来源:知乎博主@古都闲云


在25岁时,1965年生人初婚率超过80%,1975年生人初婚率超过70%,1985年生人初婚率超过60%,1990年生人初婚率下降到了56%。


而1995年生人,初婚率直接掉到了36%。


越是年轻人,初婚的年龄越来越晚。


晚婚甚至不结婚,已经是不得不承认的现状。


而这又进一步影响了生育率。



2020年,中国综合生育率1.3,即每个育龄妇女生育1.3个孩子。


而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总和生育率1.5左右就是“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1.3本就不高,但依旧有北京、天津、山西、江苏、浙江等15个省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的生育率,甚至掉到了0.7。


安徽、福建、江西等16个省市的综合生育率高于1.3,最高的贵州达到了2.1。


而25-29岁育龄妇女,已经成为生育的主力。


如若初婚年龄一再推迟,生育主力年龄段也必将推后。


中国的人口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米筐投资】视频号开通啦!
知识、宏观分析、政策解读,干货不断!
在这里读懂经济!
更有精彩直播等着你!
▼点击关注视频号:米筐投资▼





本文系【米筐投资】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转载”查看须知
商务合作:15638843884(电话同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