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重点进攻阿夫迪夫卡和乌军“斩首”格拉西莫夫……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4-03-21

往期索引: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包括以哈战争,12月13日)
梨花又开放
俄乌战争外篇:从缅北时局,珍宝岛往事,漫说国家利益
走过战火纷飞的2023年,感悟2024年新年,感悟平凡生命之大精彩……
恰似你的温柔
2024年元旦说:漫说全球政治和经济的深V走势
俄乌战争观察:新年战争的新的走向

2024年1月6日俄乌战争简况图。黑色箭头为俄军近期主要进攻方向,红圈为俄军近期主要兵力集结区域。


2024年1月6日,俄乌战争持续第681天。


以哈战争持续第93天。


上篇文章(俄乌战争观察:新年战争的新的走向),推测认为,2024年俄乌战争将在全球核衡势政治和外交的推动下,继续局限在有限高科技的机械化战争框架内进行持久战、消耗战。


这样,俄国国力战力大幅下滑,无法速战夺取胜利;欧美国家仅在防御战略区间援乌抗俄,乌克兰继续有限攻势的防御战略,俄乌双方都是越来越难以沿袭传统战争模式,靠着一、二场战略大决战去争取最终胜利。


于是,政治与外交,将是主导2024年俄乌战争走向的主要力量。


欧美、俄乌对此心照不宣。


这样,虽然克里姆林宫通报2023年战况,宣布继续战争且将之引入总统选举条款,高调声称绝无和平谈判可能,不给“基辅政权喘息机会”等等。


实际上,这样的宣传和舆论不过是技术性极强的把戏。


为了争取政治与外交的主动,以及为了“特别军事行动”的政治正确、敷衍和安慰国内民粹情绪,克里姆林宫需要务实面对2024年战争态势,在尽量维持继续攻势作战,尽量夺取顿巴斯地区土地同时,还需顺应战情,时而“漫天要价”,时而“就地还钱”,以期尽量争取在实控战线条件下,重启谈判和“冬季战争”。


传统理解,“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然而,俄乌战争是一场糅杂极端复杂政治元素的大型的、典型的“混合战争”,与传统战争不同,不仅为政治延续,同时还是交战双方政治的主要表达。


这样,我们从战场态势也就可以反推双方大致的政略战略意图:


俄军继续强化全面攻势,其战略核心依然是巩固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


推测克里姆林宫战略设想将次作为“俄乌战争演变为叙利亚战争”的主要“战场”


一、俄军或在顿巴斯北方战场造势,战略策应顿涅茨克外围战场。


1月6日,综合开源信息,俄军在新年的数日之间,突然向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战场、克雷明纳-利曼战场等顿巴斯北线战场集结了10-12万重兵,或有反攻奥斯基尔河东岸地区、甚至一气呵成反攻夺取库皮扬斯克企图。


俄军强势布阵,看似气焰汹汹,势在必得。


乌克兰军方分析认为俄军或将在1月15日发起攻势,较多军情智库推文也是普遍认为,俄军或者可能努力在2024年1-3月期间,完成对奥斯基尔河及库皮扬斯克外围的攻势和占领。


一是人心惶惶,全球俄粉更是喜形于色。


然而,综合相关政治、外交和军事资讯,从战略面上去看,俄军如此布阵更像虚张声势,并非可能在顿巴斯战场北线发起攻势。


理由有三。


首先,库皮扬斯克位处哈尔科夫州,不在俄军“解放顿巴斯”范畴。


从2022年9月哈尔科夫反击战开始,北约和英美较为明确在顿巴斯战场之外助战乌军,俄乌双方基本默认了“顿巴斯战争”的底线。


如今鏖战二年,俄国俄军一路长跑,精疲力竭,当然也就没有冒险开辟另外战场的必要或意图。

其次,俄军部署别尔哥乐德-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的兵力主要为俄军第1近卫坦克军、第6联合兵种集团军。


