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回望“1981-西方81演习”,可见现在的俄军,已经远远逊色当年的苏军……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4-03-21

 

往期索引: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10月16日)

塔山系列文集(1、2、3、4)

中国驻印军反攻密支那79年纪:从天而降的“威尼斯商人”…… 

俄乌战争观察外篇:漫说乌克兰人的“纳粹”往事

一位造就“军神”的少将:曾克林进军东北往事

俄乌战争外篇:以色列进攻加沙地区的理由……

从加沙之战,讲说中美应对中东危机的战略默契

透过俄乌战争和以色列危机,漫谈那些镀金的“道德和正义”

以色列或哈马斯,到底是“那个黑手”炸了加沙医院

俄乌战争与以色列危机综述:围困加沙和俄军十月攻势

俄乌战争与以色列危机综述:站在“泥潭”的外面观察战争

俄乌战争及以色列危机综述:从“两个鼻孔出气”,到俄军猛攻阿夫迪夫卡

俄乌战争及以色列危机综述:加沙之战,一触即发

详说四次中东战争,深度回望阿以历史的政治与仇恨

俄乌战争观察:详说俄军十月攻势与哈以战争关系

俄乌战争观察视频:最新战况和战场感知与精确打击…… 

俄乌战争观察视频:发现即毁灭,就是战场铁律……

俄乌战争观察:从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眼前的麻烦说起

加沙的最后一战:哈马斯的医院、民宅和地道……

“疯狂”的加沙:人道主义暂停和继续攻击,仿佛天空在燃烧……


时任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左),副部长尼古拉·奥加科夫(中),捷克斯洛伐克国防部长马丁·杜尔(右)在演习现场。

1981年苏军举行81-西方军演。


1981年苏军举行81-西方军演,万炮齐发景观。

2023年11月12日,俄乌战争持续第627日。

从10月7日哈马斯爆恐袭击以色列,以哈战争爆发,欧美列强深受战略干扰,使得俄军得到全面进攻乌克兰的战略机会。

然而,在10月、11月间,俄军连续进攻无果,战损惨重,表现拉胯。

眼见进入2023年冬季战争,乌克兰也是空前强硬发声警告俄国,如是俄军仿效去年战略,进攻乌克兰电网和能源基础设施,乌军将对俄国进行对等攻击。

乌克兰敢于提出对等攻击,可以理解为乌克兰对俄国常规武装力量、核力量、以及俄国总动员等等,已经不再像去年那样心存忧虑。

显然,曾经不可一世的全球“第二”,经过近两年的蹩脚表现,如今在乌克兰人的眼里,已经不过如此。

当然,战争不会一蹴而就,俄国和克里姆林宫的戏份还需要再乌克兰战场延续。


我等小民,看戏而已。于是,就有朋友留言问起,如是以当年苏联实力投放俄乌战争,战场形势又该发生如何变化?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张飞战岳飞”的问题。

但是,我们回望历史,依旧可以参考四十多年前的“1981-西方81演习”,发现俄军虽然历来号称继承苏军,实则属于远远逊色历史的“伪苏军”。

要讲述这个问题,还是从2005年说起。

当时,冷战结束,波兰政府公开了一批华约军事文件。

其中,在1979年的苏军制定的华约军队的作战地图及相关图上推演,标注了假设“华约”和“北约”爆发战争,苏军及华约盟军即从波兰、东德(当时的民主德国)集结大军,以战术核弹、空军、机械化集群及海军舰队等,联合反击西德(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直至法国东部边境。

即便当年苏军强大,克里姆林宫设定的演习也是反击战,而不是侵略战。

从前今天,克里姆林宫的政治智商,云泥之别,就此可见。

这份苏军图上推演的军事文件,注明苏军及华约盟军设定的作战目标,为7日推进抵达莱茵河区域。

时任波兰国防部长拉多斯劳·西科尔斯基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解释:

“这是一个反攻击计划,也就是苏军不会首先发动攻击。

但是,看着这幅地图令人感到震颤,因为地图显示战争一旦爆发,仅波兰至少就有200万人丧生。”

那么,苏军是否具有如此强大的战力?

我们再回望1981年秋季的苏军“西方81演习”,即可清楚找到答案。

1981年9月14日,苏军针对欧洲,举办了一次假设在核战争威胁下的、以陆军战略兵团为主,联合诸军、兵种和战术核武器支持下的方面军规模的大纵深进攻作战演习。

苏军为此演习投入了包括1500多辆各型坦克,1200多辆各型装甲车和步战车,1000多架作战飞机和50余万官兵在内的陆军机械化部队、战略火箭军和陆军火箭炮兵、前线航空兵、海军舰队及海军陆战队、空降兵等部队。

这是冷战时期的苏联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军全盛时期的演习。

兵力武器等等投入,远胜今天俄军抠抠索索在乌克兰战场挨打吃瘪的规模。

那时的苏军,有着苏联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强大工业支撑,享有华约及东欧卫星国家经济、资源的保障,完成二战以后又一次全面扩军和装备升级……

