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俄国的“外交突围”和哈马斯的“暂停战争”……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4-03-21

往期索引: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以哈战争)(11月13日)

塔山系列文集(1、2、3、4)

中国驻印军反攻密支那79年纪:从天而降的“威尼斯商人”…… 

俄乌战争观察外篇:漫说乌克兰人的“纳粹”往事

一位造就“军神”的少将:曾克林进军东北往事

加沙的最后一战:哈马斯的医院、民宅和地道……

 “疯狂”的加沙:人道主义暂停和继续攻击,仿佛天空在燃烧……

加沙之战的最后时刻:是妥协退让,或者勇追穷寇,斩草除根……

加沙的“人盾”、医院和舆论战:为活捉辛瓦尔而战……

俄乌战争观察:从哈以战争到缅甸“反电诈”内战,推演俄军战略逻辑


俄乌战争2023年11月23日简况图1。红圈为主要战区,篮圈为乌军主要基地,黑圈为俄军基地,红色箭头为俄军主要进攻方向,图示可见,顿涅茨克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依旧为俄军重点进攻战场。


俄乌战争及主要战场2023年11月23日简况图2。


(上篇:详说万家岭会战:岷山激战,抗战王牌第74军的成名之战……)


2023年11月23日,俄乌战争持续第638日


以哈战争持续第48天。


连续摔在同一个坑里,似是俄国人的战争特技。


11月19日至22日期间,俄军高层连续出现至少三个“指挥和纪律”事故:


首先,是俄军无视乌克兰远程精确打击炮火,连续重兵围攻阿夫迪夫卡导致重大伤亡;其次是无视赫尔松及第聂伯河下游左岸泥淖及复杂地形,俄军地面部队发起“人肉攻势”,伤亡惨重;再次,就是俄第810海步旅悍然在乌军HIMARS攻击范围举办俄军音乐会,惨遭炮火袭击,至少25名官兵和一名40岁女演员当场丧生……


2023年的冬季战争,乌军固然苦撑战局,进行一场“精疲力竭的战争”。


但是,俄国攻势无果,连续“摔坑”,人员伤亡物资消耗极大,处境狼狈,更为不堪。


11月23日,纵观俄乌战争全局,即可发现:


俄军正在利用以哈战争提供的战略机会,继续调集部队沿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巴克穆特外围、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结合部战场、扎波罗热西部及罗布坦尼凸出部战场、赫尔松及第聂伯河下游左岸区域发起攻势作战。


俄军战略转向进攻、专注进攻,显得非常积极、努力。


可惜,无用。


参考1/2态势图及最新标注,可以确认俄军攻势损折惨重,几乎没有进展。


经近2年战争,以及战争期间在战场、战略连续“摔坑”,现在的俄国,不仅“全球第二”招牌落地,同时,其领先全球的最大存量的“机械化战争”资源也已经几乎阶段性消耗殆尽。


故而,俄国现在迫切需要“冻结战争”,以3-5年时间,重新积蓄一票“机械化战争”资源,才有“资本”再说后话。


现在俄乌双方对峙、拉锯,俄军凭借常规战争能力想要实现“冻结战争”,确实有心无力。


于是,俄国无论为解决眼前局面、重新积蓄“资本”、维持克里姆林宫“政治”形象,都需要以尽量维持战场对峙和消耗态势为基础,转而从战场之外的政治和外交的渠道,寻求尽快“冻结战争”。


可是现在的俄乌战争已经介入诸多复杂政治势力,已经远非俄国人可以一厢情愿地“踩住刹车”。


其中,欧盟、北约及诸多全球性大国、地区大国都对俄乌战争都存有极大影响力。这样,这些国家及政要们如何慎思熟虑,如何清醒认识俄国战力现状和恢复问题,应该设置了国际政治势力如何应对俄国“冻结战争”战略是否可以实现的首要前提。


如果他们认为没有玩够,克里姆林宫就只能继续挂在“俄乌战争”的双杠,整天引体向上,根本也就停不下来。


需知,能够驱动国际政治势力走势的政要、能人,无人不是人精。


他们重视俄国,远非简中网络那些“鸡血”文章,总是认为俄军在俄乌战争的智能战、信息战、导航战、电磁战等高科技战争方面,表现蹩脚,每每抱头挨打,确属自讨苦吃。


实际上,俄国虽然在现代高科技战争层面落后一拍,但是依旧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超级大国、机械化和电气化大国。


这样,如是俄国在这次战争没有拍死,能够得到机会再次形成了“机械化战争”资源的数量和体量优势,那么,假设克里姆林宫“雄心勃勃的战略”不变,在核武器问题及全球核衡势政治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之前,俄国即可在核武器威慑战略及全球核衡势政治保障、约束下,继续决绝“抱住煤气罐”,进行俄国特色“机械化战争”。