这些部队经过哈尔科夫反击战、利曼反击战等激烈战事,战损极大。


同时俄军在2023年4月以后重点进攻巴赫摩特及顿巴斯腹地,这些部队缺乏相应补充,战力退化,基本全面转入防御态势。


此前,在2023年度,俄军也多次在顿巴斯北线发起攻势。


但是,纵观全年态势图及战场标图,俄军确实战力疲软,进展泛泛。


因此推测,俄军如无较大重组动作,仅靠现有部队和增加投入素质较差、训练不足的“动员兵”部队,实难组织新一轮攻势作战。


再次,俄军在顿巴斯北线的大规模攻势作战缺乏足够后勤保障。


一次大规模进攻,是一个需要精密计算和消耗大量物资、军火和人命等等战争资源的“体系化工程”。


然而,俄军现在最大战略后勤基地为罗斯托夫,能够有力保障俄军在顿巴斯南线战场、扎波罗热战场。


这样,俄军如要开辟哈尔科夫战场及夺取库皮扬斯克地区,就需要恢复别尔哥乐德战略后勤能力,以及恢复由此前往顿巴斯的后勤线。


然而,随着乌军延伸远火反击和持续轰炸别尔哥乐德地区,引发当地民众恐慌,直接威胁俄军必须后撤靠前部署的若干军事基地,俄军麻烦诸多,很难在短期之内做到这点。


没有别尔哥乐德后勤基地及后勤线保障,俄军当然无法在顿巴斯北线战场的攻势作战。


此外,库皮扬斯克及奥斯基尔河地区气温近期在-6°至0°区间,雨雪交加,非常不利于装甲部队机动。


同时,顿巴斯北线战区近月流行瘟疫,也对俄军攻势作战形成极大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确认,俄军面临诸多战场不利,所谓囤积重兵在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战场、克雷明纳-利曼战场等顿巴斯北线战场,或将发起“一周游”攻势,战略目标大概还是意图牵制乌军,策应和保障俄军在顿涅茨克外围的攻势作战。


2024年1月6日(当地时间上午6时),巴赫摩特及外围战场态势图。

2024年1月6日(当地时间上午6时),赫尔松及第聂伯河下游战场态势图。

2023年12月26日,阿夫迪夫卡战场简况图,

2024年1月6日(当地时间上午6时),顿涅茨克及外围战场态势图。

2024年1月6日(当地时间上午6时),顿涅茨克及外围战场态势图。


转到巴赫摩特战场,观察新年至今6天情况,同样可见俄乌双方在巴赫摩特以南外围、西北外围持续鏖战,俄军同样以没有充分重组的空突第98师第331团、战力孱弱的“动员兵”、顿涅茨克“新俄军”等杂牌部队发起有限规模的战术攻势。


(参考上图)


炮声隆隆,仅是无目标漫射。


俄军攻势如是敷衍。


不过,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线为乌军在乌东机动防御作战体系的重要环节,故而乌军不能懈怠,近期还是调动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哈提亚旅、第1特种旅、第42机械化旅、第3突击旅一部等精锐部队梯次布防,以保万一。


就此可见,俄军攻势疲沓,却又凭借兵力、火力优势全面进攻,确实夺取了相当的战场主动权。


此外,再转到地势低洼、雨雪交加、天气湿冷、路面湿滑的赫尔松战场,俄军完全无视各种战场不利,在一月之间,不计成本和不计效果地持续发起零星攻势,其目的就是对乌军全线施加压力,以求策应俄军在顿涅茨克外围战场攻势作战。


于是,现在观察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俄军重点攻势也就清晰可见。


(参考上图)


——关于俄军为何“痴迷”顿涅茨克、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战场,我在《俄乌战争观察:俄乌年终蓄力,新年首场大战或在阿夫迪夫卡爆发》等文章详述,各位闲暇可以参考,这里略过。


综合最近几天战况,对比上面两幅顿涅茨克及外围战场态势图,可见,俄军在鏖战3月以后,虽然战损惨重,却依旧在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方向集结了超过40个战斗营的兵力,持续向乌军防线发起攻势。


毫无疑问,从上图标注的俄军多方向攻击和双方密集作战,都可以确认,阿夫迪夫卡就是俄乌双方在2024年的首次决战战场。


根据多方确认资讯,新年以来,俄军至少从20个方向发起连排级进攻,推进至铁路线附近和焦化厂附近,重大影响了乌军后勤线。


不过,乌军从2015年至今“深耕经营”阿夫迪夫卡,自里到外、地上地下修建了大量的永备工事,储备了大量的军火物资和部署了精锐部队。


2024年前后,乌军弃守马林卡,更是将北约化编组的精锐第46空中机动旅、第71猎兵旅、第14无人机团等部加强阿夫迪夫卡战场,使之名副其实地成为乌军进抵顿涅茨克的“堡垒”。


这个“堡垒”,或者远比马里乌波尔更为坚强。


就此,可见地图上俄军北、南钳击,三面包围乌军,态势绝佳。然而,俄军实战,面临缺乏足够炮火、气候不利装甲机动、“动员兵”战力拉胯等等劣势现状,即便兵力、火力占优,一路正面强攻推进,每战伤亡惨重,每日推进也不过数十米、百米。


