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弹性、机动的防御战,将会继续进行……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南宋往事说:和谈,也是一种有效的抵抗……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3月1日)
回望1979年中越战事四十四周年:全面解读老街、谅山和高平战场…… 
俄乌战争观察:守住巴赫摩特,就是乌军对俄军的一次战略破局……
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还在乌克兰人手里……
(图1-1)3月3日晚间的巴赫摩特战场,可以点击放大查阅参考大概地形和战事概况。蓝色粗线即为乌军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沿线防线。


(图1-2)3月4日晚间的巴赫摩特战场,可以点击放大,比较昨天地图,查阅参考大概地形和战事概况。蓝色粗线即为乌军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沿线防线。

2023年3月4日,俄乌战争持续第373天。

今天巴赫摩特战况,继续不利挺俄读者。

俄乌两国都是我们的友好国家。

前不久,中央外事办王毅主任强调中国和乌克兰是战略伙伴”,“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具有独立价值和自身规律”,“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始终坚持劝和促谈”。

因此,我们在网络观察俄乌战争的主要视角,还是应该遵循“劝和促谈”这个基本立场。

至于个别读者习惯了“爱他国约等于爱祖国”,为俄军在巴赫摩特攻势屡屡受挫而心急火燎迁怒我的战况分析,甚至留言谩骂、伤害感情,纯属毫无必要。

另外强调一下,我写俄乌战争趋向战争、军事主线,因而仅于好朋友作纯粹战争、军事方面的交流。因此,留言上纲上线、谩骂、挑起政治节奏,我将删除回复或者拉黑关注。

回到巴赫摩特战场。

关注俄乌战争的很多朋友应该对ISW战争研究所不会陌生。

这个有着美军背景的民间机构从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密切跟进战争,每日综述、分析相关俄乌战争的政治、外交和战况,判读战争走势,几乎是国内较多“耳目一新”的媒体、自媒体借以洗稿、嫁接、描述俄乌战争最新战况的主要开源资料。

当然,从纯粹战争和军事视角去看,ISW战争研究所的战况综述理性、详实、专业,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在“世界正处于百年变局,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大时代,无论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战略需要,或者民间经商做事需要,其实我们中国也应该有更多“民间的”相关机构,站在中国利益和民众利益角度,去综述、分析、判读国际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走势……

俄乌战争爆发以后,我写的俄乌战争综述和观察系列在得到读友、朋友认同的同时,还得到多位军队、商界、院校朋友留言、联系、引为工作与学习参考,为此,我颇感欣慰,也就有了继续写作俄乌战争的动力。

一点随感。

3月3日晚22时45分,我发表了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还在乌克兰人手里……,5个多小时之后,3月4日早晨6时,美国东部时间3月3日晚上7点,ISW战争研究所发表了巴赫摩特战场相关综述、分析、判读,认为:

一、3月3日发布的地理定位镜头证实,乌军摧毁了巴赫穆特地区的两座重要桥梁,即一座横跨巴赫穆特东北部的巴赫穆蒂夫卡河,另一座横跨巴赫穆特以西的赫罗莫特-巴赫穆特路线。

(乌军)对桥梁的先发制人的破坏可能表明,乌军可能试图阻止俄军在巴赫穆特东部的行动,并限制俄军攻击乌军从巴赫穆特向西通道。

对此,我在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还在乌克兰人手里……》的表述与之高度类似为:

乌军炸断巴赫摩特河上桥梁、意图缓冲俄军瓦格纳佣军自东向西进攻;炸毁巴赫摩特以北通往城区桥梁,意图暂缓俄军自北向南进攻。

这样,乌军在向北、向东实施防御,集中兵力和炮火在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沿线防线、巴赫摩特西南方向,对俄军相对薄弱的顿涅茨克新俄军第1军团第132旅防区发起反攻。

乌军如此作战的主要目标显然就是为了保护巴赫摩特向西通道。

巴赫穆特向西通道,即《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还在乌克兰人手里……》频繁提及的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沿线防线、克拉马托尔斯克-巴赫摩特铁路线。

俄军是否实质性击穿巴赫穆特向西通道,即为巴赫摩特战场后续走向的一个主要标志。

巴赫摩特的乌军迫击炮阵地。


二、乌克兰总统顾问奥列克桑德·罗德尼扬斯基此前在2月28日表示,乌克兰军队可以选择根据需要,从巴赫穆特的阵地撤退。

罗德尼扬斯基还指出,乌克兰已经加固了巴赫穆特以西的地区,因此即使乌克兰军队开始撤退,俄军也不一定能够迅速占领整个城市。

为此,ISW战争研究所判断,如果乌军指挥部认为有必要从巴赫穆特撤军,根据相关声明和行动报告,乌军可能会从巴赫穆特东部特别困难的地区进行有限和受控的撤军。

(请注意加黑表述。)

