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恋家族 │ 文献导读

症状网络 症状网络 Symptoms Network 2022-08-09


写在前面:最近刷朋友圈频繁看到各种关于自恋的讨论,大部分是骂的。我感到很遗憾,尽管我承认,自恋者对于四周人的伤害确实存在,我们也并不需要因为加害者的痛苦而去同情,但是理解并不是同情。理解自恋的传承,无论是在个体治疗还是家庭治疗,又或是从社会与人类学的视角,都是重要的。


弗洛伊德提出原始的自恋(primary narcissim),是一种每个人刚出生时的早期的状态,生物在原始生命力层面本能的自我保护,婴儿时期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本能,是一个过渡性状态。在弗洛伊德那里的自恋指的是婴儿对自我的专注优先于对于他人的关注,但是后来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发展为客体爱。但是当一个人已经从婴儿这个阶段长大之后,还是能够出现力比多在外界受挫,回撤(withdrawal)回自身,这是一种继发性自恋。


人格障碍具有家族聚集性普遍被证实的在此有太多太多的文献,就不列举了。



#1 夸大表现癖



Kohut认为自体(self)大致分为两部分,两个系统,一种是夸大表现癖,另一种是理想化的双亲形象。每个人都有这两个部分,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之中,这两个部分逐渐得到回应与满足。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养育者的共情与回应,养育者能够感受到孩子的需求并且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需求得到了回应,虽然需求不一定会被满足,并且不可避免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许多不被回应以及不被理解的挫折。如果这些挫折恰到好处,不太严重,那么孩子逐渐在这两个系统成长出来,夸大表现癖的这部分,发展为一个人的野心与企图;理想化的这部分,发展为理想、去爱别人、以及能够照顾自己。




#2 渴求回应的孩子



Mahler(1975)观察儿童与母亲互动的时候发现,当关注于婴儿的运动时,四周围绕着心怀欣赏的、有回应的(libidinal mirroring)、友善的成年人时,婴儿会作出兴奋地舞动手脚的身体伸展动作,这是自我感受整合的准备状态。当人们开始观察婴儿的发展时,观察一些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自恋”的孩子时,并不认为自恋是自命不凡的感受,而是对关系失望的补偿。(Balint, 1960; Fairbairn, 1954; Horney,1939)


当孩子自己不好时,感觉受到了忽视,因此对自尊产生打击,令人感到暴怒而受伤。当一个人自尊受到侮辱,并且被体验为无法控制的时候,自体会出现破碎,因此由失望产生的暴怒指向自体,这也暗示个人可能会从对现实生活的应对中撤出,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呼应本文第一段最后一行)


自恋的孩子似乎具有更加敏感的情感,善于察觉他人尚未表达的情感、态度和期待,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也可能感受到更多的挫折。


https://howtokillanarcissist.com/narcissistic-family/




#3 优秀的孩子



Alice Miller(1975)指出,许多家庭中可能都会有直觉天赋较高的孩子,养育者时常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对自己的心意心神领会。这类孩子长大后会产生困扰,不知究竟应该遵从内心想法还是外界要求。这样敏感的儿童,更容易沦为养育者自恋的延伸,也更容易成长为自恋型个体。



Winnicott(1960)认为,个体在学习被他人接受的过程中,将被他人接受的那部分发展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优秀”的特质可能会让个体成为自恋的附属(narcissistic appendages)可能导致自恋的形成,自恋型的人在儿童期可能遭遇养育者的重视,因为自己的优秀。只有儿童成为某个特定角色的时候,才会受到赞赏,这样会让儿童担忧,一旦暴露了自己的真实状态,会引来拒绝和否定。自恋型的孩子可能起源于一种特定形式的关注和溺爱,伴随着成长中无处不在的来自自恋的养育者的忽视和否认,即只有儿童能够配合自我中心的父母的期待时,才会得到关爱和肯定。



