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斯瓦托夫,乌克兰春季作战的唯一方向……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2月14日)
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南宋往事说:和谈,也是一种有效的抵抗……

(图1)2023年2月15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
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圆环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对乌克兰的无差别袭击;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的红色圆圈,为俄军地面进攻、一线炮火轰炸。

2023年2月15日,俄乌战争持续第357天。

在感觉春之气息的同时,似乎乌克兰的反攻步伐也真切地临近了……

2月14日,布鲁塞尔第九次会议拉姆施泰因援乌联盟国会议就乌克兰防空和反制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问题、乌克兰反攻问题,通过了援助更多防空系统、确定援乌“坦克联盟”;供应弹药;训练乌军计划;援助武器及作战的后勤保障等等方案。

期间,美国防长劳埃德·奥斯汀接受媒体采访,证实了美、英、意、法等国会继续向乌克兰援助更多防空系统,加强乌克兰防空系统。同时,拉姆施泰因援乌联盟国将继续向乌克兰援助装甲车、坦克等重型武器,转移到乌克兰,组建至少8个北约标准的战斗旅,以支援乌克兰在春季进行反攻。

对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乌克兰防长等人,均表示“感到乐观”。

此前,我在去年10月-12月期间的多篇文章里面,详论或提及了乌克兰发起反攻的两个前提假设,乌克兰即得到北约、英美等国援助,打破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得到足量军事援助。

现在再看,这两个假设正是拉姆施泰因援乌联盟国第九次会议的核心内容。

那么,乌克兰是否可能在春季发起反攻?

受乌克兰战场天气、地理及“翻浆季”影响;同时受现代战争天上卫星、无人机,地上各色人等和各种手机的影响;同时,在俄乌全面对峙、消耗的近千公里战线上,俄乌双方对彼此兵力、后勤、部署、装备、攻击方向等等,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警惕,因而,俄乌双方都不会选在战场衡势情况下,冒险以战略预备队投入某个方向进行战略反攻。

同时也受欠缺空中力量援助等等影响,可以确定,乌克兰如果发起春季攻势,规模应该不会太大,或者为类似利曼突击战的战役反攻。

同时,基于乌军兵力、物资现状,观察并且结合目前俄乌战争全局态势,可以确定乌军可能发起的战略反攻的若干目标方向,从北向南,分别可能为顿巴斯战场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等。

那么,乌克兰为什么不选在扎波罗热或者赫尔松发起战略反攻,而非要选择顿巴斯战场发起战役进攻?

一、扎波罗热战场为顿巴斯战场与赫尔松战场的结合部,为俄国本土往赫尔松及克里米亚陆桥,实为乌克兰夺得俄乌战争最后胜利的战略反攻方向。

然而,扎波罗热战场东线毗邻顿涅茨克,俄军互为依托,背靠俄国本土最大战略后勤基地罗斯托夫,使得乌克兰难以选在这个方向战略攻坚;同时,俄军在扎波罗热西线完全控制扎波罗热核电厂,更是使得乌克兰投鼠忌器。

因此,除非俄乌战争态势非常明了和扎波罗热核电厂危机解除,否则,乌克兰绝不会选在扎波罗热方向进行无效进攻。

同样,俄军鏖战近年,连续战略碰壁,兵力损折惨重,(除非其立竿见影完成扩军计划且恢复到战前最佳状态,否则,俄国)已经没有组成战略精锐机动集群投放在顿巴斯战场之外的能力。

因此,俄军当然也不会选在顿巴斯战场之外进行无效进攻。

德国不莱梅港口,传说即将援助乌克兰的战车、坦克和设备。

俄军在2023年冬季作战中相对减少机械化作战,增加炮火与地面步兵配合作战。这也让西方国家一些媒体、机构质疑俄军在顿巴斯作战能力,认为俄军在巴赫摩特进展缓慢,是一场大量伤亡的消耗战。

