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从俄军多方向佯攻,判读乌军“春季攻势”方向……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南宋往事说:和谈,也是一种有效的抵抗……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2月22日)


(图1)2023年2月23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
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圆环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对乌克兰的无差别袭击;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的红色圆圈,为俄军地面进攻、一线炮火轰炸。

2023年2月23日,仅差一天,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一年。

这些天来,因为长期写作昃晷忘餐,导致肠胃欠佳,只得频往医院问诊……

如我等常人,平常如是没有虔诚的信仰,那么如是去一次医院,便如去一次寺庙、教堂,也就在独处之时,既多了一些冥想,也多了一些敬畏。

那么,战争呢?

战争更是最极端的哲学。

作为人类社会最极端的社会活动形式,战争既是少数人或集团的政治与利益的顶层博弈的游戏,也是必然与平民们密切相连的宏大叙事……

古今中外,战争往往由政治与军事的“精英”们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却更需要无数平民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们的鲜血与性命,以无奈、卑微的姿态,去献祭一个必然成为历史的“恢弘”时代。

这样胡思乱想着再看俄乌战争,我也就莫名间为万里之外冰雪荒原无情搏杀的人们,感到一份莫名的悲凉。

回到俄乌战场。

(友情提示,每一份地图我都精心标注,阅读参考可以点击放大)

2023年2月23日,俄军继续集中兵力与物资投放顿巴斯战场,在重点进攻巴赫摩特的同时,对顿巴斯北线乌军防守的库皮扬斯克、莱曼;顿巴斯南线顿涅茨克外围及马林卡、阿夫迪夫卡;顿巴斯战场靠近扎波罗热战场的武赫勒达尔等多个方向,同时发起较大规模攻势。

其一,在库皮扬斯克-莱曼方向(相关分析参考下图):

顿巴斯北线战场俄军攻击轴线简况图。

俄军将原来部署在别尔哥乐德往顿巴斯补给线区域的战略预备队之大部,补充、加强俄军第2近卫摩步师(塔曼师)、第3摩步师、第144摩步师、第6摩步师、近坦第90师、近伞第76师、第74独立摩步旅等,分别部署在斯瓦托夫-库皮扬斯克攻击轴线;克雷明纳-莱曼攻击轴线。

其中,俄军还以第20集团军约15个营战术群部署哈尔科夫边境的俄乌边界线上,进行系列侦察、破坏和炮袭行动。

这样,俄军既以小部兵力牵制乌军哈尔科夫集群,也以野战军主力及其他辅助部队、卢甘斯克新俄军组成约40余个营级战斗群,对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正面的乌军约11个旅30余个营级作战单位,形成了兵力与火力的优势。

不过,俄军在这个方向“纸面兵力”看似雄壮,但是投入兵力大多是原来被打残、打散的部队重新整编,士气低落、缺乏坦克等重型武器,实际战力终究有限,因而在持续数周的攻击作战中战果泛泛,推进不过1/2公里。

显然,俄军判读全局,也将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方向视作防御弱点,不惜投入战略预备队之大部着力补牢。

如此随着时间拉长,乌军迟迟没有发起战役级别反攻,俄军似乎可以得到充裕备战时间,即在加强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防御同时,数次反击,继续逼退乌军数里及破坏了乌军原来的攻击线。

现在,俄军重点依旧在巴赫摩特方向,虽然在此方向兵力占优,但因为缺乏攻击力量和物资保障,俄军整体作战趋向加强防御,而非进攻。

就此可以确定,斯瓦托夫将会是乌军发起战役规模反击的第一主要方向。

但是,因为俄军已经在这个方向有了兵力加强和更充分准备,同时俄国正在积极从世界政治和外交角度努力走出泥潭,因而乌军“春季攻势”随时间推移迟迟无法进行,作战难度也将势必随之增大。

这样一来,如果乌军发起“春季攻势”无法打破俄军稳定防线战略和顿巴斯战场平衡(参考《俄军稳定防线和新年战略谈》),那么,很多朋友希望看到乌克兰在今年打败俄军、收复顿巴斯地区的可能性,就几乎难以成立。

此前,在《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将出现轮式战车与履带坦克的“革命性”较量》《俄乌战争观察:从泽连斯基访美,看乌克兰战略反攻的胜利曙光》《俄乌战争观察:从巴赫摩特战事,看俄乌对博顿巴斯战场》等多篇文章,我解释乌军发起战略反攻的三大条件,即为:

乌克兰能够基本反制俄军的战略轰炸;乌克兰得到北约、英美及拉姆施泰因援乌联盟国的足够的武器、物资保障;乌克兰战场自然条件成熟。

其中,北约、英美及拉姆施泰因援乌联盟国的武器、物资保障,为乌克兰发起“春季攻势”的主要条件。

那么,北约、英美及拉姆施泰因援乌联盟国能否尽快下决心?