我在《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还在乌克兰人手里……》对此表述如下:

乌军巴赫摩特城防御区三面受制俄军炮火,反击无效,也增加了防御作战的不确定性。

最近三天,从乌军最新发布战报资讯来看,乌军既在表示巴赫摩特防御战继续杀伤俄军有生力量、滞缓俄军攻击步调之决心,同时也说明乌军在重创、消耗俄军付出足够人员、物资等代价之后,确如乌克兰新闻所言,存在战术撤退可能。

然而,乌军这次在巴赫摩特进行战术撤退,可能不会完全弃守巴赫摩特。

3月4日,乌军在退出巴赫摩特城东局部地区,即对该地区俄军一个连级战术群实施炮击,重创和击退俄军。

从乌军防御巴赫摩特的政治、军事及战略价值而言,参考巴赫摩特战场态势及态势图,可以推测:

目前巴赫摩特俄军主力为北集群。

未来10天,如果乌军无法在巴赫摩特西南区域有效反击俄军较弱的南集群,就会为避免受军三面压制,逐步将巴赫摩特城防核心转移到城区铁路线以西、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沿线区域,继续后续的巴赫摩特防御战

简言之,乌军可以在巴赫摩特城西、西郊及二防区域,利用复杂地形及早已预备的永备工事,继续进行弹性、机动的巴赫摩特防御战

俄军继续推进,可能还需付出更大的伤亡和物资。

综上二条,可见我与ISW战争研究所在对巴赫摩特战事的分析、判读,基本与较多的媒体、自媒体们、多数读者们过于倾向乌军在巴赫摩特被俄军包围,大败在即的结论,完全不同。

原创的战争分析与推演并非掐指算命,而是需要综合国际政治、外交、新闻、经济、军事战略、交通、地理及气候等等常识的一种较为专业的逻辑推理。

因此,每每我辛苦搜集、分析诸多资讯,熬夜写成文章,费时费力本就收益寒酸,如再运气不佳,遇到那些“爱别国如爱祖国”的人们上纲上线、谩骂回复……

从不点赞,看完还骂。

这对我这样认真、勤勉原创的作者而言,确实感到心冷。

昨天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还在乌克兰人手里……》,即因我写了“巴赫摩特还在乌克兰人手里”几个字,一些人为俄军抱不平,留言回复确实让我难以承重。

其实,我分析巴赫摩特战事,认为俄军战略差火、战力拉胯,并非个人陈见,而是实话陈述俄军一年来的实战表现。

早在2022年4月、5月,俄军放弃基辅攻势,既重兵转向顿巴斯战场,开始在伊久姆、利曼、莱西昌斯克、波帕斯纳(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形成五个战役集群,对乌军顿巴斯核心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形成弧形包围,发起战略攻势。

此后,俄军五个战役集群推进缓慢,其中,在波帕斯纳-巴赫摩特攻击轴线,俄军一直集中、维持了30-40个以上的营级战斗群的优势兵力,从6月至今,正面硬推。

然而,俄军在巴赫摩特方向推进缓慢,伤亡极为惨重,虽然没有更详实、权威数据证实,开源资料援引诸多军研机构、报媒等披露,认为巴赫摩特战场的俄乌伤亡交换比或为9V1、或为5V1、或为3V1等等也不全可信。

但是,观察战场可以发现:

巴赫摩特作为乌军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防线的重要节点,自2015年进行体系化设防,既有城区众多钢筋水泥工事,城市外围也多丘陵、溪流复杂地形。因此,俄军正面推进,尤其在冬季数月间无视战场不利的强攻,伤亡惨重,应该属实。

ISW战争研究所判断俄军在巴赫摩特战场伤亡重大,称为“毁灭性的伤亡”。

总之,在2022年7月-8月俄军连续夺得北顿涅茨克、莱西昌斯克,处于顿巴斯战场最有态势时期,俄军无法在波帕斯纳-巴赫摩特攻击轴线上取得进展,无法实质性五路进击、合围乌军顿巴斯核心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

此后,俄军连遭乌军发起哈尔科夫反击战、利曼反击战痛殴,先后被乌军夺回顿巴斯战场北线的伊久姆、库皮扬斯克、利曼等战略要点,使得俄军合围乌军顿巴斯核心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战略陡成泡影。

(图2-1)2022年7月6日《俄乌战争观察:谁来决定斯拉维扬斯克的决战?》的顿巴斯战场态势,黑色箭头为俄军五个战役集群对斯拉维扬斯克形成战略合围态势。

(图2-2)2023年3月4日,俄军在巴赫摩特战线向西北斯拉维扬斯克方向一线平推。

如此,再看2023年的顿巴斯战场。

虽然克里姆林宫雄心不减,痴心不改,继续坚持要“解放顿巴斯地区”,但是,俄军去年有着伊久姆、利曼、莱西昌斯克、波帕斯纳(巴赫摩特)、顿涅茨克五个战役集群的弧形合围的战略优势,却终究无法进攻乌军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

现在,俄乌战争持续一年,乌军坚持抗战和得到外援,无论士气、战力都得到较大增长,反之,俄军消耗兵员物资难以及时补充,再加上已经失去伊久姆、利曼北线集群,再无五路进攻、合围优势。

如此,俄军靠着北顿涅茨克-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战线的简单的正面推进,又能取得什么进展?