2023年2月15日,扎波罗热战场和赫尔松战场简况图。

二、缩小后的赫尔松战场为克里米亚战略屏障、扎波罗热战场的重要支撑,对俄军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2022年10月-11月期间,俄军战略撤退第聂伯河下游左岸地区,凭借复杂地形沿第聂伯河进行战略防御,同时与俄黑海舰队协防作战,有效防御金本沙嘴-坚德罗夫沙嘴侧翼,已经建成完备的战略防御体系。

此外,俄军还控制着卡霍夫卡水库大坝,同样使得乌克兰投鼠忌器。

从战略角度去看,俄军在赫尔松战场防御可谓密不透风,唯有在东线与扎波罗热西线互为依托,形成唇齿相依态势。

显然,乌克兰唯有选在扎波罗热战场及梅利托波尔-瓦西里耶夫卡方向迂回突破,似乎才有打破俄军防御的可能。

可见,乌军如无战略反攻扎波罗热战场,除非俄军继续“善意撤军”和收缩战线,极难在赫尔松战场取得战略性进展。

三、在“去纳粹化、军事化”的全面攻势失败以后,顿巴斯战场承载了克里姆林宫继续进行俄乌战争的主要理由和政治概念,即俄乌战争为“保护八年来遭受基辅政权欺凌、种族灭绝的人们”的战争。

这样,克里姆林宫就可以“继续通过军事、外交和行政的手段,驱动俄乌战争从俄军进攻乌克兰的‘入侵作战’,转变战争性质为‘俄乌民族传统矛盾’引发的俄乌武装冲突的‘混合战争’模式”。

因此,战至现在,顿巴斯战场实质上已经成为克里姆林宫执念进行俄乌战争的“合法性”的基本战场。

当然,这也是俄乌对决俄乌战争的绝对主战场。

因此,无论北约盟国、54个拉姆施泰因援乌联盟国从援助乌克兰、控盘俄乌战争及“战略放血”俄国;或者乌克兰得到物资保障尽快实施有效反击作战,从作战效率、军事和政治价值而言,都只能会选在顿巴斯战场。

(关于我对顿巴斯战场的诸多综述,请参考阅读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2月14日)相关题目的文章,也可比较此前的推演对比战事进程,思考俄乌战争可能方向)

那么,在顿巴斯战场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等若干战场,乌克兰又将如何这次战役反攻的主要方向?

2023年2月15日,俄军公布的巴赫摩特战况简图。

2023年2月15日,交互地图显示巴赫摩特即时战场简况。

巴赫摩特外围,乌军救护伤员。

巴赫摩特战场全貌。


巴赫摩特城内的乌军士兵和流浪犬,他与它都是如此卑微而无名,但是作为生命,他们和我们一样,曾经来过并且见证了这个世界……

其一,我们首先看现在顿巴斯战场的最热点巴赫摩特战场

目前,就巴赫摩特的战与退的战略上,美国与乌克兰似乎出现较大分歧。

基于乌军在斯拉维扬斯克-巴赫摩特轴线约30公里-50公里纵深已经形成多道防御体系,同时乌军依托防御体系实施退后作战、机动防御战略,美军方面确认乌军坚守巴赫摩特并无太大军事价值。

相反,乌军则认为巴赫摩特得失关系乌克兰民心士气,具有极大政治价值,不能丢失。

事实上,乌军坚守巴赫摩特数月,虽然重创俄军,尤其重创瓦格纳佣军,但是乌军同样也付出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

进入2023年以后,俄军为保住近千公里俄乌战线的唯一稍有进展、保持着攻势作战的“亮点”战场,不惜从其他战场抽调火力、兵力及后勤保障,重点保障巴赫摩特战场攻势。

于是,为抵抗俄军更猛烈攻势,乌军在等待外援期间,也相应将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的战略预备队投向了巴赫摩特战场。

显然,从顿巴斯战场战略角度来看,乌克兰从防御上来说,确实可以舍弃巴赫摩特,依靠二防体系,继续灵活防御,消耗俄军。

但是,如是乌克兰进攻收复顿巴斯失地而言,巴赫摩特扼制H-32、M-03等重要公路和顿巴斯主要铁路线,实为乌军背靠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东进顿巴斯腹地的最佳跳板。

