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在互有攻防的对峙中,重启俄乌谈判?……

流浪的橡树 长江杂谈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南宋往事说:和谈,也是一种有效的抵抗……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3月26日)

从筹码与代价视角,回望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俄乌战争观察:四月以后,转入战争与谈判的轨道……


顿巴斯战场简况图,蓝色剪头为乌军可能反攻方向,红色箭头为俄军主要后勤线。无色区域为乌克兰控制,粉色区域为俄军占领土地。


3月29日,俄乌战争持续第399日。

我同情乌克兰抗战。但是,除非写文艺作品、心情杂文,我不会以“立场”、鸡血和口号等等,去写正在进行的战争。

为此,我写俄乌战争得到了海内外较多军迷认同,也包括为一些专业朋友、老师们认同。甚至因为写作俄乌战争,还有不少朋友专门来到我的“铭贤堂”,在电脑上打开地图,畅谈杂论俄乌战争。

然而,在网络观察俄乌战争,人们当然会有挺俄、挺乌立场。

分站立场其实无妨。可是如是观察、认知俄乌战争一旦缺失理性、事实、逻辑和独立思考,那么,所谓挺俄、挺乌立场,其实就是为了简明力挺自己的“某种现实情绪”。

这时,立场带出的言行慷慨,实则与所谓正义邪恶全无关系。

其实,网络挺俄、挺乌都有一个共性,即非常强调和看重立场、是非,却非常基本地不会清楚或者不会注意列宾与《伏尔加河的纤夫》,柴可夫斯基与《天胡桃夹子》,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罪与罚》,果戈里与《死灵魂》,霍洛维茨与《卡门主题变奏曲》,以及列夫·托尔斯坦与《战争与和平》……

显然,要在俄乌战争中去全局、理性、清晰地认知俄国与乌克兰,确非一腔热血地高呼口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那么简单。

2023年,这是穿越疫情三年后回归正常生活的第一年,因而我们如是站稳了此刻,正视那些难以言喻且腾云驾雾的岁月,就更应该感悟到理性、事实、逻辑和独立思考的更加珍贵。

能有理性、事实、逻辑和独立思考的朋友,我深感荣幸。

浅踩油门,回到俄乌战场。

在上篇《俄乌战争观察:四月以后,转入战争与谈判的轨道》,我综合分析最新国际政治、外交及战争的资讯,就乌克兰近期可能发起反攻进行详细和体系化推演。

两天过去,综合更多资讯,继续如下推论:

一、前文论述,相关俄乌战争的国际政治、外交形势继续复杂,不利乌克兰进行战略反攻。

综合最新战况可以确认,在消耗战、持久战的机械化战争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俄军曾经薄弱环节已经得到全面强化防御。

这样,战场条件恶劣,乌军可能不会坚持选择以夺取斯瓦托夫为目标的战役反攻。

然而,相比深隐扎波罗热核电厂危机的扎波罗热战场、预埋卡霍夫卡水坝危机及第聂伯河下游天堑的赫尔松战场、以及相比俄军罗斯托夫后勤保障和云集重兵的顿巴斯南线战场,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战线依然是乌克兰发起战役规模反击战的首选方向。

于是,如果得到西方国家足量军援,得到北约及英美军在“高科技灰色地带”有限支持,乌军依然可能选在顿巴斯战场北线的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战线进行反攻。

但是,乌军这次反攻区域可能会缩小、局限在奥斯基尔河及乌拉左沃-库皮扬斯克铁路线、P-79公路线区域。

最终,俄乌双方将在这个区域形成新的对峙战线。

俄军发布的巴赫摩特最新战场简况图。可见俄军一度攻入市区,但是依旧没有截断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运输线,没有截断乌军巴赫摩特城区防御与城西防御通道。

2023年3月,战火中的巴赫摩特。

二、巴赫摩特为俄乌双方争夺顿巴斯战场战略主动的主要高点。

俄军现在以东、北、南三大集群对乌军巴赫摩特形成围攻态势,但是俄军兵势消耗较大,难以长时间为此高强度攻势。

因此,巴赫摩特存在两种可能:

或者俄军夺得巴赫摩特城区,受阻乌军城西防线及乌东战略防线,俄乌双方在这个区域形成新的对峙战线。

或者俄军进攻能量耗尽,在得到西方国家足量外援,得到北约和英美等方面“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等前提下,乌军将适时向俄军南集群发起反攻,同时逼退俄军东、北集群攻势。