卷土重来的俄国同样可以对全球安全形成重大战略威胁。


俄国版本的“机械化战争”,本质就是一拍两散的“煤气罐战争”。


“煤气罐战争”与“人肉炸弹”、“汽车炸弹”等比较,风格类似,威胁更大。


显然,各路国际政治势力普遍愿意推动以哈战争的“冻结战争”,对俄国“冻结战争”战略始终顾虑重重。


11月23日,更多媒体传闻,从美国东部时间凌晨3时开始,加沙战事即将开启为期4天“暂停”。


这个消息确实让俄国万分眼红,或者因此看到“冻结战争”的一丝希望。


为此,22日,在G20轮值主席国印度召开G20领导人视频峰会,克里姆林宫严词批评以色列“入侵加沙”,将之与乌克兰“入侵顿巴斯”并列,强调俄国发起战争的“解放顿巴斯”的“正义”诉求,呼吁全球政治力量推动实现“冻结战争”,并且将基于俄乌战争现状的“冻结战争”,解释为“阻止这场悲剧(俄乌战争)


克里姆林宫明确表示,俄方在维持战争现状的情况下,已经做好准备,愿意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可惜,在一个电杆广告日渐退潮的年代,俄国人在G20视频峰会纵然表现了顶级话术,还是很难看到任何效果。


乌克兰肯定不会同意在现状下“冬季战争”,为此也就针对性划出底线,表示只有俄军从顿巴斯地区、克里米亚地区等国际承认的乌克兰领土撤军,乌克兰才可能与俄方重启谈判。


骑上俄乌战争“虎背”,克里姆林宫也无法答应这个条件。


看来,俄国要以政治、外交努力“突围”俄乌战争,确实困难重重。


11月22日,顿涅茨克外围,一辆正在备战乌克兰豹2式坦克,图片可见战区气温已经零下,大量降雪和泥泞道路,极不适应双方机动作战。


初冬,基辅的乌军官兵阵亡纪念墙。俄乌仇恨淤积,短期化解确实艰难。

俄乌战场乌克兰的一个战术分队。

为此,战至2023年年底,俄国为促成实现“冻结战争”战略目标,唯有选在亚洲方向,继续进行了政治、外交努力。

2021年2月1日缅甸政变以来,尤其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俄缅关系直线升温,缅甸也为力挺俄方进行战争的个别国家之一。

11月7日至9日之间,俄军与缅甸军政府军队举行一次联合军演,更是将俄缅关系推向一个敏感节点。

俄缅这次军演在名义上回避陆地,以海上军演为主。

但是,正值缅北动乱期间,俄军与缅军联合演习确实非常敏感,起码从直观的三个方面,可以发现俄军对南亚及东南亚的积极进入趋势和已经存在战略影响。

其一,俄国加强军援缅甸,直接影响缅甸军政府的政治决策、战略布局和缅北局势。

缅北临近我国,直接关系我国利益。

同时,在俄乌战争和以哈战争期间及全球新能源为基阴霾深重的当下,对中国极具战略价值和至关重要的中缅输油管贯穿缅甸国境。

因此,俄缅相关任何政治、军事异动,都需要慎重观察。

其二,这次俄缅军演之实质还是在陆战方面,涉及俄军对缅军必然的战略战术的影响和指导,以及指挥设备、通讯设备及新型武器的转让。

其三,俄军或可能在缅甸建设军事基地,或者俄缅联合建立通讯、指挥和雷达基地。

显然,俄缅联手,无论形式,都会必然刺激印度洋、南海及马六甲地区等地区现状,加剧这些地区局势紧张和军备竞赛。

当然,如果站在俄国利益来看,一旦谋局成功,筹码倍增,即可声东击西,助力脱困俄乌战争。

缅甸之外,俄乌战争以来,俄朝关系持续升温也是一个主要看点。

朝鲜半岛位于中、俄、朝、韩及东亚地区核心区域,在历史上为欧洲爆发“冷战危机”之后,全球第一个的欧洲“冷战”外溢亚洲的“热战”战场。

现在,朝鲜半岛也是中美外交角力和平衡东亚关系的主要舞台,著名的2018年“朝韩军事协议”,即是这个舞台的国际强势政治相互“妥协”的重磅“节目”

11月23日,据《参考消息》报道,朝鲜继前期发射卫星之后再度发表声明,表示即日恢复2018年“朝韩军事协议”确定暂停的所有军事措施,这样,朝鲜或将开启新一轮弹道导弹发射试射,朝鲜半岛局势也必将为之变得紧张。

此前,很多军事智库、媒体已经围绕俄军从杜奈港口进口大批朝鲜军火,俄朝外交相关的情报、导弹技术换取武器和弹药等,传出了诸多消息、传闻和分析。

其中最为核心内容,就是俄国具有秘密向朝鲜转让精炼核原料和导弹技术的消息。

日韩邻国闻悉,无论真假,都是背心冒汗。 

好在传闻沸扬不熄,终究是传闻。

然而,从大国博弈层面去看,2018年“朝韩军事协议”本就具有防火墙性质,这样,就在以哈战争“暂停”当天,朝鲜突然宣布终止2018年“朝韩军事协议”……

现实事态吊诡,确实耐人寻味。

开源媒体发布的杜奈港口卫星图片。

当然,俄国外交与政治的筹码重点,还是码在了中东地区。

就在以哈战争“暂停”同时,俄国与伊朗、叙利亚、甚至黎巴嫩真主党等组织的高度合作,继续寻求往中东的政治与外交的“突围”,同样为俄乌战争外溢中东地区增加了更大变数。

那么,以哈战争的“暂停加沙战事”,又会受此影响发生如何情况?