如此条件决定,苏军不仅核武库为全球第一,常规装备同样全球第一。

苏军不仅是数量领先,在质量和技术上,同样不遑多让西方国家。

当时,苏联有着二战缴获的大量德国军事科技垫底,有全球“最先进最庞大间谍机构”源源不断窃取全球最新科技,故而整体军工科技实力尚未落后美国太多。

这样,苏军陆航装备了米24直升机,坦克部队更在普遍列装T72和T64等先进坦克基础上,开始装备了堪为世界最先进的T80坦克。

在战略打击力量方面,苏联陆军导弹兵和战略火箭军列装的SS21近程导弹和SS20中程导弹;苏联空军的列装的米格23、苏24和苏25等飞机,使得苏联陆海空天全面发展,具有对峙美军的能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俄国负责“特别军事行动”的现任国防部长绍伊古毕业于“工程师和建筑师”专业,长期在建筑行业工作,奇迹般从预备役上尉直接晋升为少将,继而统帅俄军拉胯向前的幽默传奇截然不同。

当时,受命主要负责“1981-西方81演习”的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苏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不仅毕业于苏军名校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参加苏德战争,更在40余年服务苏军,为苏军现代化改革主要推动者和苏军新军事理论的领军者。

他在主持设定“西方81演习”期间,即大量参考苏德战争的苏军经验教训和美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教训,提出了将著名模块化指挥体系运用于演习的方案。

根据这个方案,苏军总部可以指挥任何战线作战部队及任何单位,同时为前线作战的军官,甚至士兵提供最准确的作战信息、命令,以求苏军能够根据战局、战况而以最新作战信息、命令攻击敌人。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奥加尔科夫理论在欧美军事大国流行,成为现在的信息化战争理论及美军信息与控制作战的重要参考之一。

也是乌克兰军在北约支持下多次打爆俄军的主流战术理念依据。

综上可见,当时的苏军如是集结主要兵力实施军演,其效果惊天动地可想而知,远非俄军发起的扣扣索索、散乱无神的“特别军事行动”的可以相提并论。

发起攻击的苏军S-25战机。

“西方81演习”军演影像。


苏军部队在加里宁格勒附近举行两栖登陆演习,当时最先进的T-72主战坦克参加演习。这也是俄军再俄乌战争用的最多的主战坦克。


苏军部队在加里宁格勒附近举行两栖登陆演习,当时最先进的T-72主战坦克参加演习这也是俄军再俄乌战争用的最多的主战坦克。

根据奥加尔科夫领导苏军专家团队设定的演习计划,苏军演习目标,清晰、简单、快速、粗暴:

演习开始,假设北约盟军“侵略”,苏军即以数千门重炮和火箭炮对蓝军及北约军队100余公里战线实施火力准备。

就此,苏军发起“反击”。

苏军自波兰、东德地域向法国西部沿海地区发起进攻,在发动导弹、航空轰炸实施纵深打击及实施“战术核打击”的同时,以战术导弹和火炮伴随地面机械化集群实施突击,一路向前突击……

简单比喻,就是正面干架,一手挥刀,一手晃荡着“粪罐子”,吆喝着边砍边泼地杀将上来。

此后,苏军第一波次出动米格23、米格25等前线机场战机,第二波次出动米格27和苏22、苏24等先进战机,轮番攻击蓝军及北约军队的前线及浅纵深的地面防御攻势和机械化集群。

同时,苏军演习设定,苏军战略火箭军和战机对蓝军及北约军队的包括美军基地、导弹阵地、地下指挥中心、主要集结地和运输枢纽等140多个战略目标,实施战术性核武器攻击。

旋即,苏军以坦克集群、约4万苏军编队的机械化步兵集群汇成钢铁洪流,全部配备“三防”装备和设施,在假定的6个小时之内,穿越核打击辐射区,向“北约盟军”纵深战区发起大纵深突击。

在军演进入大纵深突击阶段,苏军在明斯克机场完成空降,假设低空突进联邦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

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在西德北部实施登陆行动,以先进战轰机和军舰发射导弹,掩护苏军机械化集群在正面战场推进作战。

在确定北约的防御体系全面崩溃,苏军还加重演习难度,假设苏军地面突击遭遇蓝军援军(美军、英军)从英吉利海峡和法国境内发起反击,苏军从加里宁格勒出动波罗的海舰队,与蓝军(美军、英军)在法国沿海地区及海岸线作战。

除却增加了边打边丢“粪罐子”的戏份,苏军这个演习看似专业,内核上不过在核战争背景下,高仿和山寨了美军二战两栖作战。

按照军演设定,苏军以波罗的海舰队巡洋舰、导弹驱逐舰、载机巡洋舰火力及火箭军对蓝军陆海目标密集发射导弹,以饱和火力实施压制、打击……

最终,苏军最精锐的近卫坦克师以最先进的T80坦克集群向尼德兰地区发起突击,俄军其他海军陆战部队、空降兵部队和陆军机械化突击部队随同发起联合进攻,完成对欧洲的最后一击。

