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弃守巴赫摩特城区和无需反攻赢得胜利……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4月26日)
从筹码与代价视角,回望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抗战往事:川军的长沙会战
抗战往事:徐州会战,滇军血战禹王山

(图1)2023年4月29日俄乌战争态势图。红点为俄军事基地和集结地等军事目标。乌克兰境内的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红圈为俄军炮火袭击(反之,在俄军控制区亦然)。

4月29日,俄乌战争持续第430天。

青春期明显特点有二,一是青春与活力;二是幼稚与极端。

人类文明与个体人发育其实并无二致,在发育尚未成熟的时候,人类文明、政治冲突淤积矛盾,苦于智商和理性欠缺,唯有以冲突和战争宣泄……

然而,以俄国这样的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一,在文明演进已经至2023年的时候,居然青春一梦、神来一笔,以选择粗暴的战争方式解决俄乌旧怨,这就是纯粹的成年人蹲在泥潭,骂脏话、吐口水的既视感了。

战争无法解决问题,唯有让自己脸上涂满泥污。

近期俄乌战争的热点话题,还是两点:

一是巴赫摩特战役走向,二是乌克兰何时发起反攻。

(这两个问题论述复杂,牵涉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我在此前文章多有论述,读友可以参考阅读)。

不过战至4月29日再看俄乌战争,可以确信,人们重点关注这两个问题,至少在五月份,会出现较为明确结果:

(图2)巴赫摩特4月29日战场简况图。

一、乌克兰可能会在五月期间,弃守巴赫摩特城区,将战事继续引向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线,凭借有利地形和防御体系,以机动防御战及持久战、消耗战,继续滞缓、消耗俄军攻势

放弃巴赫摩特城区,并非是乌军作战失败,而是乌军在乌东整个机动防御作战的一个环节或者阶段。

这是一场极端撕裂国人认知和价值观的战争,明白这点,便于我们在观察俄乌战争之时,也就不会茫然地非要将战事某个环节、阶段的分析,上升到政治和道德的高度,然后,再施以“语言暴力”无情攻击观点相异的同胞。

参考图2可以确认,目前,俄军已经攻占巴赫摩特火车站及周边街区,基本截断乌军T0504公路、O0506公路,几乎完全控制了巴赫摩特铁路体系。

这样,乌军凭借履带车辆和机耕小道保障后勤,确实难以持久作战。反之,俄军为其后续机械化攻势准备了较好的铁路运输条件,也就相对有利在后期作战中加大攻势。

事实上,俄国想方设法将更激烈的战事和冲突确定在顿巴斯战场之内,确定为机械化战争框架之内,实为俄军能够继续俄乌战争和在巴赫摩特及顿巴斯南线战场夺得优势的基础条件。

从军事及战争常识去看,俄军继承了前苏联“庞大机械化军事遗产”,有着全球首屈一指的机械化战争资源优势,因此,在这样的战场条件下,乌军确实难以仅凭自己军力打破俄军战场优势。

这样,综合参考巴赫摩特战况及战场态势,俄乌军力对比,可以做出如下推论:

1、俄军为力图在5月9日俄“胜利日”夺取城区,近日肯定会凭借巴赫摩特铁路便利,进一步加强投入兵力、火力,强攻巴赫摩特城区西区、西北方O0506公路、西南方T0504及科斯佳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公路等主要军事目标 。

但是参考俄军在巴赫摩特半年战事之窘迫表现,可以推测除非乌军迫于战场形势而转进巴赫摩特西郊阵地,否则俄军难以实现夺取巴赫摩特城区之战役目标。

2、乌军在4月27日、28日、29日多次组织兵力反攻O0506公路战场,但是乌军反攻进展不大,尚未修复战场形态。

这样,O0506公路被阻断态势必然极大不利乌军在巴赫摩特城区后续防御战。

3、乌军已经失去火车站及周边街区,继续防御巴赫摩特城区,也就形成明显凸出区,处于俄军三面压迫和围攻态势。

因为俄军实施有限高科技的机械化战争攻势,其远程火力打击武器的烈度、精度虽然不如北约、欧美等的信息化、智能化武器,但是威力远比二战、朝战时代同类武器更强。

如此战场态势,正好适合俄军以战术小组分散潜入,引导重型航弹、炮弹逐街逐楼密集轰炸、炮袭战区各种楼房及建筑物,继而在废墟战场向心推进。

这样作战,乌军为规避俄军猛烈炮火杀伤,必然只能以次要部队零星布防巴赫摩特城区。同样,俄军作为攻击方,为躲避乌军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线支援炮火,也只能以战术小组分路实施地面进攻……