乌军如是失去巴赫摩特,必然为未来反攻收复失地增加极为具体的不可确定的困难。

显然,对战场上不断重创俄军、日趋自信和充满斗志的乌克兰军民而言,肯定不愿意轻易放弃巴赫摩特。

然而,无论乌克兰是否愿意放弃巴赫摩特,我们观察省度战场,即可发现巴赫摩特战场事实上已经成为俄军兵力最多战场。

同时,俄军在不断推进和夺得索莱达尔等据点,即可凭借巴赫摩特周边的铁路运输便利,得到罗斯托夫后勤支撑,继续保持着大规模的“炮火洗地”攻势。

因此,战至2月15日,乌军承担比以前更大的战争压力,作战更趋向战术性机动与撤退,作战目标则是继续杀伤俄军有生力量。

据最新开源资料,乌军巴赫摩特战地最高指挥官亚历山大·西尔斯基曾经主要指挥了基辅反击战、哈尔科夫和利曼反击战,他向媒体透露巴赫摩特作战计划并没有明确坚守计划和时间表,而是“摧毁俄军精锐和榨干俄军鲜血”。

乌军在巴赫摩特的作战目的一目了然。

由此也可推断,乌军可能并没有在巴赫摩特实施防守反击的计划。

同时,就战争底层逻辑和基本常识而言,乌军如不是在重创俄军进攻锋芒前提下,必然不会贸然选准俄军厚势方向进行战役反攻。

在偶尔情况下,其实战争的有些道理和围棋相似。

于是,乌军要以有限资源及机动兵力打开局面,必然会转投俄军防御相对弱势的方向……

2023年2月15日,交互地图显示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及顿涅茨克外围即时战场简况。

(图2)顿涅茨克外围战场及罗斯托夫-顿巴斯战场后勤线简图。

其二、再看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等方向

此前,我在多篇文章认为,俄军这样的机械化军队,凭借“夕阳武器”,虽然凭借“动员兵”人数优势和炮火优势可以夺得一时战场优势。但是,以俄国、俄军实力要想决战致胜北约、欧盟、G7及英、美等54个拉姆施泰因援乌联盟国援助下的乌克兰,希望渺茫,几可忽略。

现在,俄军对巴赫摩特形成钳击态势,确实占据一定战场优势。

可是,表象之下,却是俄军最近数日推进缓慢,渐渐与乌军形成正面角力和消耗战态势。

如是战事延续更长时间,俄军还是无法夺得巴赫摩特,又或者夺得巴赫摩特却无法突破乌军战略二防,无法发起对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的“天王山之战”,那么,俄军投入局部战场的兵员、物资消耗过大,就会面临进退失据的战场窘况。

这样,俄军大概率就会重蹈赫尔松或利曼战场覆辙,不得不继续收缩战线和战略撤退。

战争如是出现这样尴尬局面,克里姆林宫选择继续战争,就必须选在顿巴斯战场的一个有着战略优势的局部地区,保留一个“微型版本顿巴斯战场”。

即顿涅茨克及其外围、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等战场。

当然,这仅是我对俄乌战争2023年秋冬季态势的推演,希望可以与朋友相约见证。

不过,在现实的俄乌战争中,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战场确实因为地理位置而富有战略价值。

其中,武勒达尔战场位于顿巴斯战场与扎波罗热战场结合部,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则分别为顿涅茨克外围的西北、西南门户战场。

参考上面图2,俄军在这些战场作战,可得到乌东特大城市顿涅茨克支撑,又可以多条铁路、公路线得到俄国毗邻边境的重要军事基地罗斯托夫的支援。

显然,这也是俄军厚势方向。

那么,乌军在春季作战的兵锋又该挥向何方?

