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详说集束炸弹和俄乌夏季主要攻击方向……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6月18日)
从筹码与代价视角,回望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抗战往事:川军的长沙会战
抗战往事:徐州会战,滇军血战禹王山
俄乌战争观察:析说“瓦格纳”影响战局和乌克兰的七月反攻(系列)
塔山系列文集(1、2、3、4)
《昨天血肉长城,如今民族丰碑,泛论抗战中日战力对比》
俄乌战争观察:全局胶着态势与乌军夏秋反攻方向
俄乌战争观察外篇:详说庚子俄难及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往事
俄乌战争观察:从北约关闭的大门,到乌军凸出部的反击
俄乌战争观察:夏季战争,俄军面临的政治与军事困境
俄乌战争观察:再看刻赤海峡大桥的垮掉
(图1)2023年7月18日,俄乌战争及三个主要战场态势简况图。篮圈和蓝箭头为乌克兰主要反击作战区域,红圈和红箭头为近期俄军攻击作战区域。红色炮弹圆环为俄军一线炮火。


2023年7月18日,俄乌战争持续第第510天。


今天,具美、乌等多方面开源消息,乌克兰陆军司令亚历山大·西尔斯基向媒体证实,美国集束炸弹已经运抵乌克兰,将在几天内准备和投入作战。 


西尔斯基高调宣称,乌军已经将可发射集束炸弹的M777榴弹炮等火炮部署在巴赫穆特周围阵地,预备夺回这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


消息传来,我收到多位好友询问,提及关于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等热点话题,能够与诸位好友隔空茶叙,确实让我倍感暖意,多谢。


本文尽我所想,联系最新战事予以解说。


目前,俄乌战争存在一个现实,就是俄军已经向战场投放温压弹、集束炸弹、部署大面积无标识雷场等,同时,俄军还对乌克兰实施长期实施无差别战略轰炸、毁城夺地攻势等等作战,实际上已经加剧了战争的严酷性。


然而,在这个战争背景下,美国决意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的消息传来,依然引发了美国竞选团体、欧美等国家及相关团体、组织、媒体等等的强烈反对。


那么,人们何以双标去看集束炸弹应用实战?


可能原因有三:


其一,人们普遍不了解俄乌战争具体战况,简单认知的集束炸弹之残酷性,以及因为不清楚乌军将在什么场合下使用这种武器,对之感到恐慌。 


其二,美国竞选团体、欧美等国家及相关团体、组织、媒体等等各有其明确指向的政治诉求。


其三,民间跟风,网络八卦,人云亦云。


那么,何以美国急于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集束炸弹又能够会对俄乌战争产生那些战略影响?


一、利于提高乌军作战效率,缓解乌克兰装备不足,以及北约、欧美多国的“常规炮弹、炮管”短缺等“战略危机”,从而可能击破俄军“冻结战争”战略。


实际上,乌军从6月、7月间持续展开战术性反击至今,除却夺得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对俄军南方战场形成战略威慑之外,在其它方向进展泛泛可陈,正徘徊在继续攻势和转向防御的十字路口。


其中,在顿巴斯、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多个战场,乌军多个方向的战术反击,均是受到俄军大面积雷场和猛烈炮火等等反制,付出较大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依然难以有效突破俄军在近千里战线的大约在20-30公里纵深地区,以反机械化推进障碍物、无标识雷区、无人机及隐蔽瞭望哨、直升机、各型火炮、火箭炮系统及战术导弹、预备反击部队等组成的大纵深防御线。


就此,俄乌战争似乎也就进入了俄军最希望看到的,在机械化战争框架内的对峙、胶着态势。


这个战场态势利于俄军“冻结”战争战略。


如此战场态势下,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之意图与目标非常明确:


即在乌军目前尚不对俄军形成优势炮火的态势下,主要以155mm榴弹炮和多管火箭系统发射集束炸弹及其72枚子弹药,能够优于常规炮弹杀伤隐蔽防御工事的俄军、清理局部战场雷区等等,从而加大乌军远程炮火的杀伤和压制效果。

