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在秋冬季战争的十字路口,“F-16战机”何时进场?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8月18日)
塔山系列文集(1、2、3、4)
南宋抗蒙最后一战,血战凌霄城,宋人最后之骨气…… 
中国驻印军反攻密支那79年纪:从天而降的“威尼斯商人”…… 
中国驻印军反攻密支那79年纪:抗战胜利的曙光投在密支那…… 

图1-1,8月20日,俄乌战争简况图。

图1-2,8月20日,俄乌战争简况图。

8月20日,俄乌战争持续第543天。

8月18日,在乌克兰战场及黑海局势高度紧张之际,美军蓝岭级两栖指挥舰“惠特尼山”号,神秘抵达了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黑海港口伊斯坦布尔。
这个消息少有人关注。

“惠特尼山”号为美国部署地中海及大西洋东部海域、印度洋西南海域的第6舰队旗舰,是美军在1971年进入现役和持续不断升级的二艘现代化两栖指挥舰之一。

“惠特尼山”号本身既有强大陆海空火力投放能力,同时舰上部署有强大通讯设备、对空警戒雷达、三座标雷达、电子对抗设备、卫星导航设备、陆海空联合作战系统等,为美国领先全球和独有的现代化综合作战情报指挥中心,可以与罗马尼亚军事基地、土耳其美军基地,此前部署罗马尼亚东部边境地区美军第101空降师等形成极具威慑能力的战略打击力量。

显然,“惠特尼山”号抵达伊斯坦布尔或作长期停留,实为美军为应变俄乌局势和黑海局势而部署的前敌作战指挥中心,主要战略作用有三:

其一,加强美军对俄乌战场及黑海区域的感知能力,或在高科技作战灰色地带助力乌军在南方战场作战。

乌军前阶段反攻并非理想,欧美可能会加速援乌“F-16战机”行动,这样,“惠特尼山”号具有现代化空战指挥能力,即可部署战场边际为缺乏相应空战指挥体系的乌克兰填补“指挥与控制”的空白。

其二,“维稳”乌克兰与罗马尼亚边境。或为开辟罗马尼亚-乌克兰陆上后勤通道,助力乌军在南方战场展开反攻。

其三,“维稳”黑海粮食航线。

综上所述,可见“惠特尼山”号如果长期停留黑海海域,对俄乌战局影响最大之主要战略方向,还是可能在俄军无法感知、难以言喻的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推乌克兰反攻。

因此,从这个少为人们重视的信息里面,即可推测三点:

第一、乌克兰反攻效果不太理想和缺乏大纵深突击能力,使得俄乌战场凸显“固化战线和冻结战争”的严峻形势。这样,美国和北约盟国将尽快推动乌克兰再起攻势和打破现有战局,既需要足量军援乌克兰,更需要以战场感知、指挥、控制等现代高科技作战直接帮助乌克兰。

黑海,将是美国和北约盟国以高科技作战帮助乌克兰的主要区域。

第二、欧美可能会加速援乌“F-16战机”行动,以掩护高科技作战帮助乌克兰。

从开源消息可知,乌军第一批飞行员实战演习大致可在2024年夏季完成。乌军空军发言人则声称,F-16战机最迟在2024年春季将投入实战。

总之,援乌“F-16战机”可能在2024年之前,不会践于实战。

但是,美国与北约盟国可以加速援乌“F-16战机”行动和借助“F-16战机”战训、演习等等,在更靠近战场的区域,隐蔽和高效地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助力乌克兰战略反攻。

第三、如是以上推测成立,乌克兰在秋冬季的战略反攻的主要方向,应该还是南方战场。

美军蓝岭级两栖指挥舰“惠特尼山”号。


8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荷兰首相马克·吕特会谈后表示,乌克兰将在培训飞行员和工程师后接收 42 架美国F-16战斗机。

最近,乌克兰及欧美媒体频繁高调聚焦援乌“F-16战机”行动。

除却美国已经正式松口,同意丹麦和荷兰向乌克兰转让F-16战机。8月19日,乌克兰国防部长雷兹尼科夫向媒体公开证实,乌克空军飞行员、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已经开始接受美国F-16机训练

8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荷兰首相马克·吕特会谈后表示,乌克兰将在培训飞行员和工程师后,接收42架美国F-16战机。

列强援乌“F-16战机”行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俄军和克里姆林宫两眼晃花,也不例外。

但是,如上新闻堆积如花,无论综合诸多政治与外交因素,或者考量乌克兰机场现状、飞行员和工程师培训状况等等,却难以明确F-16战机进入战场的具体时间。

战事紧急,军情如火。

到了俄乌战争战至关键时刻,美军和北约国家之所以密集发布新闻,高调进行援乌“F-16战机”行动,就实战意义而言,此举并非完全以“F-16战机”实现“远水救火”,而是在测试俄军承受底线的同时,为“高科技作战”就近助力乌克兰再起攻势,进行相应准备。

回到上一篇《暂时搁笔乌克兰罗布坦尼突击战,无奈再作一次吆喝》,原本是续写乌军在扎波罗热西线罗布坦尼战场、东线乌罗扎因战场的两次突击战之战况、影响,无奈因为心忧我的果园,转而写成一篇带货推文……

再次抱愧!