其三,斯瓦托夫,乌克兰如果发起春季攻势,这将是唯一可选方向

随着巴赫摩特战事吃紧,乌军数次调动战略预备队部署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巴赫摩特纵深地区。

俄军因此得到战机,得以用次要兵力顺势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发起反击。

2023年2月15日,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方向俄军攻击方向和战线推进位置。

卢甘斯克方向俄军的迫击炮阵地。

战至2023年2月15日,俄军在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发起多次反击。

同时,俄军再次将一部分战略预备队和作战物资集结在俄国别尔哥乐德-顿巴斯战场后勤线的区域,同时在斯瓦托夫-克雷米纳战线投入了更猛烈炮火,掩护连、排级战术部队对乌军防线进行试探性进攻。

俄军持续向克雷明纳及外围以西、西北约3公里-18公里区间的扬波利夫卡、涅夫斯克、库兹梅内、希皮利夫卡等近十个战术方向发起突击战,迫使乌军在战场从试探性攻势转入了防御作战态势。

俄国媒体营造氛围得当,于是,外人一看,俄军如此这般猛攻,确实夺得战场主动。人云亦云之下,虽然俄军没有击破乌克兰的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克雷明纳防线,但是还是有一些欧美研判机构、媒体、国内小视频为此大呼小叫,认为乌军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已经趋向被动。

然而,在乌军数月都是稍占优势的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方向,以俄军现在战力、兵力,仅以战术性进攻,绝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可以推测乌军后退作战回避俄军攻势,或为等待外援进场前的战术性避战。

于是,乌军始终以第92机步旅、第66机步旅、第25空降旅等约30个营作战单位扼制诺沃塞利夫斯基、纳迪亚、马基夫卡等要点,从西北、西部和南方三个方向,在不过10公里-30公里的距离,依然对斯瓦托夫形成战役围攻态势。

如此态势,极大不利俄军机械化部队的防御作战。

可以假设,乌军有着更好战场态势,等到外援如期而至,即可向斯瓦托夫方向继续投放新组建部队,同时在巴赫摩特或二防区域实施退后作战稳定战线,反手抽调机动精锐,快速北上助战斯瓦托夫……

这样,纵然漫天卫星、无人机,乌军也可以迅雷之势在斯瓦托夫战场形成绝对兵力优势。

如果再得到北约及英美军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乌军从三个方向突袭围攻斯瓦托夫,速战击败俄军几无悬念……

这样,乌军假设夺得斯瓦托夫,纵然原地转入防御,兵锋所向,也是直接威胁克雷明纳及卢甘斯克纵深、别尔哥乐德往顿巴斯的后勤线,迫使军转身救急而放弃继续缠斗巴赫摩特战场……

所谓以攻为守,大致如此。

写到这里,本该收尾,却又收到一位读友留言,指责我不该揽接了广告。

于是,心情复杂地插叙一句。

我在体制外写作,除却几亩薄地栽种芒果,平常确实缺乏营生手段。同时,我也没有学习其他自媒体模式,或者将公号、“创作”等等卖给传媒公司团队运营,又或者营造感性氛围,炮制卖惨、鸡血场景去获取点赞、流量。因此,我每日写作勤勉,无非是再无余地的背靠墙壁、以消耗毕生所学及独立思考,靠点情谊碎银以文养文而已。

这些年来,我写战史、军史薄有虚名,每年都有若干媒体企业提出的团队合作计划,然而,我为保持相对独立的思考和写作,悉数婉拒朋友们的好意。

可是,橡树无能,我还是有可能经常遇到不堪压力的时候,这时,我也就难免接点零星广告,权作补贴家用。

每每此刻,我的心情繁杂难以言喻。

惟愿朋友们都有优秀辨识能力,微微一笑,点点流量,聊作支持,即可。

然而,又有一位读友为此出言责备,让我倍感难堪、歉意。

可是,我正在上老下小的年龄,每日专注研学、写作,虽然可以淡看柴米油盐,但是我如无起码的收入以文养文,难道……

惟望彼此多些理解。

流浪的橡树遥祝诸君春好、安康。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2月15日21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