以小部队近距离侦察、搏杀而引导后方炮火实施毁灭性打击,这是俄乌战争巷战区别传统巷战的特色。

显然,面对俄军三面炮火急袭,乌军为有效机动防御和实施消耗战、持久战,必然需要尽快修正在巴赫摩特城区形成凸出部的战场形态,转向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线,得到较完备的防空火力和重型火力掩护,使得巴赫摩特战场再度恢复为战线对峙态势。

这是乌克兰弃守巴赫摩特的主要军事理由之一。

4月,俄军将威力较大的TOS“日炙”重型喷火系统投入在巴赫摩特、马林卡等战场。

4、巴赫摩特战事承载的战略及政治意义。这样,乌军将在5月9日俄“胜利日”之前,继续以次要部队坚守巴赫摩特。而后,乌军可能会在5月中旬,放弃城区,转进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线。

在巴赫摩特激战期间,乌军数次以战略预备队高调补充前线。

但是,乌军调兵并非为了决战巴赫摩特,而是以第4坦克旅、第12坦克旅、第17坦克旅、第40炮旅、第43炮旅、第107火箭炮旅、机步第30旅、机步第67旅、机步第92旅一部、国防第5旅、第241旅、第80旅一部等约6-8万精锐兵力,悉数次序部署在乌东防线之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区。

乌军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区有体系化工事,有相对完备的防空火力和较强大远程火力,乌军部署重兵设防,摆明了就是滞阻、消耗俄军。

一场巴赫摩特攻防战已经将瓦格纳佣军打得如此再三冒险。

俄军如要继续向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区正面攻坚,必然面临一场类似巴赫摩特战事的冒险。


这样,俄军如是执念进攻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必然面临更严重的武器消耗和人员伤亡现实,即便坚持攻势至2023年秋冬,俄军在乌东地区极有可能因此丧失大部分战略攻击能力。

综上所述,乌克兰弃守巴赫摩特城区并非作战失败,而是基于机动防御战略在局部战场不利态势下的阶段性作战方向选择。

乌军弃守巴赫摩特并非巴赫摩特战事的简单结束,而是更惨烈的巴赫摩特2.0战事的开启……

二、受国际政治、外交的浑浊态势影响,乌克兰在五月(除非小规模战役反攻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武勒达尔方向)大概率没有战略反攻行动



在2022年12月-2023年3月期间,诸多媒体或者认为俄军即将猛攻夺取巴赫摩特,或者评论巴赫摩特没有坚守价值,乌克兰可能放弃巴赫摩特等等,当时,我撰文多篇,精准推测了乌克兰将会坚守巴赫摩特及后续战事。

现在,在诸多媒体或者认为俄军无法攻取巴赫摩特,或者认为乌克兰会在近期发起反攻之时,我对战场推演再次与之相反,即乌克兰可能会在5月弃守巴赫摩特转进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线。

同时,我推演确认乌克兰在近期及整个五月,应该没有战略反攻的可能。

分析俄乌战局,主要理由有三。

其一、俄国核威慑战略、国际“核衡势”利益及政治依然影响俄乌战争进程。

近日,综合最新开源消息及美国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核应急支持小组透露,美、乌相关方面向乌克兰全域部署了大量的监测核辐射与核爆炸的传感器,并且形成网络。

这个核预警网络对俄国可能实施的战术核打击形成即时监控。

但是,受技术限制,这个监测核辐射与核爆炸的网络尚无法侦测到非导弹运载模式的核袭击、扎波罗热核电厂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等等。

总之,将战争控制在机械化战争框架和顿巴斯战场,这应该是北约、欧美及俄乌双方在“核衡势”政治及利益桌面下的无言默契。


这样,如我在《俄乌战争观察:政治影响战争,延迟和模糊了乌克兰的反攻……》分析,乌军在国际政治、外交局势明确和得到北约强大军援之前,既无足够实力向扎波罗热-赫尔松战场发起反攻,也不会冒险向俄军兵力最为雄厚的克雷明纳-北顿涅茨克-巴赫摩特-顿涅茨克沿线发起反攻。


于是,乌克兰为争取国际同情、声援及巩固抗战意志,唯有可能选在顿巴斯战场之外的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武勒达尔方向,发起较小规模反攻。


鉴于扎波罗热核电厂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弃了将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区域非军事化的想法,改为坚持建立一个安全区,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核灾难。

其二、根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4月27日表示,北约已经训练和装备了9个以上的乌克兰新旅,强调乌军可能发起反攻和处于 “强势” 地位,有着可以重新夺回被占领领土能力。

但是,评估“北约及其合作伙伴已向乌克兰交付了98%以上的承诺战车,总计超过1550辆装甲车、230辆坦克和其他未指明的设备”。可以确信乌军目前可能新编了30个机步营或者坦克营,确为约9个乌克兰新旅。

