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新春将临的冬季作战、暗流涌动,满满预期……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月6日)

军事解读:从抗战到内战的五次会战——山海关会战

日俄战争往事:从日俄谈判到济物浦港的炮声……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将出现轮式战车与履带坦克的“革命性”较量……
俄乌战争观察:格拉西莫夫的上任和苏罗维金的退幕……
俄乌战争观察:从机动防御作战,谈索莱达尔镇突击战得失……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大胜?乌军设局?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索莱达尔镇的“胜利”和巴赫摩特南线的攻势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异动与反攻……

(图1)2023年1月19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
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从最近态势来看,俄军无差别轰炸规模较之此前稍微减小。至于俄军是否如《格拉西莫夫的上任和苏罗维金的退幕》推演而调整苏罗维金战略,可能需要至少10天来继续观察。

2023年1月21日,俄乌战争进行第331日。

临近农历新年,俄乌战争看似沉闷,实则暗流涌动,满满预期。

最近一二天,俄乌战争战场态势变化极小,因而本文分析侧重事关俄乌战争近期战事的四条重要新闻:

第一条新闻:

1月20日“拉姆施泰因-8”会议对战局存在的影响。

这次会议因为德国与其他盟友存在分歧,在短期之内,英美等50余家拉姆施泰因盟国可能不会援助乌克兰豹2式坦克。

但是,德国及其盟友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防空坦克、装甲车在内的更多军事援助。

很多同情乌克兰的朋友可能德国表现和“拉姆施泰因-8”会议内容感到失望。

然而,如是回顾《顿巴斯战场,将出现轮式战车与履带坦克的“革命性”较量》相关分析,即可理解在现代高科技战争背景下,综合俄乌战区场天气、地理、乌军诸多以机械化步兵实施机动防御和快速突击反制俄军的战例等等情况分析,可见德国及其盟友如能向乌克兰提供大量装甲车,其实战效果和战场效率将毫不逊色豹2式坦克。

此外,我在此前撰文认为“英国在国际政治舞台的表现,从来不是美国的‘跟班’,而是美国、英联邦及整个西方国家的战略‘灵魂’。英国的政治、外交及军事策略为观察俄乌战争战争态势及走向的重要窗口”等等分析来看,英国确实正在继续起着美国、英联邦及整个西方国家的战略“灵魂”的作用。

(点击参考《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大胜?乌军设局?》)

近日,英国协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丹麦、荷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等九国防长签署了《塔林宣言》,明确军援乌克兰继续抗战的义务。

《塔林宣言》九国都是网络传说中“恐俄”“反俄”国家。

然而,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我更倾向于这些国家是反俄,而非“恐俄”。

首先,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从苏俄时期、冷战时期及现在的俄乌战争时期,都是最坚决“反俄”国家。既有遏制莫斯科的物理实力,也有遏制莫斯科的极为丰富、老练的“政治智慧”。

其次,其他八国,或为欧洲陆军大国,或为欧洲经济大国、军工大国,如此形成《塔林宣言》联盟,其综合国力、军力及英国的战略智慧,对比俄乌战争表现太过蹩脚的俄国,无疑为极大战略压力。

再次,在英美等50多家拉姆施泰因盟国里面,英国牵头形成《塔林宣言》联盟,确为保障国际援助乌克兰继续抗战的一个重要保险,使人确信乌克兰正在具备长期抗战俄国的能力。

在援乌战略上,美国向来相伴英国同行。

目前,美国鉴于俄乌战争态势,更是强调援乌“及时性和紧迫性”。

1月20日,美国总价26亿的援乌清单落地,按照武器用途大约分为两类:

一、应对俄军战略空袭的NASAMS弹药、8组复仇者防空系统等武器。

二、用在乌军机动防御和快速突击作战方面武器。

包括有59辆布雷德利步战车、590枚“陶”式反坦导弹、29.5万发25毫米弹药、90辆斯特瑞克装甲车及20个扫雷滚筒、53辆反地雷伏击装甲车、350辆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2万枚155毫米炮弹、约600发155毫米高精准度制导炮弹、HIMARS弹药及弹药支援车、指挥车、HARM反辐射导弹、2000枚反坦克导弹、战场破障设备、夜视仪等等。

细分观察美国军援项目明细,完全可以确定,乌军在2、3月份战略,必然围绕机动防御和快速突击作战这个战法展开、进行。

受顿巴斯战场气候、地理限制,重型坦克并不一定比装甲车或者轮式战车适合乌军实施机动防御和快速突击作战。


受顿巴斯战场气候、地理限制,重型坦克并不一定比装甲车或者轮式战车适合乌军实施机动防御和快速突击作战。

俄土叙三国防长及情报官员会议,排除伊朗,私下调解土、叙关系,确使伊朗心中暗伤。

第二条新闻: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发声,发出伊朗不会继续倒向俄国的“谨慎对俄关系”的信号

1月19日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接受土耳其电视台采访,称虽然伊俄两国关系很好,但是伊朗在国际事务上坚持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反对俄乌冲突。

因此,伊朗不承认克里米亚、顿巴斯地区及乌东四州从乌克兰分离。

这条新闻比较幽默。

作为曾经的友邦,伊朗悍然、突然地,向冰天雪地里踽踽独行的俄国背心泼来了一盆冷水。

或者,按照国内网络的“激情与正义”的常理视角,伊朗与西方国家关系历来高度紧张,伊朗这番声明完全无助于拉拢西方国家关系和放宽对伊朗制裁,因而伊朗本该毫不犹疑利用俄乌战争机会,联络俄国共组“反美联盟”……

那么,伊朗为何深陷“援助俄国武器装备”泥淖同时,突然转向,明确坚决地向俄国泼出这盆冷水?

