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经济评论》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使我们共享世界大同益处的就是开放

皮萨里德斯 国际经济评论 2023-04-07

作者简介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系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皇家钦定教授,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引用来源张宇燕、顾学明、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林毅夫、易小准柯睿智河合正弘、亚历山大罗曼诺夫界开放:韧性、新生与安全”,《国际经济评论》2023年第2期,第9~29页.



自人类先祖相互交流伊始,社区便应运而生。小社区演变为村庄、城镇和城市,最终兴邦立国。社区规模的限制因素主要是组织性和技术性的,而非人类自身不愿彼此融合。卫生问题、疾病挑战以及大规模运送人和物的能力不足都制约了城市扩张。对大规模人口管控乏术,往往会给帝国历史画上句号。但到了今天,随着人类不断进步,为了全人类福祉,更大的社区规模不再是天方夜谭。

我们为什么寻求接近他人?原因很简单:社会层面和经济层面都会受益。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等经济学家称之为规模经济,其他人则称之为集聚效益,而就《报告2022》而言,可称之为开放收益。

今天,我们也许并未准备好让整个世界变成运转良好的统一社区,但仍然有望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就如同历史上的欧洲战火曾绵延数个世纪,又有谁会想到,如今他们大多都生活在没有边界的巨大联盟里呢?仅次于统一社区的最佳选择就是开放,可以使我们共享世界大同益处的就是开放。

社会的最终目标,就是增进人民福祉。这来源于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或应该是——同贫困和苦难作斗争,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经济福祉则来自高效的生产组织和技术进步、推动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毫无疑问,一个社会良性互动、文化交流互鉴、经济开放发展、思想活跃碰撞、人们自由流动的世界,必将优于一个自我封闭、战火频仍的世界。

开放是增进共同福祉的最佳方式。了解彼此的文化和社会习俗,为和平共处提供了先决条件;商品和思想交流进一步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使我们不再局限于一个个如孤岛般隔绝的国家之中。《报告2022》正是推进这一目标的宝贵工具:阐明开放收益、分析开放水平、提升开放成效。当前,国际组织在竞争力、创新潜力、透明度和腐败等影响经济和社会福祉的方面,都发布过相关指数和国家排名,但尚缺少开放度的相关排名,该报告填补了这一空白。

更令人欣喜的是,《报告2022》在构建世界开放指数时还考虑了社会和文化维度。这两个维度对于推动形成良好国际关系尤为关键,却很少有经济指数将其纳入评价范围。事实上,良性的社会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往来。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国家规模大小有何影响?例如,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面积都可能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四川省和广东省之间的贸易属于国内贸易,并不会提高中国的开放度。但比利时和荷兰之间的贸易却是国际贸易,两国的开放度也会提高。一国的出口额除以扣除本国外的世界GDP,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这种不平衡。例如,比利时出口额对应的分母基本上就是整个世界的GDP,而中国的出口额除以的则是世界GDP的80%多。但这一方法正确与否仍有待商榷,因为中国(以及美国和德国)的地区之间通过国内贸易就可以享受开放的诸多好处,而比利时则需要开展国际贸易,才能享受这些好处。

自20世纪大规模工业化以来,开放和全球化一往无前,但最近几年却遭遇逆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一次性因素造成的,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和俄乌危机,这些都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促使经贸活动回流国内。与此同时,随着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举行线上会议而无需舟车劳顿,也不再依赖昂贵的劳动力,这都使得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可以顺利回流,而不会造成大的损失。事实上,劳动力成本过去是生产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但当下其重要性日渐式微。

地缘政治的紧张局面、各方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作用上的分歧,带来了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不仅影响了国际投资合作,损害了国际供应链或国际贸易,更为不幸的是,还阻碍了人们享受同外部世界更多互动带来的好处。各国尤需认清这一真相,全力消除经济开放的分歧,扩大开放共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时代的到来本应是解决争端的催化剂,但只有用于战胜贫困和增进全人类福祉时,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为缩减版,注释从略,请前往知网下载全文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S0n9fL2suRadTyEVl2pW9UrhTDCdPD67sZFnh8sommsZ6Opd239FNHb_Ss6MaAjfsr6O1uTwmZY6Nse8OC2Ns&uniplatform=NZKP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