(以上分析,请简单参考图2系列)

显然,俄军选在巴赫摩特正面攻坚,选择在乌军防御最为严密的斯拉维扬斯克-巴赫摩特轴线,实施一线平推作战,其战略方向及作战思路确有迎头撞墙的“高深莫测”的既视感。

(图3)3月3日的巴赫摩特战场,可以点击放大查阅参考大概地形和乌军战场兵力部署。

那么巴赫摩特局势又将如何发展?

综合巴赫摩特战场简况及参考图3。战至202年3月日,俄军继续在巴赫摩特以东发起攻势,还在巴赫摩特南北两翼形成两个作战集群,对巴赫摩特形成钳击及三面合围态势。

就战场形态而言,这是非常利于俄军实施机械化作战的态势。

然而,这个态势从现代化战争视角解释,既不是俄军瓦格纳佣军大佬普里戈津(参考《俄乌战争观察:详说普里戈津和瓦格纳佣兵之前世今生…… 》)按照机械化战争理念表述那样,俄军几乎合围巴赫摩特,即将全歼乌军的“完胜态势”;同时,也不是网络军迷和配音视频根据中国古代兵书断定的“围三撅一”态势。

巴赫摩特作为乌军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防线的重要节点,乌军选择在此进行防御战,为乌军整条防线实施机动防御作战的一个单元,并非类似马里乌波尔的孤军奋战。

因此,乌军在整个战线进行防御作战,必然从战略面上兼顾巴赫摩特南北两翼,并且适时实施机动、后退作战。

同时,机械化战争的钳击、合围、冷兵器战争的“围三撅一”可能并不适应现代战争。巴赫摩特既然为乌军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防线的重要节点,其战略要点和弱点在于巴赫摩特向西的后勤通道,其余向东、向南、向北三方,均为乌军作战方向。

乌军在向东、向南、向北三方可以酌情坚守、进退,但是,纵算乌军可以保障东、南、北三方不失,如果被俄军穿插、截断巴赫摩特以西后勤通道,乌军不仅巴赫摩特防御即刻失败,同时乌军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防线也存在被洞穿、崩溃的危险。

显然,俄军南北两翼突击的首要目的并非为了三面围城,继续攻坚,而是欲图通过南北两翼西进,威胁、打掉乌军的向西后勤线。

斯大林格勒会战态势图,白色区域为德军推进区域,最危险时候,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约82%的面积。

然而,不是我看不起俄军的战略、战力,而是俄军实战表现差劲,因而继续不看好俄军有短期解决巴赫摩特战事,或者击穿乌军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防线的能力。

在巴赫摩特战场,如是乌克兰总统顾问奥列克桑德·罗德尼扬斯基介绍属实,乌军即便放弃巴赫摩特东、北部分城区,退守巴赫摩特城西、西郊及二防区域,当然还可以利用当地复杂地形及早已预备的永备工事,继续进行弹性、机动的巴赫摩特防御战。

回望在1942年7月-11月的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即退出了超过80%的城区,横跨伏尔加河布兵,依靠城区永备工事及外围复杂地形持续消耗德军,以及源源不断得到美国物资援助,最终血战取得会战胜利。

显然,以史为鉴,即可在逻辑上简单认为,只要乌军能够守住巴赫摩特及外围一角,持续消耗对手有生力量、不断得到外援,在理论上就存在类似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的一样胜机。

当然,战争不能简单类比。

为此,在战事最为激烈的阶段,我们需要仔细观察乌军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沿线防线。

在后续战事中,这条防线的战况及变化,将直接关系乌军在后续巴赫摩特防区的核心防御位置、面积、防御战规模等等变化。

同时,三月中旬,乌东地区雨季到来,翻浆季开始这也将最大限度滞缓俄军攻势。

显然,战争推演不是算命,后续战事如何,需要综合更多、更新的战场资讯进行比较、分析。因而,我仅对巴赫摩特战局初步推测,认为弹性、机动的巴赫摩特防御战,将会在巴赫摩特城西及外围,继续进行……

这里,希望我能够勉力写好后续,能够与诸君同行网络,观察和闲话俄乌战争的进程、态势。

当然,也请读者朋友稍微理解我的作文确实不易,不要冷言伤心,多些支持,使我还能够写作后续的俄乌战争……

发稿太晚,还望阅后认同,三点一转支持。
感谢诸君情谊,遥问春好。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3月4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