根据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得到的交战数据,美军杀伤对方一位战斗人员,需要以大约13.6枚155mm常规高爆榴弹,或者仅仅1.7枚集束炸弹。

通常,榴弹炮炮管寿命约为1800发炮弹,这样,乌军在特定作战中即可以使用集束炸弹,在保持同等发射炮弹数量和增加作战效果的情况下,增加更长作战时间。

显然,在俄乌战争的机械化战争框架内的对峙、胶着、消耗的态势下,北约及英美等国即可走出“常规弹药吃紧”的困境,以向乌克兰提供此前库存和没有使用的大量集束炸弹。

就此可见,在乌克兰6-7月的地面战术反击作战消耗较大和进展并非明显的情况下,以乌克兰远程火炮的情报正确,快速反应,精确打击等,势必大大提高乌军“烟头攻势”威力,继而“稳赚不赔”地打破俄军“冻结”战争战略。


在巴赫摩特外围开进的乌军战车。

二、俄乌战争大幅拉低了现代文明的战争道德观。

就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事件,美国竞选团体、欧美等国家及相关团体、组织、媒体等等,大致提出两项反对意见:


其一、《集束弹药公约》严禁战争使用集束炸弹,使用集束炸弹可能构成战争罪。


其二、集束炸弹不充分爆炸,容易误伤乌克兰平民。


然而这两项反对意见都存在极大地片面性。


首先,《集束弹药公约》有111个国家签署文件和同意不使用集束弹药。但是,美国、乌、俄三方,以及主要向乌克兰提供常规弹药的波兰、罗马尼亚这两个北约成员国,都不是该条约签约国。因此,美国和乌克兰可以尽量搜集北约盟国及亲北约体系国家的集束炸弹,经过波兰、罗马尼亚进入战场,即完全不受《集束弹药公约》限制。


其次,人们普遍认为集束炸弹子弹药不会爆炸,因此在事实上存在无差别杀伤效果,可能会重大创伤乌克兰平民。


然而,俄军率先在俄乌战场投放集束炸弹,甚至是弹药库存年代久远、欠缺有效管理和状况不佳的集束炸弹。


反之,这场美方提供乌克兰的集束炸弹经过试验数据和实战证实,技术更先进和爆炸更充分。


因此,诸如美国竞选团体、欧美等国家及相关团体、组织、媒体等等,如是无法制止俄军使用集束炸弹及各种踩线进行战争,显然也无法在逻辑上制止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


就此而言,无论从俄乌战争的爆发,以及俄乌战争屡屡出现无差别攻击平民目标战例,都是大幅拉低了现代文明的战争道德观,使得战争日趋残酷,使得平民无限悲哀。


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经过二战、朝战、越战、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


就此来看,原来人类百年,居然就是“原地演化”。


扎波罗热战场及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简况图,红点为俄军主要据点,蓝黄点为乌军主要据点。红、蓝色的三角形连线分别为俄军、乌军的主要防线。


扎波罗热战场简况图及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对俄军战略后勤线威胁。


三、最近实战显示,乌军依托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已经开始将集束炸弹用以攻击扎波罗热俄军防线、后勤目标。


乌军在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之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在俄乌战争观察:全局胶着态势与乌军夏秋反攻方向等多篇文章有过详细论述,这里不做赘述。


显然,也正因为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有着重要地理位置、战略价值,实为乌克兰现在攻击梅利托波尔、托克马克、别尔江斯克等重要目标的主要攻击发起地。


目前,乌军正在放缓地面攻势,当然就会利用己方情报、快反和远程精确打击的优势,选在类似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等重要位置,向俄军实施“远程战略反攻”。


再说7月18日最新战事。


其一,虽然俄交通运输部声称,刻赤海峡大桥遇袭并未损坏铁路桥或公路桥的支架,铁路交通已在数小时后恢复。


但是,实际上现在俄方无论军民运输,都是改道从亚速海陆桥前往克里米亚。


截止7月18日,克里姆林宫已经三次召开专题会议,但是,俄方的会议核心议题为淡化大桥军事价值;制定缓解大桥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指责乌克兰发动“恐怖袭击”并承诺进行报复;指责乌克兰与美、英等情报单位联合发动袭击;以及将刚刚到期的黑海粮食倡议与刻赤海峡大桥袭击事件联系,做出看似激烈的反应等等。


