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周山 Vol.01 | 专访宋轶:从高原到山城 海岛的行进式

MA 精灵 elf关系美学空间
2024-09-07




不周山:从高原到山城 海岛的行进式

受访者: 宋轶

采访者:MA 精灵


M:宋老师您好,您先简单介绍一下“不周山:从高原到山城、海岛的进行式”这个艺术项目。
宋轶:这是一项由数十位创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媒体人参与,在15天内前往8个地点,行程长达3000公里,共同完成的大型作品。“不周山 ”项目将根据所到地点,有针对性地发起讨论、展示、讲述、实地探访、即兴的创作和写作。这些地方包括: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西宁、藏族聚集区玉树、位于丝绸之路的兰州、世界上行政区域最大的城市之一重庆,以及为大湾区跨海隧道生产沉管的桂山岛。 M:“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山海经·大荒西经》就有对不周山的记载,不完整有所差异是它所象征的,请问宋老师这次的“不周山”艺术项目是否具有一些其他的隐喻呢?
宋轶:在《山海经》里,不周山的断裂造成了中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这符合此次项目从西部(高原)到重庆(山城)最后到东南沿海(海岛)的行进顺序。不周山是一座偏离地理中央、被撞击、不完整的山。


在本次项目之中,“不周山”有一种新的隐喻:个体与个体不断地调试着相互之间的组合方式——共同的部分会被消除,剩余的部分组合、堆叠成一座不断变化着天际线的山型。在“不周山”里,没有纯然的个体,也没有规训之后的集体。“不周山”是一场由个体共同构成的、不停消解着各自思维定势的运动。


“不周山”项目的英文叫Tetris,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俄罗斯方块,上述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图景由这个游戏的画面开始展开联想。 M:在此次行程中所经过的地点您在策划之初是如何选择的?它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点有哪些?
宋轶:地点的选择首先是我去了解目前在中国非中心城市活跃的创作群体,然后去到这些群体所在的地点进行实际考察,了解那里的社会空间,了解在那里的创作者的作品和想法,然后感受那些看起来差异巨大的地点和人群里面,哪些具有共通的气质,然后完成选择。然后再来想,这种共通的气质意味着什么,可以怎么被更清晰地描述出来,可以放在什么话题框架里。


我最终选择的五个地点西宁、玉树、兰州、重庆、桂山岛,他们都深刻地被“大型基建”、“地理空间的重构”和“加速主义”的逻辑和现实所影响,这种强烈程度我认为远超其他城市。当然,表现出来的现象在三个区域都是不一样,比如在西部三地(西宁、玉树、兰州),我认为更多体现在族群隔阂的加剧,在重庆体现在乡村和山地卷入城市化的问题里,在桂山岛体现在对大型工程的技术崇拜神话之中。


另外我要补充说一下选择玉树这个地点,与我去年西宁考察期间萌发的被我称为"寻找马永进"的想法有关。生活在当代艺术资源相对匮乏城市的艺术家,有不少人对绘画有着强烈的心理纠结: 当他们参观前沿的双年展时,深切地感受到绘画这种媒介被边缘化,而回到自己生活的内陆城市,连“成为艺术家”的理想都遭到周围人的嘲讽。生活在西宁的画家马永进就陷入了这样的窘境。他在去年决定用类似自我放逐的方式,主动申请去高海拔的玉树地区支教。我希望集结一群有着类似焦虑的、生活在中小城市的画家们,一道从西宁出发,前往玉树寻找马永进。沿途可以即兴产生各种活动——就如同一场21世纪的、有关绘画的“伍德斯托克行进”。 M:“不周山”项目团队的成员组建,您又是如何选择邀请的呢?
宋轶:这次参与者的选择不是公开召集,而是通过我们在要前往的地方进行实际考察,选择本地的创作者参与,还有就是朋友推荐、交流之后决定邀请名单,同时也会参考创作者的作品、研究者的思考是否在回应我上面描述的每个地点自身的现象。


比如,在西部三地里,邀请参与的格桑,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民间藏族诗人,他是当前藏语现代诗创作群体里非常活跃的一员,他所展现的一个情感特点和对藏地的描述角度是我很不熟悉的。在我们的项目策划中,我是希望他能在我们坐车经过世界上第二高海拔的垭口(巴颜喀拉山垭口)的时候,走下在高速公路,在那样一个高原环境中向参与者口头翻译他的和他喜欢的藏语现代诗歌。


再比如,在兰州,我们邀请了本地的摄影师刘劲勋,他根据《心灵史》里面的描述,拍摄了“苏菲的高原”这个系列的摄影作品,我和讨论之后的方案是,来到《心灵史》作品中与兰州相关的几处古迹(处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边缘)进行实地探访,并且在那里讨论《心灵史》前后两版本序言里的差异。通过共同感受和讨论这本书作者近年来的认知变化,并且结合对刘劲勋摄影作品的感受来触及族群的议题。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对于“大型基建”、“地理空间的重构”和“加速主义”这三个框架,以及西部地区的族群隔阂加剧问题的回应不是那种填空式的、死板的回答,而是比较柔软地镶嵌在里面的,有身体感受的回应。 M:此次“不周山”项目从某种程度上看可以说是一种田野调查式的在地探索,这个项目是由激发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vocation (简称 IFP)发起的,从多年的展览、学术活动、跨学科交流讲座等实体机构活动走向类似于此次“不周山”这样流动性的艺术项目,作为运营者之一,您能谈一下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是个例还是以后会有此方向的一个转型呢?
宋轶:这是来自独立机构本身在北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逼仄有关,我们希望从在一个据点做活动的方式过渡到大范围移动、和各个地方的朋友共同工作的方式,我们的设想是每三年做一次这样的项目,但每一次的做法应该会根据选择地点的不同有变化。


