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四月,乌军可以从巴赫摩特撤退……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4月1日)
从筹码与代价视角,回望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抗战往事:川军的长沙会战
抗战往事:徐州会战,滇军血战禹王山
俄乌战争观察:四月,详说巴赫摩特战事走向……
抗战往事:湖阳镇大捷,枣宜会战的一幕抗战神剧
俄乌战争观察:机动退后,继续胶着,巴赫摩特战事最新综述……
俄乌战争观察:从四月态势,说“男人永远是少年”,是情怀,或者是灾难……

(图1-1)4月11日,巴赫摩特及外围战场态势图。红色箭头为俄军主攻方向;蓝色剪头为推测乌军近期可能退却方向。

(图1-2)4月11日,巴赫摩特战场态势图。红色箭头为俄军主攻方向;蓝色剪头为推测乌军近期可能退却方向。

2023年4月11日,俄乌战争持续第412天。

在2023年1月、2月、3月间,诸多媒体、自媒体评论巴赫摩特之战,纷纷认定俄军攻势犀利,乌军势必很快弃守、撤退。

那时,我综合战况、俄乌双方政略、战略等,坚持认为乌克兰必然坚守巴赫摩特。

此后,巴赫摩特战事发展几乎没有脱离我此前推文框架。

(相关叙事因果,请参考《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这里不再赘述)

战至2023年4月,巴赫摩特战场呈现持久战、消耗战的胶着态势,现在媒体几乎集体转向又是一片呼声,认为俄军攻势疲软,乌克兰即将在巴赫摩特战场发起大反攻……

然而,战争毕竟是综合政治、外交、军事、地理等等常识和不确定变数的人类社会最极端活动形式。仅凭轻浮表象的碎片资讯和想当然的新闻稿写作,结果显然难以靠近战争实际发展。

因此,综合最新国际政治、外交、战场简况,战场态势图等资讯(参考图1系列),推测乌克兰可能会在4-5月期间放弃巴赫摩特,向西退守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区,继续进行对峙战、消耗战。

乌克兰不会在4-5月发起大规模战略反攻。

至于乌克兰是否会在6、7月发起大规模反攻,这需要综合分析后续战事及国际政治、外交态势演变情况,才可能较为靠谱地推演,现在阔论未来2-3月战场之战役行动,显得为时过早。

或者,乌克兰也会在4-5月间发起一次尽量小规模的攻势。

但是,为战略谨慎计,乌克兰几无可能反攻俄军兵力最为厚实的巴赫摩特战场、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方向;更不会冒险反攻赫尔松及第聂伯河下游左岸地区、扎波罗热地区。

于是,乌克兰以现在综合实力及国际政治、外交条件下,唯有选择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谨慎反攻卢甘斯克西北-哈尔科夫东北等俄军控制区。

(相关叙事因果,请参考《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这里不再赘述)

信息时代使得我们能够即时搜阅、得到更多俄乌战争相关简况。

但是,非常遗憾,恰恰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绝大多数和主要的相关俄乌战争的资讯,其实都是别人故意抛出和愿意让我们看到的资讯。

这并非想当然的“阴谋论”,而是混合战争属性使然。

如此,我们唯有既要更多方面搜集相关资讯,还得按照相关专业知识、逻辑及生活常识,居中比对分析,才可能走出迷雾,得出较为靠谱的结论。

术业专攻。

如此门槛限制,通常写新闻稿出身的作者极难管窥战争真相。

比如前几天新闻热炒的美国文件泄密事件,就是由美国相关情报机构及路透社等诸多媒体抛出原始素材,使得尽量多的人们在短时间内,快速地相信了疑似美国内部的文件泄密者,已经泄露了包括俄乌战争、中东、非洲等大量保密内容。

然而,事情并非如媒体传闻、评论那么简单。

乌军新编炮兵部队。近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达尼洛夫解释,美国泄密事件不会影响乌克兰反攻计划。同时,乌克兰媒体报道,俄军瓦格纳头目普里戈津声称乌军集结40万大军,将在一周以后反攻。



巴赫摩特的一处乌军迫击炮阵地。

如是站在俄乌战争的混合战争视角冷静一想,即可清晰发现,在俄乌战争关键时刻,之所以“适时”、“碰巧”地爆出美国文件泄密事件,实则可以疑似这是美国人希望引导国际舆论及俄乌战略走向的一次假旗行动。

数日之间,美国、俄、乌等多方官方及媒体都在及时跟进美国文件泄密事件,热议和抛出了真真假假的各种叙事。

我等外人看去,全然眼花缭乱。

美国泄密事件涵盖了大量、广泛的俄乌战争、中东、非洲等等内容,但是媒体披露的泄密具体内容,我们无法证伪,都是云山雾罩、虚虚实实样子。

这样,唯有俄乌战争内容也就别具一格地显得具体、核心。

因为无论泄密内容真假,美国、俄、乌等各方面都必须要因此而及时调整、修正战略,以规避、应变风险。

可以想象各方都在桌面下踢脚,也就心照不宣地已经争取和得到了宝贵的战略调整、修正时间。

此前,从3月28日美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向媒体声称,乌克兰可以在春季进行反攻,到4月3日美国常驻北约代表朱利安·史密斯声称“乌克兰人将在未来几周内推进或开始春季攻势”,再到4月5日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宣布乌克兰将在4月-5月期间开始反攻等等,相关乌克兰春季反攻的权威传闻较多,再加上媒体蜂拥跟进,使得乌克兰大反攻被架在炉上,呼声每日渐高。