在《暂时搁笔乌克兰罗布坦尼突击战,无奈再作一次吆喝》里面,我对战况描述认为:

在8月17日、18日(这次作战继续至19日和20日),乌军战略突击主力第10集团军等约30个营级战斗单位,再向扎波罗热西线罗布坦尼凸出部(此前,系列文章称之奥里西夫-托克马克凸出部)发起较大规模攻击作战。

在罗布坦尼凸出部以南约5-7公里纵深地带,俄军背靠托克马克,以密集布雷形成以雷场为第一层防御;以武装直升机突击火力、远程炮火及装甲部队、战术炮火形成第二道防御;依托重要目标和战术要点形成第三道防御;形成了看似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

乌军再起攻势,依旧是以地面突击和“集束炸弹”远火打击径直插向俄军纵深,全然不再顾及俄军雷场,连续数日猛冲猛打,即在8月17日击落了两架俄罗斯Ka-52攻击直升机。

这个战果即意味乌军突击力量已经突破俄军一线雷场,与俄军在第二道防御区域展开激战和取得极大战术进展。

从战场底层逻辑而言,俄军需要在最前线的区域密集布雷,形成雷场;但是,俄军需要在防线第二、三层防区频繁往来机动,也就只能避开主要交通线,相对稀疏布雷。

这样,如是乌军突破俄军一线雷区并且能够稳定夺得二线阵地,那么,在未来数天,乌军没有雷场威胁,即可趁虚突击,扩大战术胜利。

8月20日,参考美国ISW战争研究所最新战况综述,对罗布坦尼凸出部最新战况也有类似的三点认为:

一是乌军在罗布坦尼凸出部取得一定进展,已清除了托克马克以北的俄军部署雷区,正在向托克马克方向推进。

二是乌军沿小型定居点稳定推进可能具有战术意义。

三是乌军取得这些进展,得以在俄军防线相对布雷较少区域行动,可能利于乌克兰取得后续进展。

显然,大家都在关注罗布坦尼凸出部这个焦点。

乌军第10集团军刀锋部队斯卡拉突击营的战术冲锋。

乌军第10集团军刀锋部队斯卡拉突击营一个战术组。


但是,截止8月20日傍晚,观察交互式地图即时状态,尚无法明确军在罗布坦尼凸出部取得明显进展。

乌军第10集团军用在罗布坦尼突击战的刀锋部队乌军斯卡拉突击营,就是乌军反攻用在一线突击营之一。这里,本文通过分析综合开源消息及斯卡拉突击营实战情况,对罗布坦尼凸出部战场简况予以综述:

一、6、7间,在地势低缓、平坦的扎波罗热田野战场作战,乌军确实低估了俄军防御体系和战场不利条件,以坦克和装甲车机械化集群正面强攻,遭遇俄军火力压制,伤亡惨重,为乌克兰后续反攻蒙上阴影。

二、7月下旬,乌军灵活转身,调整反攻战术,不再硬打硬碰正面推进,而是采取以全球定位之远程炮火实施“烟头攻势”打纵深目标;以集束炸弹实施“炮火洗地”打前沿阵地;以“磁铁出击”切入、分割俄军防线,伺机呼叫炮火打击俄军有生力量等灵活战法发起反攻。

三、在实施地面“磁铁出击”作战中,乌军往往以突击营作为某个战役方向的突击力量,通常都是抓住夜间和拂晓时刻,以多个数人或者十余人的小分队发起攻击。

乌军突击营除却指挥官和骨干官兵,大多数官兵都是每次大战前从各旅、各营自愿报名集结的精锐,类似我们熟悉的“敢死突击队”,其实战经验、能力、士气、装备等,都超过一般部队。