原因有四:

一,俄国在俄乌战争态势萎靡,国际影响、胜望持续跳水,使得伊朗等“现实主义”国家不得不基于现实慎重考虑选边站队。

二,就在伊朗承担国际压力为俄国提供军援的同时,俄国滑不唧溜、一面在叙利亚及中东冲突地区限制亲伊朗民兵活动;一面在莫斯科举行了俄土叙三国防长及情报官员会议,排除伊朗,私下调解土、叙关系。

俄国如此两面三刀,自然激起伊朗方面不满。

三,在伊朗出现2022年政治乱局以后,俄方虽然表态认为是“外部势力制造的乱局”,却又顾忌刺激北约、英美等西方势力,始终滑不唧溜地回避明确声明支持伊朗当局。

四,俄国在坐享伊朗“援助武器装备”同时,却一贯与伊朗仇敌以色列暗箱往来、不清不楚,这让伊朗倍感内伤。

需要强调的是,俄国如此等等动作,都发生在伊朗背负国际压力而顶风援俄的同时。

当然,好朋友们如是熟悉俄国及前苏联历史、“国家性格”、“民族性格”,了解俄国传统外交风格,对此肯定不会感到意外。

但是伊朗作为当事国,为此郁闷,继而在审时度势发现俄国破窗愈多现状之后,因而顺势泼出一盆冷水发泄不满,纯属情理之中。

俄国在俄乌战争表现确实太过蹩脚,继续将俄国的国际影响、胜望推向负面。

此前,在1月20日“拉姆施泰因-8”会议期间,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和诸多俄媒体、自媒体为吓阻会议向乌克兰提供重型坦克,强硬声称援助将“给乌克兰和乌克兰人民增加问题”,分析认为援助可能导致战争升级、甚至诱发战术性核战争……

然而,俄国没有实力和战绩支撑,这番言论恍如草人,挂得很高却只能随风无聊晃荡,被西方传媒顺势奚落、起哄……

其中,ISW战争研究所认为俄国的外交吓阻,“无论在俄与西方之间,还是在乌克兰战争,俄都无法执行”,“没有相应的行动”。

显然,随着俄国深陷俄乌战场一筹莫展,俄国的政治、外交,甚至“核威慑”的影响,都在快速跳水。

俄乌战争继续下去,俄国如此一跳、二跳,朝鲜会不会跟风效仿伊朗?

可以预期、观察。

“普京的厨师”和瓦格纳佣兵公司老板普里戈津。详见《俄乌战争观察:详说普里戈津和瓦格纳佣兵之前世今生》。

第三条新闻:

综合开源消息,华盛顿可能会在下周宣布对俄国瓦格纳佣兵公司实施制裁


美国如果宣布制裁瓦格纳佣兵公司,即可冻结瓦格纳佣兵公司及其相关个人、企业、机构在美境内的任何资产,并禁止美国人与其进行任何商务活动等。同时,美国可能将瓦格纳佣兵公司列为犯罪组织,并对相关人员启动司法程序。

瓦格纳佣兵公司目前在俄乌战场部署兵力约5万作战部队,其中,包括瓦格纳佣兵公司征召的4万俄国囚犯。兵力约占整个“特别军事行动”俄军总数的四分之一。

美国此举,直接关联与瓦格纳佣兵公司有关的上上下下的千家万户,重点侧击更是瓦格纳佣兵公司“软肋” ,必然将会重创瓦格纳佣兵士气。

俄国防部大楼楼顶部署的“铠甲”-S1防空系统。该系统配用9M335导弹或57E6导弹,以及配置2A72式30毫米高炮的弹炮结合自行近程防空系统。

第四条新闻:

近期,俄国在莫斯科若干重要建筑的楼顶的可见位置,部署了防空系统。

近期,在莫斯科地区,在克里姆林宫附近建筑、俄国防部大楼、郊外新奥加廖夫俄总统官邸附近建筑等若干重要建筑的楼顶,俄军在可见位置,纷纷部署了“铠甲”-S1防空系统。

为此,很多同情乌克兰抗战的自媒体、读者纷纷以为,这是乌克兰即将向莫斯科发起远程袭击的信号。

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可以肯定地说,无论乌克兰如何确定战略,采用外援或者自己研制武器,北约及英、美等50余家拉姆施泰因盟国都不会同意乌克兰对莫斯科采取对等远程袭击。