在上篇文章《从军事反攻到政治反攻,切割哈马斯,将是实现巴以和平的重要前提》,我推测突发的以哈战争除却战略有利俄国进行俄乌战争之外,对诸如中、美、英、法等大国及阿拉伯国家旁边形成了负面影响。

于是,这些国家对以哈战争表达的基本态度似乎达成默契,都是希望将哈马斯从巴勒斯坦切除,尽快“暂停加沙战争”,尽快启动“两国方案”。

再于是,中、美、英、法等大国及阿拉伯国家合力推动,使得加沙战争几乎实现了“暂停”。

通常,较多自媒体会侧重站位以色列或哈马斯,义愤填膺与漫天鸡血地批评这次“暂停”的绥靖、妥协和虚伪。

然而,这次“暂停”,并非以色列、欧美多国故意示弱,非要予以被困加沙地区的哈马斯分子的“尿遁”机会;而是一次含义深远的旨在切除哈马斯和推动“两国方案”的“政治”预演。

事实上,这个经过美国、卡塔尔居中斡旋达成的“人道主义暂停协议”,以色列为签字一方,另外一方既不是巴勒斯坦、更不是较深介入以哈战争的伊朗及其“抵抗轴心”,而是“众望所归”的哈马斯。

这个通过双方交换人质、俘虏、人道主义救援等条款的“暂停协议”,短期之内,不会对巴勒斯坦其他抵抗组织或伊朗及“抵抗轴心”组织生效。

实战中,或者哈马斯玩火过重,早就被以色列重兵出击,一番痛殴,“半身不遂”。如今,眼见“暂停”在即,虽然嘴炮依旧,但是行为谨慎,进出低眉,变得非常的“乖巧顺眼”。

这样,纵观11月22日、23日事态,反而在非哈马斯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以色列北方边境地区,那些其他巴勒斯坦抵抗组织或伊朗及“抵抗轴心”组织,依旧大呼小叫地继续行动,暴发至少40次以上的小规模袭击和冲突事件。

以色列、欧美相关政要及官媒舆论都是予以最大限度的“绥靖”、忍让。

转向哈马斯方面,以色列即便内部存在着“首重人质获释或首重摧毁哈马斯”的意见撕裂,但是对哈马斯态度依旧非常强硬。

这样,在哈马斯宣布停火时间按照当地时间11月23日(今天)上午10时开始。以色列则针对性宣布实际推迟了停战时间,改为为11月24日(明天)。

以色列承诺释放150名巴勒斯坦人,予以加沙地区一定的人道主义救援,从而希望换回被哈马斯扣押的240名人质中的50名(上篇文章误认每天50名,专门纠错)。

同时,以色列军方强调,只要协议尚未最终确定,他们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就会继续进行。

2023年11月23日,加沙态势图。

以色列发布的爆炸哈马斯地道及延伸爆炸的视频截图。目前,以色列军“亚哈洛姆”战斗工兵部队已经摧毁加沙北部地区约400个地道目标。

11月23日,以色列军对加沙北部地区多出哈马斯目标和可疑目标发起猛烈攻击。

这是一场100罐杀虫剂与1只蟑螂的战争。

双方实力悬殊,使得暂停每每延迟一分钟,对哈马斯残部都是一次重大的灾难。

这样,11月23日,以色列对哈马斯在加沙城区目标进行又一轮拉网清剿,不仅重点搜查实发医院,逮捕了实发医院院长穆罕默德·阿布·萨尔米亚博士和其他几位主要医生,普遍打击了北部加沙地区至少30个哈马斯目标或可疑目标,同时派出精锐部队沿中部加沙地区的汗尤尼斯部署,截断哈马斯南撤道路,同时,准备随时展开向加沙南部地区的清剿行动。

如今,以色列军全面推进加沙北部地区,沿途爆炸、清拆、铲平、填埋,使得网络传说中可能“拖死以色列军”的巷战、地道战等等,已经成为撂荒在加沙北方的废墟、荒漠的“神话”。

这样,综合全球主要大国迫切希望实现“两国方案”和稳定中东地区的基本态度、以及希望切割哈马斯与巴勒斯坦关系;俄国急于摆脱俄乌战争困局,寻求以政治、外交突围;俄国与伊朗及“抵抗轴心”组织正在高度合作;伊朗及“抵抗轴心”组织和巴勒斯坦其他抵抗组织正在“暂停战争”框架之外继续开火;哈马斯事实上已经不能支撑继续战争等等线索,不难发现:

这次,可能不仅是哈马斯玩大了。

而是俄国的战略,确实嗨大了。

感谢三点一转,支持橡树原创。

添加微信,简单说明,便于交流。

2023年11月23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