现在可能绝大部分的艺术活动都是发生在美术馆、画廊,追求“完善”作品的项目,这里说的“完善”必定对应某种固定标准的美学判断。而像“不周山”这样聚焦在如何激发创作动能,甚至不那么强调作品“完善性”的项目太少了。我们认为这是培养创作土壤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将来会着重工作的领域。这肯定有一种转型,但可能没有那么剧烈,在北京的工作如何突破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难点。 M:《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项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权利相争,天地为之受损,对于固定思维的“激发”,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周山”艺术项目在我看来更有点儿“愚公移山”的意味,对于此次的实践探索,您有怎样的一个期待?另外,此次行程中的所有内容最后会以哪些方式来呈现呢?
宋轶:发现了自己潜在的巨大思维定势,我认为这是带给人创作欲望、创作动力的重要核心,这确实很难,因为能意识到的局限就不是真正的局限,做到这一步需要摸索方法、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所以,我在过去的工作中积累了这样的经验:


1】邀请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前往不同的地方面对相同的一个事件(每个地方的差异越大越好,这让参与者不断身处在不同语境的感受当中)2】每一个事件都是首先将作品展示或者思考讲述从没有什么肌理感的展厅、学术报告厅移出,参与者在特殊的语境中重新感受展示和讲述的力量3】参与者们在一个密集地时间段(比如15天)里共同经历


我的期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自发的、即兴的,超出原有计划的创作和写作,这些活动甚至能反过来塑造项目,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执行策划方案。最后项目的异地呈现除了常规的文集和纪录影像之外,每个创作者、研究者把在这个活动中获得的启发转换、完善为自己的创作,某种程度上都是这个项目的一种呈现,也就是说项目没有“集体呈现”或者“有代表性的呈现”,都在参与者自己那里。我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和参与者,我自己已有自己的创作方案,我打算在项目结束后采访了解每个参与者在项目过程中最印象深刻的瞬间,然后参考这些瞬间的画面,写成一个可以用以重拍或者重新表演出来的故事大纲。


受访者简介





宋轶


策划人 写作者 影像作者独立空间“激发研究所”运营者之一新工人影像小组发起人之一“Bloom 绽”艺术与建筑集体策展小组发起人之一



项目名称不周山:从高原到山城 海岛的行进式

项目时间

8月17日-9月1日

项目地点

西宁(8月17日)

西宁-玉树的路途中(8月18日)

玉树(8月19日 20日)

玉树-共和的路途中(8月21日)

兰州(8月22日)

重庆(8月24日 25日 26日)

桂山岛(8月29日 30日 31日)


项目策划 执行 评述团队成员

宋轶 胡伟 冯发轫 伍勤 杨天歌


项目主要参与者(按展示 讲述的先后顺序)

张正(西宁)
万华山(北京)

高元(西宁)

格桑(北京)

贾煜(西宁)

马永进(西宁/玉树)

纯碱(西宁)

徐世达(兰州)

黄静远(柳州/北京)

甲央尼玛(玉树)

何俊彦(珠海)

马境若水(珠海/深圳)

王俊(重庆/贵阳)

刘劲勋(兰州)

王菁(上海)

王子洲(重庆)

李波(重庆/北京)

周诗岩(杭州)

李雨洁(悉尼)

徐浪(成都)

小耳(重庆)

余果(重庆)

杨逸民(重庆)

倪昆(重庆)

李牧(苏州)

向强(重庆)

邓春儒(深圳)

马立安(深圳)

王博(阿姆斯特丹)

潘律(香港)

张珺(香港)

李鹏飞(香港)

曾毓坤(北京/芝加哥)

黄山(北京/旧金山)


采访者后记



一阵过路雨后,伍勤打来电话,说她的朋友宋轶要做个艺术项目,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西北地区的,她很希望我能参与其中,因为她对2018年那次见面聊天的印象颇深。2018年第二届银川双年展“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展览期间,我在银川当代美术馆接待以媒体身份进入的伍勤和她同事李丹,那个时期正是去三化的紧要关头,大多数人谈绿色变,连美术馆都不得不将定位改变,墙面上消失的阿拉伯文字的痕迹至今还未抹平。伍勤一边参观展览一边和我聊天,一直到闭馆下班她和李丹接我一起回市区,我带她俩逛了拆了一半的中阿之轴,她说晚上还有一个朋友一起吃饭,他对伊斯兰文化向来有所关注。晚上在牛街见到了其然,他们都是同事,又是志趣相合的朋友,此次宁夏之行后就去新疆,从新疆去哈萨克斯坦。我们聊了《心灵史》,聊了我的成长环境与选择,聊了现在的环境以及很多跟风的变化。他们也邀请我一同前往新疆,去听听那遥远的木卡姆,遗憾的是当时因工作原因未能同行。未曾想两年后历史又重复上演,这次伍勤的邀约我答应了,和宋轶老师也沟通确认了活动方案,结果最终还是因工作缘故不能现场参与,只好以全程报道的方式来进行一次记录,今日发布第一篇专访,后面跟进活动,陆续推出其他访谈及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也期待你们的交流。



/往/期/回/顾/




刘劲勋 | 新疆往事Ⅱ


//////////


[版权声明]
本公众平台图文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 / 联系:MJL142420580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elf关系美学空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