(我此前在《五月顿巴斯战场态势及乌克兰反攻推演》分析,乌军包括新建部队在内,能够集结的最大反攻兵力为约35个旅,约10-12万大军。可以参考阅读)

恍然一听这个消息确实让人振奋,不过仔细一想,以30个机步营或者坦克营的精锐兵力投入近千公里战线,每公里仅有1个班-1个排的兵力。就此可见,乌克兰现在兵力也是非常紧张。

此外同时,正如美国欧洲司令部相关人员表示,“美国一直在与乌克兰军队密切合作,制定反攻计划,包括开发突袭俄军的技术”。乌克兰真要以这些宝贵的新旅反攻,必然要突破“机械化战争”桎梏,以高科技作战确定优势。

就此来看,现在国际政治及外交局势都不明朗,北约及美军没有明确在“高科技灰色地带”有效助战乌克兰,克兰也就必然不会冒险发起反攻。

其三、比较俄乌军力,俄军在机械化战争中有着兵力、火力的绝对数量、体量优势,之外,为媒体们纷纷忽视的俄军远程及战略打击能力,其实也占有极大优势。

4月27日,俄军在黑海、里海等多个地点对乌克兰全域再次实施海基远程的高精度导弹袭击;俄国将在2023年继续招募40多万合同兵专门投入俄乌战场等等;这些事件出现在敏感节点,其实都是克里姆林宫营造俄军机械化战争”框架的强势军力,借以吓阻乌克兰反攻的战场手段和信息手段。

但是,在现实的俄乌战场,乌军在兵力、火力及战略远程打击力量等方面,相比俄军,确实都处于绝对弱势。

因此,在俄乌战争形成战线作战态势的现阶段,乌军如无北约、美军的“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如无突破“机械化战争”限制,真要是冒险发起反攻,乌军地面部队不仅极难突破俄军体系化防御工事,同时也容易被俄军远程及战略打击能力完全压制。

综上所述,战至4月-5月间,国际政治及外交态势依然浑浊,乌克兰必然不会在战机成熟之前冒险发起战略反攻。

最后,再说政治及外交对俄乌战争的影响。

就全局战略态势可见,战至2023年5月,乌克兰抗战取得耀眼战绩,同时,乌克兰作为欧洲、俄国及中亚、地中海地区的十字路口,地缘战略价值更为北约及欧美国家重视。如今在看俄乌战争,乌克兰虽然在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线处于战役面上的被动、防御态势,然而在战略全局面上,乌克兰源源不断接受西方国家援助,站位了“政治正确”道德高地,实则站稳了俄乌战争的不败架势。

现在,乌克兰背靠北约、欧美列强援助,完全无需寻求通过几场反攻来冒险求胜。只要俄乌战争继续下去,只要乌克兰坚持抗战和源源不断接受西方国家军援,这样,乌克兰即可在国际大势明显日愈不利俄国的情况下,以持久战、消耗战在平淡的对峙中逐步求得战略胜利。

在对峙中寻求战略胜利,这既是军事的胜利,也是政治和外交的胜利。


在机械化战争框架和顿巴斯战场,俄军至今具有绝对优势的战争资源。但是仅凭低效、粗放、高消耗的机械化攻势,俄军占据局部战场的主动,确难夺得全局战略主动。

如我此前分析,国际政治及外交正在深度影响俄乌战争态势及走向,同时,俄乌战争对峙、胶着的持久战、消耗战态势也为国际政治、外交力量干涉和影响俄乌战争提供了更多机会和空间。

其中,最近的中乌最高通话就是事关俄乌战争走向的一个重要事件。

短期之内,这个事件将无法使得相关俄乌战争的政治及外交态势变得明朗。

唯一可以推测确认的是,乌克兰作为现在欧美“政治正确”高地和亚洲通往欧洲的门户,中乌最高通话不仅是仅仅为修复中乌外交关系,而是中国在中美对峙态势严峻局势下,走向欧洲的一次主动外交。

中国是否能够成功从乌克兰走向欧洲,这需要未来数年观察。

但是,就眼前而言,乌克兰可能已经就战后重建问题及对中国经济和仗义疏财能力等等,都寄予了极大希望。

这样,中国将会在俄乌战争渐具更强话语权,而乌克兰也会在中美之间寻求最大化国家利益,如此等至2023年秋冬,乌克兰可能就俄乌战争态势和中国建议,进行明确的或战、或谈、或者边战边谈等等战略选择。

但是,在这之前,平淡、枯燥、单调和血腥、惨烈的俄乌战争的持久战、消耗战,还得继续下去。

感谢各位好友一路同行和支持。收悉资料太晚,发文也晚,还望诸君阅后三点一转,转发微信群、朋友圈,多谢支持。遥祝长假顺心。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4月29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