我想最多在本月内,必然会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留一个悬念,3月1日再见分晓。

其二,在顿巴斯南线顿涅茨克外围及马林卡、阿夫迪夫卡方向,以及靠临扎波罗热战场的武赫勒达尔方向(相关分析参考下图):

俄乌战争早期,2022年3月1日,俄军对顿涅茨克方向的攻势简况图。

2023年2月23日,顿涅茨克外围及马林卡、阿夫迪夫卡、武赫勒达尔方向战场简况图,红色箭头为俄军主攻方向。

从俄乌战争爆发初期,俄军虽然将顿涅茨克及其外围战场视作重点方向,但是由于低估乌军战力和抵抗意志,再加上战略贪心,将野战主力主要用在北方基辅、苏梅等战场,故而俄军始终无法在顿涅茨克外围战场取得突破性战绩。

此后,俄军基辅攻势受挫,又遭乌军连续发起哈尔科夫、利曼反击战、赫尔松战略撤退,就此使得顿涅茨克及外围战场的政治、军事价值陡然加大,俄军也就随之将其列为顿巴斯战场的主要方向之一。

如今,俄军在顿涅茨克及其外围战场投入第29集团军、第36集团军、第68联合军等部队,以俄军头号精锐第150摩步师(柏林师)、第5近卫坦克旅、第36近卫摩步旅、第37近卫摩步旅、海步第155旅及顿涅茨克新俄军等,编组约50多个营战术群兵力,对阿夫迪夫卡、马林卡等两翼实施钳击,同时对靠近扎波罗热战场的武赫勒达尔方向也发起跃进式突袭。

然而,俄军阵容强大,实战效果却依旧邋遢。

据相关开源消息,在顿涅茨克外围,俄军因为缺乏火力及装甲装备,无法发起火炮与坦克、装甲车联合机械化作战,不得不转而依靠“动员兵”实施步兵突击。

战至2月23日,俄军占尽兵力和火力优势,在狂轰滥炸和付出较大伤亡以后,对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及武赫勒达尔方向的进攻,除却推进数百米至数公里之外,确实没有“战果”性质的进展。

鉴于俄军疲战一年的兵力伤亡、装备损耗、物资紧张现状,如今在俄乌战争约800公里战线,唯有抽调有限机动兵力和物资重点保障巴赫摩特攻势,故而可能仅仅是将顿涅茨克外围战场作为次要方向,借以牵制乌克兰战略防御。

此外,俄军以4-6个营战术群的有限兵力,脱离顿涅茨克集群,冒险向武赫勒达尔方向实施跃进式突袭,其作战目的可能为保障俄军马林卡攻势,同时为预防乌军对亚速海陆桥“劈入作战”,加强扎波罗热东部与顿巴斯战场结合部的防御。

可见,在顿巴斯南线顿涅茨克外围及马林卡、阿夫迪夫卡方向,在顿涅茨克西南靠临扎波罗热战场的武赫勒达尔方向,俄军攻势看似面面俱到,实则都是受制兵力、火力全力保障巴赫摩特攻势下的“虚张声势”的佯攻。

其三、巴赫摩特依旧是俄军的主要进攻方向(相关分析参考下图):

巴赫摩特乌军防御及运输线简况图

2月23日,俄军发布的巴赫摩特战场简况图

鸟瞰巴赫摩特战场。

俄乌战争诱使国人分别站队俄乌双方,相互撕裂、相互攻讦……

试想,人人都在汗流浃背地奔跑道德高地,如是资讯有限,反而捷足先登跑上了“自己内心”的道德高地,动辄粗口,终将“爱他国当做爱祖国”来诋毁自己同胞,实属非常遗憾的事情。

闲话,言归正传。

关注俄乌战争的朋友大多清楚,巴赫摩特就是当前俄乌战争的中心站场。

(关于更详细的巴赫摩特的战略价值及战况分析,请参考《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2月22日)》)

于是,挺俄挺乌的朋友们继续在网络上的“巴赫摩特”继续撕裂、继续攻讦。

挺俄朋友认识和理解俄乌战争,普遍习惯电视新闻+“横店影视剧”模式,于是,他们往往找来零碎影像、图片,予以“雄壮配乐”,比俄媒更激昂地解说俄军正在强势攻击,横扫千军,乌军正在风声鹤唳、旦不保夕的“真实战争”场面。

挺乌朋友往往信息渠道更为丰富,能够看到电视新闻+“横店影视剧”模式之外的细节,但是却难以在军事底层逻辑上去解释战争,因而只能照搬、列举乌军反击重创俄军的数字、战例、国际援助乌克兰等等,说明乌克兰抗战趋势正在向好。

