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启微|2022年出版计划(文末福利)


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各有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启微致力于向读者提供精品阅读

既有学术水准又具可读性

明清以降中国史

大航海以降世界史(尤其日本史)



    01    



在宗教与世俗之间
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1807~1851) 

吴义雄 著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9世纪前期(1807~1851)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活动,即新教在传播开端阶段的历史。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这段历史的各个方面。新教传教士的宗教活动,他们在中外关系中的作用,他们从事的医疗和教育活动,传教士与西学的传播,传教士与近代西方的中国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都在本书中得到了专门而深入的探讨。

PS正在印刷


    02    


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传

金光耀  著


本书的主人公顾维钧,是中国近代外交界的传奇人物。他最大的成就是代表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和约,这使得他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永远的印记。本书利用《顾维钧回忆录》、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顾维钧档案”、蒋介石日记、作者的访谈和亲自搜集的信件等大量一手史料,将顾维钧作为传主,以传记的写法,描绘了顾维钧的一生。不仅包括他的政治生涯,还包括他的家庭生活等。


    03    

自主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法律与女性身份(1940~1960)

丛小平 著


本书考察中国革命中法律实践的社会与文化意义,以著名的“刘巧儿”故事的原型封捧儿(封芝琴)的婚姻案件为主要线索,追踪了此案的发展全过程,探讨它如何从一个村庄的婚姻纠纷案件一步步发展,先是成为司法案例,再作为中共治理乡村模式的典型,最后成为全国性文化产品。通过对这一案件发展过程的分析,本书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社会、文化、法律和政治治理做了全景式展示。


    04    

女王之死英格兰都铎晚期的君臣秩序

杜宣莹 著

本书从信息控制的视角审视1587年苏格兰玛丽女王的死刑运作与事后的政治余波,层层解析伊丽莎白一世女主政权机制的多重危机:女性内廷的政治边缘化、派系制衡的失灵,以及男性官僚对女主统治的集体抵制。君臣之间的权力博弈,呈现了英格兰都铎晚期政体依据英格兰宪制传统、家庭人伦观、基督教神学和鄙视女性论,调整君臣秩序,推动近代英格兰从“王”本位的君主专制到“国”本位之君臣共治的结构性变革。这种政权转型进一步显示出近代欧洲国家民族主义趋势下“国家”概念的重塑。对国族的认同和对女性统治的焦虑,催生臣属定位从“御臣”转为“国臣”,忠诚属性亦由个体的“王”转向上帝与其赐福之地,即共同体的“国家”,君主政治身体与政体/国家之间的纽带开始出现切割。


    05    

法律与书商
清代的出版文化与律例知识

张婷 著、审校

张田田 译


明末开始延续到清代的商业出版革命对清代法律知识的产生和传播带来了深远影响。本书结合出版史和法律史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了清代律例知识以及法律信息的出版、传播,以及其对司法体系和法律文化的冲击。


    06    

三菱财阀的形成

三菱財閥形成史


武田晴人 关口薰 


本书细致探讨了从明治初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三菱财阀形成的历史。


    07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朝贡贸易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近代中国の国際的契機  


滨下武志   著


以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体系为基点,运用国际经济圈的理论分析论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近代亚洲经济圈的状况,兼及亚洲经济圈与西欧、美国经济圈的关系,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对以往的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化中所采用的“西方冲击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从中国和亚洲内部的传统因素中寻找中国和亚洲近代化的前提条件及其影响,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08    

近代中日服饰交流史

近代日本と中国の装いの交流史  

身装文化の相互認識から相互摂取まで


刘玲芳  著

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人们的服饰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迄今为止,中日两国的服饰研究往往将近代服饰的发展演变历史简化成为一个固定公式,认为“本国服饰上的近代化=西服化”。然而,1920 年代的日本街头为何出现了身着中国服装的日本女子,而1910 年代的上海街头为何身着上衣下裙的中国女子头上却梳着日式的东洋髻呢?本书着眼于近代中日两国服饰文化的交流。一方面,以近代东亚为视角,以中日两国为研究对象,将“服饰”作为媒介来论述两国的交流。另一方面,通过导入“他人视角”来辩证地看待自己国家的服饰文化。


    09    

汉纳根在中国

王怡 著


汉纳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是清末民初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外国侨民之一。他早年在普鲁士军队服役,1879年在中国洋务运动的大潮中来到天津,为李鸿章效力。作为李鸿章的军事顾问,汉纳根在一系列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持设计修建了旅顺口军港的诸多炮台;极力推进海陆军备的各项现代化项目;在中日甲午海战中亲历高升号事件,成为国际法庭上的主要证人;黄海海战之后被授予副提督衔,提出整套整建新军方案,成为小站练兵的鼻祖。1900年之后,汉纳根转战商场,开建井陉煤矿,成为富甲一方的实业家。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一手史料,既包括汉纳根的私人书信,笔记等个人资料,又包括德国中国诸多档案馆馆藏的相关历史文件。以此为基础,本书第一次全面梳理展现汉纳根生平,以及讨论他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作用。


   10    


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

彭春凌   著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及其诸多核心观念的生成,都须放在19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思想流通和知识生产的脉络中进行审视。章太炎(1869-1936)是近代的重要思想家,本书的主体内容是将中国近代思想的诸多核心观念,置诸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19世纪中期以降全球思想的交流、碰撞以及知识传播、生产的脉络中,探究其生成及内涵的建立。


    11     

殖民时期的印度艺术与民族主义(1850~1922)Art and Nationalism in Colonial India, 1850-1922

by Partha Mitter

本书讲述了印度被殖民时期的艺术故事,分析了反对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相互影响。这部作品呈现了欧洲自然主义在印度出现时所引起的紧张和矛盾,并追溯了艺术从毫无疑问的西化到印度民族身份建构的演变。


    12     

中国品级标识:明清时期权力、财富、才华的象征Chinese Rank Badges: Symbols of Power, Wealth, and Intellec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y David Hugus


中国官员品级标识是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既有实用的物品,也有美丽绝伦的纺织品设计实例,以表明持有人在文官或武官中的地位。这些标识使用鸟类作为文官的标识,使用四足动物作为武官的标识。此外,这些标识还包含源自中国文化和宗教的主题。本书图文并茂地分析、展示了从明朝洪武时期到清末的官员品级标识,共有图片331幅。


    13     

奢华之网:18世纪中国的盐商、地位和治国之道Luxurious Networks: Salt Merchants, Status, and Statecraft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吴玉廉   著


本书从物质文化史的角度,跳出“贾而好儒”的既往认识,从对富商生产和消费的各种物品流动的考察,重新对徽州盐商的奢华现象的形成和历史提出新的解释。该书认为,成为文人不是清代商人生活中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关注点。通过考察商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重新解释了盐商的奢侈行为,丰富了我们对18世纪人与物关系的理解,尤其通过分析徽州盐商和乾隆朝廷的关系,提出一种用于理解18世纪中国盐商社会形成的新关系结构——朝廷-盐商关系网络。


========福利来啦!!!========


在留言中说出想读的书目及理由

待该书出版了,选1位留言者赠送

欢迎喜欢启微书系的读者加入读者群

第一时间了解启微新书资讯

搜索微信号:wenxianjun1302,备注启微哦

添加好友后拉你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