但是,乌克兰发起反攻必须要有两个前提:

一是得到北约、欧盟、7G及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援乌盟国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物资等多方面全力援助。

二是在实战中得到北约及美军在“高科技灰色地带”的直接助力。

然而,随着国际政治及外交态势在春季持续复杂、模糊,北约及英美等方面明显没有满足以上两个前提,使得乌克兰春季反攻迟迟不得实施。

时间延长将至夏季,国际政治及外交态势依然极不明确。

如此再看美国文件泄密事件,无疑是恰到好处地为乌克兰反攻战略提供了搁置、推延的机会。

这样,从战争全局来看,乌克兰因此搁置、推延反攻,必然使得俄乌战争将在4-5月继续趋向对峙、消耗态势。

这样的态势,当然更利于国际政治及外交各种复杂关系围绕乌俄战争继续博弈和深度介入、影响俄乌战争。

如此浑水摸鱼,北约及美国就可能在“常规战争和战争不外溢”框架,以“看不见的手”较高程度控盘俄乌战争,继续“放血俄国”战略;同时,乌克兰也可能在后续战事中争取政治、外交主动,谋求得到友邦更充分援助,力求夺得最后战略胜利……

此外,俄乌战争持久战、消耗战态势虽然极大地战略不利俄国。但是,在俄军苦战年余,无法以常规战争夺取胜利,更无法悍然实施“核战术打击”的窘境之中,这个态势,实为克里姆林宫执念继续俄乌战争的主要希望。

假设上述推测成立,俄乌双方都会在战场动作,形成相应的清晰的战场态势。

在乌克兰方面,为了尽快重新组织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西郊-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战略防线,继续下一阶段的机动防御作战,同时也最大程度保留巴赫摩特的“战略跳板”,极大可能会在短期之内,放弃巴赫摩特中心城区,转进地势更高、地形复杂的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地区预设阵地。

这将是乌克兰继续下一轮对峙、消耗、持久战的战略前提。

4月11日,鸟瞰巴赫摩特战场局部。


2023年4月1日,巴赫摩特战场简况图。红色箭头为俄军主攻方向,蓝色剪头为乌军反击方向,撤退方向。

同样,俄军囿于传统、粗放的机械化作战,消耗极大,为维持乌东战线的对峙、消耗、持久战态势,就必须要夺得巴赫穆特城区,以巩固巴赫摩特关联的多条铁路、公路,以保障己方后续作战的物资供应。

这也是俄军继续下一轮对峙、消耗、持久战的战略基础。

就此,俄军在瓦格纳佣军战损、消耗极大之时,数次支援、加强兵力、火力,以三面围攻优势,采用“叙利亚战争”的巷战焦土战术,向巴赫摩特仅仅4平方公里核心战场一路狂轰滥炸,以炮火向心推进……

战场确实太过狭小,一颗203mm榴弹炮弹杀伤覆盖约80-100平方米。乌军如此正面鏖战,当然不敌俄军火力强势,自然处处被动。

战至4月11日,俄军分路推进至位于巴赫摩特中心的火车站区域,同时,俄军若干战术分队还在向多个街区渗透……

因为不明确乌军在巴赫摩特地下工事及暗道交通等具体情况,这里,谨慎分析战场态势及常规情况,认为乌军纵然在防区预备充分粮弹物资,但是乌军正在向北约风格军队演进,极为重视伤员必须尽快撤退原则。

因此,乌克兰如要继续坚守巴赫摩特,就必须保持一条向后方转运伤员及阵亡者的通道。

就此,观察乌军向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地区防区的O0506公路之得失,即可简明判读乌军退防具体情况。

综上分析,可以认为:

一、俄乌战争前所未有地受到国际政治、外交影响,在国际政治、外交态势没有完全清晰之前,俄乌战争不会升级、外溢,同时也没有大战。

二、观察俄乌战争战略、战局及俄乌双方政治诉求,可以确认,俄乌战争没有“速胜”终战可能。同时,在政治和宣传之外,俄乌双方都在充分准备长期作战。

其中,美国方面认为乌克兰“希望一场短暂的战争,但为一场长期的战争做准备”;同时认为克里姆林宫希望以(机械化战争框架)长期战争,谋求取得俄乌战争的最后胜利。

三、乌克兰在4-5月期间,除却可能在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谨慎发动小规模战役反攻,目前尚无发起类似哈尔科夫反击战、利曼反击战规模的战役大反攻。

四、有进有退,兵家常事。如今从政治、军事考量,乌军已无继续坚守巴赫摩特城区的必要,即有可能弃守城区,转向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地区预设阵地。

五、乌军以机动防御战略而退防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区,即可背靠希维尔斯克-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西郊)-科斯蒂安季尼夫卡防线,与俄军形成对峙、消耗和持久战态势。

撤退,并非乌军失败。

此后,乌军如是继续依托乌东防线进行机动防御作战,必然可以推动俄乌战争继续形成对峙、消耗和持久战态势。

如此消耗作战,如此以俄国一国之力对抗北约、欧盟、7G及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援乌盟国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物资等全面压力,结局如何,已然清楚。

看来,任性并非孩子专利。

鸣谢各位好友转发、支持!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4月11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