#4 养育者的自恋需求



McWilliams(2011)假设大部分父母都是根据自己的自恋需求和共情来对待孩子,儿童也乐于适度地被当做自恋的延伸来对待。孩子在父母的塑造下,不同程度起着延续父母未尽事宜、光宗耀祖的作用。儿童快乐的泉源之一是父母为他们感到骄傲,子女得到父母认可时也会感同身受。关键在于父母的自恋延伸程度的把握。儿童的行为与父母的期望相背离的时候,是否能够得到关注。


自恋者的教养环境与品头论足的家庭相关。如果为孩子设定的目标对父母的自尊至关重要,那么孩子的努力一旦失利,必然遭来父母的不满。这样的家庭常常直接对孩子进行评判。一些产生自恋儿童的家庭不乏表扬和夸赞,但是这种氛围同样不利实现自尊现实的发展。尽管有正性评价,儿童仍然感到时刻被人品头论足,也能可能令孩子经常担心自己不够称之。


父母可能对特定的孩子产生自恋需求,因为孩子表现得优秀,因此引起父母“这样优秀的人是我孩子”的自恋补给,这样的孩子逐渐无法辨识真挚感受与取悦他人的区别。虽然每个父母可能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期待,但是当父母把这样的期待强加于孩子身上可能是有害的。





#5 自恋的代际传承



Wolfenstein(1951)研究经历了二战的城市居民发现,这些人很容易向孩子传达一个观点,因为他们当时因为战争无法选择自由的生活,便很容易将希望寄托于下一段代,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心愿。因此饱受创伤的父母,常常会使孩子产生困惑以及羞耻感和空虚感。父母表达出“你和我不一样,你现在什么都有”是孩子困惑的根源。即使时代不同,孩子也不能拥有一切,孩子也有他们的困扰,孩子将自信和自尊与父母的目标相连。


孩子在不断出现的不被理解而仅仅在自己符合父母期待的时候被虚假的夸赞的环境中成长,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自体障碍,自恋者可能依靠理想化和夸大这样的防御方式,自我以及作为自我一部分的家族成员受到理想化,必然出现对他人的贬低。夸大自体(grandiose self),想象自己的完美来补偿自体缺陷。可能是一种内心感受,也可能被投射于外界事物(McWilliams)。以排名、最好的、什么是最棒的、哪里有最严格的的训练,现实的优劣被浮夸的功利取代。也会出现理想化和贬低的泛化行为,孩子容易陷入追求完美来达到防御的目的,好高骛远,要么装作已经华而不实的达到目标,要么将失败归于天命。在治疗后逐渐达到自我协调的期待。自恋者有时候将自尊的感觉转嫁给他人,将熟人视为完人,再通过认同他人来体验自我膨胀的感觉。一部分的人不断经历着将某种东西理想化,再发现其缺陷之后将之一棒打死。



在《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中,McWilliams举了一个例子,一位优秀的女士要让孩子唸最好的学校,尽管孩子在别人看来已经足够优秀,但是在母亲仍然常常会觉得孩子不够优秀而有前功尽弃的感受,孩子成为了她自恋的延伸,因为她坚信自己当时要是能够唸最好的学校,自己的生命轨迹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可能自尊十分脆弱,有时候将自尊转移给四周的人,可能是父母、老师、配偶、朋友甚至是所属的标签和群体,再通过认同这个人或是标签,来体验自我膨胀的感觉,他们可能难以接受这样的标签有着缺陷。他们对自恋困境的解决是天性的自我攻击以及用想象的完美来补偿。


孩子可能一生都成为养育者自恋的延伸,进而可能认同了养育者,认为养育者高瞻远瞩。这样的孩子在一种不被肯定的环境中成长,容易陷入追求完美来达到防御,他们心中充满好高婺源的空想,要么装作已经达成,要么将失败归因于命运,他们可能透过习惯性的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批评来表达对完美的需求,并且为不够完美而充满嫉妒(envy)与遗憾。



作者/编辑:Circle


本科复旦大学临床医学,辅修宗教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研究抑郁和焦虑的治疗,non-binary2012年开始学精神分析,打酱油的人类学爱好者。在学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对一切抱有好奇,永远在研究的路上。




联合传播




点击查看一周年纪念总结:

症状网络一年到底做了哪些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