乌军实施“磁铁出击”的地面突击作战是典型的现代战争的分散式作战。

乌军在充分准备之后发起攻击,往往以多个战术组展开,同时放飞装有热成像摄像头的无人机,分路实施人机协同战术出击。

俄乌两军夜视技术悬殊,使得乌军小分队必然占有很大夜战优势。

俄军处在防御状态,如是遇到袭击,又无精确发现目标,只能以坦克、装甲车、手榴弹和迫击炮进行“粗线条”反击,因此暴露目标、

乌军即以无人机投弹攻击,或者呼叫炮火予以打击,消灭俄军,而后夺取阵地。

四、参考多方开源消息和乌军斯卡拉突击营战报,乌军实施分散式作战和“磁铁出击”切入、分割俄军防线,虽然伤亡相对较小,每战必有收获,但是乌军突击力量毕竟有限,每日零敲碎打,推进确实缓慢。

综上所述,乌军现在既然无法以机械化集群正面快速推进,仅以斯卡拉突击营实施分散式作战和“磁铁出击”可能较难在短期内打破罗布坦尼凸出部战场态势

回望7月至8月,乌军反击作战困涩、艰苦,却又灵光一闪,先后夺得罗布坦尼突击战和乌罗扎因突击战胜利。

从战略态势而言,乌军夺得乌罗扎因突击战胜利,即可缓和俄军攻势压力,改善顿涅茨克西部和扎波罗热东部结合部防御态势。

乌军夺得罗布坦尼突击战胜利,扩展和战稳了罗布坦尼凸出部这个南方战场之“战略高点”,则为乌军居高临下打破俄军“固化战线、冻结战争”战略带来了希望。

纵观俄乌战争全局,相比近期比较活跃的罗布坦尼战场和乌罗扎因战场,俄军在斯瓦托夫-库皮扬斯克的攻势,顿涅茨克外围战场的攻势,或者俄乌双方在赫尔松的对峙,在巴赫摩特的互有攻守的激战,战场态势都是显得空前沉闷和单调

显然,旷日持久持续疲战,俄乌双方都是人员伤亡惨重,物资消耗极大,似乎都在逐步放缓攻势。

俄乌双方如此放缓攻势,势必推动战争形成对峙态势,一旦拖延下去,极有可能使得俄军企盼的“固化战线、冻结战争”的战略变为现实。

这样,当然也就加大了乌克兰在战争中的政治与外交变数。

此前,虽然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明确表示,只有乌克兰才能决定重启俄乌谈判。但是,西方联盟并非铁板一块,近期,随着乌军反攻进展迟缓,还是偶有北约官员放风,建议乌克兰“割让被占领土以换取加入北约或欧盟,或者获得北约长期安全保证及军事、经济支持”。

俄军电子战部队,相比2022年夏秋,乌军曾经对俄军形成的电子战优势已经似乎不在,这也是乌军反击受阻的主要原因。

可以想象,一旦俄军“固化战线、冻结战争”的战略变为战场现实,即为乌克兰抗俄战略带来强大的政治与外交阻力和不可预估的战略后果。

这也是乌克兰在如此艰难环境下必须维持攻势作战的主要政治原因。

——独立与自由,从来都不是口沫飞溅、热血沸腾的轻飘飘的网络台词,而是民族与国家在特殊时代必须承重的责任与代价。

在一个本不该有战争的年代,乌克兰军民为此不得不用生命与鲜血去承担责任和付出代价,实为时代莫大的悲哀。

好在,经过2个月激战,乌军如今已经基本稳定了乌罗扎因及顿涅茨克-扎波罗热防线态势,消除扎波罗热战线后顾之忧;同时,乌军继续扩展和站稳了罗布坦尼凸出部这个“战略制高点”,得到了发起攻势作战的“战略跳板”

这样,纵算全局战场态势沉闷、胶着,只要乌军“占据战略高点”,等到战机到来,即可“烟头攻势”、“炮火洗地”、“磁铁出击”予以反击,对俄军形成战略性威胁,粉碎俄军所谓“固化战线、冻结战争”战略。

那么,以俄乌之间的兵力、火力、国力相比悬殊之现实,以俄乌战场态势之胶着之复杂的现状,弱小乌军,战机何在?

这里,参考本文前段综述,可知在俄乌战争最为关键时刻,“F-16战机”似乎已经来不及快速进场参加秋冬季作战。这样,“美国与北约盟国如果能够在靠近战场区域,隐蔽和高效地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助力乌克兰战略反攻”,实为乌克再起攻势之最为关键之“战机”。

只有这样的“战机”到来,乌军才有可能在罗布坦尼凸出部打出阶段性胜利;才有可能在冬季战争到来之前,争取打破俄军“冻结战争”战略……

友情告知:橡树果园优质凯特芒果开摘,另有醇香生态芒果干,具体请点击参考《暂时搁笔乌克兰罗布坦尼突击战,无奈再作一次吆喝》。

打扰抱愧!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8月20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