同时,纵然惨遭俄国长期的无差别战略轰炸,损失惨重,就乌克兰的抗俄战略而言,核心目标是打赢俄乌战争,驱逐俄军至少回到2022年2月24日边界,而后,乌克兰即可在战后改革、建设的轨道上,徐徐通过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手段,为俄乌战争划上最后的句号。

可见,除却宣传和舆论鼓舞士气之外,如真是实施轰炸莫斯科,激化俄乌战争升级,这样的极端军事行动同样不符合乌克兰利益和抗俄战略。

那么,俄国何以虚张声势,非要欲盖弥彰地在莫斯科重要建筑可视范围,毫无掩饰地部署“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

我想,其用途主要应对国内,而不是国外。

此前,早在2022年9月、10月份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利曼反击战之后,我就在多篇文章详细分析认为,俄乌战争持续近年,既无和谈希望,也无短期分出胜负可能,必然以持久战、消耗战进行下去。

这个局面利于西方国家长期“放血”俄国、一劳永逸解决“俄国问题”的既定战略,同样也利于克里姆林宫争取“战略时间”,稳定政局。

有了足够的“战略时间”,克里姆林宫即可将眼前这个进退两难的“特别军事行动”,转变为“全民买单”的俄国军民反抗西方入侵的“全民战争”。

依稀记得,当时,我的这类分析文章发出,很多同情乌克兰抗战的朋友为乌军胜利鼓舞,完全无暇细看我的分析,闷头就是丢来鸡蛋、菜头……

苦笑。

事实上,战至2023年1月,再看俄乌战争的战略态势,正在高度趋近我当时的分析。

其中,克里姆林宫急于将“特别军事行动”转变为“全民战争”的战略迹象,日益明显。

2023年1月17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正式宣布俄军在2023年至2026年期间进行重大变革,核心就是将俄军兵力扩大30%,达到150万人。

通常,国际关系和态势的分析和预判,将影响各国对国防力量进行调整和大幅增减。

国际关系和态势趋向稳定、和平,各国就会裁军,反之,就会扩军。

这是克里姆林宫为俄乌战争长期化的军队准备。

那么,如何理解俄军扩军至150万?

这个数字意味着俄国每1%的人口,必须成为日夜扛枪的常备国防军,随时可能走向战场。

这个比例虽然稍逊苏美冷战高峰的1.2%,但也超过了冷战其他时间的苏军。

显然,在莫斯科的战略规划里,一场“新冷战”徐徐展开……

然而,在克里姆林宫的扩军和将“特别军事行动”转变为“全民战争”,是否会得到国内民族情绪支持?

是否会再现去年征召“30万动员兵”所激发的适龄男子四散出国的尴尬局面?

于是,也不知俄军哪位高参想出来的馊主意,也就有了俄军在莫斯科若干重要建筑的楼顶的可见位置,纷纷部署了“铠甲”-S1防空系统的景观。


“铠甲”-S1防空系统出现俄国大城市和闹市区,必然引起以为远离战争的俄国民众为之出现惊诧、愤怒等等情绪,同样也更利于俄国政府、军队操作舆论,引导和控制俄国民众的这些情绪,使之成为支持克里姆林宫既定战略的“民间力量”。

看吧,“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就在莫斯科重要建筑楼顶,战争就在你的身边,如此舆论、相传稍微引导,征你扛枪跑步去千里之外的乌克兰领土“保家卫国”,谁还会有意见?

堂堂俄国,居然如此小心思?

莞尔。

写到这里全文结束,文后二三句,权作与朋友隔网闲谈,遥拜大年。

本文写作期间,接到母亲电话,才知今天正值大年三十,是我农历生日。

去年至今,为避疫情,母亲在川滇边地阳光灿烂小城,我在成都,母子为疫情阻扰,已经近乎一年不曾见面。

幸好,母亲性格从容、恬淡,近十年来,每逢过年难得收看“春晚”,也就没有规定我过年一定赶到她的身边。至于我的家里,早也就没有放置电视,完全与春晚无缘。因而分离时间长了,我们母子还是如同以往那样,说起过年,也就仅仅是随随便便在电话里说点零星小事。

说着,说着,母亲顺便也如儿时,开始指点我近期写作的一二三。

母亲偶尔也会看我文章,最近也就看了我在文章写有“丢来不少番茄、鸡蛋、白菜帮子”的段落,于是,她也就感慨着取笑我虽然虚长一岁,字里行间依然固执如旧,难以看透人情世故,也不愿琢磨人情世故。

而后,母亲在电话里再三嘱咐,从古至今,写文章被人骂了,并不稀奇,作者唯有自己打开心境,保持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独立,才可能源源不断写出自己的文章。

我与母亲电话闲聊不久,两边都有话音催促年夜饭要开始了,她也就说为我的俄乌战争系列文章留言和点了赞赏,匆忙放下电话。

我旋即点开回复,母亲留言朴素、温暖如此:

“一个国家到人家的国家去打仗,终究是说不过去的”。

妈妈的话,我还是要听的。

借此文,橡树给诸君拜年,遥祝阖家幸福、安康。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1月21日20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