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一月战况综述和“F-16”的进入战场……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4-03-21


往期索引: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包括以哈战争,1月27日)

梨花又开放

走过战火纷飞的2023年,感悟2024年新年,感悟平凡生命之大精彩……

恰似你的温柔

2024年元旦说:漫说全球政治和经济的深V走势

俄乌战争观察:从政治和军事形态,推测乌军5月的攻击要点……

生日漫话渠家故事:回忆重庆抗战岁月和晋商边贸故事

俄乌战争观察外篇:朝鲜战争,从欧洲外溢到亚洲的战争


图1,俄乌战争2024年2月1日上午全局简况图。


如是空闲,点点支持《战争并非生活:一盏薄茶微凉后,听了故事,入了凡尘》


2024年2月1日,俄乌战争持续第706天。


以哈战争持续第119天。


在1月《俄乌战争观察:政治与战争相辅相成,乌克兰局势前所未有地乐观》等多篇文章,我分析认为:

近期,北约、欧盟及英美等国较大动作应变俄乌战争,有了围绕美军加强部署波罗的海及东欧兵力、“英乌十年国防合作协议”、“坚定捍卫者2024军演”,以寻求彻底打破俄国“核威慑战略”及“机械化战争框架”,开始对莫斯科“战略摊牌”的强烈信号。

故而,我认为乌克兰局势有了前所未有的乐观趋势。

但是,这种乐观趋势并非直接显现。

我在1月份的多篇文章分析认为:

随着俄乌战争关联性诱发以哈战争、中东及红海局势动荡、缅北局势动荡等等情况,全球列强正在国际政治和外交层面展开博弈,深远影响俄乌战争和尽量限制战争升级、外溢。

这样,乌克兰尚未从2023年夏秋攻势的阴影完全走出,眼前迫切需要暂缓攻势,接受援助,恢复战力,以及与北约、欧盟的反俄新战略协作、针对俄军“苏罗维金防线”特点及战场态势重新确定反攻战略等等。 

要做到这点,乌克兰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

因此,我在《从政治和军事形态,推测乌军5月的攻击要点》设定,乌克兰局势明朗化的窗口期,或是2024年5-6月期间。

此前,就俄乌战争的“屁股坐位”等问题,我专门回答过一些朋友质疑:

一、我们这一代人受过系统的俄国侵华史教育,也读了很多俄国书籍史料,同时亲眼目睹了中苏、中俄关系数十年变化,极难认同和理解一些网络自媒体表达的“热爱俄国当祖国”的感情。

二、尽量在逻辑与事实的底线上进行中性叙事。

三、中性叙事同时,偶尔“曲笔打脸”那些战争丑恶与罪恶,或者出一口淤积心中的闷气。

这算是我写作俄乌战争的底线。

于是,很多“热爱俄国当祖国”的网友就会为此愤然留言……

故而,当最近爆出泽连斯基或将“罢免”扎卢日内,俄乌消耗弹药相距悬殊,俄国加强军工生产等等资讯,个别“冰雪聪明”的“热爱俄国当祖国”的网友,则会站出“抬杠”,认为“乌克兰局势有了前所未有的乐观趋势”是我“屁股坐歪”的“错误分析”。

甚至个别智商转速每分钟250转的朋友还为此“举报”。

纯属无聊。

这里,我继续讲述一些相关俄乌战争的最新情况及分析。

其一、关于泽连斯基或将“罢免”扎卢日内的问题

最近,欧美、俄国等主流媒体都是陆续爆出相关泽连斯基或将“罢免”扎卢日内新闻,也有挺乌读友认为“无稽之谈”,但是,最近很多媒体热炒这个新闻,本身折射了三个事实:

一是折射英、美与乌克兰在2024年的战略调整与矛盾问题。

二是折射乌克兰的政治体制的正常改革和演进。

三是诸多热炒“罢免”扎卢日内新闻,内容并没有超过我在属于之前的推测。

相信老读友、老朋友记忆犹新。

这个问题,我在去年11月、12月多篇文章已经作了详述。总之,我在去年11月期间,就已经撰文认为扎卢日内任期可能截止在夏季战争之前。

——新读友可以《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相关文章查询参考。

所谓泽连斯基或将“罢免”扎卢日内,更多是属于战略考量和现代军队的正常“人事调动”,不能作为乌克兰的战争负面消息。

2024年2月1日,克里米亚地区,俄军一个防空体系。

英国正在向乌克兰加大援助“暴风阴影”导弹。

其二、媒体叙事仅是我们了解俄乌战争的一个窗口,不能作为判读局势的绝对依据

多年写作,我认识多位优秀的海外华人朋友。通常,他们擅长学习和有更辽阔的视界,往往取得优秀成就。

但是,也有一些别具特色的“离岸爱国主义者”,身在海外,心仪灿荣,也就难免深蹲“枯井”,难以看得更远。

近日,一位海外朋友引经据典了很多海外媒体报道,要以“海外精英姿态”和我讨论俄乌战争相关问题。

与网络流行的“唇亡齿寒”、“挡枪”等烂大街老套理念不同,他强调俄国为资源和军工大国,有着绝对的军工产能和前线炮火优势,故而坚定认为乌克兰不可能赢得战争。

我不愿争论,默然转身。

通常,我从来不会与拿着媒体报道、他人论述资料的朋友,去争论俄乌战争或者其他事件。

就俄乌战争而言,我除却长期关注俄乌历史,从战争爆发至今每天关注和了解战况及战争走向,我每天都在翻阅较多相关战争的时政新闻、军事智库开源文章、战报、交互式地图及战场标图等等……

然后,还需要大量时间进行综合分析、推演、综述作文。

经常,我会二三天才写一篇文章。

可是,如你每天花一小时摘抄海外新闻,又或者看了“茧房投喂网文”,就认为已经自己“英明”洞悉了俄乌战争局势,非要与我辨争一个是非清楚,是否,会感觉到我当时的尴尬和无语?

其实,各种媒体叙事,仅是我们了解俄乌战争的一个窗口,不能作为判读局势的绝对依据。

基于事实、常识、知识的理性和独立的思考,才是我们最根本的“眼睛”。

其三、俄国确实有着非常明显的军工产量、炮火数量优势。

首先,确认俄国为全球生产“机械化武器”的超级军工大国之一。

参考回望1980年代的8年两伊战争。

当时,中东地区掀起采购中国军火热潮,中东多国买进了大量国产火炮、坦克,甚至反舰导弹、战斗机、轰炸机等等。

其中,中国生产坦克出口数量庞大,仅伊拉克就先后购买了约3100辆各型坦克。

这些购买数量之大超过常人想象,但是,并没有对当时中国军工产能产量形成太大压力。

这里,简单比较当年中国军工和现在俄国军工,可以认为,现在的俄国军工体系全、更雄厚,能够得到国内充裕的资源、能源保障生产,相比1980年代中国军工需要进口大量资源和能源进行生产,其产能产量足以保障俄乌战争继续数年……

我在2022年9月哈尔科夫反击战之后,曾经提及这点,认为乌克兰没有速胜可能,俄乌战争将会继续持久战、消耗战态势。

为此,很多挺乌自媒体对我也是“骂声不绝”。

较为好笑的是,战至今日,事实如此,这些挺乌自媒体却又转向过来,喋喋不休大谈俄乌战争的持久战、消耗战,让人读而尴尬。

总之,俄国军工产能和武器库存等优势至今确实还是非常明显。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乌克兰空军总司令米科拉奥莱什楚克近日发表声明,誓言打击和收复克里米亚。

近期,欧美多家智库都有相关推文,认为俄国现有军工能力,每月至少可生产各型主战坦克100-200辆。

同时,俄国还可以启用、维修与生产数量约同的封存坦克等。

其中,乌克兰在2023年度每月击毁俄军坦克、装甲车约262辆。

俄国坦克被摧毁数字小于俄国军工生产和补充数量。

显见,俄国保障大于消耗,这正是莫斯科不惜代价执念战争的主要决策依据。

此外,综合最新多家军事智库推文的开源数据,在乌克兰2023年夏秋反攻受挫、以哈战争突然爆发分扯欧美多国援助之后,乌克兰消耗极大,在202年月期间,每天发射炮弹约2000发左右。

与此对应,俄军每天发射炮弹为大约1万发。

俄国炮弹数量优势显而易见。

此外,综合欧美、俄、乌等多方面相关外交及政治新闻,可见目前欧美多国虽然有“援乌炮弹百万发”等计划,但是,这些计划付诸行动尚需时间,有较多不确定因素。

反之,俄国依靠事实上已经“战时经济”化的“堡垒经济”体系、军工体系,至少在2024年度能够较为稳定地供应俄军百万炮弹消耗。

综上所述,可见只要克里姆林宫能够维持政治常态、俄国能够维持“战时经济”化的“堡垒经济”体系、军工体系的正常运转,那么俄国作为全球生产“机械化武器”的超级军工大国之一,看上去确实还是有着明显优势。

其四、俄乌战争不是一战、二战,军工产量、炮火数量并非决定俄乌战争走向的决定因素。

上篇文章《从政治和军事形态,推测乌军5月的攻击要点》及更多文章,我都讲述了俄乌战争与一战、二战最大的区别,就是国际政治、外交对这场战争影响,已经远超军事和战争本身。