这种前面丢导弹、丢战术核弹,后面钢铁洪流滚滚向前,纯属就是苏军以战术核武器压制对方,以常规军队一路吃着核辐射,从东到西,平推西方……

这种挥舞“西瓜刀”和晃荡“粪罐子”的打法,可谓战争演习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独一份。

显然,以苏军当时常规军力和核武器,如非要以此破罐子破摔的不要命的战法进攻,以北约国家的综合战力、地理条件,根本无从招架。

这样,按照演习假设,苏军在5天之内,即可突破西德纵深。

在约10天之内,苏军即可进军法国,抵达英吉利海峡东岸地区。

这个演习计划从出台到举行,都是深受对好大喜功的克里姆林宫重视。

为此,整个演习期间,苏军专门调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专门准备的高清转播车,及调集华约国家多个国家级电视台人员全程跟进,全程录像。

“西方81演习”军演影像。

“西方81演习”军演影像。

“西方81演习”军演影像。

演习结束,苏联情报机构有计划地将军演内容影像碎片流向世界,引起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诸多国家一片惊疑。

当时,无论苏联和华约国家,或者美国和北约国家,均认为苏军“1981-西方81演习”非常接近实战,如是华约与北约发生冲突,大约两周,苏军及华约军队将在欧洲大陆夺得完全胜利。

苏军“1981-西方81演习”参演军队数量之多、军兵种之全、作战部队分工之详细、后勤保障之完备、联合多军兵种进攻线路之缜密复杂,预设蓝军及北约国家军队反击作战之丰富,展现了苏军极强的组织、指挥、保障能力。

这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无疑,就苏军在“1981-西方81演习”体现出来的软、硬军事实力而言,确为人类核战争及机械化战争的巅峰军事行动。

无疑,“1981-西方81演习”干净利落地证明了当年苏军平推欧洲的战力。

当然,无论1979年的苏军及华约军队的作战地图及相关图上推演,或者“1981-西方81演习”,也都可以清楚发现,苏军的胜利,几乎建立在核战争基础上。

因而,这样的战争和胜利的代价之沉重,无论苏联和华约国家及美国和北约国家,都是完全无法承受的。

也是正因为能够清醒认知这个代价之沉重,苏军在1979年的苏军及华约军队的作战地图及相关图上推演,或者“1981-西方81演习”都有清楚标注:

苏军的军事行动,是反击作战,而不是侵略作战。

以“反击战”的方式挑战北约,这是为史河湮灭的灰色的苏联记忆的一抹微弱的人性之光。

现在回望历史,不难发现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确属暮气沉沉。

但是,即便当年苏联暮气沉沉,以勃列日涅夫和尼古拉·奥加尔科夫等对比俄国的现任军政老大,完全可见苏联当年军政精英无论军政经历、智商素质、战略眼光等方面,确实远超现在的俄国军政大脑。

尤其在战略眼光和格局方面,将苏联带上巅峰的勃列日涅夫的高度,更是现在克里姆林宫无法企及。

因此,如以俄军现在情况来看,俄军无论军队数量、质量远逊苏军;尤其俄国失去了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卫星国的经济、资源的供养;丧失了波罗的海三国及东欧战略纵深;失去苏联时期几乎领先全球的机械化战争科技优势等等,如今,纵算空有继承衣钵之名,实则根本无法与苏军相提并论。

勃列日涅夫(左2)和他的伙伴们。

此外,从政治和外交上去看,在激烈对抗同时,始终能够保持冷静、退让、理性、妥协,这是苏联与美国同列为世界超级大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与美国及更多的华约国家、北约国家都有对二战历史的惨痛经历。

为此,华约国家与北约国家痛定思痛,因而在冷战对抗、对峙阶段,双方却又始终在欧洲保留了一抹“虚伪”却不乏“真实”的温情脉脉的底线。

事实上,华约国家与北约国家在欧洲的对峙,仅不过彼此调高广播喇叭,扯起嗓门吐着口水的激烈骂战而已。在军事上,华约和北约军队在欧洲都是在“防守反击”战略框架上的全面对峙。

故而,冷战时期,欧洲作为全球冷战的主战场,几乎没有爆发热战。

至于华约国家与北约国家激烈对峙为外泄危机的热战,都是发生在远离欧洲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在冷战格局下,以亚洲人的鲜血和战乱为代价,勉强维持了二战后的雅尔塔局面。

他们对亚洲,可谓狡猾。

显然,也正是基于冷静、退让、理性、妥协的原则,苏军夸张的“1981-西方81演习”也仅是设定为“反击战”,而绝不是“侵略战争”。

仅此可见,相比当年的老奸巨猾的苏联及苏军,如今莽撞冲向乌克兰泥潭的俄军,“体能”既差,“头脑”更缺,确属为战争史上书写了黑色与幽默的一笔。

感谢朋友和读友三点一转,感谢支持橡树原创。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11月12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