如此“老牛拉车”攻势,俄军指挥愚钝,作战拉胯,纯属贻笑战史。


当然,俄军也有无奈。


乌军阿夫迪夫卡、马林卡的防御作战类似此前巴赫摩特防御战。


其中,乌军在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方向早就修建大纵深的永备防御体系,密度、广度及准备充分远超巴赫摩特方向。


此前,俄军10多个营级战斗群一味蛮攻,伤亡惨重夺得马林卡,却受乌军机动作战牵制,无法以优势兵力合围、歼灭乌军第46、95空突旅等部。


这样,乌军退后机动作战,快速形成库拉霍夫-马林卡防区,实际拉长俄军攻击线,形成类似巴赫摩特-恰西夫亚尔防线的对峙态势,近乎消化了俄军在马林卡方向进展。


显然,在工事更密、部队更多、设施更全的阿夫迪夫卡,俄军遇到情况远比马林卡更为复杂。


俄军素来战法呆板、闷头崇拜“大纵深战略”,本身更是一支典型的有限高科技的机械化部队,故而本该按照“苏军”套路“大纵深”出击,从阿夫迪夫卡南北两翼向西跃进至少20-30公里,完成截断乌军铁路、M-04公路等后勤线,而后合围阿夫迪夫卡,“逐点、掘地”清剿乌军守军。


反之,俄军如是不能尽快大纵深跃进、钳击和合围乌军,那么,只要乌军能够保证足够预备队、得到西方国家援助,持续维持现在态势不变,也就大有可能类似“苏德战争”库尔斯克会战的苏军,疲战消耗对方,适时反击两翼,拉平战线和扳回被动态势。


这些常识,俄军必然清楚。


然而,俄军如要进行这番“大纵深”出击,空中掩护、炮火掩护不论,单是地面部队及战车坦克,俄军至少需要60个营级战斗群。


这点俄军绝难做到。仅此可见,俄军战至现在确实有心无力。


当然,数日之间,较难以当下态势和战情推测俄军战略,不过,综上所述可以确定,俄军虽然将阿夫迪夫卡战场作为最重要攻击方向,但是投入约40个战斗营兵力,既无法南北“大纵深”出击,正面“添油”攻势伤亡极大,如此对俄军而言,纯属硬啃“牛骨”的“蠢战”。


总之,双方战场举动,都在折射着双方的政治诉求。


阿夫迪夫卡战场实为俄乌战争在2024年的第一个焦点战场,如同巴赫摩特之战书写了2023年战争主线,阿夫迪夫卡战事必然继续书写2024年战争的更多主要故事。


留字为证。


乌克兰军队在1月4日至5日夜间,远程袭击克里米亚示意图。

最后,讲述一下今天流行网络的乌军“斩首”了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最高指挥官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将军传闻。


综合相关开源资料,(参考上图)乌军在1月4日至5日夜间,以无人机搭配“暴风阴影”导弹,对克里米亚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俄军机场、雷达站、弹药库、通讯中心及刻赤大桥等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俄军损失惨重不提。


其中,很多公号纷纷引用网络传言,称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最高指挥官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将军在这次袭击遭到“斩首”。


然而,如是在国际政治和军事的常识视角去看,乌军确实没有“斩首”格拉西莫夫将军的必要和能力。


首先,从政治方面去看,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最高指挥官随时可换,格拉西莫夫生死无关战争进程。同时,在俄乌战争与政治、外交深度纠缠的敏感态势下,欧美国家和乌军确实没有必要“斩首”格拉西莫夫。


其次,从军事方面去看,近期,俄军加强电子战反制乌军远程精确袭击,并且在俄国境内和顿巴斯战场颇见成效。这次,乌军能够远程精准袭击俄军,并非乌军一家力量,其中相关信息、导航等等,必然得到北约、英、美等方面助力。


故而,纵然乌军希望“斩首”格拉西莫夫,却也不能单方决定。


再看北约、英、美等方面,他们需要以有效的远程精确打击警告克里姆林宫谨慎决策后续战略。


但是,他们绝对不会以“斩首”俄国军政高层人员扰动俄乌战争现有局面。


故而,传闻就是传闻。八卦战争,确无价值。


这是一个对左边和右边的朋友们都很难说实话的年代。


或秉笔直书、或投机取巧、或娱乐八卦,确实各人心想不同。总之非常感谢挚友支持,使我能够不受干扰,坚持底线,书写实话。


请与橡树同行,一路观察俄乌战争。


恭祝各位新年快乐,事事顺遂!

添加微信,简单说明,便于交流。

2024年1月6日
橡树于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