这里论述军工产量、炮火数量并非决定俄乌战争走向的决定因素等问题,不再重复国际政治、外交等方面分析,各位读友可以闲暇翻阅历史文章参考。

本文仅讲述北约、欧盟及英美支持乌军,通过高科技作战压制俄国的军工产量、炮火数量优势问题。

其实,这是我在战争前两年的多篇文章反复讲述的问题。


进入2024年,这个问题变得清晰和明显。


近期,英、美、荷兰等多家军事智库都有类似推文,与我此前文章大同小异,却论证更清晰、论据更详实。


综合相关分析,核心论述有三:


首先,是北约、欧盟及英、美、乌克兰必须要打破俄国的“核威慑”战略,打破俄乌战争现在的“机械化战争”框架,继而将战争推动到更利于乌军的“高科技总体战”框架。


俄乌战争的“机械化战争”框架,这是一个类似只许“捆住一只手而坐着打”的裁判规则。


这个规则不被打破,乌军高科技作战及远程精确打击等优势无从发挥,从而只能正面硬磕“苏罗维金防线”。


这样打仗,即便美军亲至,也是万般无奈。

 

其次,乌克兰在外援支持下,形成以“暴风阴影”巡航导弹及HIMARS火箭系统等全球定位远程精确打击优势。


再次,乌克兰在外援支持下,形成无人机远程打击优势。


如此三个条件解决,乌克兰即刻扳回炮弹数量劣势,夺取对俄军的战略主动。


可见,俄乌战争与一战、二战等历史战争完全不同,政治、外交之外,武器高科技优势也可降维压制传统机械化战争的军工产量、炮火数量。


所谓炮弹危机,或者媒体炒作,或者就是北约对俄国的“战略忽悠”。


最新美援远程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解说图。

最新美援远程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打击区域。

其五、进入2024年度,英美正在加大援助乌克兰,尤其提升乌克兰高科技作战及远程打击优势。


此前,诸如美军加强部署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及东欧兵力、“英乌十年国防合作协议”、“坚定捍卫者2024军演”等等,实为北约、欧盟、英、美及乌克兰对莫斯科“战略摊牌”的强烈信号。


这是看好乌克兰在2024年态势趋好的基本理由。


进入2月,英美为主加强动作,继续强化这个理由。


首先,有了“英乌十年国防合作协议”,英国正在全方位加强与乌克兰军事合作,其中,加大援助乌克兰“暴风阴影”导弹及情报共享,极大加强了乌克兰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1月以来,乌军以“暴风阴影”导弹从扎波罗热战线对克里米亚地区俄军目标进行广泛、有效的远程精确袭击。


其中,乌军在多次成功打击塞瓦斯托波尔的俄军黑海舰队,迫使该舰队撤离克里米亚地区之后,继续远程打击萨基机场、贝尔贝克机场,使得“机场升起大量烟雾”,或将继续削弱俄军克里米亚地区军事实力。


英国援助的“暴风阴影”导弹及情报共享,显然为乌克兰提供了战略压制俄军的能力。


其次,相比“暴风阴影”导弹更具战略打击力的美国GMLRS远程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正在进入俄乌战场的途中。


近期,开源资料证实,美国情报部门分析俄乌战争,认为莫斯科比较继续执念战争,“2024年将成为(双方)力量的考验”,战争“后果将远远超出国家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英勇斗争”。


这样,美国继续在桌面下放手和悄然加码援乌战略。


其中,美国GMLRS远程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就是最新的、突破性的重磅筹码。


这是乌克兰长期向美国申请援助的军事项目。


如上图所示,这种火箭炮为美国波音公司和瑞典萨博公司联合研发,是美军尚未投入实战的一种“陆射小直径火箭炮”,射程、精确、威力、高速机动等参数都比HIMARS火箭系统更强。


从实战价值而言,美国GMLRS远程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可以全天候投入实战,可以覆盖俄军侵占乌克兰所有区域,可以理论上直接远程点射刻赤大桥等俄军重要目标……


可以简单理解,美国GMLRS远程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及其附属情报和信息体系投入实战,其对100英里(约等于161公里)战场的高速反应能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就实战价值而言,完全就是相当于F-16战机进入了战场。


显然,这将再演HIMARS火箭系统初进俄乌战场的一幕。


回望2022年夏秋,HIMARS火箭系统曾经打得俄军鸡飞狗跳。


现在,远眺2024年夏秋,可以确认,美国GMLRS远程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又将打出如何效果,俄军是否可能有效反应,这必然是2024年度的俄乌战争的重要看点之一。


总之,综合分析上述俄乌战争最新情况,透过媒体碎片乱象,完全可以实质性发现,乌克兰局势确实前所未有的转向乐观,并且大概率可能在6月前后,变得清晰起来……


拭目以待。


良心写作, 多谢三点一转,请与橡树相约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添加微信,简单说明,便于交流。

2024年2月1日
橡树于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