这里,我仅从军事上解释巴赫摩特战事。

1,近一个月来,在网络汹涌的“巴赫摩特旦不保夕”声音中,我在多篇文章解释乌军机动防御战略,认为俄军绝难在短期之内攻占巴赫摩特。

2,开源信息披露,在巴赫摩特战与守的问题上,乌克兰力主坚守,似乎与北约、英美等方面出现分歧。

3,就乌军弹性的机动防御战略、巴赫摩特为俄军进攻斯拉维扬斯克门户、乌军反击顿巴斯腹地的枢纽和跳板等等军事价值而言,失去巴赫摩特对乌克兰防御不构成战略较大影响,但会严重影响乌克兰未来向顿巴斯腹地发起进攻作战。

4,守住巴赫摩特,即乌克兰守住反攻顿巴斯腹地的决心。

5,战至2月23日,乌军以70多个机动野战旅中的超过50个旅,次序、密集部署在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巴赫摩特铁路线及公路线周边,既有铁路线及配套公路线基本保障后勤,又有巴赫摩特以西建成二防区域,形成较大纵深防御体系,如此再参考俄军此前实战表现,完全可以肯定,俄军凭借现有兵力、火力,难以得到突破性进展。

推演乌军反攻钳击俄军索莱达尔凸出部简况图。

6,俄军开始在巴赫摩特南北两翼形成突破,对巴赫摩特形成钳击态势,但是俄军在巴赫摩特以北索莱达尔凸出部集群同样处于被乌军巴赫摩特集群、希维尔斯克集群实施钳击的态势。

俄军如能在3月之内夺得巴赫摩特,固然可以逼迫乌军退守二防区域,在盘面上继续维持“好看”的攻势作战。可是,俄军如是久战困顿巴赫摩特,乌军当然也就可以反手对俄军索莱达尔凸出部集群进行钳击。

如此一战,乌军完全可以沿袭哈尔科夫反击战之战法,选在索莱达尔凸出部实施突袭、再度掌掴俄军眼冒金星。

就此,可以推测,乌军如在2-3月发起春季攻势,其主要方向大概率选择斯瓦托夫,或者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但是,乌军如是在2-3月没有较大军事行动,依旧与俄军鏖战巴赫摩特战场,那么,乌军即有可能选在索莱达尔凸出部实施更大规模的钳击反攻。

说到这里,很多资深军迷朋友留言问及:

何以在2023年早春,在湿冷、淤泥的顿巴斯战场,无论地理天气、或者后勤补给、战地医护、夜战红外线等等作战条件,都是极大不利攻势作战的情况下,俄军偏要继续发起攻势,而乌军同样也在筹划、预备发起“春季攻势”?

这里简言解释一点:

俄军困战、疲战俄乌战争已经一年,虽然全球第二军事强国神话破灭,但是俄国核武器及战略武器并没有受俄乌战争更大影响,俄国作为世界五常“拥核国”之一,继续享有桌面下“核衡势政治权益”。

这是国际政治游戏规则极不公正的地方。

截至目前,俄国因为享有桌面下“核衡势政治权益”,得以继续限制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重型、远程武器;继续单向对乌克兰实施战略轰炸、地面入侵作战等等,俄乌不公平战争状态没有改变。

然而,乌克兰希望得到北约及欧美援助,破局俄乌不公平战争状态,反攻顿巴斯及克里米亚,最终赢得俄乌战争,如此一来,在2023年前后,在欧美多国动议援助乌克兰主战坦克、战机之时,乌克兰如是在春季攻势有效“试水”、“打脸”俄军,必然利于在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多方面催化北约及欧美继续加大外援……

从哈尔科夫反击战至今,北约及欧美援助正在逐渐加大,乌克兰整军备战发起反攻的时间越来越紧,克里姆林宫当然心知肚明。

为此,在无法以“核威慑”战略遏制外援、无法以常规战争击败乌克兰的态势下,克里姆林宫既要安抚国内民族情绪、维护自身形象,当然就要抓住外援入场之前的战机,争分夺秒推进和固化战线。

由此来看,俄军的“春季攻势”实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同时,受国际政治及外交影响,假设乌军“春季攻势”如无取得较大突破性战果,那么,俄乌双方在今年之内,可能继续形成势均力敌的持久战、消耗战态势。

反之,乌军如以“春季攻势”破局顿巴斯战场,那么,俄军大概率将继续收拢战线,使得俄乌战争即可在2023年内,继续降级成为俄乌小规模“冲突性战场”。

还有几个小时,俄乌战争就满周年,这一年来,为了那些政治与军事的“精英”们得以施展雄才大略,无数平民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们用他们的鲜血与性命,以无奈、卑微的姿态,献祭了一个必然成为历史的“恢弘”时代。

此刻,雪与血同在乌克兰原野燃烧,我们在万里之外眺望,却无能为力。

那么,唯有一声叹息,转身现实,更爱我们自己、家人、朋友、同学、以及倍加珍爱我们普通与和平的生活……

感谢诸君情谊,感谢三点一转

遥问诸君春好、安康。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2月23日22时30分。
橡树·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