这样,俄军将在后退至莱西昌斯克-波帕斯纳外围-顿涅茨克外围防线,双方就此形成对峙态势。

当然,目前观察巴赫摩特战场,俄军固然在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防线

三、俄军正在趋向将战略攻击重心转向到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赫莱达尔战场。

从战略层面理解,俄军战略转向至此,实为持久战、消耗战的唯一选择。

(我的俄乌战争系列为体系化写作,这里省略部分请参考阅读《俄乌战争观察:分析俄军战略转向阿夫迪夫卡和乌军的四月反攻战机……》《俄乌战争观察:分析解说俄军战略转向和乌军反击方向……》

这两篇文章之后数日,ISW机构也有类似评估认为,俄军可能会将军队和资源从巴赫穆特地区转移、加强对阿夫迪夫卡的进攻)。

此外,就顿巴斯战争态势理解,可以假设俄军在无望突破巴赫摩特城西防线及乌军乌东战略防线前提下,如果攻占和形成阿夫迪夫卡-马林卡防线,即可以此屏障顿涅茨克市安全和形成对峙态势。

同时,俄军如果夺得武赫莱达尔形成战略支撑点,即可确保顿巴斯战场与扎波罗热东线防御的联系,屏障马里乌波尔及亚速海陆桥安全。

四、扎波罗热战场和赫尔松战场将会较长时期形成对峙态势。

在扎波罗热核电厂危机没有完全解除之前,乌军将不会在扎波罗热方向发起反攻。

在赫尔松方向亦然。

乌军在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地空突破力量的条件下,在卡霍夫卡水库大坝危机没有完全解除之前,不会在赫尔松战场发起战略反攻。

同样,乌军在没有形成强大的陆海空优势及强大的多栖登陆作战能力之前,必然没有可能战略反攻克里米亚地区。

就此可见,至少在整个2023年,俄乌双方将在扎波罗热战场和赫尔松战场形成对峙态势。乌克兰没有靠着孙子兵法即可“神兵天降”夺回克里米亚的可能。

如上分析,相比网络自媒体随时张嘴就来的痛快舒心的赫尔松大反攻、收复克里米亚等等“嘴炮”,实为基于战争现实和起码军事逻辑的正常思考。

五、在难以依靠常规军事力量夺得俄乌战争战略胜利的情况下,如上分析,俄军如在多个战场形成对峙态势,实为克里姆林宫陷身战争泥潭的无奈和较优选择。

被击毁的俄军坦克。

3月29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布俄军战损,仅供参考。

战至现在,谁还会认为俄国有能力将俄乌战争拖向“胜利”的终点?

战争持续一年有余,目前,综合欧美列强继续封锁限制俄国;波兰及波罗的海沿岸、北欧、东南欧等多个国家联合“阻断”俄国进入欧洲;北约、欧盟、7G及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援乌盟国正在源源不断地援助乌克兰抗战等等情况,完全可以确认,俄国现在“军事大国”光环破碎,全靠核危机及核威慑战略、核衡势政治勉强架设的“机械化战争”前提,这才勉强维持着持久战、消耗战态势。

“机械化战争”这个前提,实为克里姆林宫凭借国内能源及自然资源、廉价的“动员兵”、海量“夕阳武器”库存等等优势,维持着顿巴斯战场的攻势作战的基础。

但是,相比现代战争的精准、高效、体系、集约化等特点,机械化战争就具粗放、低效、散乱和高耗等特色。因而俄国必然为此承担极大的人口、资源等等沉重负担。

综合开源消息可知,战至3月29日,战争给俄国“堡垒经济”形成极大压力,迫使俄财政开始压缩包括行政在内的各项支出,全面确保战争开支以维持持久战、消耗战,此外,乌军总参谋部发布最新战报,声称俄军总伤亡为172340人。