与之对应,乌克兰方面依然保持闷声发财态度,既要坚持认为刻赤海峡大桥和克里米亚俄军目标为乌军抵抗、反击俄军的合法军事目标,但是依然拒绝就乌克兰参与刻赤海峡大桥爆炸事件发表评论。


如《俄乌战争观察:再看刻赤海峡大桥的垮掉》分析,刻赤海峡大桥爆炸事件既在政治上公开“打脸”克里姆林宫,加大“特别军事行动”下的俄国社会的战争危机,同时逼迫俄军南方战场主要战略后勤线改道,从相对安全的罗斯托夫-克里米亚,转为穿过亚速海陆桥,为乌军从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战场适时发起远程打击提供了战机。


其二、综合俄、乌、波兰、白俄等多方面开源资料,可以确认瓦格纳佣兵确有长期驻军白俄趋势。


此前,我在多篇文章分析认为,瓦格纳佣兵驻军白俄,必然是克里姆林宫在桌面下的操作,意图以此对波兰和乌克兰西部形成战略牵制。也有朋友认为瓦格纳佣兵实力有限,无法威胁北约和乌克兰西部。


但是战略牵制本身就是在次要战略方向,以次要的兵力,吸引和拖住对方战略和行动。


因此,瓦格纳佣兵驻军白俄,只需要摆出“癞蛤蟆爬脚背,吓不死人恶心人”的架势,就是俄方战略牵制的成功。


战乱之中的刻赤海峡大桥。


其三、最近顿巴斯及扎波罗热战场观察。


参考图1和标图说明,可见目前俄乌战争大致态势自北向南为:


(一)、顿巴斯战场。


俄军近几天以媒体号称启用10万兵力,正在斯瓦托夫-库皮扬斯克、克雷明纳-利曼轴线发起攻势,向希维尔斯克外围发起攻势,同时在巴赫摩特战场与乌军战术反击实施野战对攻。


此外,俄军还在此前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发起攻势。


但是,在俄军声势浩大的全面攻势背后,不难发现,无论俄乌双方,经过较长时间连续作战,兵力疲惫,攻击势能日趋衰减,并且都是受到双方大面积部署雷区和以远程火炮压制,故而双方推进,都是几无进展。


显然,俄军每日坚持这款得不偿失的攻势,无非为强调“特别军事行动”政治意义,为赋予空洞的口号“解放顿巴斯”实际价值,于有心无力间发起的近乎象征性攻势,或者可能为其“冻结战争”战略夺得先机。


(二)、扎波罗热战场。


如无重大国际政治影响,乌军在7月-8月的主要攻击方向,必然在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


关于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地理位置及战略价值,我在多篇文章予以详述。


此前,乌军主要选在马卡里夫卡、斯塔罗马约尔斯克、新达里夫卡及维利卡诺沃西尔卡以南地区,持续进行战术反击作战,但是,乌军在这些区域发起地面突击虽然夺得较多明显进展,但是人员伤亡和物资损耗较大,却依旧没有突破俄军大纵深防线之5-10公里关键区域,继续后续攻势。

这样,乌军即可放缓攻势,调整战略,凭借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之“战略高点”,向俄军南方战场诸多目标实施“战略火力反攻”。

可以推测,这里将是乌军在夏季攻势打出亮点战绩的重要舞台。

愿与各位好友及“司令官”静待来自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的战报。

今天综述至此,望各位好友及“司令官”阅后转发。

友情告知:感谢朋友们支持,再加上今年天旱减产,现在开摘品质上佳金煌芒果。具体请点击参考《即将离开川滇边地,怅然俄乌战争还要继续》。

果季已经下半场,这里打扰,橡树万分抱愧!

2023年7月18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