乌军战报或者有所夸大,但是对人口资源极度匮缺的俄国而言,俄乌战争形成战略性负面影响,实为克里姆林宫执念进行俄乌战争的最大负担。

毕竟,在机械化战争战场,进攻伤亡远远大于防守伤亡。

这样,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这将是克里姆林宫继续俄乌战争的无奈且唯一的选择。

故而克里姆林宫当前确实不具有发起争夺斯拉维扬斯克的“天王山之战”的战力、战略,如今勉力在顿巴斯战场保持攻势,也无非就是急于需要稳定战线、固化新兼并土地战果,继而将俄乌战争从2022年的“特别军事行动”转向为2023年“卫国战争”,利用有限的政治、外交资源,寻求尽快与乌克兰重启谈判。

就目前战局而言,俄乌形成对峙态势,相对有利克里姆林宫。

六、从俄乌的坦克情况,看俄乌对峙下的消耗战、持久战。

最近两天,随着德国援乌的18辆豹2主战坦克抵达战场,很多媒体纷纷传闻乌军即将就此发起反攻。

然而,“西方国家援助武器越是火力猛、威力大,就越是高度依赖和归属于北约作战系统及通讯系统,越是依赖北约及英美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甚至参战。

目前,观察这18辆豹2主战坦克大约部署在巴赫摩特战场以西预备阵地,从实战而论,最可能投放巴赫摩特南线战场。但是,豹2主战坦克要在实战发挥威力,就必须要介入北约作战体系发挥制导、导航、通讯等等功能,否则实战效果将会大大降低。

就此,从坦克数量和实战技术、北约“高科技灰色地带”助战情况等推论,可以简明认为,这批坦克到位,尚无可能支持乌军能够在近期内发起反攻。


此外,就是俄军大量启用陈旧的T-54/55坦克问题。


在战场启用如此珍贵的包浆档次的收藏品,确实洋溢幽默色彩。


但是,鉴于苏联解体,苏军一度散乱,各部为维持生计倒卖武器、零件,拆毁太多现役T-72、T-80等较先进坦克,使得俄国封存坦克难以快速、规模补充战场,于是,俄国迫于战损太大,战事危急,只能尴尬启用苏联时期封存老旧坦克。


这些坦克也并非网络传闻的毫无用途。


从俄国的“从进攻转向防御的战略”及基础军事常识去看,俄军能够在短期内调用约500-1500辆类似T-54/55坦克的包浆“夕阳武器”,鉴于顿巴斯战场的“机械化战争特色”,俄军较大可能将这些坦克部署在国境线之内,以及新占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浅纵深防线的掩体、工事,作为防御火力使用。


显然,大量启用T-54/55坦克,吻合克里姆林宫“从进攻转向防御的战略”。


七、3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接受美联社采访,称他已邀请中国访问乌克兰。


显然,这条新闻与网传激进八卦全然不符。


目前,更多关于中国与俄乌关系、对俄乌战争影响等等资讯,以及ISW等机构分析,较多类似此前《俄乌战争观察:杂论“劝和促谈”……》《俄乌战争观察:解说“通缉令”、“高层会晤”、巴赫摩特“揭牌”大战……》等文分析。


此外,泽连斯基还谈及战局和国际政治外交局势,言辞并非乐观,而是强调“如果巴赫摩特战败,乌克兰政府将面临内外压力”。


综合今天分析七条,结合泽连斯基讲话,再看参考昨天《四月以后,转入战争与谈判的轨道》分析,可见俄乌战争确难在短期内再次形成一面倒态势。


乌军会选在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方向、巴赫摩特方向发起反击,同样,俄军也会在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赫莱达尔战场继续发起攻势。


这样,俄乌战争的整体态势将趋向互有攻防的对峙、消耗和持久战。


如此态势似乎符合多个大国战略利益想象,同时更符合与北约、欧盟、7G及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援乌盟国“放血消耗”俄国的战略目标。于是,政治与外交局势必顺其自然地趋向复杂,继续深度影响俄乌战争进程。


这样,在2023年夏秋以后,俄乌战争也就将大概率地转入了战争与谈判并列的轨道。


我长江杂谈公众号读者较少,较为清净,也就能够心无旁骛忘却一些世俗嚣尘,愿好友助力转发。


资料收到太晚,系统汇总、分析,发稿也晚。我写俄乌战争既不简单嫁接、汇总新闻资讯,也不鸡血口号煽情,每每推演与战况符合,空欢喜之余,唯有与诸君隔网恳谈,默契间隔空茶叙而已。

能够三点一转,即是衣食父母。多谢。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3月29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